实验探究题A(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探究题A(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题A(解析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练1 2 实验探究题A1 .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 m。lll|lllip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2 3 4 5 6 cm【答案】2.9 0。【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 c m 之间有1 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 m=l m 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 m;物体左侧与2.0 c m 刻度线对齐,读作2.0 0 c m,右侧与4.9 c m 刻度线对齐,读作4.9 0 c 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9 0 c m -2.0 0 c m=2.9 0 c m 2 .使用刻度尺前,要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测量一根正
2、常状态下的皮筋的长度,小红用力拉扯皮筋,刻度尺读数为3.7 0 c m,皮 筋 的 实 际 长 度 (大于或小于)3.7 0 c m。【答案】量程;小于。【解析】刻度尺在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皮筋被拉伸读数要大于实际长度,则实际长度小于刻度尺读数为3.7 0 c m。3.某同学要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L i;B.用刻度尺测出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 2;C.用细铜丝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乜;n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o(1)以上实验步骤
3、中,没 有 必 要 的 步 骤 是(填 写 步 骤 字 母);有错误的步骤应改正为:。(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是 o(3)该同学在绕细铜丝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 测 量 值 会 偏【答案】(1)A;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2)D B E C;(3)n大。【解析】(1)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排绕适当的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这个铜丝绕圈的长度L 2,再将铜丝绕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C步骤应该为: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
4、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为 空;n(2)改正错误后,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B EC (或 DEB C);(3)若在绕细铜丝时,没有密排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4.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则它的读数是 S o质 量(约 为 7 0 g)。(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甲 乙(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镜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祛码,当放入5 g 的祛码时,指针偏向分度
5、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 接 下 来 的 操 作 是,直到横梁恢复平衡。【答案】(1)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2)取下最小的5 g硅码,并向右移动游码。【解析】(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图甲可知,游码没有“调零”,且指针向右偏,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镜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祛码,当放入5 g 的祛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祛码的总质量偏大,则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的5 g祛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1 0.(1)如图使用刻度尺测物
6、体长度,操 作 当 中 存 在 的 两 个 错 误 是,。(2)如 图 甲 温 度 计 所 示 的 温 度 是 ,乙温度计使用时存在的错误是:。甲 乙(3)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将如图甲所示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后,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怎么都无法使横梁平衡,其原因是。调节好天平横梁,把待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上适量的祛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乙位置,则接 下 来 应 通 过。甲乙(4)实验步骤:把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空气中测出石块的重力G;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日;把小石块浸没在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水=G -F i,F根据阿基米
7、德原理得,小石块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拷 水=:一L,P水g小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盐 水=G-F 2,G-F 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小石块在盐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 *林 木=-2 _.P盐水g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小石块排开的体积都等于小石块的体积,十 G-F,G-F?,/G-F?所以,-.=二-解得:p林 水=-pP水g P盐水g G-FI1 4 .小 明 想 知 道 牛 奶 的 密 度,于 是 他 设 计 了 以 下 实 验,请 你 帮 助 他 完 成:6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JU1-40f-301-20f-10(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
8、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值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3)小明同学在测量牛奶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操作的一处是:(4)改正错误后,所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 3 8.4 g,倒出一部分在量筒中后,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c)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其祛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 _ _ _ _ _ _ _g;(5)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 k g/m3o【答案】(2)左;(3)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4)6 0;(5)1.2 X 1 0 3。【解析】(2)将游码移到
9、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值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3)小明同学在测量牛奶质量的过程中,小明同学移动了平衡螺母,这是错误的操作。(4)蟀 杯 和 牛 胡 的 点 话 景 为*3 ;.*物 体 的 浮 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就会浮在水面 上.如木埃: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就会下沉到水底.如帙块.4图2图1(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图钉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己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答案】(1)实验步骤如上;(2)p=9-p 。i r i +m 2 i B g【解析】(1)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将天平
10、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将一小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m i;将适量图钉放在天平上,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m 2:将已经测好质量得图钉放入另一个空瓶中并加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3。(2)已知适量图钉的质量是m 2,根据上述条件可知图钉排开水的质量为m i+m 2-m 3,根据p=皿可知排开水的体积v j|=ml+m2;m3 t而适量图钉的体积v=V排,VP水所以图钉的密度p=%=4一V mi+m2-m3P 水IUH-P水。IU+刑2-18.2020年3月在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期间,老师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同学们复习(质量与密度,要求同学们利用家里物品测量家里某种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小刚同
11、学想估测苹果的密度,他找到了一些工具:电子秤(量程为0-2000g),三角尺,水杯和水果刀,请你就小刚找到的工具设计一个可以估测苹果密度的实验方案。(1)实验原理:。=典;(可用公式或文字)V-(2)实验步骤:;_ _ _ _ _ _ _;(3)估算苹果密度表达式:。(用所测物理符号表示)【答案】(1)p=典;V(2)用水果刀将苹果切成规则的,且适当的长方体;用三角尺分别测出长方体苹果的长1,宽w,高h,并记录;用电子秤称量长方体苹果的m,并记录。m在容银中加 将 铅 球 放 到 取 出 铅 球 再 次 加水到适量水,并 容播中,铅 容儡中使液在水面处做 球浸没在水 面到标记1标记1;中,在液
12、面处做标记2a、在容器中加适量水,并在水面处做标记1;用量筒加水到容僵中使液面至标记2,记下加水体积V5b、将铅球放到容器中,铅球浸没在水中,在液面处做标记2;c、取出铅球,d、再次加水到容器中使液面到标记1;e、用量筒加水到容器中使液面至标记2,记下加水体积V水,铅球的体积V=V水;由 p=e可计算出铅球的密度。【解析】(1)测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P=T得到密度;(2)铅球的质量较大,超出天平的量程,要用台秤测铅球的质量。当铅球从水中取出时,铅球表面沾有水,故导致加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大于铅球的实际体积,由 p=g可知,测出的密度值会偏小;如下图所示:在U容的中加时2日廿适量水,并在水面
13、处做1 1 2 1;将铅球放到容船中,铅取出铅球 再次加水到球浸没在水中,在液面处做标记2容微中使液面到标记1用量简加水到容中使液面至标记2,记下加水体积Va、在容器中加适量水,并在水面处做标记1;b、将铅球放到容器中,铅球浸没在水中,在液面处做标记2;c、取出铅球,d、再次加水到容器中使液面到标记1;e、用量筒加水到容器中使液面至标记2,记下加水体积V水,铅球的体积V =V水;由 p=g可计算出铅球的密度。2 2.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请你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中的其中一个.(1)选择的器材:O除了以上实验,还可以利用
14、气球做 力 改 变 物 体 形 状 的 实 验(写一个即可)。【答案】6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物理知识实验一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实验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三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物理知识实验一将气球扔出气球飞了起来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实验二将气球挤压桌子气球被弹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三用一根手指先后用不同的力按压充气的气球,观察气球形变程度的大小。用力越大,气球形变越大,反之气球形变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力改变物体形状。【解析】实验一:操作方法:将气球扔出;实验现象:气球飞/出去。实验二:操作方法:将气球挤压桌子;实验现象:气球被弹起。实验三:操作
15、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气球;实验现象:用力越大,气球形变越大。7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在压力作用下气球的形状改变了。2 5.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韩露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的伸长量4 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于是她采用了图一的装置进行了探究。(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一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以外,还 需 要 的 测 量 仪 器 是。(2)通过实验,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以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二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弹簧的原长L o 为 cm,
16、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 簧 伸 长 量 为 c m。可 以 得 到 的 实 验 结 论 是。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 N。(3)实验中,有同学认为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本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还是用钩码探究更好一些?答:(选填“弹簧测力计”或“钩码”);理由是。图一 图二【答案】(1)刻度尺;(2)2;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4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2.5;(3)钩码:用弹簧测力计不易控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弹簧的伸长量也不易测量准确,另外弹簧测力计有自重,向下拉时读数偏大,结果不准确【解析】(1)钩
17、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而长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所以需要刻度尺;(2)当弹簧所受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原长,由图二可知弹簧的原长 L o 为 2 c m;且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L为 6 c m,则 L=L -L o=6 c m-2 c m=4 c m;分析图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4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根据图二可以分析出拉力每增加0.5 N 弹簧伸长1 c m,当超过2.5 N 时,这一规律被打破,因此可以断定用该弹簧制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2.5 N;(3)根据题意可知,用弹簧测力计不易控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18、,弹簧的伸长量也不易测量准确,另外弹簧测力计有自重,向下拉时读数偏大,结果不准确,所以还是钩码好。26.小 刚 同 学 诵 过 杳 材 料 知i首 韩 奢 在 犬 牛 神 件 形 布 时,悌 籥 的 神 力F与 弹 籥 的 伸 长 曷(成 压 缩 曷)x成正8实测物体物体质量/kg重力/N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物 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在探究过程中,需 要 的 测 量 工 具 有、: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2)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
19、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0A的方向(填“变化”或“不变”);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答案】(1)天平,弹簧测力计;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不变,竖直向下。【解析】(1)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与重力,所以测量工具为: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析表中数据,物体所受的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比值是常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0A的方向不变,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 8.在 探 究“物体所受承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
20、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 _ _ _ _ _ _ _ 上,图甲是错误的测量方法,原因是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的方向没有与弹簧的轴线在_ _ _ _ _ _ _ _ 上。(2)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图乙是他第5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中空格处的数据是N。10次数123456质量m/g50100150200250300重力G/N0.51.01.52.03.011(3)请在丙图中描入第5次实验的数据点,并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4)由图像可知:物 体 所 受 的 重 力 跟 它 的 质 量 成。【答案】(1)零刻度线;一条直线上:(2)2.4;(3)如上图;(4)正比。【解析】(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探究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