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大气圈、水圈及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A.七星瓢虫捕食蜘虫 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一群蚂蚁将蝗虫尸体搬回巢穴3.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生活在河边的青蛙体表多呈绿B.生活在寒冷水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发达C.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杨树在秋季落叶D.土壤中蚯蚓多会使土质疏松4.下
2、面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 是()5.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B.C.D.6.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 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 选 用()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在载玻片的中央滴-滴清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
3、轻刮儿下把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滴加碘液染色盖上盖玻片A.B.C.D.8.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9.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的 是()10.11.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组织的是()A.叶的表皮B.番茄果肉我们吃的黄瓜,是植物体的什么结构A.根和茎B.花和果实B.换用小光圈,D.换用大光圈,C.花生种子C.果实和种子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向右
4、下方移动D.D.苹果皮叶和种子()12.在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图中较淡的部位表示方法应该是()A.用铅笔涂抹 B.用横线阴影表示C.用铅笔点上细点D.用斜线阴影表示13.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植物体一组织一器官一细胞 B.细胞一器官-组织植物体C.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植物体 D.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14.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A.口沟-食物泡一胞肛 B.细胞质一表膜一胞肛C.收集管一伸缩泡一表膜 D.收集管一伸缩泡一胞肛15.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
5、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 是()A.生物能繁殖后代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第 2 页,共 16页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66.()分)1 6.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省遵义市境内,林区山清水秀,物种丰富。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降南丰富,日照少,云雾多,冬季雪期一般三至四个月,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在生物学上,把阳光、空气、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 为 o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 部分组成的。在生物部分中,绿 色 植 物 属 于。(2)如图为宽阔水自然保
6、护区内部分生物,图中各种生物的取食关系形成了条食物链,其 中 鹰 获 得 能 量 最 少 的 一 条 食 物 链 是。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如果某种不易降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在此生态 系 统 中 这 种 有 毒 物 质 积 累 最 多 的 生 物 是。(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流动,逐级 o 生态系统中的 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 进行的,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该图中鹰与蛇的关系是(4)若蛇大量减少,短期内 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导致该区域植被受到的危害加大,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这 说 明 生 态 系 统 的 自 我 调 节
7、能 力 是。1 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答题时在横线处填写文字,在处填序号。)(1)图 是动物细胞,判断依据是 o(2)图 2 中,如果去掉,细胞将发生形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的结构是。(3)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4)能够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5)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o(6)图 1 和图2 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具有 和 以及黄瓜表皮果肉细胞的 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图I图21 8.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到秋天,
8、农民伯伯要收获大量的粮食,如玉米,可是刚收获的玉米堆放后会发热,请分析:(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和;小分子、不含碳、不能燃烧 的 物 质 是 指。(2)玉米堆发热说明热量来自玉米细胞中的哪些物质、(至少写出两 种)。(3)与人体细胞相比,玉米叶肉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该转换器可以将 能转变为 能,并将能量储存在制造的淀粉等 中。(4)玉米一般要经过晒干再进行储存,这种处理方式使细胞减少最多的物质是,该物质属于哪一类物质?1 9.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核中能被 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2)染色体由DNA和 组成。是遗传物质,因此 是遗
9、传物质的载体。(3)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进行,数量增加 o而后染色体 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 和完全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 和 完全相同。(4)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 0 条,在进行细胞分裂前和分裂后,染色体的数第 4 页,共 16页目是_ _ _ _ _ _A、2 0 2 0B、1 0 2 0C、2 0 1 0D、4 0 2 02 0.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小羊多莉的身世。(1)小羊多莉有 位妈妈。(用图中的数字填空)发育成小羊多莉的卵细胞的细胞核来自母羊。细胞的其他部分来自母羊,卵细胞在母羊的子宫中发育,生出来的小羊多莉几乎跟母羊 一模一样。(2)
10、小羊多莉像这只母羊的原因是小羊多莉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母羊。由 此 可 以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细 胞 中 的 遗 传 信 息 库 指 的 是,它是细胞控制,它控制着生物的 和。细胞的生活是、和变化的统一。*X%取出细胞核核母羊.,。整 融 合 细 胞 工)-c)J供卵细胞母羊 有核卵细胞 无核卵细胞。京-克隆羊 代孕母羊 胚胎 体外培养(融合细胞分裂)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4.0 分)2 1.如图为三个小组设计的“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I湿 土 干 土甲(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你想选用湿 土 干 土Z湿 土 干 土丙组的装置。请说明你选择
11、它的理由。第6页,共16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知识,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方面来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2.【答案】D【解析】解:A、七星瓢虫捕食场生,七
12、星瓢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七星瓢虫和场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它们为捕食相互争抢,属于竞争关系;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D、一群蚂蚁将蝗虫尸体搬回巢穴,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食物,需要密切合作,属于合作关系.故选:D.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答案】D【解析】解:A、生活在河边的青蛙体表多呈绿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是生物独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
13、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厚厚的脂肪层可以保温,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C、在秋天大部分树木叶片要脱落,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热量的散失以及水分的流失,以度过寒冷、干旱的冬季,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D、土壤中蚯蚓多会使土质疏,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4.【答案】A【解析】解:显微镜使用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几个步骤。观察时,先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让压片夹压住。然后眼睛看
14、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最低,这样避免物镜碰上玻片使两者都受到损伤。最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提升镜筒,直到看到物像为止。故选:Ao此题主要考查有关显微镜使用技巧方面的知识点。只有掌握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才能准确地回答此题。5.【答案】B【解析】解: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故选:B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明确有哪些操作步骤?显微镜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掌握。6.【答案】C【解析】
15、解: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要想在视野中看到的较多的细胞,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应该较小。甲、乙有螺纹,可以判断是物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乙较短,其放大倍数小于甲:丙、丁无螺纹,可以判断是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则丙的放大倍数小。故选:C。解此题的关键要掌握以下两点:一、明确目镜和物镜的外形特点以及其镜头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显微镜的目镜是放在镜筒上面的,没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通过螺纹套在转换器上,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二、知道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小,数目越多,视野越亮。第 8 页,共 16页此题考查显微镜镜头的长短与放大倍数
16、的关系以及显微镜的成像特点。7.【答案】B【解析】解: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一漱一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T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一盖盖玻片T染色。通过分析知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可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滴加碘液染色。故选: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解答即可。掌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A【解
17、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所以当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将会变暗;细胞数目减少。故选:Ao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首先明确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亮度以及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关系。显微镜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填空题的形式出现。9.【答案】C【解析】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倒,是旋转180度
18、后得到的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物象移动到视野正中,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故选:C。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右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如何调节视野的明暗和如何移动装片。1 0 .【答案】C【解析】解:叶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番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苹果皮属于保护组织,花生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故选:C.组织是由众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近的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体.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辽宁省 锦州市 太和 年级 期中 生物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