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下列过程中,主要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天然气用于发电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于气焊B.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电光源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B.“碳中和”中 的“碳”,指的是碳单质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4.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中,不是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选项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化学
2、知识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石墨很软,且为深灰色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分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C武德合金用于制电路保险丝武德合金的硬度较小D用炸药爆破拆除楼房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A.A B.B C.C D.D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蔬菜、鸡蛋、牛奶和鱼都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B.铁、铅、锌、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用于生产纯棉衬衣的布料属于天然纤维D.用于生产电脑键盘按钮的材料、有机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6.戊二醛(C5H8。2)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2B.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一
3、个氧分子C.5 0 g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是3 0 g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标w 嗅EX 1 0 0%I Z X b+lX o+lo X Z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B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D.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体积变大8.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 2 )2 8 2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JC.X属于非金属元素D.x与C 1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XC 19.如图是a
4、、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A.t2 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 b cB.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都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C.tJ C时,物质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6D.tz。寸,将3 0 g物质a加入5 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 0 g1 0 .下列关于C O和C 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 O和C O 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 0 2显酸性C.C O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D.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
5、O 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 O?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增大1 1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页,共22页o 表示氢原子 一表示氧原子一 表示硫原子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C.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12.下列实验操作或所用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或所用试剂A除去C%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通过装有浓盐酸的洗气瓶B检验某气体是否为C02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该瓶气体中C除去KOH固体中的K2c。3取样,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D鉴别NaCl、NaOH、NH4NO3 固体 用水A.A B.B
6、 C.C D.D13.如图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C02和。2的循环C.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D.化石燃料燃烧都生成CO?和山。1 4.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从兵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别放在一块薄铜片两侧,加热铜片中部乒乓球片燃烧,滤纸片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在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
7、3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棕色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D取少量硝酸钠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无刺激性气味 硝酸钠不属于氮肥A.A B.B C.C D.D15.阅读下面短文。磷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磷是生命体的重要元素,它在人体中的含量约占人体重的1%,人的骨骼中20%的成分是磷酸钙 Ca3(PC)4)2。白磷和红磷是磷的重要单质。自磷反应性强,暴露在35。(:左右的空气中会突然自动燃烧,为安全起见,通常把它贮存于水中。由于白磷易燃烧,在军事上用它做燃烧弹。红磷是一种暗红色粉末,不溶于水、CS2,基本无毒,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空气中也不自燃。若与空气长期接触也会极其缓慢
8、地氧化,形成易吸水的氧化物,所以红磷保存在未密闭的容器中会逐渐潮解,使用前应小心用水洗涤、过滤和烘干。商用磷主要用于生产磷酸。磷酸是固体,常以85%的磷酸水溶液出售,主要用途是生产三磷酸盐肥料。没有磷的土壤是贫瘠的,由于活体植物细胞中很多重要化合物都是磷的化合物,因此,植物生长需要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人体中元素含量的多少,人体中的磷属于(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2)白磷暴露在35。(2左右的空气中自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3)白 磷 的 用 途 有、(写两点)。(4)磷 矿 粉 可 用 作 化 肥 的 原 因 是。(5)磷 酸 的 化 学 式 为。第4 页,共
9、22页(6)红 磷 的 主 要 物 理 性 质 有(写 两 点);久置而未密封保存的红磷,在使用前应小心用水洗涤,目的是。1 6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 包 括 的 净 水 方 法 是(填 标 号)。A.沉淀B.过滤C.蒸储D.吸附(2)生活中,可 用 来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并可通过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现有一瓶水垢固体样品,其主要成分是M g(0 H)2 和C a C C)3(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已知:M g(0 H)2 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g(O H)2-MgO +H2O:C a C 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现取
10、1 2.9 g 固体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1 所示。a 点和b 点 之 间 的 固 体 物 质 有(填 化 学 式)。c d 段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取c 点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 C 1(如图2 所示),充分反应后,生成C O?的质 量 是 _ _ _ _ _ _ g;此时,溶液中有哪些微观粒子?请在图2 中画出这些微观粒子,并进行必要的标注(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水和气体)。1 7 .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某菱镁矿石(主要成分是M g C()3,含少量M n C 0 3、S Q)制取M g S04-7 H2O,流程如下:?卷 NaCl
11、面 液菱镁矿石f|酸 浸 卜 叶 过 滤 丁 尸 转 化|-|过 滤2|操作1 _4Si02 M r t 02IgSOv 7H20(1)“酸浸”过程中:有M 1 1 SO 4 生成,M 1 1 SO 4 在 水 溶 液 中 解 离 出 的 阳 离 子 是(填 离 子 符 号)。M n C 0 3 与H 2 sO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2)“转化”时的主要反应是:N aC l O +M n S 04+H20 =M n O2 1 +H 2 sO 4 +X,X 的化学式为。(3)“过滤2”所得滤液中能分离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物质是(填化学式)。(4)“操作1”中包括蒸发、浓缩等一系列操作
12、,蒸发、浓缩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和。(5)若用1 0 k g菱镁矿石可制得2 4.6 k gM gS O 4 7 H 2。(相对分子质量为2 4 6),则菱镁矿石中M gC C)3 的 质 量 分 数 为。1 8 .银(N 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银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已知:硫酸银溶液显绿色,碳酸银和氢氧化银均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馍元素都显+2 价。(1)碳 酸 镇 的 化 学 式 为。(2)要判断铁、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采用的一组物质是、。(3)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硫酸银(要求含银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物质),写出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氢氧化
13、银作为其中种原料来制备硫酸银,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依 据 的 反 应 规 律 是。(4)预测硫酸锲的化学性质。能 与(填 物 质 类 别)反 应,从微观角度看,预 测 的 依 据 是。能与(填物质类别)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9 .实验与探究。实验一:如图是某同学所做实验。(1)该实验的目的是 O(2)可 观 察 到 的 实 验 现 象 是。实验二:配制稀硫酸。(1)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 8%的浓硫酸,配制4 9 gl 0%的稀硫酸,需要蒸储水(密度为l g/c m 3)的体积为 m L o(2)配制以上溶液时,需要的仪器除烧杯、滴管、玻璃棒,还 需要 o第 6 页,共
14、 22页实验三:实验室制取氢气。(1)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如图是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或装置。制取一瓶小,应选用的仪器或装置组合是(填标号)。(3)为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取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测量生成1 0 m L H 2(通常状况)所需时间,测量数据如下:实验编号锌粒质量/g硫酸体积/m L硫酸的质量分数/%时间/Sa11 01 07 8b21 01 05 7c11 04 09根据上表数据,对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o比较实验a、b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o要达到实验目的,除测量生成1 0 m L H 2所需时间,还
15、可以采用的测量方法是1小粒广I小粒5高锌酸钾高镭酸钾过5 mL水昌/5 mL汽油2 0.有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 2 c。3、K 2 s。4、N ack B a(N C)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分析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储水,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不断搅拌,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根据以上实验回答:(1)样 品 中 可 能 有 的 物 质 是(填 化 学 式)。(2)实验的溶液中,一定含 有 的 溶 质 是(填 化 学 式)。(3)实验中,“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已
16、知:本实验条件下,微溶物可溶于稀硝酸)限选试剂:稀H C 1、稀H N O3、B a。溶液、蒸储水、A g N()3溶液、K OH溶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镭水,搅拌、静置、过滤。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_步骤3:_若 _,则 _若 _,则 _0第8页,共22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误;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正确;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呈碱性,氢氧化钙中和
17、酸性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误;D、天然气发电过程中伴随着天然气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误。故选:Bo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气焊,故此选项正确;B、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此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8、可用于制作电光源,故此选项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o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A说法正确;B、“碳中和”中 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B说法错误;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C说法正确;D、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不是化工产品,D说法错误;故选Ao根据化学与能源的知
19、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加强对化学与能源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铅笔芯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质地软,故正确;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故正确;C.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故错误;D.爆炸属于化学反应,能释放出大量的热,故正确;故选:CoA.石墨质地软,据此解答;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据此解答;C.合金的硬度大,据此解答;D.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据此解答。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的掌握。5.【答案】B【解析】解:A、蔬菜、鸡蛋、牛奶和鱼都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20、,A说法正确;B、铅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说法错误;C、用于生产纯棉衬衣的布料属于天然纤维,C说法正确:D、用于生产电脑键盘按钮的材料、有机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解答;B、根据人体所需的元素的类别解答;C、根据材料的类别解答;D、根据材料的类别解答。加强对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C第10页,共22页【解析】解:A、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 5):(1 x 8):(1 6 x 2)=1 5:2:8,说法错误;B、戊二醛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说法错
21、误;C、5 0 g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是5 0 g x与 石 黑RX 1 0 0%=3 0 g,说法正确;1ZX 5+1XO+1DXZ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黑RX 1 0 0%,说法错误;1ZX5+1XO T1OXZ故选:C o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X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答案】D【解析】解: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并能过滤水
22、中的部分杂质,故A正确;B、氢气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电解水实验,与正极连接的一端所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连接的一端所产生的气体为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L 2,故C正确;D、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体积不变,故D错误。故选:D。A、根据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进行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C、根据电解水实验,与正极连接的一端所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连接的一端所产生的气体为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进行分析;D、根据水变成水蒸
23、气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进行分析。本体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等,注意理解电解水实验,与正极连接的一端所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连接的一端所产生的气体为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8.【答案】A【解析】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壳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2=1 2,故A 正确;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易失去,没有达到了稳定结构,故 B 错误;C、质子数为12的元素为镁元素,为金属元素,故 C 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2易失去,带2个正电荷,则其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贝收与C1形成的化合物为XC%,故 D 错误。故选:
24、A由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而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判定为金属元素;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从而带2个正电荷:因为化合价与离子的带电数和符号都相同,则其化合价为+2价;又知氯元素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显-1 价,故形成的化合物为XC1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A【解析】解: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与溶解度有关,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a b c,所以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 b c,故 A 正确;B、c
25、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使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都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故B 错;C、t/C 时,物质c的溶解度是2 0 g,则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0:100=1:5,故 C 错:D、t2C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5 0 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5 0 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5g,12久时,将30g物质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 5 g,故 D错。故选:A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此题。本题是对溶解度及影响因素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广东省 广州市 海珠区 中考 化学 模拟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