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经营与处置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
《上半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经营与处置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经营与处置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半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经营与处置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产业链缘起: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完成从政策性收购向商业性市场化的转型。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商业银行逐步积累了较重的资产质量包袱,在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问题愈发严重,199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理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1999年4月我国第一家AMC即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成立,后续华融资产、长城资产和东方资产陆续成立。1999年起始处于政策性业务阶段,主要负责剥离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后续逐步转向其他收购对象、进行商业化运作,并于2009年开始逐步转向综合金融业务模式,持有银行
2、、信托、证券等牌照并控股其余非银金融机构;此后步入全面商业化阶段,中国信达、中国华融分别于2010年6月与2012年9月完成改制,后于港交所上市。不良资产管理产业链完整明晰,AMC实现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提升运营效率。一个完整的AMC产业链为:上游主体通过一级市场将不良资产以直接出售、委托处置等方式转移给AMC机构,AMC机构再通过收购处置、收购重组、债转股等方式将不良资产转移给下游主体。其中一级收购市场主要是银行、非银机构、非金融企业等不良资产,以资产包的形式出售给各大收购方;二级处置市场,主要是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与下游达成协议。在此产业链上银行等机构加速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加快了资金回收速度可
3、投入其他业务中,提升效率专注于主业,保持内部良好的资产运作;AMC折价收购不良资产,采用多种手段处置以赚取价差,各金融机构实现专业化分工,提升了整体系统的运营效率。二、供需端供给端存量蓄能驱动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保持活跃。上游收购市场的不良资产主要来自三大类:1)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2)非银金融机构如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类信贷不良资产;3)非金融企业的应收账款坏账。随着宏观经济的增速放缓与经济体量的扩张,不良资产余额仍在增长通道中。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这一典型数据为观察标的可发现,近两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环比增速中枢基本在5%左右波动,不良资产的存量蓄能驱动不良资产管理产业保持活跃。非
4、银机构的不良资产主要来自于与银行合作产生的类信贷资产,以及自身经营业务产生。以信托为例,截至2019年二季度信托风险项目1100个,规模达3474亿元,环比增速达22.7%;从来源划分看,风险项目中集合类信托占比较高。不良资产的买方主要来自二级投资机构。不良资产的需求端主要由以下机构组成:活跃的二级投资机构、地方AMC、四大AMC间互相转让、中小投资人、外资及银行。根据2018年四大AMC出让债权的去向来看,活跃的二级投资机构承接金额最大,是购买方的主力军。可根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速、出表率及市占率对整体不良资产供给空间进行测算,关键假设如下:1)2014-1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速CA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半年 中国 不良资产 管理 行业 竞争 格局 经营 处置 模式 发展趋势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