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球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 1、全球市场回暖, 亚太地区成最大消费市场 全球化妆品市场回暖. 近十年来全球化妆市场呈现一种坚韧而稳定的增长, 未有一年出现过停滞或负增长情形, 即使在20082009危机之年增速放缓, 但很快在复苏中回到历史正常增长水平. 2010年至2015年, 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 2015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原因是欧元区需求不振及主要消费国之一巴西出现了严重的经济下滑. 直到2016年, 迎来了市场拐点, 全球市场规模反弹至4416.6亿美元, 扭转了全球化妆品的发展颓势. 2017年全球化妆品市场持续增长, 规模达4648亿美元, 为五年来最高
2、位, 同比增长5.2%, 较2016年提升4.2个pct, 这是在全球15年化妆品增速探底过后, 连续第二年出现回暖状况. 预测增长趋势将会持续, 2021年有望达到4871亿美元. 亚太市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 西欧、北美、拉美地区分列其后, 2017年亚太地区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798.1亿欧元, 占全球同期总量的37%;西欧市场规模为388.3亿欧元, 占比为18%;北美市场规模为539.3亿欧元, 占比为25%. 中国作为全球化妆品市场发展规模年均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7年市场规模361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6%, 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5.2%. 2016年, 中国地区
3、成为全球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 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增速2017年全球各区域化妆品市场规模对比 2、中国化妆品市场表现亮眼, 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目前是全球化妆品第二大市场, 仅次于美国, 占比为11%. 经过2012-2016五年间持续增速减缓后, 2017年5月开始, 化妆品单月线上零售额开始持续增长达两位数. 中国作为全球化妆品市场发展规模年均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7年市场规模361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6%, 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5.2%. 2016年, 中国地区成为全球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 2017年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3.5%至2513.7亿元. 强势回暖态势延续至2018年不减
4、, 2018年3月单月增速达22.7%, 为近七年以来单月增速最高点. 中国化妆品市场渗透率与增长驱动力. 虽然中国已是化妆品全球第二大市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化妆品渗透率仍处于低位, 2017年人均化妆品消费仅为38.5美元, 与美国的264美元相差甚远, 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化妆品作为一种弹性非常大的易耗品, 消耗量是随着居民收入与需求的增长而增加的, 行业的天花板非常高, 未来随收入增长, 中国化妆品渗透率势必进一步提升. 2017年全球化妆品市场份额2010-2017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7年-2018年居民化妆品类消费月平均同比增长率超过13.5%, 消费水平的提
5、高为化妆品消费市场奠定了发展基础. 2017年度发达国家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均大约是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4倍, 说明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处于偏低水平,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2017-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化妆品品类消费月度同比增长率 渠道多元化、消费升级促国产品牌市占率显著提升. 近几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消费升级的驱动, 国人对化妆品的需求明显提升, 叠加电商这一新渠道的普及, 国产化妆品重新崭露头角, 呈现复苏迹象.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 国人的消费模式与消费习惯开始发生改变, 叠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三四线城市居民对化妆品的需求显著提升, 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由2
6、011年的169.4元增长至2017年的261.5元. 随着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与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 国产品牌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011-2017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增速趋缓(元)2011-2017中国排名前20的国产化妆品公司市占率情况 3、国内本土化妆品企业代表 化妆品行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团运营、品牌驱动为主的全球化产业, 全球各大化妆品集团初步确立了霸主地位. 国际巨头分别为欧美系:宝洁、欧莱雅、雅诗兰黛、LVWH;日韩系:资生堂、花王、爱茉莉、LG生活健康、高丝. 上面六家国际化妆品巨头中, 营业收入、净利润最高的均为欧莱雅, 分别达到2015亿元、277亿元, 代表着行业最高
7、水平. 其次, 雅诗兰黛与资生堂的营收都在500亿元以上, 高丝营收也已超过150亿元. 国内化妆品品牌崛起, 业绩稳步增长. 在全球化妆品发展的浪潮中, 中国也孕育出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化妆品企业, 其中上市公司有:上海家化、珀莱雅、拉芳家化等. 国内化妆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之一, 在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外资巨头纷纷进入中国, 培育了市场、教育了一代消费者;另一方面本土的日化公司也经历了腥风血雨的考验, 而大批的本土品牌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崛起. 在三四线消费升级和本土品牌越来越重视品牌营销的趋势下, 6家本土化妆品近年来企业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2017年, 上海家化营
8、业收入达到65亿元, 是其他五家营收的总和, 但净利润只有4亿元, 还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除了上海悦目, 其他四家本土化妆品企业营收也超过了10亿元, 不过净利润普遍不高. 2017年国际化妆品巨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2017年国内化妆品品牌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国产化妆品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中国化妆品市场市占率前十的公司中, 本土公司仅有上海上美、百雀羚与珈蓝集团三家, 且均位于6-10名之间. 但近几年, 随着部分化妆品品牌的精准营销, 叠加电商的普及与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 一些国产化妆品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明显提升. 其中百雀羚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1.4%增长至2017年的2.3%, 位列品牌市场
9、份额第二位, 自然堂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1.3%提升至2017年的1.7%, 位列品牌市场份额第5位, 国产化妆品牌崛起趋势明显. 2017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公司市场份额占比2017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各品牌市场份额占比 由于化妆品行业是一个由品牌和渠道定价, 而非由生产和制造定价的行业, 因而品牌商普遍拥有非常高的毛利率. 2015至2017年间, 雅诗兰黛的毛利率都维持在80%左右, LG生活健康相对较低, 毛利率在60%左右. 整体来看, 国际巨头毛利率变化不大, 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与国际巨头相比, 中国本土企业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最高的毛利率水平只到65%. 2015-2017年, 四家上市企业都处于50%-60%区间. 其中上海家化、珀莱雅毛利率均为稳定, 御家汇则逐年下滑. 2017年, 毛利率最高的是上海家化, 达到64.9%;其次是珀莱雅, 毛利率为61.7%. 2015-2017国际化妆品毛利率对比2015-2017本土化妆品上市企业毛利率对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