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上半学期工作总结.docx
《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上半学期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上半学期工作总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上半学期工作总结_编辑部工作总结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总结记者团一年以来的工作。首先,我代表记者团全体学生记者,对各位领导和教师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怀及教育致以诚心的感谢。 一年前,我有幸成为记者团团长,在各位教师的指导下,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和各位学生记者的支持下,我们圆满完成了2023年度学生记者团的各项工作。在此,我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校报编辑部的学生记者,帮助教师完成了本年度20期报纸的出版,其中包括17期常规报纸出版,以及省部共建、高考开放日和博物馆日专版,精彩地完成了二版大学时代稿件所需的采访,包括采访优秀教师,学校各
2、项奖学金获得者和优秀班集体;同时还为四版核桃树下栏目撰写随笔,读后感和观后感等,并完成每期校报的发放和邮寄工作。此外,他们还帮助教师完成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共建西北师范大学专题特刊,为省部共建西北师大的宣传工作添了亮丽的一笔。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圆满完成了本学年采访任务,宣传报道了我校2023-2023年度评比的一批出色教师和学生。除此之外,他们还与局部毕业的师大校友取得联系,以他们师大求学生涯和情怀为主线,通过向他们约稿,大大丰富了校报的内容。 播送记者部学生记者完成了本学年日常新闻节目的制作,每日校园播送节目的采集、编辑、录制、播出,同时完成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共建西北师范大学、学习实践科学进
3、展观系列专题节目,以及为学校运动会及军训供应播音讲解等。他们累计共完成750多条校园新闻的录制与播出,其他节目共计387期,在原有根底上,积极改良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并得到了广阔同学的全都好评。 电视记者部主要负责校内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相关会议、学术活动、学生活动等的采访报道。本年度,电视记者部共制作、播出师大新闻32期,重大活动实况录像9场(次)。其中,重点完成了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共建西北师范大学签约仪式及相关庆祝活动的报道,拍摄素材共计六百多分钟,并准时制作播出了甘肃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立西北师范大学签约仪式实况录像、木铎金声专场文艺演出实况录像、庆祝省部共建火炬接力暨焰火晚会
4、实况录像以及学校庆祝省部共建系列活动剪辑。完成了省部共建试验室验收会议、2023年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幕式、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2023年教师节庆祝大会暨表彰典礼、九月放歌以及知行学院建校十周年庆典等活动的实况录像。 摄影记者部主要负责学校重大新闻和活动的拍摄, 2023年摄影记者部圆满完成了甘肃省和教育部共建西北师范大学签约系列活动、我校代表团赴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挂牌仪式系列活动、省部共建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评估共建规划活动等学校大型会议、活动拍摄近200场(次),拍摄图片1万余张。适时更新校内主要部位宣传喷绘、橱窗8期。 网络记者部主要完成1719条新闻的公布,包括1050条新闻
5、网新闻和669条主页新闻,同时完成38期视频新闻、55期校园播送、20期西北师大报的上传及17条宣传部学习文件的公布,并完成沟通无限的改版。 2023年9月,记者团顺当开展纳新活动,来自学校各学院的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最终,经过数轮筛选和考核,参考个人综合素养,共有49位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成为记者团2023年新一届学生记者,他们的到来,准时壮大了记者团队伍,为以后做好宣传工作供应保证。 2023年马上过去,这一年里,泪水与欢乐同在。虽然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有些是常见的,有些是意想不到的。但是我们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他们最终收获了喜悦,最终收获了这份难得的友情。2023年
6、的钟声马上叩响,我信任每一位记者布满自信,由于我们已经整装待发。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着重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进取,布满朝气和活力的记者团。更好地完成我校的新闻宣传工作。 最终,预祝各位领导和教师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当,合家欢快,祝各位学生记者学习进步。再一次诚心感谢长期以来关怀和支持我们的各位领导和教师,感谢和我一起度过难忘2023年的各位学生记者。 感谢! 学生会记者团下半学期工作总结 在宣传与进展讨论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下,记者团这半年获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本确立了相应的生存空间。近半年的工作中有艰辛、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喜悦与欣慰,全体成员在大力进
7、展记者团的同时也都获得了成长。现由我代表团委会对本学期记者团的工作做相应总结,望大家批判、指正: 一严格招新、充实队伍: 记者团于月日月日在全院范围内进展了招新,经过一轮面试、两轮笔试,共吸纳新成员人(其中南校区人、城中校区人),给记者团的进展注入了新奇的血液。并于月日召开了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此举开启了记者团的招新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以后的招新工作供应了借鉴模式。 二强化培训、适应工作: 招新完毕,为使新成员能更好的适应、投入到工作中,针对新成员进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及新老成员自主的沟通,新成员都已能较好的适应到工作中,并有一局部人经过熬炼已成为本届记者团的骨干
8、成员。对新成员进展的为期两个月共六次的培训分别是:由张浩主持的“新闻学理论”,鲁文博主持的“自信念的树立”,吴海良教师主持的“团队合作”,吴辉、张浩主持的“学院新闻写作”,科教育报记者何光伟主持的“新闻写作”,张大苗、黄小明主持的“读报沙龙”;并在两次全体例会中由李波主任阐释了“大学生记者应具备的素养”。通过这七次培训、学习,新成员不仅学习到了关于记者团工作方面的专业学问,也从这些领导、教师、学长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新成员普遍反映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三完善体系、明确分工: 在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上任命了团内各负责人,并设立了争论团内事务的团委会,使团内工作更加民主、高效。经过一
9、段时期的运行,在吸取、借鉴其它学生团队阅历的根底上,于第三次全体例会上对团内进展了改组。现团内实行团长负责制和部长责任制,下设新闻、编辑、事务三大部,采写、摄相、摄影、报编、网编、秘书、推广七小组,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团结协作。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依据常规工作量的需要,对记者团进展了明确的人员编制设定,现初步定编人,实际缺人。 四积极协作、着重宣传: 记者团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听从宣传与进展讨论中心的治理,仔细协作学院各部门,完成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本学期主要参加了大学生进展指导中心成立大会、学风建立月发动大会、学院党校成立大会、学院科研工作座谈会、学院届学生毕业典礼等重大活
10、动、会议;第五届“文理杯”篮球赛、首届社团活动日、自律委员会清明扫墓、青年志愿者大型奥运志愿活动、首届一般话大赛等学生活动。协作组织与培训中心,进展了长江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现场会、党员“”育才工程、进展对象党课、预备党员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会等报道。协作学工处对“其次届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进展了专题报道,并制作了“文化长廊”。协作教务处、各学部对届实习生的实习阅历沟通会,届考研学子进展了采访报道,并制作了“考研之星”。并对曹其军教授、李奎泰教授、卢烈红教授、图书馆中文数据库推广等讲座进展了报道。并适时对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文化遗产日等节日进展了报道。还树立了如王晶、张恒同学
11、,许梦怡教师等一批优秀的典型人物。且对“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学院“抗震救灾”行动反映,“圣火”经过学院校门等重大新闻事实进展了深度报道。这些报道,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得到学院领导、教师的始终好评,并产生了肯定的社会效应。 五准时出版、积极发行: 在报编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泮池苑报已出版、发行了第七、八、九期。在报纸的出版过程中,各成员在保存传统的根底上积极探究,以贴近实际、贴近同学为目标,开拓了一些新栏目;并对已有经典栏目进展了革新,受到了大多同学的好评,声誉不断提高,受众群不断扩大。推广组在发行中,仔细履行职责,将报纸发放到每一个班级、寝室,力争没有发行
12、死角,并积极、主动进展宣传,现已开头有人投稿,肯定意义上充实了记者团的稿源队伍,为泮池苑报更好的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六专题采访、有序报道: 在本学期,遵循领导的相关意见,对学院各部门负责人进展了专访,并最终将于暑期全部定稿,预备登载于第十期的泮池苑报上。为慎重起见,本次采访在充分结合各部门的实际状况下,听取相关同学的意见,进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方案筹划、拟定。于月日正式开头采访,主要对象为人文、经贸、外语、治理、理工、根底等六大学、课部,教务处、学工处、大学生进展中心、就业指导效劳中心、组织与培训中心、图书馆等六个职能科室共十二个部门的主任专访。其中个部门由老成员和新成员协作进展,个部门由新成
13、员自主进展,团员之间相互合作、彼此协作。这次系列专访活动不仅使学生更深入、更清晰的了解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职责和工作动态,效劳了学生。同时,更全面的宣传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状况和政策执行效果,从而为加强校园文化建立、学风建立、教风建立做出了奉献。也使记者团的成员让学院各部门负责人所熟知,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供应了更多便利条件。 七明确规划、加强治理: 记者团结合实际,经过充分酝酿、争论,在学期初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规划,此后按规划进展了逐步仔细的落实,又在实际中不断充实、补充了相应内容。主要圆满完成了招新工作、新成员培训工作、泮池苑报出版工作、“其次届泮池五月风” 科技文化节专题报道工作,补充完成
14、了学院部门负责人采访工作、年毕业生报道工作。并经过不断修改最终确定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章程”,且依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又补充制定了一系列治理制度,还下发了大学生记者团人员分工及职责、成员联系方式、成员生日一览表、成员无课登记表等内部文件、资料,使记者团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团内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运转正不断步入正轨。又在宣传与进展讨论中心的大力支持和不断争取下,由学院党总支下发了关于印发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新闻报道嘉奖方法(试行)等两个方法、关于大学生记者团换届及第三届记者团人员组成等两个通知,这是学院对记者团工作成绩的充分确定,使记者团工作的不利因素不断削减,也相应提高了大学生记者的待
15、遇和地位。 八完善机制、加强沟通: 现团内建立了专用邮箱、博客和群,使成员投稿和工作信息公布更加快捷和便利,完善了记者团工作中的联系机制。本学期还与“治理学部、通明报社、苇笛文学社”组织筹划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的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开头积极探究和学院其它学生组织进展亲密的联系合作。 九增进了解、拓展空间: 为了丰富团内生活,提高成员的新闻素养,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培育团队文化;同时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与外部相关专业学生团队更好的沟通合作,本学期特有序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招新完毕原老成员聚餐一次,为欢迎几位退团成员全体成员聚餐一次,组织记者团成员沿奥运火炬荆州传递路线采风拍摄,
16、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成员的感情,也在肯定程度上形成了团队气氛。同时,还与长江大学记者团的负责人在新闻写作、团队进展等方面进展了座谈;并赴南校区与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记者团进展办报阅历的沟通,这些沟通会不仅吸取了一些有益的阅历,也增进了与其它院校记者团的关系。 总体来说,记者团全体成员在将近半年的工作中尽心尽责、通力合作,记者团如今的成绩已在前辈们的积存上有了质的飞跃。老成员在工作中把握了更多的阅历,新成员通过学习,积极努力工作也已融入到了这个集体。在学院的各项活动中都根本上消失了大学生记者的身影,并顺当完成了学院的各项宣传报道工作。经过这半年的工作,记者团的每位成员,不仅在新闻采写、
17、报纸编辑等方面学到了许多阅历、学问;更重要的是大家在这里通过探究、磨合和自身的不懈努力,都已把记者团作为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了。 最终,盼望记者团的工作在下半学年中有更大的提高,到时能让全院学生都以能进入这个团队为荣,我们自身能为进入到这个集体而感到骄傲。大学生记者团团委会:彭欢 高校大学生记者团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学生记者团工作从3月开头到6月已经全部完毕。从一区的角度而言,本学期主要以“带新记者”为主,其工作其实是以二区工作为中心的,但二区新学生记者的成长并不如预想中的那样快速,而一区学生记者的工作则由于包括课业繁忙在内的诸多缘由而未能到达预期。 三个需要引起留意的问题: 1.一区学生
18、记者完成稿件数少 除校友采访(1959级校友回校)、人物采访(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规划、优秀共产党员)等稿件外,一区学生记者几乎没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很少涉及学生活动新闻、周末谈等关注一般学生生活的层面,对新闻网和副刊的支持也缺乏,完全无视开学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这其中缘由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课业繁忙和对学生生活失去新奇感。依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一区的学生记者大多课业繁重,以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的课程为例,每天根本都是3大节课,还有大量的试验。而且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课外复习、课外实践的需求和对保研、考研、就业的压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区学生记者对自己学习要求都很高,
19、所以无视记者团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活动的投入越来越少,学生活动,尤其是社团活动在一区难有作为和进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特别少,新闻素材的削减也给学生记者发挥才能制造了困难。 所以在看到一区学生记者完成稿件数少的事实同时,也应留意到其客观的缘由,而且大局部一区学生记者在编辑部需要的状况下还是尽力分担了一局部报道任务,比方电工电子大赛、创新、微软小学者等稿件。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弱化交稿指标,而改用指定活动,即不强调“每人每月3篇稿件”这样量化的指标,而改用由编辑部指定一区学生记者报道任务,同时还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例如对每学期交稿质量最差或数量最少的学生记者劝退。这样一区学生记者不用
20、自己查找新闻素材,而由编辑部统一治理报道任务,一方面均衡了一区学生记者的出稿数量,另一方面也催促不积极的一区学生记者努力提高自身新闻素养。本学期的一区学生记者工作,实质上已经实行了该方法,但不够全面彻底。 2.一区学生记者例会出勤率低 考虑到XX级一区学生记者一共6人,故开学初将原本每周一次的例会改为每两周一次,但出勤率依旧很低,但值得确定的是,大局部一区学生记者在缺席前都会先请假,并说明理由。 这说明例会制度的确存在缺乏,即例会的内容设置有些空洞,例会纪律也常常得不到保证。所以盼望以后的例会能有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议程,包括评报、稿件分析等,并强调例会纪律,包括用心记笔记等。 其中评报机制在X
21、X年有,但之后由于公寓收不到报纸等缘由而停顿,盼望以后可以恢复。每周周末点评上上周出版的哈工大报,假如公寓无法收到报纸,一区学生记者可以有大约一周时间来编辑部索取报纸,不影响评报。评报一方面可以催促学生记者看报纸、学习新闻写作、沟通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对报纸的一种反应,了解大学生想看怎样的报纸,对校报的长远进展也有肯定作用。而会议纪律问题则主要由于会议地点设在编辑部,电脑面前,有人上网,有人改稿,造成了不用心听例会的现象。盼望可以出台例会纪律条例,用规章制度说话,维持会议纪律。 3.一区学生记者采写力量层次不齐 大局部一区学生记者对某些稿件的写作不熟识、交稿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种状况的缘
22、由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缺乏熬炼、没有有效利用例会。有些学生记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熬炼,采写力量也没有很大提高;没有评报机制,例会上缺少采写力量的培育,总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记者都无师自通吧。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前两个问题。 两件值得欣慰的事: 1.XX级学生记者都很团结 本学期清明放假期间,XX级学生记者出游大青山,活动特别艰难,一成天,很累,但也看出大家的团结。活动参与者、XX级学生记者一年前在二区共同的“师兄”,张宽说:“那个山很高,但相互搀扶着,我们还是爬了上去,下山之后很累,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很甜美。”他还说:“我和这一届学生记者团的感情都很深。”生活中,XX级学生记者也能相互关
23、怀、帮忙。所以有一件事情需要明确:学生记者团的根底是成员间的感情。盼望这一点可以向下传承。 2.学生记者新老沟通 本学期,李丽、邓海峰、马立军先后回到二区,为新记者叙述自己的经受,XX级一区学生记者除1人外,也都回二区与新记者沟通阅历,吉星教师坚持参与二区例会,作为一区负责人,我参与了后半学期二区的例会(前半学期由于课程缘由,未能参与)。这都为新老学生记者的沟通制造了条件。而为了更进一步沟通,盼望每学期可以有一次新老记者的团队训练,我将联系team为学生记者团进展团队训练。 一份统计: 一区学生记者在大三之后,是否会连续留在校报?90周年校庆,也就是XX级学生记者大四的时候,是否能分担局部采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记者团 编辑部 上半 学期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