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行为税cssz.pptx
《第八章行为税cssz.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行为税cssz.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8 8章章 行为税制行为税制 10.1 10.1 行为税制概述行为税制概述 10.2 10.2 印花税印花税 10.3 10.3 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10.4 10.4 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101 行为税制概述 10.1.1 10.1.1 行为税制的概念行为税制的概念行为税,又称特定目的行为税,是对纳税人的某些特殊行特殊行为为(或特定行为)征收的一类税种的总称。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属于行为税的税种主要有:印花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税和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等。10.1.2 10.1.2 行为税制与一般税制的关系行为税制与一般税制的关系任何税收都是与纳税人的特定经济行为
2、紧密相联的,之所以将它们划分成行为税与一般税两种类型,主要在于说明这两种税收在征税目的、征税方式、征税效果、存续时间、法律地位等方面的明显区别。事实上,这两种税的兴废和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其划分标准也是相对的。总体来看,行为税是税收杠杆的一种特殊运用行为税是税收杠杆的一种特殊运用,是在一般税收基础上对税收外延税收外延和作用领域作用领域的一种有意识的拓展有意识的拓展。10.1.310.1.3行为税制特点和开征的意义行为税制特点和开征的意义行为税由于选择对特定的行为进行课税,具有极强的目的极强的目的性性,因此其调节经济的作用极为明显调节经济的作用极为明显。由于行为税具有上述特点,使得它在组
3、织财政收入方面,不可能像流转税、所得税那样稳定和可靠,行为税的税收收入通常有明确的用途明确的用途或不以取得收入不以取得收入为主要目的,甚至有“寓禁于征”的特征,同时,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只能做为辅助税种辅助税种发挥拾遗补缺拾遗补缺的作用。102 印花税 10.2.1 10.2.1 印花税概述印花税概述 10.2.1.1 10.2.1.1 印花税的概念印花税的概念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书立、使用使用、领受领受应税应税凭证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因其完税方法是在应税凭证上购买和粘贴一定数量的印花税票而得名。印花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税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印花税是由北洋军阀政府
4、于19121912年年首次开征的,1927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印花税条例。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了印花税的征收。19881988年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从自当年10月1日起施行。10.2.12 10.2.12 印花税的特点印花税的特点 1.以应税凭证应税凭证为课税对象,征税范围广。印花税的课税对象是条例列举的各种应税凭证,包括合同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照等五大类13个税目,涉及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采用粘贴印花税票粘贴印花税票的方式完税。印花税的应纳税额不采取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
5、的办法,而是由纳税人根据自己书立、使用和领受应税凭证的情况,事先向税务机关购买印花税票,然后按应纳税额将其一次性粘贴在各种应税凭证上,并自行注销或画销。3.轻税重罚轻税重罚。印花税根据应税凭证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规定了高低不同的税率,其中按比例税率纳税的,最高税率为千最高税率为千分之四分之四,最低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最低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按定额税率征税的,每件贴花5元。与其他税种相比,税负非常轻,易于为纳税人所接受。但是,纳税人如果违反税法,未贴、少贴、不注销印花税票或把已贴用的税票揭下来重用等,税务机关将依法对其处以数倍的罚款,体现了轻税重罚的特点。10.2.1.3 10.2.1.3 开征印花税
6、的意义开征印花税的意义开征印花税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筹集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筹集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经济生活中的应税凭证面广量大,使用频繁,凡税法列举的都必须纳税,这就给印花税提供了广泛的税源;印花税以应税凭证上记载的经济活动金额或账簿凭证数量为计税依据,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应纳税额也会同步增长;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纳税人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的高低没有直接联系,计税简便,征纳成本低,收入稳定,不会出现大的起伏;印花税税负虽轻,但积少成多,取微用宏印花税税负虽轻,但积少成多,取微用宏,可以为国家筹集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2.有利于促进经济行为规范化经济行为规范化。合同凭证是经济活动的
7、真实记录和法定文书。随着经济活动规模和层次的不断发展,各类合同、凭证、证照会大量增加,通过粘贴印花和证照检查,可以督促纳税人正确使用各种经济合同、凭证,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履约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行为的规范化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3.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自行计算、自行购买、自行贴花的“三自”纳税办法,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知识库知识库】印花税起源趣谈印花税起源趣谈 10.2.2 10.2.2 印花税征收制度印花税征收制度 10.2.2.1 10.2.2.1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条例列举的各种应税凭证。具体包括五大类13个应税项目:1.
8、合同类合同类合同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和其他有关合同法规订立的合同合同以及具有合同性质的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凭证。其中,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协议、契约、具有合同效力的协议、契约、单据、确认书以及其他各种名称的凭证单据、确认书以及其他各种名称的凭证。条例列举的应税合同有:(1 1)购销合同)购销合同 (6 6)仓储保管合同)仓储保管合同(2 2)加工承揽合同)加工承揽合同 (7 7)借款合同)借款合同(3 3)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8 8)财产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4 4)财产租赁合同)财产租赁合同 (9 9)技术合同)技术
9、合同(5 5)货物运输合同)货物运输合同 (1010)具有合同性质的其他凭证。)具有合同性质的其他凭证。2.产权转移书据类产权转移书据类产权转移书据是指单位和个人产权的买卖、继承、赠与、交换、分割等所立的书据。具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其中,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指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书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3.营业账簿类营业账簿类营业账簿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记载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核算账簿。营业账簿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记载资金的账簿和其他账簿。记载资金的账簿,是指反映生产经营单位资本金数额
10、增减变化的账簿;其他账簿,是指除上述账簿以外的有关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的账簿,包括日记账簿和各种明细分类账簿。4.权利、许可证照类权利、许可证照类权利、许可证照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和土地使用证。5.其他凭证类其他凭证类指除上述四类凭证以外,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10.2.2.2 10.2.2.2 纳税人纳税人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上述应税凭证的单书立、使用、领受上述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位和个人。根据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不同,纳税人可具体划分为以下五种:1立合同人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即对凭证有直接权利义务的单位和
11、个人,但不包括合同的担保人、证人、鉴定人。2立据人立据人。是指书立产权转移书据的单位和个人。3立账簿人立账簿人。是指开立并使用营业账簿的单位和个人。4领受人领受人。是指领取并持有权利、许可证照的单位和个人。5使用人使用人。是指在国外书立或领受,在国内使用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合同、书据等凡是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其当事人各方都为纳税人。政府部门发给的权利、许可证照,领受人为纳税人。6.各类电子应税凭证的签订人电子应税凭证的签订人。即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的当事人。10.2.2.3 10.2.2.3 税率税率印花税的税率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分别规定了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定
12、额税率两种形式。1.比例税率适用对象为各类经济合同及合同性质的凭证、记载资金的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等。这些凭证一般都载有金额,可按比例计算应纳税额并贴花。印花税的比例税率分为五档次五档次,分别为万分之零点五、万分之三、万万分之零点五、万分之三、万分之五、千分之一、千分之二。分之五、千分之一、千分之二。(1 1)适用万分之零点五税率的为)适用万分之零点五税率的为借款合同借款合同(0.05)。(2 2)适用万分之三税率的为)适用万分之三税率的为购销合同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承包合同、技术技术合同合同(0.3)。(3 3)适用万分之五税率的为)适用万分之五税率的为加工承揽加工承揽
13、合同、建筑工程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勘察设计合同、合同、货物运输货物运输合同、合同、产权转移产权转移书据、书据、营业账簿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0.5)。(4 4)适用千分之一税率的为)适用千分之一税率的为财产租赁财产租赁合同、合同、仓储保管仓储保管合同、合同、财产保险财产保险合同合同(0.1)。(5 5)适用千分之一税率的为)适用千分之一税率的为股权转让股权转让书据书据(0.1)。【背景知识】证券交易印花税 2.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权利、许可证照和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营业账簿中的其他账簿适用定额税率,税额均为每件5 5元元。10.2.2.4 10.2.2.4 税基税基 1.
14、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各种应税凭证上所记载的计税金额。具体规定为:(1)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记载的购销金额。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记载的购销金额。(2 2)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是)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是加工或承揽收入的金额加工或承揽收入的金额。(3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4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5 5)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租赁金额;经计算,税;经计算,税额不足额不足1 1元的,按元的,按
15、1 1元贴花。元贴花。(6 6)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即即运费收入运费收入),不包括所运货物的金额、装卸费和保险费等。,不包括所运货物的金额、装卸费和保险费等。(7 7)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仓储保管费用。)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仓储保管费用。(8 8)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9 9)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支付)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支付(收取收取)的保险费,的保险费,不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不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1010)技术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的价款、报酬或)技术合
16、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的价款、报酬或使用费。使用费。(1111)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1212)营业账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营业账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实收资本”与与“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两项的合计金额。其他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其他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1313)权利、许可证照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权利、许可证照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2.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10.2.2.5 10.2.2.5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印花税应纳税额,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
17、税率或定额税率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分为三类:1、合同和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以及产权转移书据。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税金额计税金额 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2、资金账簿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3、权利、许可证照和其他账簿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应税凭证件数 单位税额单位税额【例10-1】10.2.2.6 10.2.2.6 减免税减免税根据条例规定,下列凭证免纳印花税:1已缴纳印花税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抄本。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签订的农副产品收农副产品收购合
18、同。购合同。4无息、贴息贷款合同无息、贴息贷款合同。5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优惠贷款款所书立的合同。6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用于生活居住的租赁合同生活居住的租赁合同。7农牧业保险合同农牧业保险合同。8特殊货运凭证特殊货运凭证。9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l2月31日,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10.企业改制过程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征免规定 11.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12.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它凭证。10.2.2.7 10.2.2.7 征收管理征收
19、管理 1.缴纳方法根据税额大小、贴花次数以及税收征管的需要,印花税分别采用以下三种纳税办法:(1)自行贴花自行贴花办法是指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又称“三自纳税”法。(2)汇贴汇贴或汇缴汇缴办法对于有些应纳税额较大,不便于在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的,以及同一类应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为简化贴花手续,纳税人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采取以缴款书代替贴花缴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按期汇总缴纳的办法。(3)委托代征委托代征办法是指税务机关委托权利、许可证照的发放单位和办理应纳税凭证的鉴证、公证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单位代征印花税税款的一种征管办法。2.
20、纳税地点印花税应当在书立、领受时贴花书立、领受时贴花。即在合同签订时合同签订时、账簿账簿启用时启用时和证照领受时贴花证照领受时贴花。3.纳税地点印花税实行就地纳税。【知识库】印花税吹响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103 城市维护建设税 10.3.1 10.3.1 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 10.3.1.1 10.3.1.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缴纳的“三税三税”税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税额的一定比例征收,所筹资金专门用于城市维护建设城市维护建设的一种税。10.3.1.2
21、10.3.1.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 1.具有附加税附加税性质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税基,附加于“三税”税额之上,是税上加税税上加税,本身并没有特定没有特定的、独立的征税对象的、独立的征税对象。2.具有特定用途城市维护建设税具有明确的征税目的,所筹资金专用于城城市公用事业市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10.3.1.3 10.3.1.3 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意义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意义 1.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有利于扩大和稳定城市建设所需资金的来源,加速全国城市的维护建设。2.促进新兴城市的开发和老城市的扩展及改造,迅速改变我国城市市政设
22、施陈旧落后的状况,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维护建设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更好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10.3.2 10.3.2 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制度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制度 10.3.2.1 10.3.2.1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所缴纳的“三税三税”税税额额,但海关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消费税、增值税不征收城市对进口产品代征的消费税、增值税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维护建设税。10.3.2.2 10.3.2.2 纳税人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缴纳“三税”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但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1
23、0.3.2.3 10.3.2.3 税率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纳税人所在地不同,适用的税率档次也不同。具体规定是:1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市区的,税率为7%7%;2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建制镇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5%5%;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建制镇不在市区、县城或建制镇的,税率为1%1%。10.3.2.4 10.3.2.4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人应缴纳城建税税额的多少,由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决定,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三税”税额税额 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例10-2】10.3.2.5 10.3.2.5 减税、
24、免税减税、免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三税”的实缴税额为税基并同时征收,故不应另行规定减免税。但个别纳税人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予以减免税照顾。10.3.2.610.3.2.6征收管理征收管理 1.纳税环节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环节,就是纳税人缴纳“三税”的环节。纳税人只要发生“三税”的纳税义务,就要在同样的环节,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2.纳税期限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由纳税人在缴纳“三税”时同时缴纳的,所以其纳税期限分别与“三税”的纳税期限一致。3.纳税地点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地点是纳税人缴纳“三税”的地点。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10.4 车辆购置税 10.4.1 10.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行为 cssz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