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试卷.pdf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试卷.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I卷、第n卷、第m卷及答题纸四部分,共12页。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试卷中所有答题内容及作文写在答题纸上。3.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 成1 10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珍丽(yi)期年(ql)刀缉(z0)一叶扇舟(bidn)B.佳君(ydo)便然(qido)游诩(shui)冠盖相强(zhti)C.枕稹(jid)回进(jidn)i讥(pdng)硕果累累(lei)D.画酒(shl)悖心(b6)箴言(jian)如挈如磨(zhud)2.下列各组
2、词语中,律章错别字的一项是A.筹划析沥鱼肉荤腥信口开合B.欧打嗜好谓为壮观寤寐求之C.胆怯瓦砾脑魅横行热泪盈眶D.涅槃瞟窃天方夜谭化险为宜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代科研发展应该尽可能选择“顶天”的技术,而选择“顶天”的技术,就得 西方已有的技术。局部生态环境的小改善并不能马上改变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沙漠化土地的面积 在不断扩大。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他们的父母,也会 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A.跨越仍然怨恨B.跨越竟然痛恨C.穿越竟然痛恨D.穿越仍然怨恨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1页(共8页)第1页 共1 2页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
3、用,不惜学的一项是A.更加先进的、足以挽救计算机市场的技术虽然己经出现,但其开发者待伤四涉,不肯轻易以上市条件示人。B.解决难题首先需要捅破覆盖在难题表面的那层窗户纸,而在这方面的一小点帮助,就有可能让人芽搴顿开。C.现代电信技术的长足进步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听极限,甚至可以让远隔万里的双方产生近荏啰用的感觉。D.虽然在进入谈判宴会之前大家就商量好具体的攻守策略,但是酒杯一举王总就折冲型俎,很快就不省人事。5.下列各句中,缘有语病的一项是A.可是在从原棉制成纱线的过程,就不像穿着光滑舒适的衣服那样让人愉快了:纱厂工人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的。B.尽管历经风沙进逼,河西走廊的文明依然能延续至
4、今,而凭借不断崛起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其又有了实现新突破的可能。C.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郑振铎的内心都有一种坚定而英勇的信念,认为人力无所不能,只是在有时候人力还没有达到罢了。D.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祁连山的树木曾经遭受过无数次的滥砍乱伐,以致原本富庶的河西之地沙漠化的程度日甚一日。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如今,,这怎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光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印刷技术发生的革命性变化西方结束了由我国毕昇发端的活字印刷术采用了“照排技术”将比过去一千年里发生的作用更加显著我国仍停留在铅印阶段A.B.C.D.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2页(共8页)
5、第2页 共1 2页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以及他们纵横樨阖的外交活动。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直到当时的汉武帝之间几千年的史实,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汉书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断代史,记录了从汉高祖建立西汉到东汉政权倾覆的完整历史,后来的正史都有以其为范本的意识,名称也多称为“书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各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6、良日:“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 常 在 沛 公 也 哙 日:“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哈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跟日:“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日:“壮士!赐 之 卮 酒 则 与 斗 卮 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日:“赐 之 彘 肩 则 与 一 生 彘 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日:“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J今沛公先破秦人
7、成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日“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8.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意思的解释,不正卿的一项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阻止。B.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上:向上。C.先破秦入咸阳者手之 王:大王。D.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军:驻扎。9.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补充,不正硕的一项是A.(樊哙)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B.则 与(项王)斗卮酒C.(樊哙)加 彘 肩(于)上 D.(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10.下列对文
8、段内容的分析或理解,不得令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樊哙见项庄想借舞剑杀掉沛公,情急之下奋不顾身就要冲过去与项庄、项王拼命。B.项王虽然对樊哙的突然出现充满戒备,但是又为其壮士的行为所震撼而深有好感。C.樊哙从容地面对鸿门宴上的巨大压力,以秦末形势变化为背景来评价沛公和项王。D.项王虽然在军事及心理上都有优势,但是在樊哙的一通指责之后也没有立即表态。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3页(共8页)第3页 共1 2页二、阅 读 包身工选段,完 成1 1 1 3题。(1 2分,每小题4分)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窝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开始在蠕动了.“拆铺啦
9、!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移!”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猾”.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地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费”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那男子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移”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
10、闹的楼梯上面,向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唾眼惺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 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这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的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
11、个“懒虫”和“猪移”,所以,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 愿 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两千左右衣服褴褛而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移”。1 1 .文段中,包身工的住宿环境有什么特点?请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1 2 .第3段最后两句写女性包身工害羞的感觉“很迟钝”,如何理解文章中的这些描述?1 3 .选择一个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实际表达效果。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睡眼怪性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三、按照要求完成1 4 1 5题。(1 6分)1 4 .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选作其中4题)(8分,每 空1分)(1)群臣吏民,,受上赏;上书谏寡
12、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受 下 赏.(邹忌讽齐王纳谏)(2)侯生日:“将在外,,J(信陵君窃符救赵)(3)大行不顾细谨,,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4)举酒属客,,.(前赤壁赋)(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前赤壁赋)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4页(共8页)第4页 共1 2页第I I卷1 5.阅读下面古诗,完 成(1)(2)题。(8 分)春 日 客 感(清)黄景仁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销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冰,多少归人下水船。(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现的一项是【】(3 分)A.首句中作者就对感
13、怀所在作了明示,“只有”二字强调了这种感触的程度之深。B.第二句中,作者用“更无”反映自己完全没有那种能够安慰客居情怀的好心情。C.第三四两句中,作者以离别之苦使人神伤的普遍情形,渲染了自己客居的孤独。D.最后四句中,作者追叙自己的客居生活,并想象自己最终也跟随归人乘船回乡。(2)从全诗来看,“春日”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请选择一处诗句作具体分析。(5 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每小题3 分)颜真卿,少孤.开元中,举进士.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卖卿辨狱而雨,郡人 呼“御史雨”。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睥浚隍.日与宾客泛舟饮酒
14、,?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甚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玄宗大喜,谓左右日:“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若此!”史思明围饶阳,真卿惧不敌。会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归,其卿欲坚其意,遣贾栽越海遗军资十余万,以子颇为质。颇由十岁,军中固请留之,不从.肃宗已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至德元载十月,弃郡度河,间关至凤翔谒帝.帝自陕还,真卿请先谒陵庙西即宫,宰相元载以为迂,真卿怒日:”用舍在公,言者何罪?然朝廷事岂堪公再破坏邪!”载衔之.后摄事太庙,言祭器不像,载以为诽谤,贬峡州别驾.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造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
15、答日:“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遣李元平说三,真卿叱日:“尔受国委任,不能萃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日:“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希烈大惭。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真卿见希烈日:“死生分矣,何多为!”终缢杀之,年七十六。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5页(共8页)第5页 共1 2页1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乏顿的一项是A.果以为书生,不摩也 虞:担忧。B.颇事十岁,军中固请留之 甫:刚刚。C.后摄事太庙,言祭器不彷 饬:整治。D.尔受国委任,不能争命 致:导致
16、。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劳师多袭远,非所闻也B.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乃歌夫长铁归来者也C.真卿请先谒陵庙四即宫/因人之力晅敝之,不仁D.希烈遣李元平说本/臣之壮也,犹不如人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得令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卖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颜真卿辨明冤情并作判决后就下了雨,郡人都称其为“御史雨”B.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颜真卿多次派遣使者用蜡丸包藏密信向皇上陈奏事宜C.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四方来信要求,如果派颜真卿去晓谕李希烈,不用劳动军队就可以平定叛乱D.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17、用带武器的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大坑,说要活埋他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颜真卿任职监察御史期间,为五原地方的冤情昭雪,当地老百姓十分感激。B.颜真卿未雨绸缪,在“安史之乱”中守护平原城有功,因此受到玄宗赏识。C.颜真卿奉诏前往规劝叛贼李希烈,虽然面临巨大压力,但他仍然不畏艰险。D.颜真卿身在叛军控制下依然忠于朝廷,怒骂李希烈为倡优,最终以身殉国。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 23题。(20分)残疾人史铁生多年前,第一次去拜访史铁生。曾经为之做过长久的准备,首先是读过他的好小说,尤其是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再是听人叙述他坎坷的经历以及他的为人,然后就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