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拓城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1.下列元素屈千人体常量元素的是()A.Cu B.Zn C.H D.I 2.下列变化属千化学变化的是()A.盐酸挥发B.风力发电C.树叶腐烂D.活性炭净水3.为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省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让天更蓝,水更净,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节约用水,用未处理的生活污水灌溉农田B.将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以减少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C.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入不同垃圾箱D.尽谥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废品4.没有空气、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空气、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
2、子构成的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星白烟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冰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镁离子:Mg+2C.两个氖分子:2Ne2B.氯化铝:A1Cl3D.锌元素:ZN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f 连接仪器A.B 倾倒溶液c D.门收集60mL氧气 7.试管里有一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固体物质可能是()A.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C.木炭粉B.氧化铜D.二氧化猛8.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
3、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D.CO2能灭火,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一定是CO29.现有CO2和S03两种物质,它们中碳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4,则氧元素的质扯比为()A.3:4 B.4:3 C.2:3 D.3:2 1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千乙的溶解度B.20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40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溶tI甲甘二D.40C时,向100g水中加入SOg乙,所得溶液的质亚为150g11
4、.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单质:C6o、金刚石、水银B.混合物:空气、牛奶、钦合金C.清洁能源:地热能、水能、太阳能D.有机物:熙糖、醋酸、碳酸第2页,共19页12.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团,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挤压滴管反应一段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稀盐酸微型气体实验器|傥型集气瓶石灰石1石蕊试液2.;谤潘石灰水A.1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2处澄清石灰水无现象C.使用该微型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节约实验药品D.稀氢氧化钠溶液可能被吸进微型集气瓶中1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彴女包女工If.稀aOH溶液A.-
5、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汃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1 1 反,.II加,、C.7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D.向一定质蜇的稀盐酸中加入过忙的CuO粉末八”14.将15g含有杂质的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千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20g质量分数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液123.lg,则该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A.63.6%B.35.3%C.53%D.70.6%15.用化学用语埴空:会造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尿素能使植物叶色浓绿,其化学式为;磺酒溶液中的溶剂;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具有性;除去硬
6、水中过多的(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以得到软水;燃着的小木条竖直向上,木条不易继续燃烧,原因是。17.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04,依次加入过谥BaCl2和Na2C03溶液后过滤,则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18.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成分,其中(填化学式)中Cl的化合价为l;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消毒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氧乙酸(C2比03)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成分:NaClO、NaCl有效成分:NaClO 19.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一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盛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
7、平两端平衡后,分别加入Fe、Al并使它们完全溶解在酸中,最终天平仍保持平衡,写出Al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入Fe与Al的质谥比是20.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A为黑色固体单质,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E是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B、C、D、F都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千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D的化学式为;C与B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填“元素组成”或“分子结构”)不同;写出AB且为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宏观现象,微观本质。请用粒子观点简单解释下列现象:(1)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是什么?(2)木炭在
8、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第4页,共19页22.某品牌“自热米饭”的食品成分包括:米饭、鸡肉、胡萝卜等。“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为:饭盒夹层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记的热。(1)米饭、鸡肉、胡萝卜中富含糖类的是。(2)写出自加热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3.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按如图实验,充分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大试管内固体物质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甲试管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乙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1)碳酸钠的一种俗称是。(2)写出加热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J I 24.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
9、集了溶解大晕FeS04、CuS04的废水,同学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图:加人沾1iwJ冶沿 _ 斗此t?.;ft:(1)写出金属X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滤渣的成分是。(3)从滤液2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中用到哪些仪器?。25.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2)还原铁粉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又称“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3)在实验室中,金属及其化合物可用千制备常见的气体,如图为制备气体的几种装置。II O实验室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
10、热甲酸(HCOOH)能够制取一氧化碳,同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E装置收栠一氧化碳的理由是。(4)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址明显减少;氧化铜粉处出现了一层红亮的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硬贞K试.一恤.J.,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要从硬质大试管的剩余固体中回收金屈铜,写出操作步骤(要求过I 程中要用到“湿法冶金”的原理)。(5)某钢铁厂采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03)炼铁,日产含铁2.1X 104t的生铁,至少需要含Fe20375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第6页,共19页答案和解析1.【答
11、案】C【解析】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钻、铜、锌、铭、猛、铝、氛、碳、硒。A、Cu屈于人体微忙元素,故选项错误。B、Zn屈千人体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C、H屈千人体常量元素,故选项正确。D、1属于人体微扯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是解题此类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A、盐酸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风力发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千物理变化,故B错;C、树叶
12、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活性炭净水,吸附部分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屈千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间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C【解析】解:A、节约用水,用未处理的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造成水土污染,做法不合理;B、将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以减少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会造成土壤污染,做法不合理;C、厨余垃
13、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入不同垃圾箱,分类垃圾,节约资源,做法合理;D、尽量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废品,会造成空气污染,做法不合理;故选: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千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千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大世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埮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4.【答案】B【解析】解: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14、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冰中的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水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微观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镁离子可表示为
15、:Mg2+,故选项错误;B、氯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第8页,共19页为AICl3,故选项正确;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没有分子形式,所以2个氖分子可表示为2Ne,故选项错误;D、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锌元素的元素符号为Zn,故选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
16、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6.【答案】D【解析】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不易溶千水,用图中装置收渠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用批筒量取排出水的体积,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17、故选:D。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图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答案】A【解析】解:试管里有一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洁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消石灰水变浑浊,由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试管中黑色粉末中含有碳元素;由黑色物质加热后变为红色,铜是红色物质,可知黑色物质中
18、含有铜元素,常见熟色物质有:氧化铜、碳、二氧化猛、四氧化三铁、铁粉等,则含有铜元素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还必须有具有还原性的熙色固体物质,才能把氧化铜中的铜元素还原出来,木炭具有还原性,且属千黑色固体,所以黑色粉末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故选:A。试管里有一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消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试管中熙色粉末中含有碳元素;再根据黑色粉末变红,推出有铜生成,再根据含有铜元素的黑色物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熟知常见的黑色固体、红色固体、二氧化碳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解:A
19、、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选项说法正确;B、室内着火不能打开门窗,以免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选项说法错误;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最向逆风方向奔跑,选项说法错误;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根据促进燃烧的措施来分析;B、根据室内着火的处理方法来分析;C、根据火灾时逃生的方法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此题难度不大,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B第10页,共19页【解析】解:设aC02和bS03分子中所含碳元素与硫元素的质虽比为3:
20、4,则碳元素与硫元素的质拟比可表示为12a:32b=3:4,a:b=2:L则其中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故选: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扯比计鍔方法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尊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中相关量的关系。10.【答案】C【解析】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20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挝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C、40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1:3,故C正确;D、40c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 实验 中学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