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1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1篇).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1篇)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篇一 峨眉山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即是一次熟悉性的实习,又带有生产实习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规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运用和稳固课堂所学的土木工程地质的理论学问,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熟悉和分析力量,初步把握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根本内容和方法。 对实习区内比拟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展观看描述和初步分析,对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进展初步训练。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展观看、描述和记录,绘制黄湾龙门洞一线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及具体工程地质纵坡面图,编写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和各类建筑物工程地质说明书。
2、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1)积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剧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供应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积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积累,以及冰水积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一样。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
3、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四周,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积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 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积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消失。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侵蚀积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
4、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米;于线路100到400米处有大面积的一级和二级河流阶地。 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3)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 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
5、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4)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暴露,水土流失严峻。 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峨眉山地区的地层除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完全缺失外,从震旦系顶部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第四系(q):最常见的第四系沉积层包括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坡积层; 侏罗系(j):上部砖红、紫色泥岩为主,夹杂少量砂岩及粉砂岩,中部和底部为紫灰、灰绿、灰黄、紫红等砂岩、粉砂岩及
6、泥岩的盘旋层组成; 三叠系上统(t3):上中部为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页岩及煤层或煤线的旋回层,底部为深灰、灰黑色灰岩、泥灰岩、泥岩或页岩的韵律层; 三叠系中统(t2):上部为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夹膏溶角砾岩,中部以灰岩为主,底部为云泥岩及中层状白云岩; 三叠系下统(t1):上部以白云岩为主、最顶部为水云母粘土岩、中部为灰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底部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旋回层; 二叠系上统(p2):上部为紫红、灰绿、黄绿等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盘旋层,下部为微晶、隐晶、斑状及杏仁状玄武岩组成; 二叠系下统(p1):上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巨厚层状的石灰岩,夹少量薄
7、层泥岩,底部为灰、灰黑色页岩、泥沙岩夹少量砂岩及粉砂岩。 前震旦系(y2):灰白、肉红色花岗沉积岩构造: 泥岩:在铁路沿线100至200米处的河流两岸存在大量的泥岩,属侏罗系泥岩,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颜色为褐色,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遇水软化,不利于桥墩的修建。 后田坝的泥岩内部带有石膏状纤维,因此富含so42-,简单对桥墩造成腐蚀,因此工程性质差。石膏具有遇水易膨胀。 侏罗系泥岩:失水易干缩的性质,因此也不利于桥墩的修建。 页岩: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具有薄页状层理构造的粘
8、土岩,属于三叠系上统。页岩致密,硬度低,外表光泽暗淡。含有机质的呈灰黑、黑色。页岩抗风化力弱,易消失葱花状风化构造,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页岩不透水,往往成为不透水层或隔水层。 层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水底淤泥等沉积物由于水的退却二出露地表,形成未固结的土,一段时间后,经物理化学作用,土里的水渐渐蒸发,土质渐渐固结,形成固结土,最终形成沉积岩。铁路沿线1800米左右处可以明显的看到层积岩层面构造。 层积岩的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是指层积岩层面上保存有层积时水流、风、雨、生物活动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浪拍打过的痕迹、虫迹、泥裂、雨痕等 在线路沿线1800米处有大面积的层积岩出露。 岩层产状:走向n1
9、65倾向252倾角83 白云岩: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含少量方解石和其他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钙,颜色多为灰白色,遇稀盐酸不易起泡,滴镁试剂由紫变蓝,岩石露头外表常具刀砍状溶蚀沟纹。属于三叠系中统。在铁路沿线550米处有大量白云岩存在。 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构造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局部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属三叠系下统。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常具拉斑玄武岩构造、气孔及杏仁状构造。颜色为
10、灰绿、绿灰或暗紫色。多为隐晶和斑状构造,属二叠系上统。 石灰岩:方解石矿物占绝大局部,有时含少量白云石、粉砂砾、粘土等。纯石灰岩为浅灰白色。性脆,遇稀盐酸时起泡猛烈。有竹叶状、团块状等构造。还有由生物碎屑组成的生物碎屑灰岩等。属二叠系下统。 a、报国寺断层 报国寺断层发育在报国寺和伏虎寺之间,向北延长至龙门洞口,再连续向北向西方向延长,长约8公里,倾向西至西南,为高角度逆断层,上盘为t3,下盘为j。在报国寺四周错失了全部厚度近1000米的伤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使雷口坡组直接掩复于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之上,断层两盘地层全部直立倒转,破裂带较宽,但因其发育于山麓地带,大多为松散积累物及植被所掩盖。报国
11、寺断层为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沿断面上盘为三叠系上统,下盘为侏罗系。 b、伏虎寺断层 伏虎寺断层是逆断层,上盘为t2,下盘为t3,产状方面,走向是131,倾 向是41,倾角是89。 c、牛背山断层 牛背山断层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走向北西,断层南起麻柳湾,北至石店,全长约9公里,断层倾向南西,倾角较陡,在挖断山垭口,下二叠统灰岩掩盖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上,在峨高大路两河口一带,下二叠统灰岩被错断,岩石破裂,节理、劈理、构造透镜体等现象明显,为逆断层,为pi、p2的分界限。有擦痕和阶步。产状方面,走向是133,倾向是224,倾角是57。 剪节理: 剪节理又称剪切裂隙或者破劈理,到处可见
12、,尤其是侏罗纪以前的钢性岩石。剪节理形成于主构造破裂带的边缘,假如是密集带又可称为劈理化带或构造破裂带,是一种比拟平直、紧闭、陡倾角(80-90度)的裂隙。单组剪节理(又称剪切裂隙)延长可以较长,地质构造力学把它叫做扭性裂隙。剪节理常常成对消失,在龙门洞水电站对面岩层有很多剪节理,为表生节理,没有肯定规律性和方向性。 剪节理密度为8.3条/米,节理加速了岩层的风化速度,增加了岩石的透水性。 柱状节理: 属于原生节理,是岩石在冷却时体积收缩形成的。如玄武岩的六边形柱状节理。由于形成岩浆岩过程中,由于冷凝温度差的存在,杂质的影响,岩浆厚度不同,造成柱状节理不是标准的六边形。 a、牛背山背斜 牛背山
13、背斜,为本区次级褶皱构造,南起慧灯寺,北到尖尖石,中南段轴向北西,北段渐渐转为北东,长约27公里。核部地层为下二叠统,两翼分别依次为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南西产状正常,倾角是45左右,北东翼南端倒转,为斜歪倾伏背斜,背斜轴部虽然有断层通过,但因断距较小,褶皱形态仍旧保持完整。 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肯定的脆弱面或者脆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在黄湾龙门洞这段路,在线路沿线也许1100米处河流对岸有一处滑坡,此处滑坡缘由是此处地层岩石为三叠系上统的泥岩与页岩互存,泥岩遇水极易软化,在洪水
14、期雨水侵入,岩体自重增加,岩体遇水软化,导致滑坡产生,此处滑坡发上在2023年夏天。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许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退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转变滑坡体的形状,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其主要工程措施简要分述如下: (1)消退或减轻水的危害 a.排解地表水,其主要工程措施有: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 b.排解地下水:对于地下水,可疏而不行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截水盲沟;支撑盲沟;仰斜孔群;此外、还有盲洞、渗管、垂直钻孔等排解滑坡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c.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
15、体上游严峻冲刷地段修建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坝”;在滑坡体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建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2)转变滑坡体形状,设置抗滑建筑物 1)倒塌:倒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积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在黄湾龙门洞这段路,有两处倒塌,倒塌无固定滑动面,是局部性的,速度快,位移小。有一处是在龙门洞水电站对面,大约线路沿线1850米处,位于交通要道旁边,倒塌一旦发生,就会阻断交通,使大路和铁路被掩埋,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另一处倒塌位于背斜核部,内因是由于距背斜核部近,裂隙发育,将岩体分割,岩性下降,外因是由于水
16、的作用,进入裂隙降低了铰接强度,降低岩体强度。此处发生倒塌,会使引水渠拦住,影响发电站发电。若倒塌一旦发生,有时会使建筑物,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大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倒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 2)倒塌:防治倒塌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遮挡,拦截,支挡,修护墙、护坡,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进展),刷坡、削坡等措施。另外排水也很关键,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展拦截与疏导。 (2)修建支挡工程:因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
17、坡,采纳修建支挡工程的方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快速恢复稳定。支挡建筑物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等。 (3)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一般采纳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展整治。 3)、岩溶: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 峨眉山地区大面积分布质地较为纯洁的碳酸盐岩,致使本地区岩溶发育较为剧烈,岩溶地貌千姿百态。 岩溶形成必需具备四个根本条件,即可溶性岩石、岩石具有透水性、水具有溶蚀力量和流淌的水。岩溶地区进展工程建立时,常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不匀称沉降、溶洞塌陷、基坑和洞室涌突水、岩溶渗透、地表土潜移等地质问
18、题。在工程上,对不匀称沉降的处理,当土层较浅时,可挖掉大局部土层,然后打掉肯定厚度的石芽,再铺以褥垫材料,也可采纳换填法或灌浆法加固土层。当土层较厚时,可设桩基,使基底荷载传至基岩上,也可挖掉局部溶沟中较厚土层,将基层做成阶梯状,使相邻点可压缩层厚度相对全都或呈渐变状态。当溶洞顶板担心全时,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灌浆、加钢垫板等方法加固顶板;扩大根底,减轻顶板单位荷载;填死溶洞或洞内做支撑等。在工程上,当涌水量较小时,可用注浆堵水,也可利用洞室中心沟或侧沟排水,当涌水量较大时,可用平行导坑排水,有时只能绕避等。在工程上,对可能产生潜移的地区应具体勘察,工程开挖后应进展细致精确的观看测量产生潜移的工
19、点,可用抗滑挡、挡土墙等进展整治,必要时应绕避。 1)下降泉:下降泉是由无压含水层(包括潜水和上层滞水)补给的泉。其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呈下降运动,泉水动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有季节性变化。在黄湾龙门洞这段路,有两处下降泉,第一处下降泉在报国寺断层旁边,线路沿线1500米处,悬崖的旁边。此处下降泉无色、透亮、无气味。水温为18,ph=7.5,从高处往低处汇积,泉水为基岩裂隙水,水中含基岩离子。流量为0.07m/秒,流速4.5米/秒。 另外一处在牛背山背斜处,形成缘由为:背斜的核部有个溶洞,经过常年积水,所以形成了一处岩溶泉,ph:7.5温度:21c溶洞口 2)地表水:地表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
20、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局部。黄湾到龙门洞沿线主要地表水以河流水为主。 1、隧道位置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一般状况下,应当避开将隧道设置在褶曲的轴部,该处岩层弯曲,节理发育,地下水经常由此渗入地下,简单诱发塌方和突水,向斜轴部为聚水构造,开挖隧洞常遇涌、突水和突泥。通常尽量将隧道位置选在褶曲翼部或横穿褶曲轴。隧道横穿背斜时,其两端的拱顶压力大,中部岩层压力小;隧道横穿向斜时,状况则相反。 2、桥基与地质构造以及选址的关系 断层破裂带岩石破裂,常夹有很多断层泥,断层四周的影响带节理裂隙发育,应尽量避开将工程建筑物直接放在断层上或其四周
21、。铁路选线时,应尽量避开大断裂带,线路不应沿断裂带走向延长,在条件不允许,必需穿过断裂带时,应大角度或垂直穿过断裂带。活动断层上不宜修建筑物。 要在河上架桥,桥墩应放置在河床较窄的地方,桥墩应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桥墩的浇注时应留意特种水泥的运用,由于水中各种离子的腐蚀作用特殊厉害。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十天的地质实习在弹指一瞬间,就完毕了,但是在这十天的地质实习中所获得的一切,将使我受益终身。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的一个变化的过程。由开头对实习内容的一无所知,到教师详细讲解后的渐渐了解,再到最终渐渐整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的全过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你专心学了,仔细付出了,你总会有收获。 还记得自己领到
22、仪器那高兴的场景,对马上开头的地质实习布满了奇怪想迫不及待的看看地质实习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渐渐的发觉自己许多原来课本上学的东西和实际的地形联系不起来。还记得拿到一块块石头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出他的名字,走到伏虎寺、报国寺断层,怎么也看不出来是个断层、沿途还有许多的滑坡、倒塌、岩溶的地质灾难,都是在刘教师的指导才看出来。很感谢刘教师细心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过来,发觉课本上的理论学问要用到实际问题上总是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自己渐渐去揣摩。 实习中最傲慢的就是学会了用罗盘仪测地层和岩层的产状,明明书上有图,刘教师也边讲边示范,可是真正轮到自己测的时候,发觉又搞混淆了,又跑过去问刘教师,就这样一遍又
23、一遍终于学会了,过程虽比别人慢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傲慢。 实习中最感动的就是小组的默契协作和相互照看。团队的力气是宏大的,我不得不这样说,无论是野外实习还是内业处理,我们组完成任务总是最快的,检标本的、测产状的、写记录的,默契协作绝不模糊。内业处理过程中,大家一起学习,相互争论,那种气氛让人觉得既暖和又感动 我们这次实习,还学到了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对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忙。很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时机,也感谢刘教师这几天来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忙。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篇二 20xx年xx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展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地质学 实习 报告 工程地质 范文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