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危险源辨识.pptx





《职业危害及危险源辨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及危险源辨识.ppt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3年4月25日,在全国职业病防治通报会上卫生部发布“职业病高发行业的职工体检报告”。据报告统计据报告统计,我国煤炭、煤炭、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电子、轻工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电子、轻工等几大职业病高发行业现有4633952名在岗职工,54参加了2013年的职业健康体检,发现134244人有职业病。其中,几大行业现有职业病人人数分别为:煤炭业煤炭业6808068080人、化工业人、化工业33753375人、冶金业人、冶金业2028020280人、电人、电力业力业35373537人、建材业人、建材业80208020人、电子业人、电子业704704人、轻工业人、轻工业54925492人
2、、其他人、其他2475624756人人。第1页/共84页2职业病是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例如从事矿山开采、翻砂造型、玻璃、陶浇等作业的工人,因长期接触含二氧化硅粉尘而得矽肺;从事冶炼、蓄电池、铸铅字、钳制品等工人,因接触烟、尘而患铅中毒等等。第2页/共84页3矿山生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比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由此导致各种职业病并存,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眼耳鼻喉病及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中以尘肺病为主,包括矽肺病、煤肺病
3、、煤矽肺病等,占各种职业病的70以上。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了作业场所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要求及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的要求。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矿区水源和供水工程应保证矿区工业用水量,其水质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毒物、有害物理因素等进行定期监测。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I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一次。对于疑似尘
4、肺患者,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1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复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3年拍片复查1次。第3页/共84页4十类职业病危害 1.1.粉尘类:粉尘类:矽尘、煤尘、石黑尘、炭墨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各种粉尘。2.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等。3.3.化学物质类:化学物质类:铅、汞、锰、镉、锌、铊、钒、
5、磷、砷、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已烷、汽油、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丙烯酉脘、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根据职业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导致诊断为职业中毒性肝病的化学毒物;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导致诊断为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化学毒物。第4页/共84页54.4.物理因素:物理因素:
6、高温、异常气压、振动、放射线、微波、高频等物理因素。5.5.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森林脑病病素、布氏杆菌等生物因素。6.6.皮肤损害因素:皮肤损害因素:可导致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等职业性皮肤病的皮肤损害因素。7.7.眼部损害因素:眼部损害因素:可导致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的眼部损害因素。8.8.耳鼻咽喉损害因素:耳鼻咽喉损害因素:可导致噪声聋、铬鼻病的职业性有害因素。9.9.致癌物:致癌物: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以及焦炉作业,铬酸盐制造作业产生的致癌物。10.10.其他:其他:可导致化学灼伤,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
7、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牙酸蚀病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第5页/共84页6职业危害因素概念:在生产劳动场所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或有害作用的因素。有三种不良后果:(1)可能引起身体的外表变化,俗称“职业特征”,如皮肤色素沉着等(2)可能引起职业性疾患-职业病及职业性多发病(3)可能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的抵抗能力第6页/共84页7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工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及噪音、振动、辐射、高温业毒物、生产性粉尘及噪音、振动、辐射、高温等物理性危害因
8、素,如果管理不善,等物理性危害因素,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造成职业中毒、尘肺、噪声病、振动病、中暑等职业病。往往会造成职业中毒、尘肺、噪声病、振动病、中暑等职业病。第7页/共84页8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1.化学性因素化学性因素(1)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铅、汞等金属类毒物,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2)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如矽尘、滑石尘、电焊烟尘、石棉尘、聚氯乙烯粉尘、玻璃纤维尘,
9、腈纶纤维尘等。第8页/共84页92.2.物理性因素物理性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岗位、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操作、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2)噪声如来自机械力(固体或液体表面的振动),气体湍流,电动力及磁动力等。如催化“三机”室、加热炉、高压蒸汽放空、泵、球磨机、粉碎机、机械传送带、电气设备等。(3)振动如循环压缩机转动;使用风动工具,如锻锤、风锤;电锯、捣固机;研磨作业的砂轮机、铣床、镟床;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火车等。(4)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如料位计的Y射线等。(5)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热处理时
10、的高频电磁场,电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等。第9页/共84页103.3.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所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如引起森林工作者的职业性森林脑炎的是由蟀传布的一种森林脑炎病毒等。第10页/共84页114.4.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特别多见于检修期间,有的一天工作10-12h,连续10d、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组织不当则不利于员工的健康。(2)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或生产不正常时。如重油加氢,高压,硫化氢浓度大,易发生燃烧、爆炸和
11、中毒,新工人紧张,老工人在试运行期间也十分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如超负荷的加班加点,还有检修时的工业探伤工作量往往过大。(4)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疲劳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第11页/共84页125.5.卫生条件和技术措施不良的有关因素卫生条件和技术措施不良的有关因素(1)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有毒与无毒岗位设在同一工作间;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2)防护措施缺乏、不完善或效果不好如一些包装厂房或操作岗位,往往缺乏防尘、防毒、防噪声等措施,特别是聚丙烯粉料、硅酸铝催化剂等包装时粉尘飞扬
12、。(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铆工与焊工在同一厂房作业,铆工有耳塞防噪声,但焊工却没有;焊工有防紫外线的面罩,保护眼睛,铆工却没有。(4)自然环境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长时间头部受照而发生中暑。(5)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漏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入了氯气;化肥厂的氨气泄漏,同样,也可使处于下风侧的其他工种工人受害。第12页/共84页13行业行业产品种类产品种类接触的主要毒物接触的主要毒物化学矿化学矿硫铁矿硫铁矿磷矿磷矿其他矿其他矿NOX、CO、SO2NOX、CO、SO2、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砷、砷、SO2、As2O3无机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酸类酸类碱类碱
13、类无机盐无机盐单质单质工业气体工业气体硝酸、硫酸、盐酸硝酸、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化物、硫酸盐、氯酸盐等硫化物、硫酸盐、氯酸盐等黄磷、赤磷、金属钠黄磷、赤磷、金属钠NOX、CO、SO2有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基本有机原料基本有机原料一般有机原料一般有机原料乙炔、电石、苯、甲苯乙炔、电石、苯、甲苯乙醛、丙醇、乙醚等乙醛、丙醇、乙醚等化肥化肥氮肥氮肥磷肥磷肥一氧化碳、硫化氢、氨等一氧化碳、硫化氢、氨等硫酸、氟化氢、四氟化硅等硫酸、氟化氢、四氟化硅等农药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氮农药有机氮农药其他农药其他农药六六六、苯、氯气等六六六、苯、氯气等磷、三
14、氯化磷、三氯乙醛等磷、三氯化磷、三氯乙醛等甲萘酚、光气等甲萘酚、光气等三氧化二砷、硫酸铜等三氧化二砷、硫酸铜等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和树脂塑料和树脂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四氟乙烯、氯乙烯等四氟乙烯、氯乙烯等丁二烯、苯乙烯等丁二烯、苯乙烯等乙二醇、苯酚等乙二醇、苯酚等涂料涂料油漆油漆颜料颜料苯、二甲苯、苯酚等苯、二甲苯、苯酚等酸甲酯、氧化铅、镉红等酸甲酯、氧化铅、镉红等化工生产中接触的主要毒物第13页/共84页14燃料燃料纤维用燃料纤维用燃料成色剂成色剂对硝基氯化苯、苯胺等对硝基氯化苯、苯胺等有机染料及粉尘有机染料及粉尘信息用品信息用品胶片胶片磁带磁带照相用品照相用品醋酸、硝化纤
15、维素等醋酸、硝化纤维素等氧化铬、氧化磁铁氧化铬、氧化磁铁硫代硫酸钠、硫酸硫代硫酸钠、硫酸化学试剂化学试剂高纯酸试剂高纯酸试剂官能团分析官能团分析仪器用试剂仪器用试剂各种酸、各种碱各种酸、各种碱各种有机试剂:醛类、醇类各种有机试剂:醛类、醇类酸、肟酸、肟橡胶橡胶加工药品加工药品加工配料和混炼加工配料和混炼胶液制作胶液制作亮油熬制亮油熬制防老剂甲、防老剂丁、硫磺防老剂甲、防老剂丁、硫磺防老剂甲、防老剂丁、松香防老剂甲、防老剂丁、松香苯、二氯乙烷、汽油氧化铅苯、二氯乙烷、汽油氧化铅催化剂和助剂催化剂和助剂催化剂催化剂助剂助剂铬盐、硫酸盐、二氧化钒铬盐、硫酸盐、二氧化钒固色剂、五氧化二磷固色剂、五氧化
16、二磷化工机械化工机械防腐防腐强酸、铅、氮氧化物等强酸、铅、氮氧化物等工业毒物主要靠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经消化道的少见第14页/共84页15呼吸道吸入呼吸道吸入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途径,约占职业中毒数的途径,约占职业中毒数的95%95%。散布于空气中的毒物随着。散布于空气中的毒物随着人的呼吸过程而进入人体肺部,人体气管和肺泡具有很大人的呼吸过程而进入人体肺部,人体气管和肺泡具有很大的吸收能力。人体肺泡面积大(总面积为的吸收能力。人体肺泡面积大(总面积为55-120m55-120m2 2),吸),吸收能力强。进入人体的毒物通过肺泡上丰富的微血管
17、吸收,收能力强。进入人体的毒物通过肺泡上丰富的微血管吸收,毒物很快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毒物很快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皮肤的吸收皮肤的吸收发生在与毒物接触的过程中,对于脂溶性发生在与毒物接触的过程中,对于脂溶性或类脂溶性物质,如芳香族的硝基、氨基化合物,金属有或类脂溶性物质,如芳香族的硝基、氨基化合物,金属有机铅化合物以及有机磷化合物等,在与皮肤接触过程中溶机铅化合物以及有机磷化合物等,在与皮肤接触过程中溶解于脂肪而进入人体。对于具有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解于脂肪而进入人体。对于具有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酚类及黄磷等,则通过破坏人体皮肤的保护屏障作用碱、酚类及黄磷等,则通过破坏人体皮肤的保护屏
18、障作用而进入人体。而进入人体。第15页/共84页16影响毒害程度的因素影响毒害程度的因素(1 1)有毒物的毒性大小)有毒物的毒性大小(2 2)空气中毒物的含量,即有毒物的浓度的大小。)空气中毒物的含量,即有毒物的浓度的大小。(3 3)有毒物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有毒物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4 4)作业环境条件与劳动强度。对于高湿、高温作业环境,)作业环境条件与劳动强度。对于高湿、高温作业环境,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血液循环及呼吸加快,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血液循环及呼吸加快,从而增加吸收有毒气体的速度。劳动强度大,呼吸频率高,从而增加吸收有毒气体的速度。劳动强度大,呼吸
19、频率高,呼吸深度大,中毒也就快。呼吸深度大,中毒也就快。(5 5)个体的年龄、性别和体制情况。相同接触条件下,有)个体的年龄、性别和体制情况。相同接触条件下,有些人可能没有危害症状,而有些人会中毒,且中毒程度也些人可能没有危害症状,而有些人会中毒,且中毒程度也不同,这与各人的年龄、性别和体制情况有关。不同,这与各人的年龄、性别和体制情况有关。第16页/共84页17有毒物的基本防治措施有毒物的基本防治措施(1 1)密闭、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基本途径。)密闭、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基本途径。(2 2)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这是从根本上)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这是从根本上解
20、决毒物危害的首选方法。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方法。(3 3)通风,这是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保)通风,这是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的常用、有效措施。持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的常用、有效措施。(4 4)排出气体的净化,就是利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排出气体的净化,就是利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含毒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降低空气中有毒有害物分离含毒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降低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质浓度。(5 5)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第17页/共84页18使用化学毒品的作业场所的防治措施使用化学毒品的作业场所的防治措施 (1 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
21、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2 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业场所隔离。(3 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通风设施。(4 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5 5)使用化学毒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使用化学毒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
22、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6 6)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者处理从事使用高毒物品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者处理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作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第18页/共84页19刺激性气体的危害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发热纵膈气肿、颈部皮下组织气肿肺水肿窒息性气体的毒性和危害单纯窒息性气体(氮气)血液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细胞窒息性气体(氰化氢)第19页/共84页20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及危害对粘膜和皮肤的
23、刺激作用或致敏作用侵犯神经系统损害造血系统损害肝脏损害肾脏和膀胱致癌作用金属和类金属的毒性和危害急性与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第20页/共84页21生产性粉尘的形成:生产性粉尘的形成:固体物质的机械粉碎,如钙、镁、水泥的粉碎。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或爆破,如矿石开采的爆破。物质的研磨、钻孔等过程产生的粉尘。成品本身是粉状,如炭黑、有机染料,聚氯乙烯等多种树脂。粗尘:粗尘:粒径大于40m,相当于一般筛分的最小粒径,在空气中易于沉降。细尘:细尘:粒径10-40m,在明亮光线下肉眼可看见。微尘:微尘:粒径0.25-10m,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超微尘:超微尘:粒径小于0.25m,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一般将
24、一般将d5md5m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可随呼吸进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可随呼吸进入并沉积在肺部,对肺部危害最大,是防尘的主要对象。入并沉积在肺部,对肺部危害最大,是防尘的主要对象。第21页/共84页22粉尘的危害:尘肺、中毒、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皮肤疾患、眼疾患、变态反应、致癌作用等第22页/共84页23尘肺病相关知识 尘肺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尘肺大部分为
25、无机尘肺。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沛、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矽沛、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佛、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佛、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第23页/共84页24尘肺病的临床表现尘肺病的临床表现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1、咳嗽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2、咳痰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危害 危险源 辨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