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弛豫》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介电弛豫》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电弛豫》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态介电常数极化弛豫和介电损耗,介电频谱德拜弛豫和共振弛豫,动态介电常数在静电场下测得的介电常数称为静态介电常数,在交变电场下测得的介电常数称为动态介电常数,动态介电常数与测量频率有关。前面主要介绍了在静电场作用下的介电性质,下面介绍一下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的介电性质。弛豫时间 relaxation time因为电介质的极化强度是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和固有偶极矩取向极化三种极化机制的贡献。当电介质开始受静电场作用时,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极化强度才能达到相应的数值,这个现象称为极化弛豫,所经过的这段时间称为弛豫时间。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的弛豫时间很短(电子位移极化的弛豫时间比离子位移极化的
2、还要短),取向极化的弛豫时间较长,所以极化弛豫主要是取向极化造成的。当电介质受到交变电场的作用时,由于电场不断在变化,所以电介质中的极化强度也要跟着不断变化,即极化强度和电位移均将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介质损耗 dielectric loss如果交变电场的频率足够低,取向极化能跟得上外加电场的变化,这时电介质的极化过程与静电场作用下的极化过程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交变电场的频率足够高,电介质中的极化强度就会跟不上外电场的变化而出现滞后,从而引起介质损耗。动态介电常数也不同于静态介电常数。所谓介质损耗,就是在某一频率下供给介质的电能,其中有一部分因强迫固有偶极矩的转动而使介质变热,即一部分电能以热
3、的形式而消耗。可见,介质损耗可反映微观极化的弛豫过程。若作用在电介质上的交变电场为:由于极化弛豫,P P与D D都将有一个相角落后于电场E,设此角为,则D D可写为:其中D1=D0cos(),D2=D0sin()。对于大多数电介质材料,D0与E0成正比,不过比例系数不是常数,而是与频率有关。为了反映这个情况,引入两个与频率有关的介电常数:并有:因1和2与频率有关,所以相角也与频率有关。当频率趋近于零时,极化不出现滞后,这时相角=0。由此可见,当频率接近于零时,1就等于静态介电常数。下面证明在介质中以热的形式所消耗的能量与2()有关。因为电容器中的电流强度为:其中为电容器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在
4、单位体积内介质每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为:可见,能量损失与sin()成正比。损耗因子 loss factor因此,sin()称为损耗因子;因为当很小时,sin()tan(),所以有时也称tan()为损耗因子。因为介质损耗与电场强度的频率、温度以及极化机制等都有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介质损耗大的材料,做成元件质量也差,有时甚至不能使用。所以介质损耗的大小,是判断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注意:在某一频率范围的介质损耗小,并不等于在所有频率范围内的介质损耗都小。例如,铌酸锂LiNbO3晶体在室温(20C)时的损耗因子tan()与频率的关系如图2-1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07Hz附近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介电弛豫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