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含义是什么.docx





《春节的含义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的含义是什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节的含义是什么 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春天将要驾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春节,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传统节日。但是许多人遗忘了春节的本意,春节的含义是什么?关于春季的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学习啦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春节的含义,欢迎大家阅读。 书目春节的含义是什么春节的意义春节的饮食习俗春节的民间习俗春节民谣春节的含义是什么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起先,始终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持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喧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
2、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盛,对将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今,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样: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吩咐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
3、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始终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始终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确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
4、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 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季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起先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中科院天文学家:中国现行春节只有“97岁”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纳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
5、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依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接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老照片:春节记忆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
6、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聚,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富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相互祝愿。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祥瑞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返回书目 春节的意义 过春节,是对和平、友情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将
7、来美妙生活的祝愿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宠爱,深化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化中国人心,还深化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 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相互汲取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 文化沟通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部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
8、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春节的社会意义在于趋利避害。春节与立春到春分的震季相重合,正是新太极图说中揭示的自然规律:阴金(病菌)盛于阳木(东方、震季)的季节,病菌易大量爆发。人们选择燃放鞭炮驱逐病菌这一恶魔,以顺当度过险恶年关。人们贴春联、穿红衣、向大火以期镇魔降妖(阳火盛于阴金,在这里阳火平衡阴金)。家人团聚,以家族力气应对自然灾难,增加社会凝合力。这一切具有种族持续的社会意义。由于阴金(病菌)盛于阳木(声波),所以震季应严禁歌舞,选择危害程度低的器乐、语言类节目进行消遣,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返回书目 春节的饮食习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
9、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需尽早打算,我国很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闻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改变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爱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节 含义 是什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