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押题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押题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押题试卷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中国航天站上了新的起点,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采集样品 B.火箭燃料燃烧C.整流罩脱落 D.倒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2.2022年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绿色冬奥会,下列措施符合健康、环保理念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B.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进行物品包装C.使用八成以上的节能车辆D.增加城市亮化工程设施3.“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高效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会为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
2、的是()A.“碳中和”中 的“碳”指的是碳单质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C.“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D.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可提高CO?吸收率4.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白醋除水壶中的水垢B.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C.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D.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5.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A.6.C.活性炭长期使用无需更换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B.蔗糖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升高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溶质粒子均是以分子形式分
3、散到溶剂中8.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3 H g F e 3+S O 3 3 H 2。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9.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页,共21页O一 氧 原 子-氧原子-碳原子A.甲醛的化学式为(:出0B.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C.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10.汤姆森发现电子,卢瑟福积极探索原子内部结构,门捷列夫列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徐寿为大量化学元素创造汉语
4、名称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理论化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开了物质的微观世界之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统称元素C.氧离子结构示意图为g),8D.甲烷(C H J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11.“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银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银的原理是:c+N i O N i +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只能是C O?B.N i O具有氧化性C.该不锈钢中含有铁和碳 D.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是()A.C r C 02 7 C O -H 2cO 3B.02-C u O -H20
5、 t H2C.F e -F e C l2 t F e(O H)3 t F e2(S O4)3D.N a N O3-N a O H t N a2S 04 t B a2S 0413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现象足以能说明其结论的是()B.B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点燃某种塑料无刺激性气味该塑料一定是聚氯乙烯C向某溶液中滴加石蕊变红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略微变得浑浊该氢氧化钠一定变质A.Ac.cD.D1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正确的是()A.20汽时,物质a与物质b溶解度相等B.欲将c物
6、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C.若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最佳方法蒸发结晶D.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1 5.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依锌快拉(鼻央内部)-聚 丙 烽 材 质(无妨有面料)(2)84 消 4 波+5面包(3)平善品名:矣免号4 785/95 A面税涤论48%52%价 格:五 近 二 )反应V。(3)反应W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时,则 该 反 应 方 程 式 为。(4)写出n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o2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化学链燃烧”是利用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实现燃
7、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以氧化银(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下:第6页,共21页(1)一定温度下,反应器2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2)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你 对 该 技 术 的 评 价 是。(任写一条)胃液中含有盐酸,常用碳酸械钠片或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模拟实验和数字实验探究碳酸氢钠、铝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优缺点。【查阅资料】A.铝碳酸镁片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2Mg6(0H)16co3-4H20B.抗酸原理:抗酸药物中的离子和胃酸中的氢离子反应,降低胃液酸性。【模拟实验】I.定性探究碳酸氢钠和铝碳酸镁与“胃酸”的反应。取甲、乙两个
8、大小相同的锥形瓶,瓶内分别加入40mL同浓度的稀盐酸并在瓶口套有相同大小的气球(其中甲瓶气球内放1.0g碳酸氢钠片,乙瓶气球内放1.0g铝碳酸镁片,同时将气球内的药品放入锥形瓶,充分反应后,现象如图1所示。(1)写出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2)铝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的反应为:Al2Mg6(0H)16co3 4H2O+18HC1=2X+6MgCl2+C02 T+21也0,贝 IJX的化学式为 o铝碳酸镁片中含有铝离子、镁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化学方程式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数字化实验】n.定量探究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与“胃酸”的反应,对比
9、分析两种药片产生co?的速率快慢和中和酸的能力强弱。取两只500mL规格烧瓶,分别加入120mL稀盐酸并插入pH传感器,启动磁力搅拌器和传感器然后分别投入1.0g碳酸氢钠片和1.0g铝碳酸镁片(如图2所示),利用数字化实验分别测定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与“胃酸”反应时,产生CO?的速率快慢和PH的变化,处理所得数据,得到二氧化碳浓度-时间”曲线(如图3所示)和“p H-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分析曲线图3、图4,回答下列问题:(3)分析图4,所用稀盐酸的pH约为。(4)结合图3,描述图1中乙装置的实验现象是:。(5)相比铝碳酸镁,服用碳酸氢钠治疗更易引发胃胀的原因是:。(6)判断铝碳酸镁片中
10、和酸的能力更强的理由是(反思与提升)。(7)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易过多服用含 的药物,以免造成胃胀、引发穿孔等症状。第8页,共21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采集样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火箭燃料燃烧,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整流罩脱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误;D、倒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故选:Bo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考查了物质
11、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C【解析】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进行物品包装,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C、使用八成以上的节能车辆,会减少污染,正确;D、增加城市亮化工程设施,浪费资源,不能减少污染,错误;故 选:Co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己有的知识进行。3.【答案】B【解析】解:A、“碳中和”中 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各
12、种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而不是没有碳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可提高CO?吸收率,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o“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 解“碳中和”的含义、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
13、镁和水,该选项正确。B、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能够除去洗发剂中的碱性物质,该选项正确。C、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不能立即开灯检查,以防止发生爆炸,应该先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该选项不正确。D、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氧气不足,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以加大进气量,提供充足的氧气,该选项正确。故选:CoA、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B、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能够除去洗发剂中的碱性物质。C、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不能立即开灯检查,以防止发生爆炸。D、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氧气不足,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
14、口,以加大进气量,提供充足的氧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答案】D【解析】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
15、确。第 10页,共 21页故选:D。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 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解:A、明矶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因此明研可用作絮凝剂,故A正确;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过滤不能软化硬水,故B错误;C、活性炭的吸附性是有限的,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换,故C错误;D
16、、该净水过程中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所得水仍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水,故D错误。故选:A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以及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进行解答,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中等。7.【答案】C【解析】解:A、无色透明的液体不都是溶液,如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由于本身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因此水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蔗糖溶于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如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水中加蔗糖所得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如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水中加氯化钠所
17、得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oA、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热效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形成和组成、溶液的特征、物质溶于水时的热效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A、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SO3中 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中 的“3”分别表示1个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18、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3H2。中 的“3”表示水分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Hg中 的“3”表示汞原子的个数为3个,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选:BoA、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D、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9.【答案】B【解析】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19、H 2o+o2-C 02+H20;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该选项正确;B、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不正确;C、生成物丙(二氧化碳)和丁(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都是-2价,该选项正确;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该选项正确;故 选:B第 12页,共 21页根据微观粒子的特点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微粒的构成、变化,并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判断。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20、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答案】B【解析】解:A、干冰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如水分子和岚原子质子数相同,不是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错误;C、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其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排布为2、8,该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CHJ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A、根据分子性质分析;B、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C、根据离子的构成分析;D、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常见化学知识的总结,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1.【答案】A【解析】解:A、碳具有还原性,X不是
21、只能是CO?,也可能是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NiO提供了氧,具有氧化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锈钢是钢的一种,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该不锈钢中含有铁和碳,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根据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NiO提供了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不锈钢是钢的一种,进行分析判断。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了解置换反应的特征、钢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B【解析】解:A、碳
22、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一步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故A错误;B、铜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酸反应能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氢气,故B正确;C、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铁,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硝酸根、钠离子可形成的物质中均溶于水,没有沉淀,硝酸钠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钠,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D错误。故 选:BoA、根据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一步生成碳酸进行分析;B、根据
23、铜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酸反应能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氢气进行分析;C、根据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铁进行分析;D、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复分解反应的积累和应用。13.【答案】C【解析】解:A、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单质也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即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还可能是金属单质,选项错误;B、该塑料一定不是聚氯乙烯,是因为聚氯乙烯燃烧产生刺激性气
24、味,选项错误;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向某溶液中滴加石蕊,变红,该溶液一定呈酸性,选项正确;第 14页,共 21页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略微变得浑浊,可能有少量氢氧化钙生成,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变质,选项错误。故 选:C oA、稀盐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能和比较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等物质;B、聚氯乙烯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根据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
25、进行分析判断。1 4.【答案】B【解析】解:A、P点可以表示在2 0久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错误;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故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混有少量的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故错误;D、2 0久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 5 g,即在该温度下,1 0 0 g水中最多溶解3 5 g a,则5 0 g水中最多溶解1 7.5 g,所以2 0冤时,向3 0 g物质a中加入5 0 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 7.5 g;故错误;故选: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26、: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5.【答案】聚乙烯(或聚丙烯)延 展 过 滤+1鸡蛋(或牛奶)维 生 素b灼烧,闻气味【解析】解:(1)口罩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聚乙烯和聚丙烯;轻按鼻夹可使其与鼻梁贴合,是因为镀锌铁丝有很好的延展性,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过滤相似
27、;(2)次氯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则Q的化合价为+1;(3)轩轩的早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鸡蛋和牛奶,面包富含糖类,故从合理膳食的角度,轩轩可以在早餐中加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4)由涤纶和羊毛混纺织成的夹克,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其中利用了合成纤维的弹性好的性质;生活中常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故答案为:(1)聚乙烯(或聚丙烯);延展;过滤;(2)+1;(3)鸡蛋(或牛奶);维生素;(4)b;灼烧,闻气味。(1)根据材料的类别和性质解答;(2)根据化合价规则解答;(3)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解答;(4)根据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解
28、答。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此题。16.【答案】合 金 分 子 人 工 降 雨 红 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稀盐酸或稀硫酸【解析】解:(1)青铜属于合金。故填:合金。C6 0分子是由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干冰升华时吸热,可以用作人工降雨。故填:人工降雨。(2)柠檬酸显酸性,p H 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故填:;红。根据配料表推测,碳酸氢钠能和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饮料中可能含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3)生活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通常情况下,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填
29、:通常情况下,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第 16页,共 21页(4)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铁锈。故填:稀盐酸或稀硫酸。(1)青铜属于合金。C6 0分子是由分子构成的。干冰升华时吸热。(2)柠檬酸显酸性,p H 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碳酸氢钠能和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3)通常情况下,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4)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 7
30、.【答案】烧碱(或火碱、苛 性 钠)C 0 1-碱N a 2 sO 4【解析】解:(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固体敞放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变质后生成的物质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符 号 为:c o|-o(2)由图示可知,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 a 2 s0”(3)设该碱性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2 N a 0 H +H2S04=N a2S04+2 H2O8 0 9 8x 1 9.6 gS =解得:x =1 6 g答:该碱性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是1 6
31、 g。故答案为:(1)烧碱(或火碱、苛性钠);C O(2)碱;N a 2 s(3)1 6 go(1)根据氢氧化钠的俗名、性质分析回答;(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及溶液的pH分析回答;(3)根据硫酸的质量及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碱性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MnC)218.【答案】锥 形 瓶 2KCIO3,2KC1+302 T C或E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BTGTF H2S+2Na0H=Na2S+2H2O【解析】解:(1)丫为固液反应容器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
32、。(2)A为固体加热装置,且没有棉花,故选氯酸钾和二氧化锦制备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铺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MnO?化学方程式为2KCI03 y-2KC1+3O2T;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 或E为收集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先在底部聚集,集满后从短Da逸出,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观察是否复燃,判断是否集满;MnO2故答案为:2KC1O3 丁2KQ+3O2T;C或E;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木条复燃,则己集满。(3)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 为发生装置,收集干燥气体需要
33、去除水蒸气,因此利用G干燥气体,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利用F收集气体,最后利用H进行尾气处理;硫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H2s+2NaOH=Na2s+2H2O;故答案为:B-GTF;H2S+2NaOH=Na2S+2H2O(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2)氯酸钾在二氧化镭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氧气性质分析回答此题;(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干燥气体要求选择干燥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硫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据此书写
34、化学方程式。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高 温19.【答案】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CO+CuO Cu+C02 C02+C 2C0【解析】解:初中化学某些常见含碳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I V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为单质,则甲为碳,碳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和乙,乙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第 18页,共 2 1 页一氧化碳,代入图中验证合理。(1)乙物质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或冶炼金属:故答案为:做燃料或冶炼金属;(2)燃烧等质量的碳,反应II是充分燃烧,反应V 是不充分燃烧,所以放出的热量:反应 口反应V;故答案为:;(3)反应IV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时,
35、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另一种反应物可能是Cu;反应的方程式为;:CO+CuO Cu+C02;故答案为:CO+CuO Cu+CO2;(4)反应in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 2C0;故答案为:co2+C 2CO0根据初中化学某些常见含碳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I V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为单质,则甲为碳,碳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和乙,乙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一定条件2 0
36、.【答案】CH+4NiO-4Ni+2H2O+C02减少爆炸风险,更安全或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燃烧,可以使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等【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一定温度下,反应器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亭 件4NiO 4Ni+2H2O+C02;(2)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该技术减少爆炸风险,更安全、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燃烧,可以使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故答案为:一定条件(1)CH4+4NiO-4Ni+2H2O+双;(2)减少爆炸风险,更安全或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
37、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燃烧,可以使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等。(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的过程图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 1.N a H C O3+H C 1 =N a C l +H20 +C 02 T A 1 C 13 01、C O g 1.0 产生气泡,气球膨胀并且幅度小于甲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比铝碳酸镁多相同条件下利用铝碳酸镁酸性减弱比碳酸氢钠更明显碳酸氢钠【解析】解:(1)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 a H C C)3 +
38、H C 1 =N a C l +H20 +C 02 T。故答案为:N a H C O3+H C 1 =N a C l +H20 +C 02(2)反应前铝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氯原子是1 8个,反应后应该是1 8个,其中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镁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2 3个、氢原子都是4 2个、碳原子都是1个,则X的化学式为A l C h。铝碳酸镁片中含有铝离子、镁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化学方程式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的离子是O H,C O歹(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A 1 C
39、13;OH-、CO(3)分析图4,所用稀盐酸的p H约为1.0。故答案为:1.0。(4)结合图3,描述图1中乙装置的实验现象是产生气泡,气球膨胀并且幅度小于甲。故答案为:产生气泡,气球膨胀并且幅度小于甲。(5)相比铝碳酸镁,服用碳酸氢钠治疗更易引发胃胀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比铝碳酸镁多。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比铝碳酸镁多。(6)判断铝碳酸镁片中和酸的能力更强的理由是相同条件下利用铝碳酸镁酸性减弱比碳酸氢钠更明显。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利用铝碳酸镁酸性减弱比碳酸氢钠更明显。(7)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易过多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以免造成胃胀、引发穿孔等症状。故答案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相比铝碳酸镁,服用碳酸氢钠治疗更易引发胃胀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第20页,共21页二氧化碳比铝碳酸镁多。判断铝碳酸镁片中和酸的能力更强的理由是相同条件下利用铝碳酸镁酸性减弱比碳酸氢钠更明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