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冠肺炎防疫应急处置预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校新冠肺炎防疫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新冠肺炎防疫应急处置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完整)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科学应对、准时掌握和妥当处置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安康,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2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大事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条例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冠肺炎聚拢性疫情处置指南(修订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等法律法规、规
2、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3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应对通发热病例、可疑病例和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4 1.4 工作原则 总体原则:准时发觉、快速处置、精准管控 (1)以人为本,预防第一。始终把爱护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安康放在第一位。建立无死角的每日安康监测制度,全面掌控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员安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坚持预防为主,全面排查,准时管控,科学施策,对相关人员消失一般发热病例、可疑病例和突发新冠肺炎检测阳性者,亲密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等状况快速妥当处置。做到“四早”,最大限度降低校园疫情集中风险。 (2)属地治理,分级负责。压实四方责任,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
3、治理”原则,学校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准时实行应急响应措施,快速妥当处置,并逐级报告。 (3)联防联控,科学应对。学校负责人深入一线,把握状况,开展工作,掌握局面,与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处置工作流程,并按标准和现场评估结果,有序做好线下教学、封控管控治理等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线上教学、生活保障、心理辅导及人文关心等。 (4)加强保障,依法标准。从法规、制度、组织、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和力气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立,增加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形 成快速反响机制,确保校园疫情发觉、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
4、严密连接,避开学校发生聚拢性新冠肺炎疫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2.1 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疫情防控指挥专用办公室。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大事项准时向当地防疫部门、当地教育局和当地政府请示报告。 2.1 疫情防控工作组 (1)信息联络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把握病例相关信息;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传达防疫决策要求;记录突发大事过程。 (2)医疗保障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布置核酸检测场所。协作病例转移抢救工作;帮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把握重点安康监测信息;组织师生做好个人防护;转移密接者和所在班
5、级。 (3)教育教学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学生现场组织治理;师生员工安康监测;做好家校沟通协调;做好教学安排调整。 (4)安全后勤保障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启动校园封闭治理;加强校园巡查监控;保障车辆运输调度;重点区域开展消杀;保障物资储藏到位。 (5)宣传和心理疏导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舆情监测;做好政策宣传;心理安康疏导;安康教育工作。 三、应对情形 1 3.1 一般发热病例 无流行病学史,仅消失发热和(或)呼吸道病症的病例,经初步排查为一般发热病例。 2 3.2 可疑病例 校内发觉可疑病例:发热(腋温37.3)、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
6、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同时,经调查发病前 14 天内有以下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本人或接触人员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居史;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或无病症感染者有接触史;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区的有疑似病症的患者;聚拢性发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消失 2 例及以上疑似病症的病例) 3 3.3 阳性检测者(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 (1)核酸初筛阳性者:学校核酸排查途径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 (2)确诊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新冠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均为阳性。 (3)无病症
7、感染者: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腋温37.3)、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临床识别的病症与体征,且 CT 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4)学校抗原检测中,检测结果为阳性者。 4 3.4 亲密接触者 在病例发病前或无病症感染者首次阳性标本采样前 4 天开头,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实行有效防护的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供应的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亲密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2.在办公室、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全部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消
8、遣以及供应餐饮和消遣效劳的人员;4.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亲密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5 3.5 密接的密接 亲密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 4 天或无病症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4 天至被隔离治理前这段时间内,亲密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亲密接触者被隔离治理前,与亲密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消遣等近距离接触但未实行有效防护的人员,调查中要以与亲密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6 3.6 重点人群 在病例(包括初次检测阳性的无病症感染者)发病前 4 天至被隔离治理时
9、,与其同时段(含延后 1 小时)、同场所(消失多个病例的重点场所或单个病例涉及通风不良空间密闭的高风险场所)及四周 250 米范围内,停留 1 小时以上的人员。 7 3.7 聚拢性疫情 14 天内在学校范围内发生 5 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 四、应急处置措施 4.1 学校组织师生员工入校前开展安康自查:有无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病症。依据自查结果,由家长代为申报(住校学生本人申报),教职员工由本人安康申报,申报内容包括:有无上述十大病症、有无病例及密接的接触史、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对于在校外学生,学校应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催促指导学生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肺炎 防疫 应急 处置 预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