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管理方案9篇.docx
《环境卫生管理方案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管理方案9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卫生管理方案9篇【篇1】环境卫生管理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对我省“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思想新理念,按照省、市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县为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方案。二、工作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县镇村联动、社会参与、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完善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管理体制,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本镇人居环境质量。三、工作任务(一)保洁要求1、保洁工作要求做到
2、“三个无”,即保洁区域内无暴露垃圾、无乱张贴、无乱堆放;2、垃圾收运要求做到日产日清,即当日生活垃圾当日收集当日转运。(二)保洁范围1、村内及周边道路路面和路边三米范围内;2、村内公共场所;3、池塘、沟壕、河道河面、河坡、排水沟、排污沟;四、工作职责1、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按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镇管行政村,行政村管村民小组。2、镇应成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辖区内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健全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宣传动员,抓好综合整治。重点抓好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等保洁机制的建立和正常运行,确保辖区内县道、乡道、村道、村
3、内主要道路、池塘、沟壕、公共场所等区域干净整洁,无乱丢乱扔、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现象、无卫生死角,督促各村切实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及时清运。定期做好卫生检查评比和卫生补助经费的确定和发放。3、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职责:在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标准,做好本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工作,特别要配足配好保洁设施和保洁员,并建立对村保洁员工作的考核机制,同时要做好对广大村民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形式,公开宣传、张榜公布,务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五、具体措施(一)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环卫
4、设施建设1、建设镇级垃圾中转站:在每镇原有1座镇级垃圾中转站基础上,根据保洁范围和垃圾数量预测数,每村再增建1-3个垃圾收集点或周转箱,扩大垃圾转运覆盖范围,强化区域包干,减少垃圾转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2、增设垃圾桶:在保洁范围内,根据实际需求,配足配好标准垃圾箱、垃圾桶;3、增添垃圾清运车:每名保洁员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4、其它环卫作业工具:每名保洁员配套一定数量的环卫作业工具。(二)统一管理,探索实施农村环境环卫保洁机制1、明确职责:各村仍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明确1名村干部具体负责本村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落实家居门前“三包”责任,家长负责制
5、。2、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现“四有”:镇(管委)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统一转运的规范制度,并遵照执行;有按照每500人不少于1名保洁人员配备的卫生保洁人员;有一批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基本做到农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收集屋、收集运输工具,有1座以上固定收集点或移动收集点,能满足村庄保洁需求;有专项经费,保障保洁人员的工资支付及保洁工具的购置替换。村庄保洁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率达到50%以上,到2023年达到90%,环境卫生长期保持干净整洁。3、人员管理:实行“六个定”,即定人员、定工资、定区域、定标准、定时间、定指标。(1)定
6、人员:对保洁员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分片包干,负责指定区域的保洁工作;(2)定工资:村级保洁员工资按1200元/月标准予以全额浮动考核发放,在此基础上,也可根据工作量给予适当调整。(6)定指标:责任区域内所有垃圾收集清运至村级垃圾中转站(周转箱),并进行登记备查。4、资金筹措:建立完善的长效经费保障机制,首先,县政府纳入每年的财政支出预算,用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日制保洁模式推行,并对长效管理工作突出的实行以奖代补。其次,各镇(管委)要认真编制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预算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五个一点”(县财政贴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里出一点、村民筹一点、社会助一点)。对农村常住人口、暂住
7、人口和所辖企业等,实行垃圾清扫、清运处理有偿服务,保证农村环卫工作的经费来源。5、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市场化: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全面覆盖,对个别村居未实施垃圾袋装上门收集的各镇、村要加强检查指导,确保2023年全面实现垃圾袋装收集全面覆盖。六、考评监督(一)对行政村的考评镇成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小组,由镇督查小组牵头,负责对本镇农村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例行性检查考核,年末组织年度考核,并对各村全年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进行综合性测评,其考核结果与镇财政对各村的转移支付以及工作评优挂钩,并纳入村干部的年末奖金考核的指标体系,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
8、人镇政府将予以表彰。(二)对保洁员的考评从各村的保洁员中挑选出1名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员兼任组长,负责本村保洁员的日常管理,镇环卫主管部门要进行经常性督查,每周不少于1次例行性检查考核,其考核结果与村级保洁员的工资发放挂钩;对考评累计三次不合格的保洁员,将予以辞退。(三)对爱卫办、环卫所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考评由镇督查小组、爱卫办牵头制订考核表,紧扣标准,严格执行经常性的检查考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奖优罚劣,对工作先进的单位和个人,镇政府将给予表彰。(四)对保洁工作的监督镇、村层层设立保洁工作监督领导小组,镇由镇督查小组、爱卫办牵头、村由各村党组织牵头,聘请人大代表、老党员、老干
9、部、村(居)民代表、其他社会人士为义务监督员,村居要发挥“五长”作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对爱卫办、各村、环卫所、保洁员的工作予以监督、测评、检查。【篇2】环境卫生管理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宜居乡村的总体要求,加快创建省县级文明城市和建设国际旅游岛步伐,全面推进生态美丽村居建设,切实提高我县卫生环境管理水平,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同志“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发展理念,落实省、市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县为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
10、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方案。二、工作目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工作,以“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镇管行政村,行政村管村民小组。县各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农村环境保洁长效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积极协调各级单位,推进落实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逐步完善健全“户袋装、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管理体制,有效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三、具体措施农村道路环境卫生保洁和垃圾集中收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鼓励采取社会化运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各镇(管委)在村道保洁和垃圾处理方面可采取统一认识、分级负
11、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的运作模式。(一)明确保洁范围要明确各村保洁范围、村道路线,落实定岗、定员、定责管理制度,做到不留死角,具体保洁范围为:1、村内主要村道及路边的清扫保洁;2、村内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屋边垃圾杂物清扫、保洁、收集;3、海(渔港)、池塘、沟壕、河道、排水沟、排污沟等“六水”及其边坡和海滩(简称“六边”)垃圾杂物的清理;4、村内绿化带养护及绿化带内垃圾清理;5、村内住户垃圾袋装收集;6、垃圾收集点的管理;7、村内公厕的管理。(二)落实工作责任1、各镇(管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考核。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及时
12、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工作开展情况。2、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各镇要制订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实施方案。做到定区域、定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间。各村要把这“六定”及人员姓名、电话等信息编制成册,并送镇(管委)和县城管局备案。重点抓好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等保洁机制的建立和正常运行,确保辖区内县道、乡道、村道、村内主要道路、“六水”、“六边”、公共场所等区域干净整洁,无乱丢乱扔、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现象、无卫生死角,督促各村切实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并要定期做好卫生检查评比和卫生补助经费的确定和发放。3、各村要落实保洁员进行上门收集袋装垃圾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保洁,抓好村道各个重点路段、重点部位
13、的环境卫生整治;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场所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并根据需要添置一定数量的环卫设施。各村保洁员负责收集本村农户及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同时,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制度,明确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保洁的责任,并将收集垃圾袋装后放置到垃圾收集点,确保及时清运。(三)明确环卫作业标准1、各村主要道路、背街小巷、公共场所的保洁清扫,每天一次普扫和全天保洁;普扫时间为早晨6:00至8:00,保洁从上午8:00至下午18:00,做到路面无垃圾、无余泥渣土、无果皮、无纸屑烟头、道路路面干净见本色,垃圾日产日清,村内环境整洁;2、海(渔港)、池塘、沟壕、河道、排水沟、排污沟等“六水”及其“六边
14、”垃圾杂物及的清理,村内绿化带内垃圾清理按保洁时间,每天从上午8:00至下午18:00,确保水面无漂浮物,边坡和绿化带内无垃圾杂物;3、袋装垃圾每天收集一次,下午15:00至17:00,并运至村内指定垃圾收集点,确保不漏收,不洒漏不产生二次污染,并由环卫公司18:00至20:00间转运到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理;4、公厕管理,每天集中清洗三次,分别为上午,中午,和下午各一次,确保公厕内无异味;5、垃圾收集点、果皮箱、垃圾桶的管理:每天垃圾收集点的垃圾清运后,及时进行清扫、清洗,确保垃圾收集点及周边干净整洁,果皮箱、垃圾桶垃圾每天清理,不满溢,垃圾不过夜,箱盖闭合完整。6、环卫工人作业时应穿着
15、工作服,应主动避让行人、车辆,清扫时不逆风、不扬尘,垃圾必须堆放在指定垃圾站,不得随意乱倒,严禁焚烧枯草树叶。7、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各路段的清扫保洁工作任务。因突发事件造成的路面污染,视路面污染面的大小,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突击清理完毕。(四)保障资金投入原则上按村人口每500人至少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和相应的环卫车辆。根据我县自然村分散,人口数参差的特点,各村保洁员人数及设备配套由各镇统筹安排,各村保洁工作由各镇统一管理。具体经费筹措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措”的原则,采取县财政每年补助每个行政村12万元,由镇进行统筹分配给各村,不足部分由各镇(管委)补助一点、各村自筹一点,村民收缴一点,乡贤
16、捐赠一点等多方筹集方式,确保经费落实。镇(管委)、村出资部分可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收取农村卫生保洁费形式筹集,县农村环境保洁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应配合协调,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五)加强监督管理1、建立以“五老”人员为主的义务监督队加强对所属村道的卫生进行巡查监督,发现问题拍照取证、登记造册纳入月考核的评分依据。所扣罚工资作为监督队经费。各镇(管委)城管中队要加强巡查监管,对各村村内存在的建筑垃圾追根索源,发现一宗查处一宗。同时,各村居也要加强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各镇根据实际情况对村内环卫保洁工作实行考核奖惩制度。鼓励社会监督,对环卫作业人员管理情况和所有上级抽查、新闻媒体(包括报社、县
17、电视台、公众信息网)曝光及群众举报的问题经查实均作为考核依据,比照扣分,整改不落实的加倍扣分。3、创新垃圾费征收方式。根据_办20_号及20_号精神和_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改革方案(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改革方案从20_年1月1日起实施)建议先由县城区实行委托自来水公司收取袋装垃圾收集费试点工作。四、工作要求(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农村环境卫生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镇(管委)要把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提升到贯彻党的十九大和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上来抓。要把深化拓展城乡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途
18、径,围绕实施本方案精神,结合本镇(管委)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措施,扎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二)加强督查考评,确保工作到位在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要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机制,按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标准,做好本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工作,组织人员对镇(管委)、村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特别要建立对村保洁员工作的考核机制,同时通过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形式,公开宣传、张榜公布,务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镇(管委)要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纵深推进农村
19、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工作的有效载体,以宣传教育“进农户、进商铺、进学校、进景区”为重要抓手,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村级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营造“爱环境、讲卫生、守秩序、促和谐”和“人人参与、全民动手”的浓厚氛围。【篇3】环境卫生管理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宜居乡村的总体要求,加快创建省县级文明城市和建设国际旅游岛步伐,全面推进生态美丽村居建设,切实提高我县卫生环境管理水平,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
20、、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同志“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发展理念,落实省、市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县为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方案。二、工作目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工作,以“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镇管行政村,行政村管村民小组。县各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农村环境保洁长效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积极协调各级单位,推进落实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逐步完善健全“户袋装、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
21、处理管理体制,有效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三、具体措施农村道路环境卫生保洁和垃圾集中收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鼓励采取社会化运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各镇(管委)在村道保洁和垃圾处理方面可采取统一认识、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的运作模式。(一)明确保洁范围要明确各村保洁范围、村道路线,落实定岗、定员、定责管理制度,做到不留死角,具体保洁范围为:1、村内主要村道及路边的清扫保洁;2、村内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屋边垃圾杂物清扫、保洁、收集;3、海(渔港)、池塘、沟壕、河道、排水沟、排污沟等“六水”及其边坡和海滩(简称“六边”)垃圾杂物的清理;4、村内绿化带养护
22、及绿化带内垃圾清理;5、村内住户垃圾袋装收集;6、垃圾收集点的管理;7、村内公厕的管理。(二)落实工作责任1、各镇(管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考核。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工作开展情况。2、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各镇要制订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实施方案。做到定区域、定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间。各村要把这“六定”及人员姓名、电话等信息编制成册,并送镇(管委)和县城管局备案。重点抓好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等保洁机制的建立和正常运行,确保辖区内县道、乡道、村道、村内主要道路、“六水”、“六边”、公共
23、场所等区域干净整洁,无乱丢乱扔、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现象、无卫生死角,督促各村切实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并要定期做好卫生检查评比和卫生补助经费的确定和发放。3、各村要落实保洁员进行上门收集袋装垃圾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保洁,抓好村道各个重点路段、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整治;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场所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并根据需要添置一定数量的环卫设施。各村保洁员负责收集本村农户及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同时,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制度,明确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保洁的责任,并将收集垃圾袋装后放置到垃圾收集点,确保及时清运。(三)明确环卫作业标准1、各村主要道路、背街小巷、公共场所的保洁清扫,每天一次普扫和
24、全天保洁;普扫时间为早晨6:00至8:00,保洁从上午8:00至下午18:00,做到路面无垃圾、无余泥渣土、无果皮、无纸屑烟头、道路路面干净见本色,垃圾日产日清,村内环境整洁;2、海(渔港)、池塘、沟壕、河道、排水沟、排污沟等“六水”及其“六边”垃圾杂物及的清理,村内绿化带内垃圾清理按保洁时间,每天从上午8:00至下午18:00,确保水面无漂浮物,边坡和绿化带内无垃圾杂物;3、袋装垃圾每天收集一次,下午15:00至17:00,并运至村内指定垃圾收集点,确保不漏收,不洒漏不产生二次污染,并由环卫公司18:00至20:00间转运到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理;4、公厕管理,每天集中清洗三次,分别为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卫生 管理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