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水泥综述水泥属于传统行业,产品同质化较高,但无替代品。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起源于罗马砂浆,广泛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领域。中国从清末开始引进国外水泥技术,经历了立窑、湿法回转窑、新型干法等技术路线,发展模式基本都是先购买国外成套技术装备,再进行自主研发,最终实现设备国产化及大规模应用。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水泥分类及特征介绍中国水泥行业起步较晚但21世纪后发展迅猛。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起步探索阶段、计划向市场转换阶段、淘汰改造提升发展阶段、高速跨越发展阶段、创新提升超越引领阶段。具体来看:水泥行业发展历程水泥制造工艺主要是“两磨一
2、烧”,制造工艺很难改变,行业新进入者难以通过技术改革获得优势。水泥的生产过程即,将石灰质原料、黏土质原料和校正原料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经粉磨制成生料后在窑内经过高温煅烧制成熟料,熟料中添加石膏、混合材等再经过二次粉磨制成水泥。之后加入水、砂石骨料及减水剂可制成混凝土。水泥生产工艺二、水泥行业政策梳理近年来水泥行业政策方向主要是产能置换和错峰生产。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面临供给侧改革。其核心目标是淘汰落后产能。对水泥行业而言,大部分投产生产线已回收成本,加之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仅通过市场竞争使产能出清过程缓慢。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相互配合是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路径,按照“控产量、去产能”两步
3、走的方案进行改革。一方面,行业层面通过严禁新增、协同限产、错峰生产等手段不断去产量,提升行业整体盈利,降低了大企业兼并收购的阻力;另一方面,行业联合政府部门提出更高的环保标准、能耗标准、行业技术指标等,增强对于产能的进一步约束,提升行业门槛和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盈利能力逐年向好。供给侧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错峰生产、限制新增产能、产能置换等,而从过往政策表述的改变及执行力度来看,例如置换比例不断提高,错峰生产时间不断增加,在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下,未来政策会只严不松。供给侧改革的效果也非常显著:自2015年-2019年,全国水泥价格不断增加,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大幅增加,经营性现
4、金流和资产负债率得到显著改善。水泥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三、水泥行业产业链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被广泛用于土木建筑、交通、水利、电力、石油、化工、国防等工程建设,成为建筑业,特别是钢混建筑的发展基础材料,被称为建筑业的粮食。水泥的上游原材料是石灰石,石灰石等原材料占比在17%左右;燃料和动力是煤炭和电力,煤炭和电力占到了成本的55%左右,由于电力和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煤炭价格市场化,影响水泥的生产成本波动性大。水泥行业产业链水泥在产业链下游进一步延伸可以与砂石骨料及其他添加剂合用以生产混凝土,是其主要应用需求。从砂石骨料消费量情况来看,据统计,2021年中国砂石骨料消费量为178。94亿吨,同比增
5、长0。38%。近年来中国砂石骨料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以21年出厂均价59元测算,市场总额超过万亿,市场空间巨大。2012-2021年中国砂石骨料消费量及增速情况中国砂石骨料网,每300公斤水泥、150升水(含外加剂)、2000公斤砂石骨料能生产1立方混凝土,与水泥相比,商品混凝土门槛低,市场化程度更高,运输半径相对水泥而言更短(一般50公里以内),因此行业集中度低,行业前10企业产量占比不到10%。从国内商品混凝土产量情况来看,据统计,2021年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达到32。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83%,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12。3%,自19年来,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快速增长。2015-2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水泥 行业 发展 现状 趋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