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练习题答案.pdf





《《醉翁亭记》练习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练习题答案.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名之者谁()(3)行者休于树()(4)觥筹交错(,)2 .翻译下面句子。(4 分)(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用原文语句回答。(4 分)(1)叙 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4.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3 分)1、(1)像鸟张开了翅膀一样(2)取名(命名)(3)在(4)酒杯2.(4分,每小题2分)(1)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
2、山谷尤其优美。(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3.(4分,每小题2分)(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 1.(3分,每 点1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杂然而前陈*者()弈者胜()游人去而禽鸟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1 0.请 用 标 出 下 列 语 句 中 的 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至 于 负 者 歌 于途 人 知 从 太守 游 而 乐1 1.原文填空。(2分)
3、第段中描写山间秋冬景色的句子是:,o本文的主旨句是:1 2.第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8 .(4分)摆开(摆放)下棋 离开 以为乐9 .(4分)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2分,译出大意给1分,“芳”:(香)花,“秀”:茂盛、繁茂译 对1分)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2分,译 出 大 意 给1分,“乐乐趣,“丝竹”:音 乐 译 对1分)1 0 至 于/负 者 歌 于途 人/知 从 太 守 游而乐1 1.(2分)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1分)醉能同其乐(1分)12.(4 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
4、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A.已而/夕阳在山B.择其善/者而从之C.今齐地/方千里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 一项是(2 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谊)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醒能述以文者(介词,用)D.以*其境过清(介词,因为)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2 分)()A.选文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B.选文第三段按由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C.选 文 表 面 上在写“乐”,实际上 是 在 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D.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
5、情有机结合。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4.“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0.B 11.A 12.C 13.(1)他游览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2)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 4.把“醉”和“乐”统一起来,总领全文主旨。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云归而岩穴暝杂然而前陈者1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分)(2)苍颜白发,颓然
6、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分)9.(4分)惰趣;寄托;聚拢;摆开。1 1.(6分)(1)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发”“秀”各1分,语句通顺1分。)(2)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苍颜”“颓然”各1分,语句通顺1分。)1 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名 之 者 谁?太守自谓也()U!时之景不同()1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 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 的“乐”与范仲淹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7、之乐而乐”中 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2分)1 0.(1)明名、取名(2)助词;译 为 的”1 1.(D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1 2.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 项 是()(分)A.名*之 者 谁?太 守 自 谓 也即书诗四句,并自
8、为其名B.得 之 心 而 寓 之 酒 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往来而不绝者天柱折,地维绝D.醒能述以*文者皆以美于徐公者1 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 2 .请结合全文概况作文到底都在“乐”些什么,这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 0.D 1 1.(1)它(滁州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珊山。(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盘浓郁的绿茵。1 2.一是“山水之乐”,二 是“宴酣之乐”,三 是“乐人之乐”o这表现了
9、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2)(3)其西南诸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之者谁。8.从选文看,醉 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7.(1)各 个(众)(2)靠 近(3)命名9.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 名:命名B.得之心而寓之酒寓:寄托C.佳木秀而繁阴 秀:繁茂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快乐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四时之景不同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行 者 休 于 树 其 一 犬 坐 于 前C.四 不 知 人 之 乐 温 故 画 知 新D.醉能同其乐 安陵君其许寡人6.下列
10、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 者 以 富 有 灵 性 的 笔 触 生 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B.文 章 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 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 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C.游 记 着 力 写 太 守 与 滁 人 沉 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心D,上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 其 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11、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4.D (“乐”应解释为“以为乐”)5.B (均译为“在”。A项中的前“之”译 为“的”,后“之”译 为“这”;C项的前“而”表转接,译 为“却”,后“而”表顺接,译 为“就”;D项的 前“其”译 为“他们”,后“其”表加强语气,译 为“可要”)6.C(“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错,应 为“虽仕途不得意却仍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7.(4 分)像 那(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后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是山中早晨和晚上(的景象)。(大意正确计2分,落 实“开”“归”“暝”“晦”的意义各计0.5分)阅读文章“至于负
12、者歌于途至结尾”部分,完成第6到第9题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2分)负 者 歌 于途负:杂 然 前 陈 者 陈:觥 筹 交错 觥:山肴野薮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为妙绝 往来而不绝者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善者而从之C.太守谓谁吕蒙日D.树林阴翳汉阴择其权谓达于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9、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6、背 摆放菜7、B酒杯蔬8、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
13、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9、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阅读文章“若夫庐陵欧阳修也”部分,完成1广14小题。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 分)临溪而淮 渔:(1 分)颓然乎其间者 乎:(1 分)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1 分)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3 分)野芳发而幽香。(1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分)1 3.选文第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 变 化 之 美,再写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2分,每1空1分)1 4.文 章 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 些“乐”反 映
14、出 什 么?请 简 要 分 析。(2分)答 案:从 诗 中 描 写 的“山水之乐、禽 鸟 之 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 出 太 守 与 下 属 关 系 亲 切 自 然、随和、善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答 出 2 点即可,每 1 点 1 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 成 913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亘 宣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15、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 必 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 仲 淹 岳阳楼记)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 阳 修 醉翁
16、亭记)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春和景*明 景:四时之景不同景:_ _ _ _ _ _ _ _ _ 而 或 长 烟 一 空 或:把酒临风把: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微斯人,吾谁与归?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下 列 句 中 表 示 朗 读 时 的 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若夫/淫雨霏霏 B.感极而/悲者矣C.其/喜洋洋者矣 D.四时之景/不同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小?抒段 景 情 淫雨霏霏段 喜先 山间乐写 之 朝 暮再写1 3.乙 段 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
17、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 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1 0 .答案:(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1 1 .答案:B评分:选对得2分。1 2.答案:春和 景明山间 之U!评分:每 空 1 分,共 3 分。13.答案:乙 段 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 苦 闷 情 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评分:本 题 2 分。只答相同点不得分。阅 读 醉翁亭记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8、A,名之者谁(命名)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2.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B 区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D.觥 筹 交 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5.选出对文章写
19、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C.本文语句凝练,言简意深,片语传神。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1.C 3.D 4.A 5.D阅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回答1-4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树林阴翳 翳:(2)太守谓谁 谓: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4.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1.(1)翳:遮盖(2)谓:为,是3.与民同乐。评分标准:(2分)意思相近即可。4 .示例:太守的生活态
20、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评分标准:(3分)生活态度1分,联系实际谈看法2分。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树林阴翳 翳:(2)太守谓谁 谓: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3.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1.(1)翳:遮盖(2)谓:为,是2.与民同乐。评分标准:(2分)意思相近即可。3.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
21、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O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名之者谁(命名)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B 区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全品中考网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D.觥 筹 交 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4.选出对文章内
22、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5.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C.本文语句凝练,言简意深,片语传神。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1.C 3.D 4.A 5.D读全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苍 然 白 发()(2)醉 翁 之 意()
23、(3)树 林 阴 翳()(4)述 以 文 者()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 2 .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 是 滁 人游 、1 3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 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 溢 着的和谐之音。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 逸 着的理想之风。1 4.欧 阳 修 自 号 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壶酒、一张弓、一局棋
24、、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1 0、(1)脸色苍老(2 0的)(3)遮盖(4)用1 1 .(D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 2 .太 守 宴 众 宾 欢 太 守 醉1 3 .与 民 同 乐 宁 静 祥 和(符 合 要求即可)1 4 .悠 然 自 得 豁 达 大 度 宠 辱 不惊(符合要求即可)阅 读“环滁皆山也太守醉也”,回答9-12题。(1 5分)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 )名 之 者 谁 名:(2)云 归 而 岩 穴 暝 归:(3)至 于 负 者 歌 于 滁 负:(4)
25、杂 然 而 前 陈 者陈:1 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 分)A.第 1 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B.第 2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C.第 3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1 2.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 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 0 8 0字,不得翻译原文)(4分)9.(4州DM(2做 鼠4阍 每 岫1分)塞 给 1触 轴I刷 麻 麻M 4KMN h 4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醉翁亭记 醉翁亭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