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学大纲.pptx
《美学教学大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教学大纲.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讲授教师:张子程 Ppt 制作:张子程 时间:2007年 9月 10日第1页/共41页 第一编 导论: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目的和要求:了解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的形成;握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问题;重点理解美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章 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的形成 第二章 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 第三章 美学基本问题 第2页/共41页 第一章 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的形成目的和要求:了解丰富多彩的人生与审美现象的关系;掌握审美的历史性;重点理解美学学科诞生的具体内容。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人生与审美现象 第二节 审美的历史性 第三节 美学学科的诞生第3页/共41页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人生与审美现象 一、纷繁复杂的人
2、生现象(一)世界(二)生存(三)人 二、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一)三种型式:真、善、美(二)审美对象(三)审美主体(四)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间的关系 1、静观关系 2、对话关系 3、审美活动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应对应于审美对象的存在(五)美的思考第4页/共41页 第二节 审美的历史性 一、审美现象中的对象实体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有变 化 二、更能体现审美历史性的是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与认 同的变化(一)一些主要范畴内涵与外延的位移(二)一些美学研究的核心内涵在文明或文化层面、领域中的位 移(三)理解审美的历史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能因此更深刻的理解审美现象。2、能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人对自我生存状况
3、的反思,把握 人 对生存状况中审美活动的反思,进而把握美学。3、在前两点的基础上,使我们对美学会有一个更为正确的态 度。第5页/共41页 第三节 美学学科的诞生 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一)审美意识(二)美学思想(三)美学 二、鲍姆加登与美学(一)“美学之父”鲍姆加登(二)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和Esthetica。(三)对鲍姆加登及其美学的评价第6页/共41页 第二章 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目的和要求:重点理解美学发展的简明线索;了解美学研究的对象;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与研究方法。第一节 美学发展简明线索 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第7页/共41页 第一节 美学发
4、展简明线索 一、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一)本体论阶段(二)认识论阶段(三)语言学阶段 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时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三、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简况 比之古典美学有巨大变化,即横向移植西方美学,并通过中西 互释而开始了中国古典美学现代转型的漫长历程。第8页/共41页 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美学史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一)西方美学史的相关看法(二)中国美学史的相关看法 二、影响美学研究对象确立的因素(一)审美的历史性使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研究对象 会有所不同(二)美学理论的多层次性产生不同的美学关注点 三、今天美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什么第9页/共
5、41页 第三节 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一、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一)研究对象性质的独特性 1、它们与社会具有既内在又外在的双重关系。2、它们是精神性的。3、对它们的研究是将研究主体卷入的。(二)研究方法、思想方式上的独特性 二、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三、美学的研究方法(一)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元的(二)美学的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三)哲学方法的基本组成部分第10页/共41页 第三章 美学基本问题 目的和要求: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重点理解美学的内在问题;掌握审美与人生的关系。第一节 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美学的内在问题 第三节 审美与人生第11页/共41页 第一节
6、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美学的哲学基础的构成 美学的哲学基础包括两个角度的内容:一是:美学所内在于其中的空间与界面的基本内涵。二是:涉及这些空间与界面基本内涵的一些学说。二、关于美学哲学基础的基本概念(一)主体与客体的互相依赖(二)关系:实践、生存与语言(三)生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四)非理想性生存和理想性生存第12页/共41页 第二节 美学的内在问题 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一)审美关系 1、审美关系的内涵 2、审美关系对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决定性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二)审美活动 二、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在审美状态中,感性经验不在为知性服务而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一)感性经验由他为转为自为,由无意
7、义的材料转为有意味的形式(二)感性经验反过来整合知性,将知性的抽象的超越转为具体的超越(三)感性经验同时整合欲望,将功利性占有的快感转变为非功利性拥有的审美愉悦(四)审美经验中,主体最终达到自我超越 三、美与审美形态(一)广义的美是一种观念,进而是一种肯定性的价值的观念(二)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的归类与表述 四、艺术(一)狭义的艺术 1、狭义的艺术的内涵 2、狭义的艺术有其精致的规则(二)广义的艺术 五、美育(一)美育的内涵 1、狭义的美育 2、广义的美育(二)美育的价值与根据第13页/共41页 第三节 审美与人生 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一)从实践方面来看 实践、生存是世界的基础,它是
8、生产性的。除此之外,实践、生存与生产有其内在结构,这个结构是包括观照、思考 与享受的。(二)从审美活动方面来看 1、审美活动起源于生存。2、审美活动为生存所需要。3、审美活动在生存中获得内涵。4、审美活动的结果使自我和现实更“痛切”的出现。二、美是一种人生境界(一)境界的内涵 1、境界的本意 2、狭义的境界 3、广义的境界(二)境界有高下之分(三)一个人究竟达到什么境界着眼于其内部的精神状态第14页/共41页 第二编 审美活动论 目的和要求:了解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掌握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重点理解与审美活动发生有的关内容。第一章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第二章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第三章
9、审美活动的发生 第15页/共41页 第一章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目的和要求:了解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重点理解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掌握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明确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有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第四节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第16页/共41页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一、审美需要(一)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1、人的需要根本上是一种超出了机体限制的社会性需要。2、人的需要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人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二)审美需要的特征 1、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
10、然性的生命需要。2、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二、审美理想(一)审美理想的特点 1、审美理想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观念,而是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特点,始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之中。2、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同时,一旦形成就有很高的稳定性,必然会在 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发挥持久而重要的作用。(二)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有两个作用 1、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作出的审美判断。2、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审美趣味(一)审美趣味的内涵 1、审美趣味的含义 2、趣味概念的两
11、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二)日常生活中的趣味不同于审美趣味(三)审美趣味的两个特征 1、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2、审美趣味同时还具有社会性(四)判断一种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第17页/共41页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一、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一)审美是一种最具本己性的活动(二)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 一种交往与对话 二、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一)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二)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 三、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一)审美活动既具有功利性(二)又具有无功利性第18页/共41页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一、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
12、动(一)审美活动的独特意蕴(二)从性质上说,审美活动就是实现人的特殊的精神价值的活动 二、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一)都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其实质是以主体为依据、为目 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二)都必然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 发展。三、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一)审美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最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 价值。(二)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 义的特殊世界。(三)审美活动追寻的不是一般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 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第19页/共41
13、页 第四节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一、审美存在于人类丰富的现实生活中 二、人的存在的内涵(一)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存在物(二)人通过对自然的改变,在他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中来表现自己(三)人的存在根据就在实践活动本身 三、审美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点的一种活动方式(一)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 性的存在方式(二)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 存在方式(三)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 方式第20页/共41页 第二章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目的和要求:重点理解审美主体与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 活动中;
14、了解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掌握审美对象的生 成与显现情况。第一节 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第21页/共41页 第一节 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一、审美活动的存在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的根据 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 变革和启示(一)从人的现实生成的角度来谈美对人的依存性及对人的肯定 意义(二)从主客体关系中来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的(三)在实践活动,即人化活动中论述审美主客体的辩证、互 动、统 一的关系的 三、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所以可能具有现实性的根本条 件第22页/
15、共41页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一)有关惊异的理论探索(二)两个区别 1、美学中的惊异不同于一般生活中所说的好奇、惊诧 2、美学中的惊异也有异于科学和哲学研究中的惊异(三)审美惊异的两个特点 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二、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一)审美体验的内涵(二)审美体验与人生体验关系密切(三)审美体验在本质上又与一般的生活体验不同 三、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一)澄明的内涵(二)对澄明的理论探索(三)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哲学对探讨澄明之境的意
16、义(四)主体如何才能进入澄明之境?第23页/共41页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一、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一)色彩 1、色彩是事物各种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之一 2、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二)线条 1、线条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体外形所作的一种抽象 2、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不同线条丰富的感受经验,是线条之所以能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三)形状 1、形体是事物在空间中具体的存在形式 2、形状不仅构成事物的轮廓,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一定的表情性。(四)音响 1、音响是人的一种听觉对象。2、声音带上情感意味的原因。3、注意: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