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科学进展精品文稿.ppt
《现代自然科学进展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自然科学进展精品文稿.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自然科学进展现代自然科学进展第1页,本讲稿共37页第一节第一节 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n n一、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发现一、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发现n n二、经典物理学上空的二、经典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两朵乌云”n n三、世纪的序幕三、世纪的序幕量子诞生记量子诞生记n n四、四、19051905创造奇迹的一年创造奇迹的一年n n五、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五、广义相对论的建立n n六、量子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六、量子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第2页,本讲稿共37页一、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发现一、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发现n nX-射线:1895,(德)伦琴n n放射性:1896,(法)A H 贝克
2、勒尔n n电子:1897,(英)J J 汤姆逊 第3页,本讲稿共37页二、经典物理学上空的二、经典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两朵乌云”n n“以太漂移”的探索:1887,M-Mn n黑体辐射研究中发生的“紫外灾”难题:1900,瑞利 第4页,本讲稿共37页三、世纪的序幕三、世纪的序幕量子诞生记量子诞生记1黑体辐射研究遭遇“紫外灾难”n n基尔霍夫(基尔霍夫(KirchhoffKirchhoff,1824182418871887)n n18591859年,基尔霍夫定律:年,基尔霍夫定律:n 1860年,基尔霍夫引入了绝对黑体的概念 第5页,本讲稿共37页l l18961896年,维恩辐射定律年,维恩
3、辐射定律 。维恩由于发现了这一辐射定。维恩由于发现了这一辐射定律而获得律而获得1911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n式中B和是常量,为频率。n维恩辐射定律在波长较短、温度较低时才与实验结果相符,而在长波区域却与实验结果之间有着很大的偏差。第6页,本讲稿共37页l l1900年,瑞利金斯公式。n应用瑞利金斯公式求出来的理论值,当频率较低时,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但是,随着频率的升高,与实验结果之间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n当频率极高时,辐射能量将趋向于无穷大,即在紫色一端发散。后来,这个失败被埃伦菲斯特称为“紫外灾难”。第7页,本讲稿共37页2普朗克普朗克“量子量子”假说的提出
4、假说的提出l l18991899年,普朗克依据热力学理论推导出维恩辐射定年,普朗克依据热力学理论推导出维恩辐射定律律 。l l19001900年年1010月,用月,用“内插法内插法”去寻求新的辐射公式,使去寻求新的辐射公式,使其在长波部分渐进于瑞利其在长波部分渐进于瑞利金斯公式,在短波部分金斯公式,在短波部分渐进于维恩公式。渐进于维恩公式。l l19001900年年1010月月1919日,维恩辐射定律的改进日,维恩辐射定律的改进 n这一公式与测量数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令人满意地一致。第8页,本讲稿共37页19001900年年1212月月2424日,量子论的诞生之日。日,量子论的诞生之日。l l关于
5、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能量能量能量能量“量子化量子化量子化量子化”的假设:物的假设:物的假设:物的假设: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的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的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的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的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一个最小的单元。这个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能量单元,称为一个最小的单元。这个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能量单元,称为一个最小的单元。这个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能量单元,称为一个最小的单元。这个不能再分的最小
6、的能量单元,称为“能量子能量子能量子能量子”或或或或“量子量子量子量子”,它的数值的大小与其震动频率,它的数值的大小与其震动频率,它的数值的大小与其震动频率,它的数值的大小与其震动频率成正比,其关系式成正比,其关系式成正比,其关系式成正比,其关系式可写成可写成可写成可写成 n 普朗克辐射公式普朗克辐射公式 (h h 为普朗克常数为普朗克常数)第9页,本讲稿共37页3爱因斯坦与普朗克爱因斯坦与普朗克 对待对待“量子量子”的不同态度的不同态度n n“能量子能量子”假说与经典物理学理论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假说与经典物理学理论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n n普朗克虽然发现了能量子,却没能够立刻理解能量普朗克虽然发
7、现了能量子,却没能够立刻理解能量子,他当时认为能量子的存在子,他当时认为能量子的存在“纯粹是一种形式上的纯粹是一种形式上的假说假说”,他对它,他对它“没有想得太多没有想得太多”。n n19051905年年3 3月,爱因斯坦发表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月,爱因斯坦发表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提出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提出“光量子光量子”假说。假说。n n普朗克总想回到经典理论的立场。普朗克总想回到经典理论的立场。n n由于关于量子论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所起的重大由于关于量子论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所起的重大贡献,普朗克获得贡献,普朗克获得1918191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年度的诺贝尔
8、物理学奖。第10页,本讲稿共37页四、四、1905爱因斯坦的奇迹年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1905 1905年,爱因斯坦写下了五篇著名的论文:年,爱因斯坦写下了五篇著名的论文:n n“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讨论了光量子及光电效应;,讨论了光量子及光电效应;n n“分子大小的新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推导出计算分子扩散速度的数学公式;,推导出计算分子扩散速度的数学公式;n n“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提,提供了分子确实存在的证明;供了分子确实存在的证明;n n“论动体的
9、电动力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给出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理论;,给出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理论;n n“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根据狭义相对论提出了质量与,根据狭义相对论提出了质量与能量可互换的思想。能量可互换的思想。第11页,本讲稿共37页1关于光量子论和关于光量子论和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n n19051905年年3 3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纪事上发表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纪事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论文,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利用光量子概念圆满地论文,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利用光量子概念圆满地解释
10、了光电效应。解释了光电效应。n n光是由一粒粒运动着的大量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光的光是由一粒粒运动着的大量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光的能量集中在光子上,其能量值为能量集中在光子上,其能量值为 E E,光的能量不仅在,光的能量不仅在吸收和发射时是不连续的,在传播过程中也是不连续的;吸收和发射时是不连续的,在传播过程中也是不连续的;它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也是以它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也是以 E E 为最小单位进行吸收和为最小单位进行吸收和发射的。发射的。第12页,本讲稿共37页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的解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的解释 n n电子若要脱离金属表面,需要具备一定的逸出功。射向金电子若要脱离金属表面,需要具备一定的逸
11、出功。射向金属表面上的光,实质上就是具有能量是属表面上的光,实质上就是具有能量是E E 的光粒子(光量的光粒子(光量子)流,当它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由于子)流,当它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由于吸收了光子流中的光子而使自己的能量增加,能量增吸收了光子流中的光子而使自己的能量增加,能量增加值加值E E。n n如果照射光的频率过低,则电子所增加的能量仍然小如果照射光的频率过低,则电子所增加的能量仍然小于其脱离金属表面所需要的逸出功,电子就不能脱离于其脱离金属表面所需要的逸出功,电子就不能脱离金属表面,所以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金属表面,所以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n n如果照射光的频率提高
12、到使电子所增加的能量如果照射光的频率提高到使电子所增加的能量E E 大于大于逸出功,则电子吸收后就会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逸出逸出功,则电子吸收后就会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逸出功,从而脱离开金属表面。功,从而脱离开金属表面。第13页,本讲稿共37页爱因斯坦得出的光电方程爱因斯坦得出的光电方程 l l光电子的能量光电子的能量 、照射光的能量和逸出功、照射光的能量和逸出功 A A 三者之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n爱因斯坦1909年在维尔兹堡会议上首次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概念.n“由于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贡献和发展了光电效应定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14页,本讲稿共37页2对
13、布朗运动的研究最终证实了对布朗运动的研究最终证实了 分子和原子的真实性分子和原子的真实性n n18031803年年1010月月1818日,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创立了新原日,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创立了新原子论。子论。n n181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佛伽德罗提出分子假说。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佛伽德罗提出分子假说。n n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Ernst MachErnst Mach,1838183819321932)和德国物理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德国物理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Wilhelm Ostwald,1853185319321932)分别从实证论和
14、)分别从实证论和“唯能论唯能论”观点出发,对观点出发,对原子原子分子理论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分子理论提出了怀疑和批判。第15页,本讲稿共37页l l18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R.BrownR.Brown,1773177318581858)观察到布朗运动。)观察到布朗运动。)观察到布朗运动。)观察到布朗运动。l l190519051905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指出,悬浮粒子(布朗粒子)的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指出,悬浮粒子(布朗粒子)的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指出,悬浮粒子(布朗粒子)的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指出,悬浮粒子
15、(布朗粒子)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四面八方对它们撞击所引起的。一方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四面八方对它们撞击所引起的。一方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四面八方对它们撞击所引起的。一方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四面八方对它们撞击所引起的。一方面,由于这种撞击是不规则的,所以,来自不同方向的作用面,由于这种撞击是不规则的,所以,来自不同方向的作用面,由于这种撞击是不规则的,所以,来自不同方向的作用面,由于这种撞击是不规则的,所以,来自不同方向的作用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抵消;另一方面,由于悬浮粒子非常小,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抵消;另一方面,由于悬浮粒子非常小,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抵消;另一方面,由于悬浮粒子非常小,相互之间不能完
16、全抵消;另一方面,由于悬浮粒子非常小,使其发生运动所需要的作用力不大。所以,周围分子不均匀使其发生运动所需要的作用力不大。所以,周围分子不均匀使其发生运动所需要的作用力不大。所以,周围分子不均匀使其发生运动所需要的作用力不大。所以,周围分子不均匀碰撞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的作用足以使这些悬浮粒子发生运动。碰撞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的作用足以使这些悬浮粒子发生运动。碰撞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的作用足以使这些悬浮粒子发生运动。碰撞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的作用足以使这些悬浮粒子发生运动。并定量分析,推算出悬浮粒子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平均值、并定量分析,推算出悬浮粒子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平均值、并定量分析,推算出悬浮粒子在单位时
17、间内位移的平均值、并定量分析,推算出悬浮粒子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平均值、溶质分子的大小和克分子数。溶质分子的大小和克分子数。溶质分子的大小和克分子数。溶质分子的大小和克分子数。l l1908190819081908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Jean Baptiste PerrinJean Baptiste Perrin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870187018701942194219421942)通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与爱因斯坦理论相同的结果。)通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与爱
18、因斯坦理论相同的结果。)通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与爱因斯坦理论相同的结果。)通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与爱因斯坦理论相同的结果。第16页,本讲稿共37页n n19081908年,奥斯特瓦尔德转变了对原子论的敌视态度,年,奥斯特瓦尔德转变了对原子论的敌视态度,指出:指出:“原子假说由此提高了地位,成为一种基础巩原子假说由此提高了地位,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固的科学理论。”n n马赫直到逝世前两年依然顽固地声称:马赫直到逝世前两年依然顽固地声称:“我不得不断然我不得不断然否认我是相对论者的先驱,正像我拒绝今天的原子论否认我是相对论者的先驱,正像我拒绝今天的原子论的信仰一样。的信仰一样。”n n普朗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自然科学 进展 精品 文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