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_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小编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小数的初步熟悉 一、复习内容教材p91p100的学习内容二、复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2.会比拟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拟简洁的小数比拟问题。3.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娴熟地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2、,并能解决简洁实际问题。三、复习重点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四、配套资源小数的初步熟悉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翻阅教材,回忆梳理同学们,本单元学习完毕了,请你仔细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二)课堂设计1.回忆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学问进展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随着学生的沟通相机板书学问点: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一位小数的大小比拟,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2.分类进展复习,稳固根底学问(1)生活中的小数与小
3、数的读法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学问的梳理状况,在师生的沟通对话中完成下面问题,会正确读出小数。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请举例说明。小数怎么读呢?小数的读法:从小数点左边局部读起,左边局部根据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然后顺次读出小数点右边每一位上的数字,“0”也要读出来。典型题目:读出下面的小数。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千米,其中正桥长1.16千米。海豚每小时可游78.5千米。非洲大甲虫重99.9克。我国科学工和登山运发动,准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13米。我国运发动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赛中,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这个工程的金牌。(2)一位小数
4、的含义与写法请学生汇报沟通关于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的学问。谁能结合详细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说一说小数的含义。教师小结:非常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典型题目:看图填上适宜的分数或小数。(3)一位小数的大小比拟谁能说出几个一位小数,并比拟出它们的大小。怎样比拟一位小数的大小?一位小数的大小比拟方法:比拟一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小数点的左边局部,左边局部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左边局部一样的,再比拟小数点的右边局部,右边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典型题目:先看图写出小数,再比拟下面各组数的大小。()元()元()元()元()()()()【学问点】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大小比拟【答案】略【解析】借助人民币的关系,稳固对小数含义的
5、理解。利用面积模型为比拟两组小数的大小供应直观支撑,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表象。(4)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要留意什么?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典型题目: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53.630.71.813.512.9124.75.32.710.02.6【学问点】简洁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答案】略【解析】稳固简洁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5)解决问题典型题目:在立定跳远竞赛中,小明跳了1.6米,小芳的成绩比小明近0.3米。小芳跳了多少米?一根绳子减去2.5米后,还剩1.7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3.结合梳理
6、过程,完成思维导图我们对本单元学问进展了梳理,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学问图(出示下列图)这样的学问图能把我们学过的单一学问点串起来,便于我们发觉学问间的联系。4.完成习题,检测复习效果(1)填空一张5元和4张1角的人民币用小数表示是()元。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二十九点四六写作()。1米4分米写成小数是()米。5分米米5角7分角0.6分米厘米0.7米7()在里填上“”“”或“”。0.8元1.2元0.2米0.7米0.6米6分米4米0.4分米40比31.2多(),80比()多37.6。(2)推断小数都比0大,比1小。()3元5角写成小数是3.05元。()0.04读作零点四。()3/10和0
7、.3相等。()5厘米0.7分米()(3)选择以下小数只读一个零的是()。A.0.33B.0.03C.30.3下面是一张不当心被弄污的百米赛跑成绩单。姓名 张明 李刚 王军成绩/秒 15.6 16.1王军的成绩比李刚好,比张明差,王军的成绩可能是()秒。A.16B.17.5C.14.5下面数中,()在1和2之间。A.2.5B.1.7C.0.6(4)3.4元1元0.8元0.5元价格最低的物品比价格的物品廉价多少钱?你想买哪两种学习用品,需要多少钱?芳芳有5元钱,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哪两种学习用品?(5)一共15吨货物。两辆车各运了一次,现在还剩多少吨货物没运走?一次运4.6吨货物一次运5.8吨
8、货物【学问点】利用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答案】154.65.815(4.65.8)1510.410.45.84.6(吨)4.6(吨)答:现在还剩多少吨货物没运走。【解析】给学生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时机,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合理性。(6)小刚和爸爸定做衣服用布的米数如下表。名称米数姓名上衣裤子爸爸 1.9 1.2小刚 1.3 0.9依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学问点】第(4)、(5)、(6)题,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大小比拟,利用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答案】略【解析】第(4)、(5)、(6)题,既稳固了小数的大小比拟,又稳固了运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学
9、问解决问题。旨在培育学生依据问题选择适宜信息解决问题的力量。结合详细情境比拟小数的大小,帮忙学生在各种模型支撑下完成对小数熟悉的内化、应用。第(6)题非常开放,供应信息和数据后,由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应用小数计算解决,熬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5.小组相互评价,反思修订错误完成后请小组同学相互批改,对于组内个别问题,在优等生的帮扶下进展订正,对于共性的错误,教师进展集中评讲。6.全课小结、完善思维导图小组内相互沟通自己的收获与缺乏,同时相互评价自己梳理的思维导图,并完善提升。 篇二 小数大小的比拟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3页例2
10、及做一做。在直观理解一位小数含义的根底上,例2通过比拟四名男生跳高成绩的活动,教学一位小数的比拟大小。教材在呈现成绩表后,利用师生对话图,提出“排名次”的要求,引出了比拟的需求,并通过男生和女生的对话,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二)核心力量经受独立思索、小组沟通、全班沟通的过程,能正确比拟一位小数的大小,体会小数比拟大小策略的多样性,培育数学语言表达力量和多角度思索的意识。(三)学习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并把握比拟两个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拟两个小数的大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2.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在填数,猜数等活动过程中,培育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抽象概括力量和
11、合作沟通意识。(四)学习重难点把握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五)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小数的大小比拟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1)举例说明整数比拟的方法。(2)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中分别表示出0.3和0.6,并比拟它们的大小。(二)课堂设计1.复习引入(1)比拟每组数的大小,再说一说比拟整数的方法。161228382863841029978(2)整数有大小,小数也有大有小,在生活中常常要比拟几个小数的大小。出示课件,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小强,跳高场地上剧烈的角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班里的同学们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竞赛完毕成绩如下: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12、 小林成绩(米) 0.8 1.2 1.10.9(2)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设计意图】呈现四位同学跳高的成绩,都是以米做单位的一位小数,读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认读小数的复习过程。2.探究沟通,解决问题(1)先独立思索,解决问题(2)以小组为单位争论沟通,你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3)学生汇报争论结果。(4)在学生答复时留意收集信息,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比拟方法。小刚第一。由于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所以1.2米比1.1米高。在米尺上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120大于110。验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拉住米尺,请全班同学观看,找到1.2米,和1.1
13、米进展比拟。小结: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学过的学问进展解决,这是一种特别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转化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常常用到。设计意图:米尺的设计使比拟既直观可视,又能够帮忙学生借助直观进一步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先将这些以米为单位的量化成以分米或厘米为单位的量,并在米尺上找到他们的位置,便于学生直接看出数的挨次,比拟出大小(5)还可以怎样比,能快速得出结果呢?先观看整数局部,通过比拟不难发觉,1.1和1.2比,1.2大于1.1,再观看0.9和0.8,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比拟出0.9大于0.8,这是四个数的排列挨次:1.21.10.90.8。教师适时板书:0.80.91.11.2这种排列方法有什
14、么特点和好处?(小数点对齐了,同一数位上的数字比拟时看的更清晰了)他们的名次应当是: 第一名 其次名 第三名 第四名 姓名 小刚 小强 小林 小明成绩 1.2 1.1 0.9 0.8总结:比拟时把小数点对齐,先比拟整数,整数局部大的就大,假如整数局部一样,再比拟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这样比拟更简便。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整数大小的比拟阅历,很简单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拟中,在师生对话中把握比拟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3.稳固练习。(1)看图比拟下面各组数的大小(2)这三种茶叶,最贵的是()茶,的是()茶。(3)在下列图中找到8.5和9.2的位置,并比拟它们大小。(4)请把这些小鱼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
15、列起来。4.课堂总结一位小数比拟大小,先看整数局部,整数局部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局部一样的时候,再比拟小数点后面的数,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三)随堂小测1.依据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小数,再比拟大小。答案:,解析:考察目标一-利用面积模型为比拟两组小数的大小供应直观支持,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表象。2.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是1.4米、1.7米、0.3米、1.5米。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米吗?答案:甲1.5,乙1.4,丙1.7,丁0.3.解析:【考察学习目标一二】-依据甲比丁高,甲比乙高,但又比丙矮,可以推断出丙是的,其次是
16、甲,再依据丁比乙矮可以知道丁是最低的。3.用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可以组成哪些没有重复数字的一位小数(每张数字卡片都要用到)?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挨次排列起来。答案:75.171.557.151.717.515.7解析:要有挨次地思索,先确定位上的数7,再确定个位上的数5,然后把1放在小数点后第一位,接着位不变,调换5和1的位置;依次类推。75.171.557.151.717.515.7 篇三 熟悉小数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情境图和例1、做一做。在学生初步熟悉了分数并把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根底上,本节课学习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教材设计
17、了“量身高”的详细情境,通过“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聚焦讨论的问题,鼓舞学生在争论沟通中体会,并借助几何直观,帮忙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根底。(二)核心力量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学问阅历,在独立解决的根底上,通过沟通争论理解一位小数的详细含义,培育学生的合作力量和迁移力量。(三)学习目标1借助熟识的商品价格,结合生活实际感知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小数局部是一位的小数。2通过“米尺”模型,理解0.1米与米之间的关系,知道非常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3在详细情境中了解小数的含义,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这一理念。(四)学习重点熟悉详细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18、(五)学习难点通过“米尺”模型,知道0.1米与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熟悉小数名师教学课件、硬币、米尺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熟悉小数吗?在哪儿可以找到小数,请搜集生活中的小数。(2)请读一读这些小数,说一说这些小数表示的详细含义。(二)课堂设计1.结合情境,认读小数。(1)谈话导入,引出小数。熟悉数是数学课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从入学以来,同学们熟悉像1、2、4、10、100这样的整数。(板书:整数。)还熟悉了像、这样的,什么数?你在生活中还常见到哪种数?预设:小数。(板书:小数。)你在哪儿见过的小数最多?表示物品价格的时候常常会用到小数,你们知道价签上
19、的小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2)嬉戏抓硬币,理解各个数字的意义。我们来做一个嬉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抓出硬币,看谁能用小数表示所抓的钱数。预设1:生1随机抓出5个一元和2个一角的硬币。谁能用小数表示生l抓出的钱数?(5.2元)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元、2角)预设2:抓出6角。谁能用小数表示抓出的钱数?(0.6元)不够1元,假如用元作单位,写成零点几。(3)初步体会在详细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除了在表示商品价格时常常会用到小数外,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预设:在指路牌上见过,1.5千米;在表示视力的时候,有5.2度;表示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会用小数表示吗?预设:生1身高
20、是1.4米。(板书:1.4米。)1和4分别表示什么?(1米、4分米)教师的身高1.6米(板书:1.6米),1和6分别表示什么?(1米、6分米)【设计意图】借助于学生特别熟识的“人民币”“米制系统”两个详细的、常见的量,使学生知道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小数点右边每一位置上的“数字”都表示比一个“单位”更小的量。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知道小数中每一个数字的详细意义,感悟小数点右边的数字的现实意义。(4)读详细情境中的小数。读一读自己搜集的小数。教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谁来读一下?小结:同学们,像6.8、1.5、37.2、48.48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都是我们
21、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小数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就来熟悉一下小数。(板书:熟悉)2.初步熟悉小数含义(1)谁能在米尺上找一找哪儿是0.1米?出示米尺,学生上前指出0.1米的位置,师生沟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0.1米还可以怎样表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还可以表示1分米,或者米。为什么还可以表示成米?预设:由于1米有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1分米用分数来表示是米,(在直尺1分米处板书:米)。依据生活阅历我们知道1分米是0.1米或者说0.1米就是1分米。那么米和0.1米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米和0.1米是相等的,它们表示的长度都是1分米。所以它们三个之间是什么关系?小结
22、:1分米用“米”作单位的时候,既可以写成米也可以写成0.1米,所以米就等于0.1米,0.1米也就是米。(2)2分米、5分米、6分米、9分米如何用分数表示?小数呢?你有什么发觉?学生沟通后小结:由于1米10分米,几分米就是非常之几米,写成小数就是零点几米。(3)准时练习:3分米写成分数是()米,写成小数是()米。7分米写成分数是()米,写成小数是()米。【设计意图】由于长度单位“米”、“分米”的十进关系是学生特别熟识的,而且米尺上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直观促进学生对一位小数实际大小熟悉。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利用“米尺”模型,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进一步熟悉一位小数的意义。3.拓展熟悉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认识 小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