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教材4.pdf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教材4.pdf(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一 节 哲 学 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比较零碎、不自觉、不系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系
2、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理论体系。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使抽象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1)它们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领域不同,前者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探讨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后者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领域、特殊规律。(2)它们的联系
3、是: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即给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根据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两者中谁决定谁?世界本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凡是主张物质
4、、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哲学;相反,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 认识论 方 面。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和认识现实世界,即是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人的思维能彻底认识世界,即是不可知论。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对思
5、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到确定认知和实践的出发点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是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哲学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它是划分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它也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因为,能否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决定人的一切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归根结底是处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使主观符合客观,按照客观本身具有的规律办事。唯物主义的基本精
6、神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而目认识它,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思维和存在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四、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及其形态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者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它把一种或儿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相结合。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都是辩证法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又
7、有它的局限性,即具有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它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方面具有了科学的性质。近代唯物主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第一,机械性。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只有力学与数学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因此近代唯物主义往往企图以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把一切现象都解释为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由于当时自然科学还是处于搜集材料而没有进入整理材料的阶段,当时把自然界的动植物种都当成是既成的事物来考察,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把这种研究的方法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形而上
8、学的思维方式,使近代唯物主义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第三,不彻底性。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和阶级斗争发展的不足,社会科学还处于孕育的阶段,再加上当时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还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就使得他们在研究社会历史领域时还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从而使近代唯物主义就带有历史唯心主义的特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足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唯一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A、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
9、的感觉或意识。B、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在任何个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人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客观的精神实体的派生或表现。第 二 节 马 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严整的科学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
10、了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直接来源。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创立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第一次使哲学真正成为科学。旧哲学没有正确地解决哲学与具体
11、科学的关系,因而未能科学解决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提出了哲学是以整个世界普遍本质和最 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使自己哲学成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从而否定了那种企图建立包罗万象的凌驾于科学之 上 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体系。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常常使唯物论同辩证法相脱离,在历史观上,他们都是历史唯心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起来了,创立了
12、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同时,它又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了,发现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完备而又严谨的辩证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独霸的一统天下。3、从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旧哲学在理论上主张哲学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和作用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此外,从理论趋势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创立了随着实践与科学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的哲学体系,从而结束
13、了脱离实践的旧哲学的封闭的理论体系。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述儿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的变革,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态。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儿点:1、实践性。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理论又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
14、界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其二,它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所谓批判,就是打破旧世界,创立新世界,就是以新质代替旧质。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做是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己只是开辟了真理认识的道路,哲学必须倾听实践的呼声,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不断从实践中汲取新的养料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3、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马克思
15、主义哲学以实践为主线,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其二,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讲究实际,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渗透着实事求是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法。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其中,实践性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生成点和基本保证,也是马克
16、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生成点和基本要求。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本章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B)。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统一的问题D.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4.承认物质和意识具有同
17、一性,这是(D)。A.旧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D)。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康德的经验论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它的创立意味着(D)。A.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B.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7.我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D)oA.不可知论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8.把人的自由意志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18、B)。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A.天文学和数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D.机械力学10.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变革,主要在于马克思确立了(B)。A.剩余价值论B.科学的实践观C.无产阶级专政学说D.阶级斗争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有(CD)。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B.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2.下列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C D)。A.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
19、精神派生的B.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C.一切均由天定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3.下列选项中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哲学就是世界观B.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还比较朴素的,也就是说自发的、未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C、个正常的人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形成某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因而也就具备了哲学思维的实际基础D、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ABD)。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统一D.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
20、根本区别在于它是(ABCD)。A.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B.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自然和社会历史领域都彻底贯彻了唯物主义的原则6.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有(A BD)。A.数学来源于人的头脑自由的创造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世界统一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7.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ABCD)。A.天人关系B.形神关系C.理气关系D.知行关系8.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B C D)oA.历史性B.科学性C.实践性.D.革命性9.以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BCD)。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切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
21、遍规律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1 0.以下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C.人们自发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三、判断题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2.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3.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ITj中条件4.感装足存在的反映。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真理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四、论述题谈谈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根据、重要意义
22、及其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A4.D5.D6.D7.D8.B9.C10.B二、多项选择题1.C D2.ACD3.BCD4.ABD5.ABCD6.ABD7.ABCD8.BCD9.BCD10.ABD三、判断题1.答:错误这个观点颠倒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真实的关系,具体科学应该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离不开具体科学知识,否则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了。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即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起基础的作用。这种观点会导致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错误。2、答:正确。哲
23、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思维和存在哪个为第一性、哪个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世界的本质的问题。3.答:正确。任何哲学都不是凭空出现,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就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这种社会历史条件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土壤。4.答:正确。此命题是唯物论反映论的观点。因为:此命题坚持了存在先于感觉,坚持了物质是不依赖主观感觉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坚持了意识(感觉)来源于存在,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是物质的反映,这就坚持了意识的第二性,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5.答:错误。这个命题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上有
24、偏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四、论述题答:(1)内容:思维和存在(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哪个为第一性、哪个为第二性问题,即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是物质,还是精神?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关于世界可知不可知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就是可知论,反之则为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第一方面揭示了哲学的实质和方向路线,它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制约和决定第二方面;第二方面
25、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第一方面。(2)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研究必须首先回答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的客观标准,是哲学派别之间斗争的焦点。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解决,决定着哲学的方向路线,制约着哲学体系其他问题的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3)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揭示了哲学理论的根本特征,揭示了哲学的根本方向路线及其路线斗争的焦点。因而,它是我们坚持唯物论路线,反对唯心论路线的思想武器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根本矛盾,掌握它能使我们在工作中自觉地正确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基础知识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