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养老设施建设管理调研报告.docx
《城乡养老设施建设管理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养老设施建设管理调研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城乡,养老,设施,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依据市委批转市政协党组关于2023年政协工作要点的安排,6月中下旬,市政协副主席黄丹梅同志带队,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局部政协委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实行听取汇报、观察现场、走访座谈、委员约谈等方式,对全市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立状况进展了专题调查。调查中听取了市民政局、人社局等单位关于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立状况的汇报;现场观察了市社会福利院、顾家店镇中心福利院、安福寺镇中心福利院、百里洲镇刘巷福利院;召开座谈会和委员约谈会,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协商提出了推动全市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立的建议。 一、全市老年人口和社会养老效劳机构的根本状况 我
2、市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73279人,其中,65岁以上456416万人, 80岁以上5522人,90岁以上550人,100岁以上17人;农村“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老人1665人,城镇“三无”(无劳动力量、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扶养义务人)老人146人。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4.7%,比2023年上升2.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呈现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的特点。 全市现有社会养老院效劳机构19所,其中农村社会福利院18所(安福寺镇4所、仙女镇、顾家店镇各1所、其它乡镇各2所),城市社会福利院1所(即市社会福利院)。总占地面积385亩,
3、 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床位1550张,共入住老人1118人(其中“三无”42人、“五保”老人 969人,代养社会老人107人),入住孤儿、伤残复退军人等其他优抚对象130人,空余床位302张(主要是农村福利院中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床位)。 二、全市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立的主要成效 (一)政府主导,加大投入,社会养老效劳机构根底设施逐步改善。我市紧紧抓住作为全省“福星工程”试点县市的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多方筹集建立资金,加强福利院硬件建立,有效改善了福利院办院条件。近几年来,先后投入1251万元,对百里洲镇刘巷福利院等6所福利院进展了改扩建立,对白洋镇中心福利院进展了整体搬迁,新建老人宿舍楼
4、12栋,新增床位362张,购臵健身器材6套,购臵、家俱、电视机、电扇等528件。与此同时,为适应全市养老效劳需求,市委、市政府于去年启动了市社会福利院的搬迁工作,市委常委会于去年12月10日通过了规划选址及规划设计方案,规划投资2600万元,规划占地80亩,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设臵床位350张,建成一所集老年人生活起居、康复健身、文化消遣等功能一体的福利院,该院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社会养老效劳机构的硬件建立水平。 (二)完善政策,建立机制,“五保”“三无”老人的养老得到根本保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五保”供给工作的意见, 对做好“五保
5、”“三无”老人的养老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完善了详细措施。一是仔细落实供给经费。全市建立了“五保”“三无”老人供给经费增长机制,并将供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直接拨付到各福利院,保证供给经费的足额到位。2023年全市“五保”老人集中供给经费为2100元/年,分散供给经费为1600元/年;“三无”老人集中供给经费为5040元/年,分散供给经费为2640元/年。二是切实解决医疗保障。将全市全部“三无”老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患病住院年救助标准上限到达了8000元,门诊救助到达了1000元;“五保”老人全部资助参与“新农合”,对于“五保”老人住院的赐予“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
6、。三是切实提高供给水平。全市共为福利院安排生产基地434亩,用于进展生产,改善老人生活。2023年,安排公益效劳费50万元用于福利院工作人员效劳支出,安排临时救助资金84万元、春节慰问补助资金57万元用于提高老人的供给水平,使“五保”“三无”等特别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三)加大力度,增加掩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稳步推动。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掩盖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促进了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一是新建立了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医疗救助、“新农合”等重大保障制度,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工作;二是解决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 人员参与医保、老工伤待遇、集体企业退
7、休人员参与养老保险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了被征地农夫和村干部参与根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三是连续七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截止目前,全市参与根本养老保险59252人,其中参与企业养老保险52172人,参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080人。全市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114人,参与被征地农夫养老保险5297人,参与村干部养老保险2480人。 (四)强化治理,积极创新,社会养老效劳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根据民政部公布的社会福利机构治理暂行方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根本标准的要求,我市不断细化措施,强化治理,促进了社会养老效劳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一是完善制度,标准治理。全市统一制定了福利
8、院根本效劳标准、院长责任制度、饮食生活安全治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各福利院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治理,建立了院务、财务、门卫、食堂治理制度,建立了院民台帐、安康档案,同时对院内效劳人员坚持进展定期考核,强化效劳人员的责任。二是积极探究,不断创新。在市社会福利院推行经营方式改革,实行“公办民营”,拓宽了投入渠道,改善了效劳设施,提升了效劳质量。在确保满意“五保”“三无”等特别老年人群体养老效劳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宽福利院的效劳对象,代养社会老人,更好地发挥了福利院的社会效益。三是加强培训,优化效劳。坚持每年召开“五保”供给工作会议、福利院院长会 议,定期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加大对福利院效劳人员的培训。同时实
9、行送出去培训的方法,对福利院院长和专业护理人员进展重点培训。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从业人员素养,提升了效劳水平。我市先后有2名福利院工作人员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自2023年全省开展榜样福利院评比活动以来,我市已有3所被评为“全省榜样福利院”和“宜昌市先进社会福利机构”。2023年,安福寺镇中心福利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榜样敬老院”。 三、当前我市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规划生育根本国策的实施,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构造日益普遍。目前,我市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
10、降了31.5%。随着家庭规模的萎缩,子女数量的削减,老年人能够得到的家庭养老效劳渐渐削减。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现代社会竞争的剧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大局部子女难以留在父母身边,无暇也无力对老年人进展很好的照看,老人留守家中的“空巢”现象日益普遍,据调查,“空巢”老人已占到了我市老年人的近50%。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格局面临解体。 (二)社会养老效劳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公办养老机构总体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篇二:城乡,养老,设施,建立,治理,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
11、告 XXX部门: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统筹城乡进展、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的惠民工程。我市在“新农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根底上,于2023年7月开头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截止2023年10月,全市居民应保人数为136万人(其中“新农保”应保人数为132.6万人,“城居保”应保人数为3.4万人),已参保129.3万人(其中“新农保”127.3万人,“城居保”2万人),参保率达95%,为32万60周岁以上参保对象发放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经过努力我市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根本形成,已从“养儿防老”时代进入到制度养老时代。但跟一些兴旺地区相比还有肯定的差距,为进一步做
12、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根本生活保障水平,市政协组成课题组深入有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进展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细心组织,形成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把它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来抓,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2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也相应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法和工作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态势。 (二)主动作为,增加保障。 各县(市、区)主动作为,根本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四个到位。各
13、县(市、区)政府仔细贯彻落实关于全省各级农保经办机构编制问题的补充通知(闽委编办202316号)精神,普遍增加县、乡农保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长汀、武平、漳平、永定等县市特事特办,缩短聘请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全市县级“新农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新增编制45人,新增乡镇“新农保”经办人员133人。同时,确保农保经办工作经费和必要条件,为“新农保”工作的正常开展供应了人、财、物保障。 (三)加强培训,优化效劳。 为了提高新增工作人员业务力量和治理水平,市农保中心准时组织业务统计和信息系统软件应用、档案治理培训。各县(市、区)经办机构一方面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对县、乡、村
14、三级经办人员进展政策和业务培训,培训了一批懂政策会办事的工作人员,真正做到“送政策上门,送效劳到家”。城乡,养老,设施,建立,治理,调研报告。 (四)注意宣传,营造气氛。城乡,养老,设施,建立,治理,调研报告。 各县(市、区)都能充分利用播送、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实行敏捷多样的方式宣传新农保政策。利用户外大型广告牌、宣传栏、横幅标语进展宣传;印制宣传材料、宣传年画、发送短信息;在节假日期间开展询问活动,摆摊设点、编排文艺节目;通过电视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发挥村干部、党员示范作用,带头参保,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进展政策宣传;各地举办根底养老金发放仪式,让居民感受到实惠;召开了新闻公布会、组
15、织 了在线访谈、答记者问及记者追踪等。同时,针对农夫疑问多的“家庭联动机制”政策特地在闽西日报、龙岩电视等媒体专栏进展宣传和解释答疑,有效地扩大了影响,为参保缴费奠定了根底。 (五)建立机制,扎实推动。 1.完善政策体系框架,建立鼓励机制。各县(市、区)在执行中心、省补助政策的根底上,普遍制定了鼓励机制。武平对特困群体,在新农保政策规定为其代缴不低于50%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根底上,再补贴50%,实现政府全额补贴。上杭、长汀对特困群体再补贴10%,减轻特困群体缴费压力。上杭、永定对农村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和计生对象中的手术并发症人员,县政府为其代缴100元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2.做好合作金融机构
16、的选择,建立效劳机制。依据省政府及省人社厅有关政策规定,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选择“新农保”合作金融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岩新农20233、5号),各县(市、区)仔细贯彻,到达了公正竞争,便民效劳的良好效果。据统计,全市 1813个村(居),安装便利效劳机具1731台,开通使用率达90%以上。 3.提高居民保险待遇。为提高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今年5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指导意见(龙政办2023118号),除厦门外,我市在全省设区市领先全面将城乡居民根底养老保险待遇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并建立长缴多得鼓励机制和丧葬金补助制度。各县(市、区)仔细贯
17、彻,除武平、连城正在拟定提高保障标准外,其他县(市、区)都已提高到70元,并建立了相应 的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和丧葬金补助制度。 (六)强化责任,注意督查。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城乡居民保险工作列入年度对乡镇、街道(办事处)绩效治理考核的内容,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上杭、新罗、长汀、永定还建立了成员单位与乡镇联系挂钩制度,帮助乡镇做好工作。此外,各县还制定了不同奖惩措施对这项工作完成状况进展督查。连城把新农保缴费参保率与年终财政分成挂钩;武平、永定对宣传效果差、措施不得力、工作进展慢参保率不达标的乡(镇)、村责任人予以全县通报批判,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永定、漳平对排位后几位的乡镇,县
18、(市)领导进展约谈,限期整改;长汀将各乡(镇)每天的参保缴费进度编发短信进展通报;新罗将各乡镇的进度制作成红、黄、绿色图标每周进展通报。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简单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人数多、人员分布广,工作极具长期性、简单性。我市在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底养老金待遇偏低。 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以满意公民的根本生活需求为标准,除了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障水平相比照较高外,大多数国家是以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为依据打算的。2023年,我市农夫人均纯收入为8234元,参保对象年人均领取养老金840元(每月70元),
19、仅占农夫人均纯收入的10.2%。 (二)宣传不够到位,参保和续保工作有待加强。 很多居民对政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还产生了一些误会误读的状况。比方,实行“家庭联动机制”被很多子女认为自己交的钱是为了让父母领到养老金;年轻时不缴费,等到60岁时直接领取养老金;缴费标准每年只能缴100元等等。同时,对缴费缺乏15年的补缴政策以及养老金领取的当年仍需缴费的政策也一知半解,直接影响掩盖面和续保率,目前城乡居民还有5%未参保,特殊是41%的城镇居民未落实,2023年已参保的居民中,有28%消失断保。 (三)效劳工作相对滞后。 随着养老保险的效劳对象从城镇向基层和农村延长,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流淌频繁,且民
20、众对社会公共效劳的需求日趋多层次、人性化,要求相关制度连接顺畅、相关效劳便利快捷等,而我市的治理平台建立与形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跨区域、流淌人口的养老保障亟待连接,基层效劳网点还需加快建立,工作人员还需进一步充实,目前一个工作人员要担当3万人的保险任务。 (四)集体补助难度较大。 国发202332号、闽政202326号明确规定,基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要求“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赐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从我市状况看,农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财投入拮据,“空壳村”数量多,比例大,2023年除上杭县集体补助到位205.2万外,其他县(市、
21、区)的集体补助难以落实。 养老地产的调研报告分析篇三:城乡,养老,设施,建立,治理,调研报告 养老地产的调研报告分析 1.中国已进人老龄化社会 依据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到达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社会,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已特别严峻,2023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到达1.67亿,约占总人口的12%。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从2023年到2023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596万人进入老龄,到2023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到2040年,我国6
22、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到达4亿,这意味着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城乡,养老,设施,建立,治理,调研报告。 2.传统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与老龄化相伴而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遭受困难: (1)生育率下降直接导致家庭的供给资源削减,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几倍增长。夫妻两人供给双方4位老人,抚养1个后代的“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主流家庭模式; (2)死亡率的下降推动平均期望寿命延长。现在中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男74岁,女76岁,已到达兴旺国家的水平(75岁)。随着父母寿命的提高,赡养时间逐步延长;同时,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家庭里会消失两代老人,赡养数量开头增多。另一方面,子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养老 设施 建设 管理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