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教学文案.ppt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教学文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教学文案.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论语(ln y)(ln y)选读选读一、天下一、天下(tinxi)有道,丘不有道,丘不与易也与易也第一页,共59页。先秦诸子: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先秦诸子: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dp)(dp)受过教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
2、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第二页,共59页。先秦先秦(Xin Qn)(Xin Qn)诸子散文概论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先秦(Xin Qn)(Xin Qn)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
3、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墨、法四家的著作。第三页,共59页。儒家儒家(Rji)(Rji)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liy)(liy),即易书诗,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育,整理诗
4、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子先后有3000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人,其中著名的有70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过”与与“不及不及”。确立了。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第四页,共59页。孟子
5、孟子(mng z)(mng z)(前(前372372前前289289年),是战年),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学者。国中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学者。思想要点:思想要点:一、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恶一、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恶(xiw)(xiw)、辞让、是非之心)。辞让、是非之心)。二、宣扬民本思想。二、宣扬民本思想。三、提倡仁政。三、提倡仁政。第五页,共59页。荀子(前荀子(前313313前前230230年),是先秦最后年),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一位儒学大师。他提出他提出(t ch)(t ch)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然的思想。认为人性是邪恶的然的思想。认为人性
6、是邪恶的性恶论,性恶论,所以弘扬所以弘扬“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第六页,共59页。墨家墨家(Mji)(Mji)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学。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他主张层的思想家。他主张“非攻非攻”(反(反对掠夺性战争)、对掠夺性战争)、“兼爱兼爱”(既爱(既爱自己自己(zj)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和祖国,也
7、爱别人和别国)。国)。第七页,共59页。道家道家(Doji)(Doji)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rnw)(rnw)是老子和庄子。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思想核心是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庄子(约前庄子(约前369-369-前前286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他继承和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他继承和发展老子发展老子“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的观
8、点,认为“道道”是无限的、是无限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主张齐物我、齐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第八页,共59页。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荀子的学生。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义哲学家,法家思想
9、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反对主张法治,反对(fndu)(fndu)儒家的礼治,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认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认为为“法治、术治、势治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都是帝王之具。具。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法法家家第九页,共59页。先秦的诸多经典,如论语先秦的诸多经典,如论语(ln y)(ln y)孟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等,都
10、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第十页,共59页。先先秦秦诸诸子子都都是是我我国国文文化化的的宝宝贵贵遗遗产产。这这一一时时期期就就流流派派风风格格之之多多、哲哲思思(z zh h s s)之之深深、影影响响之之远远、原原创创作作之之强强而而言言,是是空空前前的的,也也可可以以说说是是绝绝后后的的。第十一页,共59页。儒家思想及其论语儒家思想及其论语(ln(ln y)y)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
11、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四书”。论语共。论语共20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bn g)(bn g)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夫子既卒,门人相
12、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论lnln:编纂。):编纂。)第十二页,共59页。论语二十篇:论语二十篇:学而为政八修学而为政八修里仁公冶长雍里仁公冶长雍也也述而泰伯子罕述而泰伯子罕乡党乡党(xindn)先进颜渊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子路宪问卫灵公公季氏阳货微子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子张尧曰第十三页,共59页。语录语录(yl)(yl)体的特点体的特点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种:()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ynln);()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1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间的对话经过情形;()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的言论(ynln)。第十四页,共59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出自诗经小雅。小雅。司马迁史记司马迁史记(sh j)(sh j)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子:“诗有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行者则而
14、行之。”郑玄把郑玄把“高山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比喻崇高的道德,“仰仰”是慕仰;是慕仰;“景行景行”是是“明行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动的准则。“止止”解释为语助词。解释为语助词。高山仰止,景行高山仰止,景行(jnxn)行止行止j jngngh h ngngx x ngng高山,人们仰望;宽广高山,人们仰望;宽广(kungung)的大道,的大道,人们沿着它伸引的方向前进。人们沿着它伸引的方向前进。第十五页,共59页。论论语语名名言言(mngyn)警警句句第十六页,共59页。1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
15、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会君子不会(b hu)(b hu)致力于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2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第十七页,共59页。3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五十而
16、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为都能合于规矩(gu ju)(gu ju)的境界了。的境界了。)第十八页,共59页。4 4、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5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
17、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利益。)6 6、父母、父母(fm)(fm)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父母(fm)(fm)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第十九页,共59页。7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腐烂腐烂(fln)(fln)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能粉刷。)8 8、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第二十页,共59页。9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乐运其智以利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乐运其智以利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承载以利生,如山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承载以利生,如山不动,万物不动,万物(wnw)(wnw)荣焉。智者善应事,动如荣焉。智者
19、善应事,动如脱兔(行动敏捷);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脱兔(行动敏捷);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智者得志而(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乐,仁者无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有德则众归。】有德则众归。】第二十一页,共59页。10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111、默而识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1212、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舍昼夜!1313、鸟之将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其鸣也哀;人之将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善。1414、
20、君子坦荡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小人经常心绪不宁(xn x b nn)(xn x b nn)。)。)1515、三军可夺帅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虽众,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其志,不可得而夺也。)第二十二页,共59页。1616、知者不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1717、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
21、听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言,非礼勿非礼勿动。(有失礼教的东西不看动。(有失礼教的东西不看,有失礼教的传有失礼教的传闻不听闻不听,有失礼教的话语不说有失礼教的话语不说,有失礼教的有失礼教的事情不做。)事情不做。)1818、君子、君子(jnz)(jnz)成人之美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不成人之恶;小小人反是。(君子人反是。(君子(jnz)(jnz)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反。)第二十三页,共59页。1919、君子以文会友、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礼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礼乐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乐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fz
22、h)(fzh)为仁,为仁,可谓得其交友之道。)可谓得其交友之道。)2020、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则言不顺;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则事不成。2121、其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令不从。第二十四页,共59页。2222、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323、言必信、言必信,行必果。行必果。2424、人无远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必有近忧。2525、君子泰而不骄、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安静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
23、,所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所谓“君子不骄君子不骄”就是一个人,若胸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就是一个人,若胸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灵的勇敢(ynggn)(ynggn),他可以泰然自若而没有,他可以泰然自若而没有骄矜之气;而一个人处处张扬,处处表现出骄骄矜之气;而一个人处处张扬,处处表现出骄傲,甚至处处攻击,他少了一种气定神闲,这傲,甚至处处攻击,他少了一种气定神闲,这就是小人。)就是小人。)第二十五页,共59页。2626、工欲善其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做好必先利其器。(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
24、重要。准备工作非常重要。)2727、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别人的心理(xnl)(xnl)、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第二十六页,共59页。2828、既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则安之。2929、小不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
25、事情上不忍耐则乱大谋。(在小事情上不忍耐让步,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让步,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3030、道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相为谋(b xing wi mu)(b xing wi mu)。(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第二十七页,共59页。3131、日知其所亡、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矣。(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的了。)3232、君子之过也、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下 有道 优秀 课件 教学 文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