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东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七 人口与地理环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广东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七 人口与地理环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广东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七 人口与地理环境.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广东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七 人口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考点一 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限时2 5分钟,正答率:_ _ _/8.基础(2 0 2 2肇庆二模,8-9)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 5 0 1 2 6 8 0 4人,与2 0 1 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 1 0 0 1 7 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 6&下图为与2 0 1 0年相比,2 0 2 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说明()A.地级市常住人口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较少 D.人口迁移
2、率空间差异显著答 案D2.与2 0 1 0年相比,柳州市人口比重上升,说明该城市()A.营造美丽风景,壮大旅游业 B.发挥交通优势,促产业发展C.位于西部,借力西部大开发 D,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大答 案B(2 0 2 0浙江7月选考,4,2分)2 0 1 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题.3 .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答 案C提升(2 0 2 2湛江二模,1 2)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第
3、1页 共1 7页4.该区域()A.人口稀疏区仅位于西部、北部B.地域特征差异明显,人口分布极不均衡C.人口密集区集中在东南部、西北部D.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地域差异小答 案B5 .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陆位B B.气候变化C.地形条件 D.水资源数量答 案C(2 0 2 2大湾区联考,1 2)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地区水资源所能支撑生产、生活和生态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受区域人口总数、水资源总量及再生能力、水资源消耗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 0 0 5-2 0 1 9年我国某特大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 400V 2K)承藏峋麴王蝮根I 200200
4、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年份6 .该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人口 D.产业答 案B7 .为了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该城市中心城区应重点()A.减少路面硬化面积 B.优化农业生产结构C.治理工业水体污染 D.加强雨水积蓄利用答 案D8 .(2 0 2 1河北选考模拟,1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下图)是一条全国尺度最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它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第2页 共1 7页(1)说明大兴安岭北段人口密度突变线
5、未到达年降水量4 0 0毫米等值线的原因。(4分)(2)说明兰州至武威一线人口密度突变线突破年降水量4 0 0毫米等值线的原因。(6分)(3)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这条人口密度突变线今后能否被突破.(1 0分)答 案(1)热量不足和山地地貌的综合限制。(2)兰州以上黄河水资源的输入和黄土高原土壤的可开垦性;祁连山地水资源的输入,河西走廊洪冲积扇的良好保水性能和平原土壤的可开垦性.(3)不可能在大尺度空间上寻求突破。理由:我国西北内陆区干旱缺水。青藏高原区的超大地势起伏程度和高海拔环境,均大大低于高密度人口分布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可在小尺度空间上寻求突破。理由:通过区外水资源输入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
6、外农产品输入等举措,可以在局部区域提高人口承载力。考点二人口的空间变化限时4 0分钟,正答率:_ _ _ _/1 4.基础(2 0 2 2珠海摸底,1 2)“人户分离”指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2 0 2 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数量达到4.9亿人,与2 0 1 0年相比增长8 8.5 2%,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 .农村的人户分离可能带来的影响是()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业生产现代化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为流入地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加剧农村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A.B.C.D.答 案D2 .为了减轻人户分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
7、取的措施是()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速城市产业升级 推动城乡交通建设A.B.(2 X 3)C.D.第3页 共1 7页答 案A3.2 0 1 7天津文综,1 2(1),4分 读材料,回答问题。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 7%。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答案 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提升(2 0 2 2浙江6月选考,7-8,4分)下图为2 0 1 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4.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A
8、.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I t 区答 案B5.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工资水平 空间距离土地价格 环境质量A.B.C.D.答 案A(2 0 2 2湛江一模,1 0 1 1)人口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大迁移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更替。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不同。下图为1 9 5 4 2 0 2 0年日本东京、大版、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人口净迁移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人口净迁移量(万人)都都屋圈京圈阪圈古市东市大市名都6.1 9 5 4-1 9 7 2年,三大都市圈具有人口迁移的巨大拉力,主要表现为()A.医疗先进,
9、医术高超 B.产业集聚,工资较高C.信息通达,教育优质 D.宜居宜购,生活便利答 案B7.1 9 7 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人口迁入量减少,说明两大都市圈()第4页 共1 7页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环境恶化总部经济规模较小土地紧缺,发展空间受限A.B.C.D.答 案 A(2 0 2 2 韶关二模,1 2)滇桂边境地区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跨境通婚现象一直较为明显,其地理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边境县区的村落之中,而且跨境通婚密度由边境县区向内地县区递减。表 1、表 2 分别为2 0 1 7 年中越边境的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和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州公布的
10、相关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表 1入境通婚时长入境通婚对数三年内369三到五年214六到十年97十年以上54表 2女性男性总数入境通婚人数12 3721 05013 422出境通i昏人数372904628 .近年来,滇桂边境地区跨境通婚现象呈现的特点为()跨境通婚数量逐年增长婚入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衡以双向单性别流动为主婚入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高A.B.C.D.(3)答 案 A9 .近年来滇桂边境地区跨境通婚呈现的特点,说明滇桂边境地区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国存在明显的()A.语言文化差异B.婚姻习俗差异C.宗教信仰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答 案 D(2 0 2 2 中山期末,6 8)青藏高原与
11、全国大部分城市之间的人口互动强度持续增强,并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下图示意2 0 1 5-2 0 1 8 年青藏高原人口流动相对量(流入人口数量流出人口数量)的季节划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第 5页 共 1 7 页543210-1-2(alX)弱玄箕布提10 12-32 4 6 8月份1 0 .青藏高原在高值季的人口流动相对量大,其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是()A.旅游观光 B.经商交流C.科学考察 I).务工务农答 案A1 1 .影响青藏高原人口流动相对量大小最重要的条件是()A.地理位置 B.气候适宜度C.国家政策 D.经济发展水平答 案B1 2 .在低值季,兰州与西宁之间的人口流动量仍然较高
12、,主要是因为兰州()A.是出入西宁的交通中转枢纽B.与西宁的生活习俗相似C.海拔高度比西宁更适宜居住D.工作机会比西宁多答 案A1 3.2 0 1 9天津文综,1 2(3),6分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安 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挑战第6页 共1 7页14.(2022东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
13、、千叶县和神奈J11县。1960年东京都总人口为890.8万人,至2015年增长为1 329.5万人。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指居民向近邻三县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和“都心回归”。图1为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图,图2为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分布图。(雪A 5J鼠郴Yi t!是(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东京都人口迁移变化的特点。(2)推测东京都市圈内人口分布变迁与产业空间重构的关系。答 案(1)1960-1965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1965 1
14、995年人口净迁出;19952015年变成人口净迁入。(2)工业向外转移,为郊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了人口郊区化进程;人口郊区化为产业向外围地区迁移奠定了需求基础;伴随制造业外迁,东京都大力发展高级服务业,为外围地区提供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向心集聚,又推动东京都再次成为人口迁入地。原理规律原理 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022韶关一模,4一6)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毕业生流动情况差异较大,下图是2018年我国39所(其中一线城市14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流动路径及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第7页 共1 7页1.2 0 1 8年我国3 9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
15、流向为()A.同等级城市内部流动B.流向一线城市C.新一线城市内部流动D.流向二线城市答 案B2.“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流向将会()A.促进不同等级城市均衡发展B.增加流入城市的经济活力C.促进不同等级城市等级提升D.减少流出城市的就业机会答 案B3 .新一线城市为吸引更多的“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可以()A.调 整“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B.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C.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答 案D(2 0 1 6课标I I I,4 6,1 2分)与2 0 1 4年相比,2 0 1 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 0.4 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 4.7 7万人,这是近
16、2 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 .导致2 0 1 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答 案A5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嫡市()服务设施齐全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较好A.B.C.D.答 案C6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广东 地理 高考 二轮 复习 专题 人口 地理环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