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概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概述 在中国, 2010 年 12 月 3 日, 卫生部出台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 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逐步配备全自动分包装系统、自动化调配配方系统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2011 年 4 月 12 日, 卫生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 并制定了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 2011 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 明确提出“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得超过 10分钟”. 因此, 随着药品品种、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医疗服务质量标
2、准的逐步提升, 传统的药品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对医院发药效率的要求, 智能化药品管理成为医院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除智能化医院药房外, 静配中心为智能化药品管理领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0 年卫生部办公厅印发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对静配中心工作流程的描述如下: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传统人工操作完成上述流程耗时
3、长, 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低. 2011 年 3 月 1 日, 卫生部出台医疗服务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要求医疗服务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建立静配中心(室), 实行集中调配供应. 医疗服务机构门急诊药品调剂室应当实行大窗口或者柜台式发药. 住院(病房)药品调剂室对注射剂按日剂量配发, 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单剂量调剂配发. 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应当实行集中调配供应. 监管部门对静脉用药的调配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也给高科技自动化设备和静配中心工作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软件提供了发展空间. (2)中国医疗服务需求将大幅抬升 截至 2019 年 6 月底, 中国医疗服务机构设置情况如下:全国医疗卫
4、生机构数达 100.5 万个. 与 2018 年 6 月底比较,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 7,344 个, 其中:医院增加 1,580 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 7,545 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 1,864 个. 医院 3.3 万个, 其中:公立医院 1.2 万个, 民营医院 2.1 万个. 与 2018 年 6月底比较, 公立医院减少 180 个, 民营医院增加 1,760 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95.1 万个,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3.5 万个, 乡镇卫生院 3.6 万个, 村卫生室 62.2 万个, 诊所(医务室) 23.5 万个. 与 2018年 6 月底比较, 社区
5、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 乡镇卫生院减少, 诊所增加, 村卫生室减少.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8 万个, 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453 个, 卫生监督所(中心) 3,127 个. 与 2018 年 6 月底比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减少11个, 卫生监督所(中心)减少 23 个. 其他机构 0.3 万个. 2013-2022年中国医院数量按三级、二级、一级分类情况预测 在医院数量总体增加的趋势下, 各级医院均实现了飞速增长, 其中一级医院增长最快, 主要得益于分级诊疗的推进. 从2013 年到2018年, 中国三级医院数量从约 1.8 千所增长到约 2.5 千所, 年复合增长率为 6.9%
6、;二级医院数量从约 6.7 千所增长到约 9.0 千所, 年复合增长率为 6.1%;一级医院数量从约 6.5千所增长到约 10.8 千所, 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政策放开带来人口红利, 医疗服务需求将大幅抬升, 未来各级医院数量都将迎来更快速增长, 尤其是一级医院, 在政府对社区卫生中心的支持下, 将迎来发展机遇. 从 2018 年到 2022年, 预计中国三级医院数量将从约 2.5 千所增长到约 3.2 千所, 年复合增长率为6.2%;二级医院数量将从约 9.0 千所增长到约 11.2 千所, 年复合增长率为 5.7%;一级医院数量将从约 10.8 千所增长到约
7、14.9 千所, 年复合增长率 8.4%. 随着中国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的大幅增长以及各地床位扩充建设的进行, 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量屡创新高.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 从 2013 年至2018 年, 中国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从约 460 万张增加至约 650 万张,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7.3%. 2014 年, 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 10 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提出, 为加快健康和养老服务工程,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 到 2020 年医疗服务机构每千人病床数(含住院护理)达到 6 张. 目前中国医疗服务机构
8、每千人床位数为 5.72 张, 为达到规划目标, 2022 年预计中国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将增加至约 850 万张,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6.8%. 2013-2022年中国医院床位总数量预测 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国民健康意识的加强, 人们愿意花费更多支出在医疗费用上, 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有所提升. 从 2013 年到 2018 年, 中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从 255.7 元增长到 319.2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4.5%, 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从约 168.1 元增长到约203.9 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3.9%. 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放开将带动医疗服务资源需求扩张, 门诊消费将大幅
9、增长. 从 2018 年到 2022 年, 中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可能从约 319.2 元增长到约 384.3 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4.6%, 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可能增长到约 240.8 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4.2%. 2013-2022年中国医院次均门诊费用预测 (3)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 中国药品零售行业自动化管理水平较低, 而随着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慢病管理以及同城物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零售药店变得越来越重要. 截至 2017 年, 中国零售药店数量约为 45.4万家. 2018 年全国零售终端市场总体规模达到 3,842 亿元. 因此, 零售药店升级
10、改造的需求为药品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 由于便利性是零售药店的重要竞争力之一, 因此零售药店对于自动售药机的需求也正在被不断开发. 自动售药机可充分解决 24 小时药店稀缺的社会性难题, 在为患者提供全天候服务的同时, 降低零售药店的运营成本以及药师的工作强度, 从而实现多赢局面. (4)慢病管理政策促使医药流通企业产生药品自动化管理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 慢病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政府、医院以及医药流通企业均在该领域进行相关的探索, 以寻求最佳的商业模式. 医药流通企业通过对药库进行药品管理自动化改造、与医疗服务机构进行慢病管理处方信息的对接, 可以延伸传统药品
11、流通配送服务, 将药品以处方为单位进行包装配送. 即可优化慢病管理的业务流程, 又可提升患者的购药体验. 医药流通企业药库的药品自动化管理需求为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5)中国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制造行业具备广阔的上升空间 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药品自动化管理的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 未来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的增多、卫生医疗服务机构药学服务转型、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及龙头医院的示范效应等因素的推动, 药房自动化设备行业将保持飞速增长, 市场渗透率会迅速提升. 智慧药房项目可覆盖从处方形成之后至药品交与患者之前药品储存、管理、调配、运输的全部环节, 更可以根据医疗服务机构客观条件和具体需求为其设计最优的智能化药品管理解决方案,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药品发放效率、减少差错率、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因此, 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均为行业潜在客户. 同时, 随着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技术的发展, 以及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 未来医院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的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未来 3 到 5 年, 北京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 4%上升到 45%, 深圳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 6%上升到 57%, 苏州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 30%上升到 65%, 上海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 5%上升到 4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