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资银行发展历程、机构数量、盈利水平及不良贷款情况统计.docx
《中国外资银行发展历程、机构数量、盈利水平及不良贷款情况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资银行发展历程、机构数量、盈利水平及不良贷款情况统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外资银行发展历程、机构数量、盈利水平及不良贷款情况统计银行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银行体系对外开放进程的日益推进,外资银行逐渐进入我国,并在华开展各项业务,丰富我国银行业市场。新中国成立之初,仅存有4家外资银行,由于我国对于外资银行的诸多限制,这四家外资行实质上发展的并不是很好,直到1979年我国出现了首家外资银行代表处,由日本输出入银行设立,这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开始尝试接纳外资银行的进入。从1979年至如今,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体系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逐步经历了由粗放到集约的过程,外资银行不断以独立法人、分
2、支机构、设立办事处、注资中国银行等方式进入中国,2015年之前我国外资银行的营业机构数量呈现增长状态,但2015年之后营业机构总数持续降低,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有41家外商独资银行,在华外资银行通过多年的发展布局现已在我国多个城市设立营业机构,营业网点总数为946家,可以看出外资银行进入速度在慢慢降低并且近两年有逐渐退出我国市场的趋势。2021-2027年中国外资银行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处于上升状态,截至2020年底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为3.78万亿元,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深化银行业改革,2018年初决定公告的颁布,降低了外资银行在我国业务经营的门
3、槛,外资银行可依托于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管理技术,在我国银行市场逐渐发挥出其优势,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在华外资银行的净利润逐渐呈现出萎缩景象,2018年后外资银行税后利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20年外资银行税后利润为170.4亿元,同比下降21.15%,外资银行盈利下降有两方面重要原因:一是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各类信贷业务收紧;二是外资银行网点规模有限,难以吸收存款,从而影响到其贷款能力,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加剧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外资银行本土化优势不足,在我国的业务拓展存在一定阻碍,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以上都在某些程度上减少了外资银行的盈利空间。关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我国银监会2017年划定的标准是大于等于10.7%,其余银行大于等于9.7%,在华外资银行历年资本充足率的波动幅度不大,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此外其资本充足率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一直高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也反映了在华外资银行的资本利用程度不高。不良贷款是评估银行贷款质量的重要指标,2020年末在华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1.75亿元,其中次级类贷款余额为27.69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37.80亿元,损失类贷款余额15.76亿元。在华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不良贷款率为0.58%,资产质量显然优于国内商业银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外资银行 发展 历程 机构 数量 盈利 水平 不良贷款 情况 统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