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pdf(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 国 政 治 制 度 史 练 习 题 中 国 政 治 制 度 史 第 一 次 形 成 性 作 业 一、单 项 选 择 题(共 20道 试 题,共 40分。)1.中 国 古 代 的 早 期 国 家 与 古 希 腊 和 古 罗 马 不 同,直 接 实 行(B)。A.共 和 制 度 B.君 主 专 制 C.城 邦 制 度 D.联 邦 制 度 2.1900年,八 国 联 军 攻 占 北 京 后,以 慈 禧 太 后 为 首 的 清 王 朝 不 惜 牺 牲 国 家 的 利 益 与 之 签 订 了 丧 权 辱 国 的(D)oA.南 京 条 约 B.天 津 条 约 C.马 关 条 约 D.辛 丑 条 约
2、3.中 国 彻 底 废 除 科 举 制 是 在(B)0A.洋 务 运 动 时 期 B.清 末 的 1905年 C.戊 戌 变 法 时 期 D.辛 亥 革 命 后 4.从 夏 代 创 建 王 权 制 度 到 秦 统 一 中 国 建 立 皇 帝 制 度,最 高 统 治 者 的 专 称 一 直 是(C)。A.皇 帝 B.君 主 C.王 D.总 统 5.在 尚 书 的 发 展 演 变 中,最 早 拥 有 出 令 权 是 在(D)。A.战 国 B.秦 朝 C.西 汉 D.东 汉 6.抗 战 胜 利 后 的 1946年 1月,由 中 国 共 产 党、国 民 党、民 主 同 盟 等 政 治 组 织 共 同
3、举 行 了 第 一 届 政 治 协 商 会 议,其 举 行 地 是(D)。A.南 京 B.北 京 C.上 海 D.重 庆 7.在 中 国 古 代 封 建 专 制 制 度 下,统 治 集 团 的 核 心 是(A)。A.君 主 B.丞 相 C.三 公 D.士 族 8.秦 及 西 汉 初 期 九 卿 中 掌 民 族 及 外 交 事 务 的 是(C)oA.太 仆B.廷 尉 C.典 客(大 鸿 胪)D.奉 常 9.明 朝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的 主 体 是(C)oA.三 省 六 部 B.三 省 C.六 部 D.一 省 10.清 代 各 省 主 管 本 省 财 政 和 民 政 的 官 员 称(A)oA
4、.布 政 使 B.学 政 c.提 督 D.按 察 使 11.在 现 代 地 方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中,市 制 兴 起 的 时 期 是(D)。A.南 京 临 时 政 府 B.北 洋 政 府 C.广 州 国 民 政 府 D.南 京 国 民 政 府 12.明 清 时 主 要 的 司 法 机 关 是(B)oA.兵 部 B.刑 部c.都 察 院 D.大 理 寺 13.中 国 古 代 监 察 体 系 初 具 规 模、御 史 监 督 地 方 官 形 成 制 度 是 在(D)oA.夏 商 西 周 B.春 秋 C.战 国 D.秦 朝 14.我 国 东 汉 至 元 代 的 监 察 机 构 是(A)。A.御
5、史 台 B.刑 部 C.都 察 院 D.大 理 寺 15.为 中 国 近 代 工 商 业 奠 定 了 一 定 基 础 的 是 历 经 30余 年 的(B)。A.太 平 天 国 革 命 B.洋 务 运 动 C.戊 戌 变 法 D.义 和 团 运 动 16.晚 清 时 期 中 国 的 国 体 是(C)oA.领 主 封 建 制 B.地 主 封 建 制 C.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制D.封 建 地 主 和 买 办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17.标 志 着 现 代 政 治 制 度 的 确 立 是(D)oA.戊 戌 变 法 B.清 末 君 主 立 宪 C.晚 清 政 治 制 度 的 变 革 D.中 华
6、 民 国 的 建 立 18.夏 启 通 过 暴 力 夺 取 政 权,启 之 后 经 过“太 康 失 国”、“少 康 中 兴”,确 立 了(C)oA.君 主 立 宪 制 B.共 和 制 C.世 袭 君 主 制D.民 主 共 和 制 19.清 末 仿 行 立 宪 政 体,首 先 试 图 的 改 革 的 是(B)oA.军 事 制 度 B.政 治 制 度 C.教 育 制 度 D.法 律 制 度 20.秦 及 西 汉 承 担 宰 相 职 责 并 被 称 为 二 府 的 是(A)oA.丞 相、御 史 大 夫 B.丞 相、太 尉 C.太 尉、御 史 大 夫 D.丞 相、大 司 马二、多 项 选 择 题(共
7、10道 试 题,共 30分。)1.按 孙 中 山 的 政 治 设 计,为 最 后 达 到“授 权 于 民 选 之 政 府”,中 国 需 要 经 过 的 三 个 时 期(BCD)OA.议 政 B.军 政 C.训 政 D.宪 政 E.参 政 2.西 周 属 卿 事 寮 的 政 务 官 有“三 事 大 夫”之 称 的 是(ABC)oA.司 土(司 徒)B.司 马 c.司 工(司 空)D.司 士 E.司 寇 3.孙 中 山“新 三 民 主 义”的 主 要 内 容 是(ABD)oA.联 俄 B.联 共 C.民 族 D.扶 助 农 工 E.民 权 4.元 朝 为 突 出 有 关 政 务,使 某 些 部 门
8、 相 对 独 立,这 些 直 接 对 皇 帝 负 责 的 部 门 是(ABDE)。A.管 理 军 事 的 枢 密 院 B.管 理 监 察 的 御 史 台 C.掌 管 礼 乐 的 光 禄 寺 D.管 理 政 务 的 中 书 省 E.管 理 宗 教 和 民 族 事 务 的 宣 政 院 5.从 政 体 上 看,中 国 古 代 政 权 存 在 过(AD)。A.君 主 制 B.邦 联 制 C.民 主 共 和 制 D.内 阁 制 E.王 权 制 6.民 国 初 年 地 方 行 政 体 制 中,所 实 行 的 地 方 行 政 区 划 从 大 至 小 分 别 是(ABD)oA.省(军 政 府)B.道 C.市
9、D.县 E.州 7.中 国 古 代 最 高 统 治 者 的 称 谓 曾 有(ABCD)。A.帝 B.天 子 C.王 D.皇 帝 E.诸 侯 8.戊 戌 变 法 的 代 表 人 物 主 要 是(BD)。A.李 鸿 章 B.康 有 为 C.孙 中 山 D.梁 启 超 E.张 之 洞 9.中 国 古 代,使 王 权 受 到 制 约 的 是(ACD)oA.地 方 割 据 势 力 B.君 主 制 C.贵 族 元 老 D.宗 教 信 仰 E.法 律 10.为 保 证 蒙 古 贵 族 的 绝 对 统 治 地 位,元 代 统 治 者 把 全 国 各 族 人 口 划 分 为 数 等,他 们 是(ABDE)。A.
10、蒙 古 人 B.色 目 人 C.突 厥 人 D.汉 人 E.南 人 三、简 答 题(共 1道 试 题,共 10分。)1.试 分 析 古 代 地 方 行 政 体 制 的 利 弊 和 特 点。答:(1)中 央 严 格 控 制 地 方 行 政 权,不 允 许 有 相 对 独 立 的 行 政 体 系 存 在。(2)中 央 对 地 方 实 行 多 层 次,多 渠 道 的 管 理,在 分 权 的 基 础 上 必须 抓 紧 对 官 吏 的 任 免、监 督 和 考 核。(3)地 方 基 础 行 政 组 织 的 超 稳 定 与 人 身 控 制。弊 端:首 先 地 方 没 有 一 定 的 自 主 权,就 不 能
11、有 效 在 实 理 治 理,其 次,造 成 地 方 官 对 君 主 和 中 央 的 绝 对 依 赖。四、论 述 题(共 1道 试 题,共 20分。)1.试 述 科 举 制 度 的 历 史 作 用。答 案:科 举 制 度 在 我 国 实 行 长 达 1300余 年,科 举 制 度 是 在 荐 举 制 度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以 考 试 成 绩 为 主 要 标 准 的 选 拔 制 度。隋 炀 帝 时 开 始 设 置 进 士 科,以 试 策 取 士,经 过 唐 代 的 发 展,使 科 举 考 试 确 定 为 一 项 重 要 制 度。科 举 制 确 立 之 后,基 本 上 纠 正 了
12、魏 晋 以 来 由 世 家 大 族 所 垄 断 的 用 人 和 掌 权 状 况,也 削 弱 了 荐 举 的 功 能,表 现 出 较 公 开、公 正 的 优 越 性,为 士 人 入 仕 开 辟 了 一 条 新 的 途 径。科 举 制 度 的 确 立,适 应 了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需 要,也 有 利 于 更 广 泛 的 吸 引 人 才,因 此,它 一 经 出 现,便 称 为 主 要 的 管 理 选 拔 制 度,历 代 奉 行 不 废,直 到 1905年 才 被 学 校 制 度 所 取 代。科 举 制 度 的 实 行,鼓 励 公 开 竞 争,择 优 录 取,确 实 为 古 代 国 家 输
13、送 了 大 批 的 人 才。制 度 限 制 徇 私 舞 弊,但 由 于 古 代 社 会 制 度 的 局 限 性,在 政 治 腐 败 的 时 候,其 弊 端 防 不 胜 防,特 别 是 由 于 考 试 内 容 和 格 式 的 日 趋 僵 化、死 板,与 时 代 和 实 际 政 局 脱 节,限 制 着 士 人 的 思 想,由 科 举 入 仕 的 人 往 往 是 一 些 徒 知 经 书 典 籍,不 谙 世 务 的 迂 腐 书 生,缺 乏 实 际 认 事 的 能 力。而 科 举 制 度 使 广 大 士 子 集 中 在 这 条 狭 窄 的 出 路 上 奔 走 竞 争,更 限 制 了 人 才 的 全 面
14、发 展,最 终 被 历 史 所 淘 汰。中 国 政 治 制 度 史 第 二 次 形 成 性 作 业 一、单 项 选 择 题(共 20道 试 题,共 40分。)1.中 国 古 代 的 早 期 国 家 与 古 希 腊 和 古 罗 马 不 同,直 接 实 行(B)。A.共 和 制 度 B.君 主 专 制 C.城 邦 制 度 D.联 邦 制 度 2.1900年,八 国 联 军 攻 占 北 京 后,以 慈 禧 太 后 为 首 的 清 王 朝 不 惜 牺 牲 国 家 的 利 益 与 之 签 订 了 丧 权 辱 国 的(D)oA.南 京 条 约 B.天 津 条 约 C.马 关 条 约 D.辛 丑 条 约 3
15、.中 国 彻 底 废 除 科 举 制 是 在(B)oA.洋 务 运 动 时 期 B.清 末 的 1905年 C.戊 戌 变 法 时 期 D.辛 亥 革 命 后 4.从 夏 代 创 建 王 权 制 度 到 秦 统 一 中 国 建 立 皇 帝 制 度,最 高 统 治 者 的 专 称 一 直 是(C)。A.皇 帝 B.君 主 C.王 D.总 统 5.在 尚 书 的 发 展 演 变 中,最 早 拥 有 出 令 权 是 在(D)oA.战 国 B.秦 朝 C.西 汉 D.东 汉 6.抗 战 胜 利 后 的 1946年 1 月,由 中 国 共 产 党、国 民 党、民 主 同 盟 等 政 治 组 织 共 同
16、举 行 了 第 一 届 政 治 协 商 会 议,其 举 行 地 是(D)oA.南 京 B.北 京 C.上 海 D.重 庆 7.在 中 国 古 代 封 建 专 制 制 度 下,统 治 集 团 的 核 心 是(A)oA.君 主 B.丞 相 C.三 公 D.士 族 8.秦 及 西 汉 初 期 九 卿 中 掌 民 族 及 外 交 事 务 的 是(C)。A.太 仆 B.廷 尉 C.典 客(大 鸿 胪)D.奉 常 9.明 朝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的 主 体 是(C)oA.三 省 六 部 B.三 省 C.六 部 D.一 省 10.清 代 各 省 主 管 本 省 财 政 和 民 政 的 官 员 称(A)。
17、A.布 政 使 B.学 政 C.提 督 D.按 察 使 11.在 现 代 地 方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中,市 制 兴 起 的 时 期 是(D)0A.南 京 临 时 政 府 B.北 洋 政 府 C.广 州 国 民 政 府 D.南 京 国 民 政 府 12.明 清 时 主 要 的 司 法 机 关 是(B)oA.兵 部B.刑 部 C.都 察 院 D.大 理 寺 13.中 国 古 代 监 察 体 系 初 具 规 模、御 史 监 督 地 方 官 形 成 制 度 是 在(D)oA.夏 商 西 周 B.春 秋 C.战 国 D.秦 朝 14.我 国 东 汉 至 元 代 的 监 察 机 构 是(A)oA.御
18、 史 台 B.刑 部 c.都 察 院 D.大 理 寺 15.为 中 国 近 代 工 商 业 奠 定 了 一 定 基 础 的 是 历 经 30余 年 的(B)。A.太 平 天 国 革 命 B.洋 务 运 动 C.戊 戌 变 法 D.义 和 团 运 动 16.晚 清 时 期 中 国 的 国 体 是(C)oA.领 主 封 建 制 B.地 主 封 建 制c.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制 D.封 建 地 主 和 买 办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17.标 志 着 现 代 政 治 制 度 的 确 立 是(D)oA.戊 戌 变 法 B.清 末 君 主 立 宪 C.晚 清 政 治 制 度 的 变 革 D.中
19、华 民 国 的 建 立 18.夏 启 通 过 暴 力 夺 取 政 权,启 之 后 经 过“太 康 失 国”、“少 康 中 兴”,确 立 了(C)oA.君 主 立 宪 制 B.共 和 制c.世 袭 君 主 制 D.民 主 共 和 制 19.清 末 仿 行 立 宪 政 体,首 先 试 图 的 改 革 的 是(B)。A.军 事 制 度 B.政 治 制 度 C.教 育 制 度 D.法 律 制 度 20.秦 及 西 汉 承 担 宰 相 职 责 并 被 称 为 二 府 的 是(A)oA.丞 相、御 史 大 夫 B.丞 相、太 尉 C.太 尉、御 史 大 夫D.丞 相、大 司 马 二、多 项 选 择 题(共
20、 10道 试 题,共 30分。)1.西 周 属 卿 事 寮 的 政 务 官 有“三 事 大 夫”之 称 的 是(ABC)oA.司 土(司 徒)B.司 马 C.司 工(司 空)D.司 士 E.司 寇 2.孙 中 山“新 三 民 主 义”的 主 要 内 容 是(ABD)oA.联 俄B.联 共 C.民 族 D.扶 助 农 工 E.民 权 3.元 朝 为 突 出 有 关 政 务,使 某 些 部 门 相 对 独 立,这 些 直 接 对 皇 帝 负 责 的 部 门 是(ABDE)oA.管 理 军 事 的 枢 密 院 B.管 理 监 察 的 御 史 台 C.掌 管 礼 乐 的 光 禄 寺 D.管 理 政 务
21、 的 中 书 省 E.管 理 宗 教 和 民 族 事 务 的 宣 政 院 4.从 政 体 上 看,中 国 古 代 政 权 存 在 过(AD)。A.君 主 制 B.邦 联 制 C.民 主 共 和 制 D.内 阁 制 E.王 权 制 5.民 国 初 年 地 方 行 政 体 制 中,所 实 行 的 地 方 行 政 区 划 从 大 至 小 分 别 是(ABD)oA.省(军 政 府)B.道 C.市 D.县 E.州 6.中 国 古 代 最 高 统 治 者 的 称 谓 曾 有(ABCD)oA.帝 B.天 子 C.王 D.皇 帝 E.诸 侯 7.戊 戌 变 法 的 代 表 人 物 主 要 是(BD)oA.李
22、鸿 章 B.康 有 为 C.孙 中 山 D.梁 启 超 E.张 之 洞8.中 国 古 代,使 王 权 受 到 制 约 的 是(ACD)oA.地 方 割 据 势 力 B.君 主 制 C.贵 族 元 老 D.宗 教 信 仰 E.法 律 9.为 保 证 蒙 古 贵 族 的 绝 对 统 治 地 位,元 代 统 治 者 把 全 国 各 族 人 口 划 分 为 数 等,他 们 是(ABDE)oA.蒙 古 人 B.色 目 人 C.突 厥 人 D.汉 人 E.南 人 10.以 下 属 于 世 袭 兵 役 制 的 有(ABCDE)。A.十 六 国 时 期 的“族 兵”B.辽 代 的“宫 卫 御 帐 兵”C.金
23、代 的“猛 安 谋 克”D.元 代 的“怯 薛 军”E.清 代 的“八 旗 兵”三、简 答 题(共 1道 试 题,共 10分。)1.试 述 中 国 古 代 监 察 制 度 的 特 点 及 利 弊。答:(1)监 察 职 能 较 完 善,作 用 较 明 显,但 也 存 在 很 大 局 限 性。监 察 制 既 有 对 上 的 谏 净 和 封 驳,又 有 对 下 的 监 督 弹 劾,还 有 左 右 牵 制 监 督,故 较 全 面 和 完 善,作 用 较 明 显。但 对 上 的 谏 净 和 封 驳 取 决 于 君 主 和 上 司 的 政 治 素 质。对 下 的 监 督 弹 劾 既 取 决 于 君 主 和
24、 上 司 的 政 治 素 质,又 取 决 于 监 察 官 员 的 政 治 素 质。故 存 在 很 大 局 限 性(2)历 代 对 监 察 人 员 的 使 用 有 特 殊 安 排,也 有 一 定 管 理 升 迁 机 制,但 由 于 给 予 监 察 人 员 的 权 力 过 大,顾 此 失 彼,不 易 有 效 地 控 制 监 察 人 员 的 腐 败。一 是 历 代 多 使 用 职 位 较 低、较 年 轻 的 一 线 监 察 人 员,虽 有 血 气 和 责 任 感,但 监 察 官 员 御 任 后 常 奉 调 到 各 部 门 和 地 方 任 中 下 级 行 政 官 员,这 使 得 作 事 便 缺 少 原
25、 有 勇 气 和 果 断。二 是 授 予 监 察 官 员 的 权 力 过 大,又 缺 乏 有 效 监 督,常 发 生 监 察 官 员 本 身 腐 败 失 控。(3)采 取 多 途 径 的 监 察 制 和 多 种 方 式 监 督 法,在 中 央 集 权 制 完 善 中 曾 发 挥 过 重 要 作 用,同 时 也 对 当 时 的 社 会 和 政 治 风 气 产 生 过 正 反 二 面 的 不 同 影 响。各 种 监 察 系 列 相 互 交 叉 渗 透,一 切 以 君 主 为 中 心,不 但 当 时 监 察 效 果 降 低,且 不 敢 得 罪 当 权 官 贵 而 存 在 很 大 局 限。四、论 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 政治制度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