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设计与文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设计与文化.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设计与文化content一、一、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二、生活二、生活方式与设计方式与设计三、文化与传统三、文化与传统第1页/共45页content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设计观念不不同同地地域域的的人人文文环环境境对对环环境境艺艺术术设设计计的的影影响响是是非非常常深深刻刻的的。不不同同地地域域文文化化孕孕育育了了自自己己独独特特的的设设计计观观念念,创创造造出出具具有有各各自自文文化化特色的艺术作品。特色的艺术作品。第一节第一节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第2页/共45页content设计与文化设计观念有有人人认认为为:西西方方文文化化是是科科学学的的,东东方方文文化化则则是是哲
2、哲学学的的。西西方方古古代代以以认认识识论论作作为为处处理理人人和和自自然然关关系系的的总总纲纲。不不同同的的学学派派从从科科学学探探究究的的角角度度对对自自然然作作出出种种种种假假设设,认认为为自自然然的的本本质质是是水水、或或是是气气、或或是是数数等等等等。主主张张利利用用自自然然法法则则来来改改造造自自然然。因因此此,一一般般看看来来,西西方方哲哲学学中中人人与与自自然然的的关关系系较较多多地地处处在在对对立立的的关关系系上上,在在艺艺术术设计方面多表现出一种设计方面多表现出一种“以人为中心、人力胜自然以人为中心、人力胜自然”的设计理念。的设计理念。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
3、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第3页/共45页content设计概论|第六章设计的哲学第一节第一节设计设计yu文化文化设计与文化设计观念中中国国早早在在先先秦秦时时代代就就涌涌出出了了一一大大批批哲哲学学家家与与思思想想家家,儒儒道道思思想想影影响响了了几几千千年年以以来来人人们们的的观观念念与与行行为为。在在对对待待自自然然与与人人的的关关系系问问题题上上,主主张张“天天人人合合一一”。作作为为中中国国佛佛家家主主流流的的禅禅宗宗也也主主张张人人和和自自然然的的调调和和。特特别别是是禅禅宗宗成成佛佛的的必必经经之之路路“顿顿悟悟”,常常常常是是在在与与自自然然山山水水草草木木亲亲密密无无间间的的关关系
4、系中中获获得得的的。这这些些哲哲学学观观对对中中国国文文化化的的影影响响是是深深远远的的。它它们们均均主主张张顺顺应应自自然然,与与自自然然保保持持和和谐谐密密切切的的关关系系。在在艺艺术术设设计计中非常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非常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形成形成“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艺术设计观念。的艺术设计观念。第4页/共45页content人与文化文化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就造就了人。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有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里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有结构。4.文化分为各个方
5、面。5.文化是动态的。6.文化是可变的。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以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第5页/共45页content设计概论|第六章设计的哲学第一节第一节设计设计yu文化文化人与文化人类学家弗朗兹.博阿兹从文化的结构角度,把文化分成三类:(1)物质文化:(2)社会关系:(3)艺术、宗教、伦理第6页/共45页content人与文化文化基本核心文化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取得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并区分为显性和隐形式样。隐形文化是一种二级抽象,由
6、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显性文化既有内容又有结构。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第7页/共45页例:从形式上看,中国银行标志设计呈中心对称结构,对称而不呆板,外形封闭但不沉闷,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以中文标准字体为中介,把中国风格的标准形象图形与国际认同的标准英文字体有机地组合。整个标志造型浓厚、简洁、大方、庄重;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第8页/共45页传统元素在中国银行标志设计中传统元素在中国银行标志设计中的演绎方式的演绎方式通过传统符号在中国银行标志设计中的演绎方法式,即传统符号通过二次抽象构成、时空综合造型、意念延伸。阐
7、述了现代标志设计对传统符号的借代和演绎,使得传统符号有了生机,并且提高了设计作品的审美时代性与文化识别性。任何现代创造都不可能切断原来文化的关系,只有植入民族文化,才能赋予设计作品恒久的生命力。第9页/共45页 阿尔普的作品大多有抽象的特点,但他不愿用阿尔普的作品大多有抽象的特点,但他不愿用“抽象抽象”一一词来称呼自己的作品,而把它们称作实体,说明构思作品时是词来称呼自己的作品,而把它们称作实体,说明构思作品时是从人体得到启示,实际上是实体的物象抽象化了。从人体得到启示,实际上是实体的物象抽象化了。在记忆中蹂躏的文件在记忆中蹂躏的文件10第10页/共45页造物的文化:造物的文化:设计文化是造物
8、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设计文化是造物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最初的制造简单的工具最初的制造简单的工具生活的用具现在的人工制品。造物的文化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第11页/共45页造物设计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它艺术形态和人类活动形式所不能造物设计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它艺术形态和人类活动形式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和质量准确的反应文化的完整性,其具体表现达到的高度和质量准确的反应文化的完整性,其具体表现:1、工艺造物是最终产品形态而不是半成品或原材料生产。2、工艺文化是生活的文化,是为生活服务设计文化。3、工艺造物是一般造物的
9、上升形态,在这样一个上升形态中更集中地体现着人的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反映人的本质。4、作为艺术的造物,它具有生活的实用性,可以作为生活的工具、用具等被使用,而不同于油画、雕刻之类的广泛意义上的艺术造物。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文化第12页/共45页content设计概论|第六章设计的哲学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即人生活着的方式。这里的生活,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作为生命体而活着,在这一层面上,人从降生的时刻起就开始了生活;二是人所从事的各种生产、工作、生活的内容、过程、方式和形式,即作为生命体而活着时,必然
10、从事维持生命的各种活动。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13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生生活活方方式式(LifestyleLifestyle)是是一一个个内内容容相相当当广广泛泛的的概概念念,它它包包括括人人们们的的衣衣、食食、住住、行行、劳劳动动工工作作、休休息息娱娱乐乐、社社会会交交往往、待待人人接接物物等等物物质质生生活活和和精精神神生生活活的的价价值值观观、道道德德观观、审审美美观观、以以及及与与这这些些方方式式可可以以理理解解为为就就是是在在一一定定的的历历史史时时期期与与社社会会条条件件下下,各各个个民民族族、阶阶级级和社会群体的生
11、活模式。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14页/共45页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更强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于是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它,把它置于与世界观和价值观相仿的地位。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消费以及社会的时尚有着巨大的影响。时装或时尚报刊上,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要略高于其他报刊。一个人的着装,与他(她)的生活方式高度相关。得体的着装其实就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着装。天天要上写字楼的白领们得穿西服打领带,要穿套裙穿丝袜;户外活动多的人就会穿休闲服穿牛仔裤;需要出入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人才需添置夜礼服。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
12、七章设计与文化第15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中国当代生活方式转型最明显的时期中国当代生活方式转型最明显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半个世纪的历史转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5070年代;二是、80年代以后。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p118)第16页/共45页 生活方式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 生活方式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社生活方式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生活方式,学习和其他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会、政治生活方式,学习和其他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交往方式等。生活方式的变化标志
13、着文化的发展。生活交往方式等。生活方式的变化标志着文化的发展。工业设计所创造的工业设计所创造的“第二文化第二文化”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的“第二环境第二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生活方式的活方式的“量量”与与“质质”。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17第17页/共45页 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的“量量”:通常指生活水平。即主体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在全:通常指生活水平。即主体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在全方位的满足程度。方位的满足程度。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的“质质”:是生活方式的内容
14、特征,主题物质与精神需要在质方:是生活方式的内容特征,主题物质与精神需要在质方面的满足程度。面的满足程度。设计提升生活方式的设计提升生活方式的“量量”,是指把人的技术活动以及技术活动的成果,是指把人的技术活动以及技术活动的成果“加工加工”成能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领域各方面需求的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成能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领域各方面需求的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其次设计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还表现在不断提升解决人的种种需求方式的其次设计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还表现在不断提升解决人的种种需求方式的科学性、情感性上,以更科学、更合理、更富有人情味的方法取代已经存在的科学性、情感性上,以更科学、更合理、更富有人情
15、味的方法取代已经存在的解决人的需求的低层次方法。解决人的需求的低层次方法。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18第18页/共45页精神观念的更新精神观念的更新 设计更新着人的精神观念,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与审美意识的扩展两个方设计更新着人的精神观念,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与审美意识的扩展两个方面。面。1 1)消费观念)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是使用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它是价值观的一消费观念是使用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它是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的特定风格,通过其特定的设计的特定风格,通过其特定的“造型造型”语言,传递着一定
16、的观念,在时语言,传递着一定的观念,在时尚的影响下,可导致社会某一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对某一风格的偏爱。在设计尚的影响下,可导致社会某一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对某一风格的偏爱。在设计史上,史上,流线型风格流线型风格 的广泛流行就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的广泛流行就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19第19页/共45页 流线型风格在设计的历史中,流线型风格在设计的历史中,流线型风格作为一种源于科学研究流线型风格作为一种源于科学研究而非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广而非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泛而持久的影响。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年
17、代,“速度速度”之类的概念在美国成了象之类的概念在美国成了象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的主题,为当时大萧条时代的人们的主题,为当时大萧条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流线型流线型”一类体现一类体现“运动运动”特点特点的外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了一种广的外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一种工业设计风格为流行的一种工业设计风格 。20第20页/共45页21第21页/共45页克莱斯勒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的的“气流气流”型型小汽车小汽车22第22页/共45页审美意识的扩展审美意识的扩展 长期以来,人们的审美意识一直指向艺术品。认为
18、艺术品才能使人们产生长期以来,人们的审美意识一直指向艺术品。认为艺术品才能使人们产生美感。但是,当技术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主导动力时,技术产品体现出的美感。但是,当技术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主导动力时,技术产品体现出的特有的审美要素与对人审美意识产生的巨大影响,大大扩展了人们的审美意识特有的审美要素与对人审美意识产生的巨大影响,大大扩展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范围,使美学形态领域增加了技术美的概念。范围,使美学形态领域增加了技术美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23第23页/共45页设计与消费:设计与消费:消费方式:在一定社会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同消
19、费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即消费方式:在一定社会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同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即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包括消费者以什么身份、采用什么形式、运用什么方法来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包括消费者以什么身份、采用什么形式、运用什么方法来消费消费资料,以满足其需要。消费消费资料,以满足其需要。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方式,狭义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与消费资料结合的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方式,狭义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与消费资料结合的方式,即消费方式。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决定消费方式方式,即消费方式。消费
20、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决定消费方式的社会性质;生产方式的自然形式决定消费方式的自然形式;生产方式改变了,消费方的社会性质;生产方式的自然形式决定消费方式的自然形式;生产方式改变了,消费方式也要相应改变。消费方式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为生产式也要相应改变。消费方式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为生产开拓市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落后或超越生产方式的消费方式,会开拓市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落后或超越生产方式的消费方式,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破坏或损害生产关系的进步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妨碍生产力的发
21、展,破坏或损害生产关系的进步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消费方式也日趋发展,如方便食品、家用电器、现代交通信息工具的出现,又的发展,消费方式也日趋发展,如方便食品、家用电器、现代交通信息工具的出现,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消费方法,改变着人们以前的消费方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消费方法,改变着人们以前的消费方式。24第24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消费的意义:消费的意义:今天营销策略的一个标志是强调建立与客户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实质可以多种多样,而且这些联系有助于我们理解产品对我们可能存在的意义。如同友情和爱情,我们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也不断深
22、化。25第25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消费者可以购买、使用和处理一件产品,但这些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另外,消费者可被视为需要用不同产品来帮助自己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消费者行为学的概念:消费者行为学的概念:消费者行为学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需要或欲望而选择、购买、使用或处理产品、服务、观念与体验所涉及的过程。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消费者行为的广泛性和分散性2、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3、消费者行为的易变性与发展性4、消费者行为的非专家性与可诱导性26第26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
23、七章设计与文化工业革命以来,艺术设计的理论不断在发展,其中“消费主义设计”理论对艺术设计的深入影响,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理性、科学、健康的消费观的倡导,该理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弱,艺术设计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而艺术设计与消费观念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不同,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包装,好的包装可以促进消费,反之则会影响消费。27第27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
24、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其实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相关信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生活上的温饱,对商品也是越来越挑剔,包括注重商品的外包装。好的包装设计除了要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要着重研究消费心理,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才能使该产品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达到预期的效果。商品包装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符合消费者心理需要则可以激发其购买欲望,因此,研究其与消费心理之间的联系已成为一种必然。28第28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
25、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该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后,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29第29页/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生活方式与设计生活方式与设计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
26、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该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后,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30第30页/共45页第三节第三节文化与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思考?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31第31页/共45页第三节第三节文化与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传
27、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32第32页/共45页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
28、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
29、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第三节第三节文化与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33第33页/共45页文化传统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
30、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第34页/共45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化为基础、以宗教和礼仪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其生活方式是伦理性和依附性的,人们以伦理东道德作为选择生活方式的根本依据,而伦理道德
31、必然又是规范整一的,人性的选择不肯能成为生活方式的主流,有限的物质生产和发展速度也局限了选择的可能性。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两个有重叠又有区别的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两个不同形态的文化,现代文化中包含着传统文化,即当代存续的传统文化,在时序的意义上,被现代文化所包含的那部分传统文化一是一种现代文化。设计是文化,因此,设计也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从现代艺术设计来看,传统的手工艺术可以说是它的传统;这种传统也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二是艺术设计的传统。第三节第三节文化与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概论
32、|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35页/共45页设计是文化,因此,设计也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从现代艺术设计来看,传统的手工艺术可以说成是它的传统。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巧夺天工的制作,形成了千姿百态、美妙绝伦的工艺世界。它不仅服务于历代中国人的生活,亦造福于全人类。早在汉代,丝绸之路便将中国的传统的工艺文化和艺术设计传入西亚并远及欧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范之一的陶瓷工艺文化,更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陶瓷到丝绸,从青铜到玉石雕刻,中国的传统艺术设计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而由这些伟大的创作和设计所积淀的艺术设计传统,不仅代表着辉煌的历史,更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
33、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从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而言,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设计当艺术设计的传统都是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设计与传统:设计与传统:设计是文化,一是传统的艺术设计;二是艺术设计的传统;前者是旧有设计是文化,一是传统的艺术设计;二是艺术设计的传统;前者是旧有形态的艺术设计,后者主要是指旧有形态的艺术设计的传统精神。形态的艺术设计,后者主要是指旧有形态的艺术设计的传统精神。第三节第三节文化与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36页/共45页表现:表现:1)、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精神源泉,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借鉴和汲取的主
34、要内核。2)、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所在,是人们心理不同,文化认同的依据,是民族精神的依托。3)、文化传统是现代艺术设计巨大的艺术之源,文化传统都给予我们无穷的启示和帮助。现代设计首先是为当代中国人的设计,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设计,设计中的文化取向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取向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由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所组成所丰富的。总之,把握文化传统中精神内核,把它融入到我们设计中,以至在我们设计中创造出那种深具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优秀设计来。应是我们每个中国艺术设计师所追求。第三节第三节文化与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37页/共45页设计概论
35、|第七章设计与文化习题讲解习题讲解怎样理解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怎样理解设计与文化的关系?1)、艺术设计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他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作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确证人的存在,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他培养和滋养了人。文化的出现标志着动物的“人”转变为创造性的人,社会的人,思想的人,和会从事设计的人。2)、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行为的产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文化的基本形态,他包含着文化的基本性质。工艺美术作为文化大系统的子系统,首先是物质文化的存在,其次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存在,离开对物质文化的把握与理解,就不能理解
36、工艺文化。3)、设计文化是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时光所遗留下来的工艺文物所反映文化,文化的发展程度。成为研究人类文化性质的相互影响,传播、整合、研究文化在不同时期继承、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第一手资料。第38页/共45页习题讲解习题讲解具体表现在:a:工艺造物是最终产品的形态而不是原材料生产;B、工艺文化是生活的文化,是为生活服务的设计文化;C、工艺造物是一般的造物的上升形态,在这样一个上升形态中更集中体现着人的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反映人的本质。D、作为艺术的创造,它具有生活的适用性,可以作为生活的工具,用具等被使用,而不同于优化,雕塑之类的广泛意义上的艺术造物
37、。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39页/共45页习题讲解习题讲解生活方式与艺术设计的辩证关系如何?生活方式与艺术设计的辩证关系如何?1)、生活方式即人生活着的方式,作为科学范畴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及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2)、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互为关系,首先,它提供了人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3)艺术设计是人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化而设计出的一种创造性方式。4)、艺术设计是对物的设计,也是一种物的使用方式的设计,物的使用是生活方式的具体内涵之一。5)、一定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设计,设计是适应生活方式
38、的产物。总之,随着艺术设计从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的扩展、服务、程序关系一类的非物质设计的增加,二是艺术设计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将日益扩大,它不仅在美的层面上,更多的会在包括伦理道德在内其他层面上产生更深刻的影响。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40页/共45页习题讲解习题讲解如何理解设计中的如何理解设计中的“民族性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所组成所丰富的,各民族的传统在当代的文化交流,更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博大、精深这样的文化底蕴。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设计,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设计,设计中文化趋向,尤其是民族文化的趋向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设计概论|第七章
39、设计与文化第41页/共45页习题讲解习题讲解艺术设计于传统文化设计的关系?(怎么认识设计中的文化传统问题?艺术设计于传统文化设计的关系?(怎么认识设计中的文化传统问题?文化传统与设计的关文化传统与设计的关系?系?怎么样理解艺术设计民族性的问题?)怎么样理解艺术设计民族性的问题?)设计是文化,一是传统的艺术设计;二是艺术设计的传统;前者是旧有形态的艺术设计,后者主要是指旧有形态的艺术设计的传统精神。表现:1)、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精神源泉,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借鉴和汲取的主要内核。2)、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所在,是人们心理不同,文化认同的依据,是民族精神的依托。3)、文化传统是现代艺术
40、设计巨大的艺术之源,文化传统都给予我们无穷的启示和帮助。现代设计首先是为当代中国人的设计,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设计,设计中的文化取向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取向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由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所组成所丰富的。总之,把握文化传统中精神内核,把它融入到我们设计中,以至在我们设计中创造出那种深具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优秀设计来。应是我们每个中国艺术设计师所追求。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42页/共45页习题讲解习题讲解补充:设计是文化,因此,设计也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从现代艺术设计来看,传统的手工艺术可以说成是它的传统。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以其独具匠心的设
41、计,巧夺天工的制作,形成了千姿百态、美妙绝伦的工艺世界。它不仅服务于历代中国人的生活,亦造福于全人类。早在汉代,丝绸之路便将中国的传统的工艺文化和艺术设计传入西亚并远及欧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范之一的陶瓷工艺文化,更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陶瓷到丝绸,从青铜到玉石雕刻,中国的传统艺术设计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而由这些伟大的创作和设计所积淀的艺术设计传统,不仅代表着辉煌的历史,更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从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而言,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设计当艺术设计的传统都是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设计概论|第七章设计与文化第43页/共45页设计概论|第六章设计的哲学习题讲解习题讲解造物设计文化的具体表现。造物设计文化的具体表现。工艺造物是最终产品形态而不是半成品或原材料生产;工艺文化史生活的文化,是为生活服务的设计文化;工艺造物是一般的上升形态,在这样一个上升形态中更集中体现人的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反映人的本质;作为艺术的造物,它具有生活实用性,可以作为生活的工具等被使用。第44页/共4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5页/共45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