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鄂尔多斯市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
《2022届鄂尔多斯市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鄂尔多斯市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 择 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l.Omol L-Fe2(SO4)3溶液中溶
2、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生蜗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 O.lmokLT MgSCh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O.lmol L_1 C11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 的小A.A B.B C.C D.D2、纵观古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文献的描述内容分析错误的是()选项文献描述分析A 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此“石灰”是指石灰石B 物理小知识“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金存,数次即黄”“入火则汞去”是指汞受热升华
3、C 本草经集注“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来辨别真假硝石D 本草纲目“采蒿散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浣衣发面,去垢”利用灰烬中可溶盐水解呈碱性去污A.A B.B C.C D.D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5.5g的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B.60g甲酸甲酯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MC.同温下,pH=l体积为1L的硫酸溶液所含氢离子数与pH=13体积为1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含氢氧根离子数均为0.12VAD.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i2 N H 3(g);AH=-92.4kJ/mo
4、l,当该反应生成NA个 NH3分子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6.2kJ4、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M 层电子数的三倍,Z 与 W、X 与 Y相邻,X 与 W 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 Z Y 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W Z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 X W ZD.元素X、Z、W 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4:5 B.物质的量之比为4:5C.体积比为1:1 D.原子数之比为3:46、下列各项中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
5、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 BaCL、Ba(NO,、Na2SiO3三种盐溶液分别向三种盐溶液中缓慢通入so2气体B除去CuCb溶液中的少量FeCh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C除去HC1气体中混有少量Cl2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D配制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7、化学品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用防护口罩中熔喷布的生产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单体是丙烯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C.用硝酸铉制备医用速冷冰袋是利用了硝酸铉溶于水快速吸热的性质D.75%的医用酒
6、精常用于消毒,用 9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8、化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应用广泛,其中原理错误的是A.利用乙二醇的物理性质作内燃机抗冻剂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C.采用光触媒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 CO转化为无毒气体D.苦卤经过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可获得溟9、常温下,0.2moI/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a、b、d、e 均为不超过1 的正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浓度moR0J ax io-1io-5dx io-5I 二 w,A-X Y Z组分A.该溶液 pH=7 B.该溶液中:c(A9+
7、c(Y)=c(Na+)C.HA为强酸 D.图中X 表 示 HA,Y 表 示 OFT,Z 表 示 H+10、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待测液中,依次滴加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待测溶液中含有Fe2+B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分别加入ZnS 和 CuSZnS溶解而CuS不溶解KsP(CuS)H2CO3A.A B.BC.C D.D1 1、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位于第五周期第VI A族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B.第 32号元素的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C.第 55号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非常剧烈
8、D.第七周期W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1 2、改革开放4 0 周年以来,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潭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AD.D1 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证明NazCh与水反应放热C.证 明 CL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探究钠与CE反应1 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B.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部件,工业上可用钠与四氯化钛溶液反应制取C.借助扫描道显微镜,应 用 STM技术可以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
9、O*的催化转化都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1 5、短周期元素甲 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T戊A.原子半径:丙丁戊B.戊不可能为金属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乙16、最近我国科学家对“液流电池”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溪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A.放电时,a 极电势高于b 极B.充电时,a 极电极反应为I2Br+2e=2r+Br-C.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D.导线中有NA个电子转移,就 有。.5 mol ZM+通过隔膜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17、苯二氮卓类药物氟马西尼(F)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
10、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官能团有氟原子、和 o (均填名称)(2)C3H502cl的结构式为.(3)反应和的反应类型相同,其反应类型是。(4)化 合 物 D 的分子式为(5)反应生成“物 质 F”和 H C 1,则 E-F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虑立体异构)。是F的同分异构体,其 中X部分含一COOH且没有支链,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 考(7)已知氨基酸之间脱水能够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请 设 计 由 甘 氨 酸(HOOCCH2NH2)和CNCH2COOC2H5制备H.C/XK: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18、2010年 美、日 三 位 科 学 家 因 钿(P d)催化的交叉偶联
11、反应获诺贝尔化学奖。一种杷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如下:X+R y r(P)r(N)r(O),故 A 说法错误;B.利用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NO Si,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NO3H3PO4H2SiO4,故 B 说法正确;C.利用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ONPSi,即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是 H2ONH3PH3SiH4,故 C 说法正确;D.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除O、F 外),N、Si、P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4、5,族序数分别为VA、I VA、V A,故 D 说法正
12、确;答案:Ao5、A【答案解析】VM由 n=M可知,p=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密度之比,所以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 4:80=4:5,A 项正确;B.设气体的质量均为m g,则 n(SO2)=虫 mol,n(St3)=&m o l,所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 为 白:=80:64=5:4,64 80 64 80B 项错误C.根 据 V=n,m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4,C 项错误;D.根据分子组成可知,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之比为(5x3):(4x4)=1 5:16,D 项错误;答案选A。
13、6、C【答案解析】A、分别向BaCL、Ba(NO3)2 NazSiCh三种盐溶液中缓慢通入SO?气体,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有无色气体产生马上变为红棕色气体的为硝酸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硅酸钠溶液,故可鉴别三种盐溶液,选项A正确;B.氧化铜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转化为沉淀,则加入过量氧化铜粉末,过滤可除杂,选 项 B 正确;C.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但 HC1极易溶于水,不能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气,选 项 C 不正确;D.盐酸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选 项 D 正确;答案选C。7,D【答案解析】A.聚丙烯
14、是由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A 项正确;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可以水解得到次氯酸,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B 项正确;C.硝酸核溶于水可以吸热,因此可以用作速冷冰袋,C 项正确;D.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浓度太高或浓度太低都起不到杀菌效果,D 项错误;答案选D。【答案点睛】注意医用酒精的75%的是体积分数,而化学中一般用得较多的是质量分数,例 如 98%的浓硫酸中的98%就是质量分数。8、B【答案解析】A.乙二醇中含有氢键,则沸点较高,为黏稠状液体,可用作抗冻剂,A 正确;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是化学变化,B 错误;
15、C.光触媒技术可实现将有毒气体NO和 CO转化为无毒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危害,C 正确;D.将苦卤浓缩、氧化得到单质溟,鼓入热空气浪挥发可提取出海水中的漠,D 正确。答案选B。9、B【答案解析】常温下,0.2 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 NaA溶液;A.由 c(A-)V0.1mol/L,表 示 HA是弱酸,NaA溶液显碱性,pH7,A 错误;B.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A-)c(OH-)c(HA)c(H+),所以X 是 OH二Y 是 HA,Z 表 示 H+,溶
16、液中的物料守恒为c(A-)+c(HA)=c(Na+),B 正确;C.O.lmol/LNaA溶液中c(A-)V0.1mol/L,说明A-发生水解,则 HA为弱酸,C 错误;D.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A-)c(OH-)c(HA)c(H+),所以X 是 OH1Y 是 HA,Z 表 示 H+,D 错误;答案选B。10、B【答案解析】A.若原溶液中有Fe3+,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也会变红,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结论错误;应该先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Fe3+,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氯气将Fe2+氧化成Fe3+,A 错误;B.
17、ZnS溶解而CuS不溶解,可知CuS更难溶;这两种物质的类型相同,可通过溶解度大小直接比较Ksp大小,则 Ksp(CuS)VKsp(ZnS),B 正确;C.Cu(NO3)2溶液中有N O 3-,加入稀硫酸酸化,则混合溶液中的Cu、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Cu与稀硫酸反应,结论错误,C 错误;D.CO32-HCO3-电离得到CCV,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小于Na2c03溶液的p H,说明C(V-水解能力强,则酸性H A A H C O 3,而不是强于H2c0 3,结论错误,D 错误。答案选B。【答案点睛】容易误选D 项,需要注意,CO3?一是由HCO3-电离得到的,因此通过比
18、较NaA溶液和N a 2 c 溶液的pH 比较酸的强弱,其实比较的是HA和 HCCh-的强弱。若需要比较HA和 H2cCh的酸性强弱,则应该同浓度NaA和 NaHCCh溶液的 pH大小。11、A【答案解析】A.位于第五周期第VI A族的元素为Te(确),是非金属元素,A 错误;B.第 32号元素为错,位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处,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B 正确;C.第 55号元素是锌,为活泼的碱金属元素,单质与水反应非常剧烈,C 正确;D.第七周期0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VH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D 正确;答案选A。12 B【答案解析】A.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产生,发
19、生的是化学变化,A 不符合题意;B.从海底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 符合题意;C.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D.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产生,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o13、A【答案解析】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且铁架台的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故此实验装置错误,故 A 符合题意;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能能脱脂棉燃烧,此实验装置正确,故 B 不符合题意;C.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时,锥形瓶中氯气被消耗,压强减小
20、,气球会变大,此实验装置正确,故 C 不符合题意;D.氯气与钠反应时,尾气端一定要加上蘸有碱液的棉花除去尾气中残留的氯气,避免氯气污染环境,此实验装置正确,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14、B【答案解析】A.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循环利用,故 A 正确;B.钛合金工业上可用钠与四氯化钛固体反应制取,钠可以和盐溶液中的水反应,不能置换出单质钛,故 B 错误;C.科学仪器的使用利于我们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 用 STM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故 C 正确;D.SCh和 NO、的排放可导致酸雨发生,则燃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鄂尔多斯市 重点中学 下第 一次 测试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