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1 5 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于,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 德 彝 对 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2、,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由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度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冰,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 所 谓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日
3、: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 选 自 通鉴纪事本末 贞观君臣论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
4、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S o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
5、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铮,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患吏多受球,密使左右试赂之。译文:.(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6、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 .文 末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1 0 题。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珞祭酒,逖居京p,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谡氐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
7、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縻,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那码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耀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成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
8、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己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节选自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
9、.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指后者。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队,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D.传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
10、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B.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围攻,幸得桓宣救;后镇雍丘,屡次派兵邀击后赵军队,使后赵疆土日益缩小;又为攻取河北练兵积谷,与后赵相持。C.大兴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桑,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D.祖逖死后,后赵频频侵犯河南地区,攻陷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抵挡不住,退驻寿春,后赵攻取陈
11、留,梁、郑之间又重新陷入了骚乱。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译文:.(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译文:.10.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15题。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太行王恢言:“匈奴初加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12、上召问公卿,王恢曰:“匈奴侵盗不己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上从恢议。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临淄人主父偃上书。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超阜帝定天下,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高帝不听,果有平城之围。”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秋,匈奴浑邪王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
13、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赞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曰:“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事然之人乎!”上默然。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诏曰:“朕将巡边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日:“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奴亦普,终不敢出,上乃还。(节选自 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1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14、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B.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C.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D.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
15、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1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行,即大行令,主管王朝对边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文中王恢、李息先后担任此职。B.和亲,常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政治联姻,文中指汉武帝与匈奴间的联姻。C.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国开国皇帝的庙号,也简称“高帝”,文中指汉太祖高皇帝刘邦。D.夷狄,古代分别称中国东方、北方少数民族为“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数民族。1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马邑县豪强聂壹建议,和亲后匈奴已亲信边民,汉朝如果以利诱引匈奴并伏兵袭击,定可战胜,王恢则认为无需畏惧匈奴,应
16、派兵攻打飞B.严安在给汉武帝的上书中指出,秦始皇好大喜功、贪求声名,派蒙恬北击匈奴,却因在位时的穷兵薮武而招致天下叛乱,最终国亡祀绝。C.因长安县令未能租借到足够马匹以迎接浑邪王,汉武帝想处斩他,汲黯建议,由沿途各县提供驿车传送即可,没必要让全天下都不安宁。D.汉武帝亲巡边疆,派郭吉告知匈奴单于,或一决高下,或俯首称臣,单于大怒,斩杀了负责引见郭吉的官员,将郭吉扣留并流放至北海。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译文:.(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译文:.15.主父偃对汉武帝采用什
17、么论证方法进行劝谏以达到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答:.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 20题。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四月甲四,皇子受益生,后宫李氏所诞也。李氏,杭州人,初入宫,侍刘德妃,庄重寡言,帝命为司寝。既有娠,从帝临砌台,玉钗坠,帝私卜钗完当生男子,左右取钗以进,如故,已而果举子。刘德妃攘为己子,李不敢言,中外亦不知。五年十二月丁亥,立德妃刘氏为皇后。后性警敏,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援引故实以对。帝深重之,由是渐干外政。乾兴元年二月戊午,帝崩,太子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三月庚寅,帝初御崇德殿,太后设幄次于承明殿,垂帘以
18、见辅臣。八月乙巳,太后同帝御承明殿,垂帘听政。仁宗天圣元年五月庚寅,议皇太后仪卫,制同乘舆。太后尝问奉冲政事鲁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有小臣方仲弓请立刘氏七旗,后问诸辅臣,众不敢对,宗道独进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乃止。后尝与帝同幸慈孝寺,欲乘早先行,宗道以夫死从子之义争之,后遽命辇后乘舆。自是后左右用事者多惮宗道,目 为“鱼头参政”。明道元年二月丁卯,真宗宸妃李氏卒。李氏实生帝,太后既取帝为己子,与杨太妃保护之,李氏默然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以是帝虽春秋长,不自知为李氏出也。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
19、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夷 简 对 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皆当预也。”后怒日:“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对日:“太后不欲全刘氏乎?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且谓入内都知罗崇勋曰:“宸妃诞育圣躬而丧不成礼,异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谓夷简今日不言也!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后悟,乃以一品礼殓之,殡于洪福院。明道二年三月庚寅,以皇太后不豫,大赦。甲午,皇太后崩。谥曰庄献明肃。夏四月壬寅,左右有为帝言:“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帝号恸累日,下诏自责,追尊为皇太后,谥庄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启视之。妃以水银故,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后。
20、帝叹曰:“人言岂可信哉!”待刘氏加厚。(选 自 宋史纪事本末明肃庄懿之事,有删改)注 受益:赵受益,后改名为赵祯,即宋仁宗,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北宋第四位皇帝。1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B.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C.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
21、/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D.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1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戌”为干支之一,我国古代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组合,六十为一个循环来纪年,除纪年外,还可用干支来纪月、纪日。B.“参知政事”是古代官职名,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在北宋时相当于副宰相。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桃(远祖)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也可代称封建王朝
22、。D.“辇”指古代一种用人推挽的车,供天子、王公贵族、士大夫等乘坐,还可用“辇”“辇毂”来代指天子。1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皇后机智敏捷,通晓文史。她由德妃进位为皇后,并逐渐参与朝政;真宗驾崩后仁宗即位,刘氏以太后之尊直接开始垂帘听政。B.鲁宗道秉性耿直,敢于直言。他在刘后面前批判武则天危害社稷,以使刘后警醒,并在刘后欲于七庙中立刘氏牌位、乘辇等事件中刚直敢言。C.李宸妃沉默寡言,恬退隐忍。自己的亲生儿子被刘皇后夺走,她没有申诉;在仁宗当了皇帝之后,她依然以一个普通的先帝嫔妃自居,没有异常表现。D.宋仁宗亲自验证,始得真相。他得知生母是已过世的李宸妃后非常悲
23、痛,同时也对刘后生前的行为心存疑虑,当开棺看到李氏被厚葬的事实后,消除了疑虑。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宫闱事有问,辄援引故实以对。帝深重之,由是渐干外政。译文:.(2)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以是帝虽春秋长,不自知为李氏出也。译文:.20.宋仁宗时的郭皇后曾说:“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在厚葬李宸妃这件事上,吕夷简是怎样为刘太后着想的?答:_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 25题。文本一章亲宣德元年,礼部进 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箱用,天子率公卿躬秉耒耙,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生之福也。”户部奏青
24、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然后给。上日:“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像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双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 奇 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能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
25、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九月废座为,驻睥蓟州,进州官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耆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溥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 夜 卷。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溥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日:“直箴朕过,报朕多矣。溥又顿首谢日:“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选 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练习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