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新高考物理易错100题实验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辽宁省葫芦岛市新高考物理易错100题实验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新高考物理易错100题实验题含解析.pdf(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文档可编辑】辽宁省葫芦岛市新高考物理易错100题实验题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用如图a 所示的电路测量钳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 _ _ _ _端(填A或B”).(2)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绘得如图b 的 R t 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 t 关系式:Rt=(2).ab(3)粕的电阻对温度变化很灵敏,可以制成电阻温度计.请利用开关、导线、粕热敏电阻、图 a 中某一电表和图c所示的恒流源(调节旋钮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出电流,且输出电流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一个简易电阻温度计并在图d 的虚线框内画出电
2、路原理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C一恒流源一d(4)结合图b 的关系图线,选择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0.15A,当选用的电表达到满偏时,电阻温度计所测温度为.如果要提高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值,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2.某同学想测出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
3、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 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 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 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cm,39.15cm,73.41cm,117.46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000r/mino求:p-z-c-BA-Q乙 相 邻 的 两 条 计 数 墨 线 对 应 的 时 间 间 隔 为:由实验测得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同学计算出划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匕为纵轴,以各条
4、墨线到墨线A 的距离h 为横轴,描点连线,2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据此图像(填“能”或“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同学想测量一下某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室供选择的器材如下:A.量程0.6 A,内阻约0.5。的电流表B.量程3 A,内阻约0.01。的电流表C.量程0.6 A,内阻0.5。的电流表D.量 程 1 5 V,内阻约30k。的电压表E.阻值为0 7 k。,额定电流为0.5A的滑动变阻器F.阻值为010C,额定电流为1A的滑动变阻器G 阻值为099.9。的电阻箱H.电动势为3
5、V 的电池I.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如图甲是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的示意图,则该电阻丝的直径D=m m,用多用电表粗测了该电阻丝的电阻如图乙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图乙(2)该同学想用伏安法精确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他检查了一下所给器材,发现所给电压表不能用,就用电流表改装一电压表,你认为所给电压表不能用的理由是一;如果要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的电阻R=C;如果他选好器材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 流 表 他 应 选 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3)该同学连好电路后,测出该电阻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然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读出两个电流表和电阻箱的若干数据,其中电流表A、
6、A2的读数分别用h、L来表示,从而测出该电阻丝的电阻率p,则p的表达式是一;(用所有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4)如果要求电流表A2的读数从零开始,请你根据上图将电路添加一条线改画在电路图上。()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某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木单 档 士 纸 带 -区,I 卜 ABC D Ei II =,T码 打点计时器 _ i -L 一,一 ,一 一i一 一,9.50 11.00 12.50 14.00(cn)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上A、B、C、D、E这些点的间距如图中标示,其中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 0 H z,根据
7、测量结果计算:则 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通过(1)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n=o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B(1)图中已经用导线将部分器材连接,请 补 充 完 成 图 中 实 物 间 的 连 线.(2)若连接好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的瞬间,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线圈_ _ _ _ _ _(填“A,或“B”)中有了感应电流.开关闭合后,他还进行了其他两项操作尝试,发现也产生了感应电流,请写出两项可能的操作:;.6.
8、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甲、图乙、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甲小组测小车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乙小组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丙小组探究小车的速度和合外力做的功的关系总质量用M 表 示(图乙中M 为小车与力传感器的总质量,图丙中M 为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小滑轮的总质量),钩码总质量用m 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 三 组 实 验 不 需 要 平 衡 小 车 与 长 木 板 之 间 的 摩 擦 力 的 是 (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2)甲、乙、丙三组实验需要满足M 机的是(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3)若三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实验装置做探究
9、小车的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各组同学的操作均完全正确,甲、乙、丙三组同学作出的a-F图线如图丁所示(乙组同学所用F 为力传感器示数,丙组同学所用 F 为弹簧测力计示数),则 乙 组 实 验 对 应 的 图 线 是 (填或“C”。)7.某同学采用惠斯通电桥电路测量一未知电阻R,的阻值。电路中两个定值电阻Ri=1000C、R2=2000Q,R3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 999.9。),G 为灵敏电流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请依据原理图连接实物图_ _ _ _ _ _ _ _ _;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其阻值R3=740.82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0,惠斯通电桥达到平衡;求得电阻R,=0
10、(2)该同学采用上述器材和电路测量另一电阻,已知器材无损坏且电路连接完好,但无论怎样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灵敏电流计的示数都不能为0,可能的原因是 o8.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速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垂直安装了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时间间隔为T 的电火花可在卡纸上留下痕迹。(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按先后排序.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关闭电火花计时器,关闭电动机;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3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3的测量值(
11、2)要得到 0 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 是 一A.秒 表 B.毫米刻度尺C.圆 规 D.量角器(3)写出角速度3的表达式3=_,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O9.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设计一个“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如图中AB是水平桌面,C D 是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在其表面不同位置固定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着一挡光片。为了补偿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长木板C 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沿木板匀速运动。用一根细绳一端拴住小车,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一托盘,托盘中有一祛码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的拉力方向与长木板的上表面平行,将小车靠近长木板的C 端某
12、位置由静止释放,进行实验。刚开始时小车的总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祛码的总质量。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2)某次实验,小车先后经过光电门1 和光电门2 时,连接光电门的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分别为h 和 t 2,此过程中托盘未接触地面。已知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2=()(结果用字母d、h、t2、L 表7K);(3)某同学在实验中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增加托盘中硅码的个数,并将托盘和祛码的总重力当做小车所受的合力F,通过多次测量作出a-F 图线,如图丙中实线所示。试 分 析 上 部 明 显 偏 离 直 线 的 原 因 是。1 0.实验小组
13、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小提供的器材有: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有凹槽的木块,质量为m0的钩码若干,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细线等.实验中将部分钩码悬挂在细线下,剩余的钩码放在木块的凹槽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利用打出的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刍7带(1)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纸带的一部分如左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该同学将纸带从每个计数点处截断,得到6 条短纸带,再把6 条短纸带的下端对齐贴在纸上,以纸带下端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将刻度尺边缘紧靠纵轴,其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14、为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m,测得相应的加速度a,作出 a一m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则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p 的测量值_ _ _ _ _ _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3)实验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悬挂钩码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槽中钩码总质量.1 1.为了粗略测量电阻,小明同学用量程为5m A 的毫安表、电动势为3 V 的电池、0 9 9 9.9。)的电阻箱制作了一块简易欧姆表,电路如图所示:Rx(1)为制作欧姆表,_ 准确测量毫安表的内阻(填“需要”或“不需要”);(2 )进行欧姆调零之后,用该表
15、测量某电阻时,a 表笔是_表笔(填“红”或 黑”),此时毫安表读数为2.5 mA,则待测电阻阻值为一(3)如果在毫安表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其余电路均不变,表盘中间刻度对应的电阻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该欧姆表用久后,电池老化造成电动势减小,内阻增大,但仍能进行欧姆调零,则用其测得的电阻值 真 实 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2.为了验证机能守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将 质 量 分 别 为 和 知2的重物A、B(A的含挡光片、8的含挂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 _ _ _ _ _ _ _
16、_ _ _ 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如果系统(重物A、B)的机械能守恒,应 满 足 的 关 系 式 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加,挡光片的宽度”以 及 和M?和/(2)实验进行过程中,有同学对装置改进,如图乙所示,同时在8的下面挂上质量为机的钩码,让=加,经过光电门的速度用u表示,距离用/?表示,若机械能守恒,则有匕=。2/11 3.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A.干电池一节B.电 流 表(量程0.6A)C.电 压 表(量程3V)D.开关S和若干导线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久)。,允
17、许最大电流1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C,允许最大电流0.5A)G.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 000Q,允许最大电流0.1A)按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滑动变阻器应选_ _ _ _ _(填“耳”、或“叫”)(2)图乙电路中部分导线已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左端时,其使用电阻值最大。(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多组数据,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标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图中,请作出U-/图线,由此求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所 得 内 阻 的 测 量 值 与 真 实 值 相 比 (填“偏大”、
18、偏小 或“相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 4.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1)第一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电压表选择量程“3V”,实验后得到了如图乙的U-I图像,则电池内阻为。;(2)第二组同学也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测量另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初始时滑片P 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开关后发现滑片P 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先始终为零,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的示数才逐渐增大。该组同学记录了多组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滑片P 向左滑动的距离X。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了 U-x图象、L x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根据图像可知,电池的电
19、动势为 V,内阻为 flo1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闭合电键Si,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a,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的值,在 U-I坐标平面内描点作图再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b,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的值,在 U-I坐标平面内描点作图两次作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a 时测出的数据描点作出的图象应是(填“A”或B”)。将电键合向(填“a”或b”)时,测得的电源电动势没有系统误差。根据两次测得的数据分析可知,根据图线(填“A”或B”)求得的电动势更准确,其电动势的值为E=Vo若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电流表的内阻为RA=1C,则利用图线(
20、填“A”或B”)测得的电源的内阻更准确,由此求得电源的内阻为片16.某同学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同时测出实验中橡皮绳的劲度系数。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球质量为m。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小球放在木板上,木板左端抬高一个小角度,以平衡摩擦力。(2)将原长为OM 的橡皮绳一端固定在木板右端的O 点,另一端通过力传感器连接小球,将小球拉至P 点(M 点左侧),测得OM 的距离为h,O P的距离为k,力传感器示数为F,则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为(用 F、h、b 表示)。(3)将小球从P 点由静止释放,在 M 点右侧放置一速度传感器,可测出传感器所在位置的速度V。将小球连上2 根、
21、3 根橡皮绳,重复操作过程,测出多组速度数值,如下表所示。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作出W-v?图像。橡皮绳1 根2 根3 根4 根5 根6 根做功W2 W3 W4 W5 W6 W速度(v/m-sT)1.011.411.732.002.242.45速度平方(y/m 2-s-2)1.021.992.994.005.026.00()(4)由图像可知,橡 皮 绳 做 功 与 小 球 获 得 的 速 度 的 关 系 为。17.(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下左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C.斜槽轨道必须光滑D
22、.每次释放小球时的位置越高,实验效果越好(2)为了描出物体的运动轨迹,实验应有下列各个步骤:A.以 O 为原点,画出与y 轴相垂直的水平轴x 轴;B.把事先做的有缺口的纸片用手按在竖直木板上,使由斜槽上滚下抛出的小球正好从纸片的缺口中通过,用铅笔在白纸上描下小球穿过这个缺口的位置;C.每次都使小球由斜槽上固定的标卡位置开始滚下,用同样的方法描出小球经过的一系列位置,并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就描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D.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木板上,并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好斜槽;E.在斜槽末端抬高一个小球半径处定为O 点,在白纸上把O 点描下来,利用重垂线在白纸上画出过O点向下的竖直直
23、线,定为y 轴.在上述实验中,缺少的步骤F 是,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3汝口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 v 0=(用 L、g 表示),其值是(取 g=9.8m/s2).1 8.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已知待测金属丝的电阻值Rx约为5Q。在测电阻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约电流表Ai:量程()().6A,内阻约0.125Q;电流表A2:量程0 3 A,内阻约0.025C;电压表Vi:
24、量程0 3 V,内阻约3k。;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Q;滑动变阻器Ri:最大阻值5。,允许最大电流2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0C,最大电流0.6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在上述器材中,应 该 选 用 的 电 流 表 是,应该选用的电压表是 o 若想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应 该 选 用 的 滑 动 变 阻 器 是 (填写仪器的字母代号)。用所选的器材,在答题纸对应的方框中画出电路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关于本实验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金属丝的直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消除误差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
25、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利用电流I随电压U的变化图线求R,可减小偶然误差19.(6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A),电 压 表(量程3 V,内阻为3kC),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5Q),定 值 电 阻&(阻值为IkC),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Q),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 3.8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请将图甲电路补画完整0 (5 E(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将I/AA.逐渐增大 B.逐渐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葫芦岛市 新高 物理 100 实验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