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扬州市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含解析.pdf(1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文档可编辑】江苏省扬州市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 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图(a)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为求得E k,至 少 需 要 测 量 下 列 物 理 量 中 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2、.A.小球的质量m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弹簧的压缩量AxE.弹簧原长1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得 Ek=.(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A x 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 果 h 不 变.m 增加,sAx图 线 的 斜 率 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 不变,h 增加,sA x 图线的斜率会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 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A x 的 次方成正比.2.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长木板滑块打点计时器垫块实脸台(甲)钩码A.实验装置如
3、图甲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轻质细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5 kg的钩码.用垫块将长木板附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连接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让滑块沿长木板滑下,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纸带的一端与滑块相连(选填“左”或“右”).(1)图乙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 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 H z的交流电源,根据图乙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3)不计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滑块的质量M=kg(g 取 9.8 m/s
4、 l 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C)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一种探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水平桌面固定一长导轨,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装有竖直挡板,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被入射小球从自然长度位置A 点压缩至 B 点,释放小球,小球沿导轨从右端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重 复 10次,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再把被碰小球放在导轨的右边缘处,重复上述实验10次,在记录纸上分别确定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落点位置(从左到右分别记为P、Q、R),测 得 OP=xi,OQ=X2,OR=X3(1)关于实验的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A.入射小球的质量可以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B.入射小球的
5、半径必须大于被碰小球的半径C.重复实验时,每次都必须将弹簧压缩至B 点D.导轨末端必须保持水平(2)若入射球的质量为m”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 2,则该实验需要验证成立的表达式为_(用所给符号表示)(3)除空气阻力影响外,请 再 说 出 一 条 可 能 的 实 验 误 差 来 源。4.在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Sz为单刀双掷开关,定值电阻Ro=4。合 上 开 关 S2接图甲中的1 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S2改接图甲中的2 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同一坐标系内
6、分别描点作出电压表示数U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两直线与纵轴的截距分别为3.00V、2.99V,与横轴的截距分别为0.5A、0.6A。0.5 0.6/A乙(1月2接 1 位置时,作出的U-I 图线是图乙中的(选填A”或B”)线;测出的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 存在系统误差,原因是 o(2)由图乙可知,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分别为EjAEkAEk/B.AEpAEkz AEkC.AEkAEPAEk/D.AEAEpAEk1 5.某同学为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元件的不同,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电路。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待测电源E,辅助电源E;电阻箱RrR2,滑动
7、变阻器/?、R;电压表V,电流表A;灵敏电流计G,两个开关加、S2 0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1和S 2,再反复调节R1和&,或者滑动变阻器R、R ,使电流计G 的示数为0,读出电流表A、电压表V 示数分别为乙、U一反复调节电阻箱4 和 R?(与中的电阻值不同),或者滑动变阻器R、R ,使电流计G 的示数再次为0,读出电流表A、电压表V 的示数分别为4、。2。回答下列问题:(1)哪 套 方 案 可 以 更 容 易 得 到 实 验 结 果(填“甲”或 乙(2)电源的电动势E 的 表 达 式 为,内 阻 厂 为.(3)若不计偶然误差因素的影响,考虑电流、电压表内阻,经理论分析可
8、得,E测一(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飞。16.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H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1.50V的电压表。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200 Q,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与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一标准电压表,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1)将 图(a)中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 _ _ _ _ _;(2)当标准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压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1.20 V B.1.25V C.1.30V D.1.35V(3)产 生 上 述 问 题 的 原 因 可 能
9、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200Q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200。C.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D.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1 7.某同学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实验器材有:一只DIS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I 表示),一只电阻箱(阻值用R 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B E善=8 3里a曲一震一雷一眼雀一该同学设计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E=(用r、I、R表示)。(2)该同学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调到(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实验过程中,将
10、电阻箱调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Q。(3)该同学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一R图象,则由图象可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尸(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用来测定小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滑槽,其末端与桌面相切,桌面与地面的高度差为。让小滑块从滑槽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滑到桌面上后再滑行一段距离L,随后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落在水面地面上的P点,记下平抛的水平位移X。平移滑槽的位置后固定,多次改变距离L,每次让滑块从滑槽上同一高度释放,得到不同的水平位移X。作出V L图像,即可根据图像信息得到滑块与桌面
11、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为g)图乙(1)每次让滑块从滑槽上同一高度释放,是为了(2)若小滑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为v,随着L增大v将会(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若已知/乙图像的斜率绝对值为2,如图乙所示,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本题中提供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9.(6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玩具上的小直流电动机转动的角速度大小,如图甲所示,将直径约为3cm的圆盘固定在电动机转动轴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的侧面上,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0 1 2 3 4$iiiih iJ iiiih i 油 iiih iiiliiii
12、W iiliii 小 ii1 而乙 丙(1)实验时,应先接通_ _ _ _ _ _ _(选填“电动机”或“打点计时器”)电源.(2)实验得到一卷盘绕在圆盘上的纸带,将纸带抽出一小段,测量相邻2 个点之间的长度L i,以及此时圆盘的直径出,再抽出较长的一段纸带后撕掉,然后抽出一小段测量相邻2 个点之间的长度L 2,以及此时圆盘的直径d 2,重复上述步骤,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其中一段纸带如图乙所示,测得打下这些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测得此时圆盘直径为5.60cm,则可求得电动机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纸带运动速度(v)与相应
13、圆盘直径(d)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线,可 知 电 动 机 转 动 的 角 速 度 在 实 验 过 程 中(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6 分)欲 测 量 G 表的内阻和一个电源的电动势E 内阻,.要求:测量尽量准确、能测多组数据且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电表最大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g 待测元件及提供的其他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L 5 V,内阻在0.4-0.7。间B、待 测 G 表:量程5 0 0 p A,内阻在150250。间C、电流表A:量程2 A,内阻约0.1。D、电压表V:量程300m V,内阻约5()()。E、定值电阻4:%=3 0 0 C;F、滑动变
14、阻器与:最大阻值1()。,额定电流1AG、电阻箱R 2:()9999。H、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1)小亮先利用伏安法测量G 表内阻图甲是小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其 中 虚 线 框 中 的 元 件 是;(填元件序号字母)说明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写出G 表内阻的计算表达式=.(2)测出=20()。后,小聪把G 表和电阻箱/?2串联、并将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28(X)Q,使其等效为一只电压表,接着利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 及内阻r.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将各元件连接成测量电路图,()若利用测量的数据,作出的G 表示心与通过滑动变阻器用的电流I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 =V,内
15、阻r=Q.21.(6 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B 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计时电脑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使用该装置研究小球下落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情况。计时电脑记录小球通过A、B 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分布是乙和右,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用 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d,刻度线如图乙所示,则 =cm;(2)为了验证小球自A 到 B 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还需要进行哪些实验测量一A.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B.测出小球到光电门A 的竖直高度4C.A、B 光电门中点间的竖直高度(3)根据实验测得的物理量,如果满足 关系,即能证明小球在自A 到 B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6、;(4)若计时电脑还记录了小球自A 到 B 的时间/,本实验还可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则重力加速度g=.(使用、和加表示)22.(8 分)某实验小组调试如图1 所示的装置准备研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实验小组悬挂祛码及祛码盘打出纸带并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硅码及硅码盘的总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率为50H z。(1)实验步骤如下:按图1 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动滑轮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调节长木板的领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其目的是一挂上祛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祛码盘中祛码的质量,重
17、复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则小车所受合外力为(2)实验过程中,关于祛码及祛码盘的总质量m 与小车的质量M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M 必须远大于m B.M 必须远小于mC.可以不用远大于m D.M 必须等于m(3)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 所示,则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23.(8 分)为了验证机能守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将质量分别为M i和 M 2的重物A、B(A 的含挡光片、B 的含挂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 (填“A 的上表面”、“A 的下表面 或 挡光
18、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如果系统(重物A、B)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o(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A f,挡光片的宽度d 以 及 和 知2和(2)实验进行过程中,有同学对装置改进,如图乙所示,同时在B 的下面挂上质量为m 的钩码,让Mt=M,=m,经过光电门的速度用r 表示,距离用表示,若机械能守恒,则有上=_ _ _ _ _。2ft24.(10分)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斌斌利用如图所示可拆式变压器(铁芯不闭合)进行研究。.2工21Hfe可拆变压器(1)实验还需要下列器材中的(2)实验中,图中变压器的原线圈接线“0、8”接线柱,所
19、接电源电压为交流10.0V,副线圈接线“0、4”接线柱,则副线圈所接电表示数可能是 oA.20.0 VB.15.0 VC.5.0 VD.2.5 V25.(1()分)为了测量大米的密度,某同学实验过程如下:(1)取适量的大米,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然后将大米装入注射器内;缓慢推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活塞所在位置的刻度V“通过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从计算机上读取此时气体的压强P i;次数物理量12P/105P aP lP2V/10 WV1v2(3)重复步骤(2),记录活塞在另一位置的刻度V2和读取相应的气体的压强P2;(4)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大米的密度。口-3 _尸咯|1 1-1 aattta p如
20、果测得这些大米的质量为m k g,则大米的密度的表达式为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多测几组P、V 的数据,然后作_ _ _ _ _ 图(单选题)。A.P-V B.V-P C.P D.V-VP26.(12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为d,用天平测量滑块(含挡光条)的质量为M,祛码盘及祛码的总质量为m;B.调整气垫导轨水平;C.光电门移到B 处,读出A 点到B 点间的距离为x“滑块从A 处由静止释放,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h;D.多次改变光电门位置,重复步骤C,获得多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用游标卡尺
21、测量挡光条的宽度时示数如图2 所示,其读数为 mm;(2)调整气垫导轨下螺丝,直 至 气 垫 导 轨 工 作 时 滑 块 轻 放 在 导 轨 上 能,表明导轨水平了;(3)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则如图丙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随滑块的位移大小x 的 变 化 规 律 的 是 27.(12分)如图所示为一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 是电池,Ri、R2、R3、R4和 Rs是定值电阻,其中R3=20。,Ro为滑动变阻器。表头G 的满偏电流为Io=25OpA、内阻为ro=6OOQ。A 端和B 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 个挡位,其中直流电流挡有1m A 和
22、2.5 mA两挡。为了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还备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9.9。)。(1)由以上条件可算出定值电阻R i=_C、R2=f t.(2)将选择开关与“3”相连,滑 动 R6的滑片到最下端b 处,将两表笔A、B 接在电阻箱上,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不同阻值R 和对应的表头示数L 在坐标纸上,以 R 为横坐标轴,以 为纵坐标轴,把记录各组I 和 R 描绘在坐标纸上,平滑连接,所得图像为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测得其斜率为k、纵截距 为 b,则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和(用 k、b 和已知数据表示)表头28.某同学猜想: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劲度系数成正比、与其
23、形变量Ar的二次方成正比,即E p=(A x)2;其中b为与弹簧劲度系数成正比例的常数。该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垫导轨,将弹簧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调整导轨使滑块能在导轨上自由匀速滑动。将光电门固定在离弹簧右侧原长点稍远的位置。推动滑块压缩弹簧一段合适的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离开弹簧后运动通过光电门。通过测量和计算研究上述猜想。实验中进行以下测量:A.测得滑块的质量m;B.测得滑块上遮光片的宽度d;C.测得弹簧的原长4;D.推动滑块压缩弹簧后,测得弹簧长度L;E.释放滑块后,读出滑块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F.重复上述操作,
24、得到若干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回答下列问题。(前三个问题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字母及比例常数b表示)(1)滑块离开弹簧后的动能为片=o(2)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弹簧被压缩后的最大弹性势能练与滑块弹出时的动能相等。若关于弹簧弹性势能的猜想正确,贝!1(4-2=.(3)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并分析结论,得出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只填写一条)(4)若换用劲度系数更大的弹簧做实验,图像斜率将 o(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5)若实验中测得的一组数据:/n=0.05kg,=0.02m,4=0.1 m,=().08
25、m,/=0.0 4 s.由此计算比例常数b=N/mo2 9.图甲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A.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小车连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让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B.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m i以及小车质量m2。C.撤去细绳和易拉罐后,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 为打下的第一点。己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1)步骤C 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一(2)为验证从OC 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 出 BD 间的距离为者,O C间距离为A,则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市 新高 物理 经典 100 实验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