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 B.倡导绿色出行 C.减少农药使用 D,发展露天烧烤2.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诗是浪漫的,化学式严谨的,然而诗人却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中,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镶子pH试纸测溶液的pH4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对下列
2、微粒符号中“2”的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2 F e中“2”:表示两个铁原子B.C O?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里有两个氧原子C.M g 2+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D.中“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氧循环中的“氧”是指氧气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水的三态变化,能实现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D.镂态氮肥遇到可溶性碱能释放出氨气,则所有的氮肥遇到可溶性碱都能释放出氨气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3、.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是可燃物7 .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呈球形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B.8 .2 0 2 2年北京冬奥会给全世界留下团结、时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水分子的质量C.水分子
4、间的间隔C.D.友谊、勇气的美好回忆,给 冰 场“浇冰”B.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第2页,共20页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能源B.化学与生活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氢氧燃料电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材料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涂油漆可防止钢铁材料生锈生铁、不锈钢和青铜都属于合金A.A B.B C.C D.D10.菠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
5、,其化学式为品9H19电。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中含有四种非金属元素,是一种混合物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个数比为19:19:7:6D.富含叶酸的菠菜,我们吃的越多越好11.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C.若实验
6、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12.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N a;S 0 4C u OFeClN a O H =N a2C O 3A.B.H:0 干 士 O;C.F e .F e S O 4D.13.“砂锅鱼头”汤鲜汁浓,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其烹饪方法为:将鱼头下油锅煎黄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食盐、葱段、生姜、香菜、矿泉水等,在火上煨煮数小时即成。(1)鱼头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逐步分解成被人体吸收的 0(2)“砂锅鱼头”中几乎不含有的营养素是(填字序号)。A.无机盐B.油脂C.
7、糖类D.水(3)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砂锅是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4)“砂锅”是由 材料制成的。(5)用液化气灶煨制砂锅鱼头时,砂锅外壁出现黑灰,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丙烷完全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6)使用液化气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液化气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从 微 观 角 度 解 释 发 生 爆 炸 的 原 因 是。(7)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 列 叙 述 不 正 确 的 是。A.霉变的花生、大米蒸煮后仍不可食用B.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C.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D.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E.食
8、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1 4.建 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按要求回答问题:(1)如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第 4 页,共 20页 A-D四种粒子中,属 于 同 种 元 素 的 是(填 字 母 序 号,下同),表示稀有气体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的 是。若E 为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离子,贝 收 的 数 值 为,E 表示的离子符号为,B E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o(2)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O氢原子也+8 冬D+鼻。氧原子甲 乙 丙 丁 卷 碳 原 子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 O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O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反 应 前 后 肯 定 没 有 发 生 变 化 的 是(填 字 母 序 号)。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1 5.如图1 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l)tJ C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O(2)P 点表示,t2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3)t2n t,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 5 g分别加入40 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 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4)当甲中含有
10、少量的乙和丙(甲、乙、丙相互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时,可采用(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5)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字母序号)。A.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12汽,一定有晶体析出B.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C升温至t3C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将ts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D.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2汽,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原因是 o(2)上述实验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3)实验n中要验证铁、铜和铝的活动性顺序,至 少 要 做 的 实 验 是(填字母序号)。(4)乙同学只用
11、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在盐酸 中 插 入 金 属 的 顺 序 是(填化学式)。(5)在FeS0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 滤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的 金 属 阳 离 子 是(填离子符号)。1 7.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 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如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第 6 页,共 20页粗1镁钠钙化酸化水氯硫氯质料合、和杂过量 过量 过量;BaCh溶液NaOH溶液Na2c。3溶成|固体|沉淀流程INHjCO:氯化镶nHCO:H:O一灼烧酸酸氨讷沌
12、 碱流程n流程in(1)流程I中加入药品的顺序还可以是。(2)流程I中为了除去杂质,加入过量Back溶液、NaOH溶液和Na2c。3溶液。请分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过滤后得到的沉淀含 种物质。(3)若在上述制取纯碱的过程中CO2和NG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试写出一种再获得NE的一个最佳的反应方程式:.(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的优点有 oA.无“索尔维氨碱法”中的废弃物CaCk生成,有利于保护环境B.大大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C.将“制碱”与制氨生产联合起来,同时析出的NH4cl晶体可用作复合肥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
13、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2)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选用装置A的是(填序号)。二氧化铳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镭制取。2锌粒与稀硫酸制取电(3)【查阅材料】1.乙焕(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里常用电石(CaCz)与水反应来制取。1 1 .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实验探究】a.实验室用电石制取乙焕,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b.实验室制取乙焕后,将剩余物质过滤。探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 少 量 滤 液 于 试 管 中,滴 加 少 量 _ _ _ _ _ _ _ 溶液溶液变红
14、色滤液中的溶质是氢另取少量滤 液 于 试 管 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氧化钙液实验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选取如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乙怏完全燃烧的产物。所选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乙焕完全燃烧产物接(填序号)。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无水硫酸铜FGHJ1 9.碳酸锯(SrC()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小赵同学为测定某SrC03和NaCl同体混合物中SrC0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表所示:烧杯编号稀盐酸质量/g100200300固体混合物质量/g100100100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95.6 2
15、91.2 391.2试求:(1)烧 杯 中 产 生CO?的质量为_ _ _ _ _ _go(2)原固体混合物中SrCC)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提示:SrCO3+2HC1=SrCl2+C02 T+H20)第8页,共20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废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所以废旧电池要回收,不可随意丢弃,故 A 不合题意;B、倡导绿色出行既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 B 不合题意;C、减少农药使用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 C 不合题意;D、发展露天烧烤会产生的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
16、D 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各种污染源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解题,并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2.【答案】D【解析】解:A、烈火焚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爆竹声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17、变化.3.【答案】A【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镒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
18、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 的“2”表示铁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O2中 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 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占o 中 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
19、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5.【答案】C【解析】解:A、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氧循环中的“氧”是指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
20、选项说法错误。C、水的三态变化,能实现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选项说法正确。D、镂态氮肥遇到可溶性碱能释放出氨气,并不是所有的氮肥遇到可溶性碱都能释放出氨气,如尿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第 10页,共 20页故选:CoA、根据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中的“碳”、“氧”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自然界的水循环,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镀态氮肥遇到可溶性碱能释放出氨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钱态氮肥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氧循环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A、图1所示实验,甲烷燃烧,在烧
21、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图2所示实验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C、图3所示实验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图4所示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由于红磷没有燃烧,不能说明红磷是可燃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 选:BoA、根据甲烷燃烧的现象分析;B、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C、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合理设计
22、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7.【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发现过程,基础性强,根据原子的构成和原子中各微粒带的电荷回答本题。【解答】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是错误的,因为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原子是可分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正确;原子呈球形是正确的;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正确;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是正确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是正确的。故 选A,8.【答案】A【解析】解:A、水由液态变为固体,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但
23、分子大小、质量都不变,故A正确;B、水由液态变为固体,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因此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发生变化,故B错:C、水由液态变为固体,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C错;D、水由液态变为固体,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变小,故D错。故选:A根据水由液态变为固体,以及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以及与宏观现象的关系,难度较小。9.【答案】A【解析】解: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氢氧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错误;B、毛织物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织物灼烧是烧纸的气味,故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正确;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东营 垦利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