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模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教学模式.ppt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其研究成果于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成为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学模式也是教学理论研究中与教学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问题,它是联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能使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实际力量。教学模式虽已成为教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但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领域,却并未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才未能及时、有效地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致使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工作在许多方面都与普通高、中等院校有很大差距。因此,适
2、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并以教学模式研究为主线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第1页/共44页1.1 对教学模式概念的不同理解 如何定义教学模式,目前尚无定论。据初步统计,在我国较有影响的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大致有四种。第一种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形成课程、设计教材和在课堂及其它场合指导教学的计划或范型”。这个定义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Joyce.B.)和威尔(Well.M.)提出来的,它得到了我国和世界各国很多学者的认同。第二种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方法论范畴,其中有的认为模式就是方法,有的认为模式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第三种认为教学模式与“教学结构功能”这对范畴紧密相
3、联,它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客观结构做出的主观选择。第四种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第2页/共44页1.2 模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的英文对应词是model,它来源于拉丁文modulus,其本意是尺度、样本和标准,通常可表达模型、原型、典型、样式和模特五个意思。瓦托夫斯基在模式一书中写道:“我不把模式狭窄地理解为仅仅是对现有事物的模仿或某个未来事物的雏形。我把模式的涵义加以扩展,认为它不仅是一个实体,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方式,它不仅提出未来
4、的某个科学目的,而且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手段。”胡森(TorstenHusen)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模式是任何领域的研究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阶段。当人们确立了影响变量的结果并初步验证了构建理论的各个假说后,就需要对这些变量和假说进行整理和组合,并提出一个反映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假想形式,来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和形成理论,这个假想形式就是模式。第3页/共44页1.3 教学模式的界定 模式的涵义不仅是多种多样、变化发展的,而且在不同场合其意义也不同。如作为科学认识手段的模式和作为大众化语言中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等就有本质区别。因此,要定义教学模式,不仅要看它的字面涵义和形成过程,更要看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内
5、在本质。纵观各派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尽管它们对教学模式的定义看法不一,但其著作中被称为教学模式的事物,即历史的和当代的教学模式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根据对各派著作中所收集的教学模式的分析,以及现实学校教育中各种实际运行的教学模式的考查,我们对教学模式作了如下界定: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追求或解决一定的教育问题而制定的,有关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教学活动如何组织、设计、调控和评价的操作程序与策略体系。第4页/共44页1.4 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指导思想。制定教学模式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想,它决定着教学模式制定的价值取向。理论依据。制定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育、
6、教学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性认识。目标指向。通过教学模式的制定和实施所要实现的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它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操作程序。教学模式较为稳定的运行程序。操作要领。为保证教学模式运行畅通而提出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把握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的措施,其中既包括应用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也包括执行教学程序的基本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它包括教学评价的理念、原则、程序、方法和各种具体的评价指标。第5页/共44页1.4 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中介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联结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可操作性。教学模式不是空洞的理论和
7、口号,而是具有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和策略体系。稳定性。教学模式不是解决一时一事的具体问题的教学处方,而是针对某一层次、某一类型教育的较为普遍的教学问题,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较为成熟和稳定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它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可靠的理论依据,能对其适用的教学活动起指导和示范作用。灵活性。教学模式是解决某一类型教育的较为普遍的教学问题的,因此它的使用必须讲求灵活性。教学模式不是不可变通的金科玉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人们在应用它时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应用模式,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第6页/共44页2.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对普通教育教学模式的移
8、植阶段教学内容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纵向排列理论课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习通常安排在最后 对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移植阶段双元制CBEMES 自主创新阶段项目教学实践导向教学 当前我国部分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与复习提问引言与新课导入讲授新知识例题与课堂练习小结与课后作业第7页/共44页3.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1998年至2003年的近六年时间里,我们调查走访了126所职业技术院校,其中90%以上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都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1)许多学校的培养目标脱离社会职业岗位对职业人才的规格要求,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不是在科学的职
9、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既缺乏现实针对性,又缺乏未来适应性;(2)大部分学校的教学目标结构单一,仅仅体现人才培养的知识或能力维度,有关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只是体现在字面上,甚至完全被排除在外,而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制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超出学生的接受水平;(3)多数学校的教学情境单调、刻板,没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不但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而且远离学生的未来职业情境,使其所学知识无法迁移到工作实际中去,缺乏起码的上岗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第8页/共44页4.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资源 教学模式的结构、功能和特性,决定了它在我国当前
10、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和非常独特的使命。但是,改革不是全盘否定或重新开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吐故纳新,是继承和超越,是扬弃。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广泛学习国内外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和总结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它既应继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领域的优良传统,又要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先进经验。为了使模式的构建更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教学需要和具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应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要在实践中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有关理论进行补充、创新和完善。第9页/共44页4.1.乔伊斯和威尔的教学模式研究 乔伊斯和威尔是美国教师教育的专
11、家,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培训经验,从上百个教学模式中挑选出了二十五种模式,把它们分为信息处理模式、个人发展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行为控制模式,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化加工处理。在他们编写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把每种模式分七个部分加以介绍。这七个部分是:教学情景描述、理论导向、主要教学活动、教学原则、辅助系统、教学和教养效果、模式的应用和学习本模式的建议。乔伊斯和威尔强调,每种教学模式都可以用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一开始学习时,可选择每大类模式的一两种就可以了。在他们看来,模式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和参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对各种模式进行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第10页/共44页4.2.埃金
12、等人的教学模式研究 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的埃金、犹他大学的考切克等人在其合著的教师的策略课堂信息处理模式中,对教学模式的概念和信息处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实际运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他们看来,教学模式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具有规定性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是以人们如何学习的一种理论或观点为基础的,不同的理论着眼于学习者的不同方面,所以帮助学生学习的最好程序,不同的理论就有不同的观点。正如蓝图向建筑者提供结构和方向一样,模式也向教师提供结构和方向。然而,蓝图并不能支配建筑者的一切行动,模式也不可能支配教师的一切行动。蓝图不能代替基本的施工技能,教学模式也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第1 1
13、页/共44页4.3.玛丽.格恩特等人的教学模式研究 弗吉尼亚大学教授玛丽.格恩特等人在其合著的教学一种模式方法一书中,对八种典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纳、整理。这些模式是:直接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模式、概念发展模式、群辩法模式、探究模式、课堂讨论模式、合作模式、情感探索与解决冲突模式。玛丽.格恩特等人认为,教学模式就像烹饪术一样,它能为取得理想的效果提供必要的操作步骤,它能告诉新教师应该怎样准备教学材料,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怎样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高水平的厨师不必亦步亦趋地照着烹饪术去做,而且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一样,一个好的教师最后要丢掉教学模式这个拐棍,并
14、要对教学模式有所创新和发展。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从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典型教学模式的加工、整理,以及构建和使用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三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她们强调不同的教学模式具有不的适用条件和目标指向,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学生的情况和学科特点。第12页/共44页4.4.国内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的理论著作 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杰:教学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黄辅全:教学论学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
15、学出版社 刘春生: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吴晓义:课程设计,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出版 吴晓义:教学模式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3页/共44页5.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心理资源 创新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活动,每一个人都有天赋的创新潜能,也都有创新的需求和冲动,但一个人能否成功地进行创新活动,能否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却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锻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影响创新的因素包括如下主要内容:创新思维 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情感 创新意志第14页/共44页5.1.1.影响教学模式创新的智力因素(一)综合引发新的想法 1选择登录:发现相关性;2选择比较:洞悉
16、新旧联系 3选择合并:把零件凑成整体(二)分析 判断想法的可行性 1呈现和理解问题的方式;2路径选择 3资源调度策略(三)应用 使想法具体落实 1提高了解别人想法的敏感度;2转换别人评价,完善自己想法 3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第15页/共44页5.1.2.影响教学模式创新的智力因素 问题一:一个水塘长满了水莲花,假如这种水莲花是每24小时增加一倍,那么第一棵水莲花种下去后60天就长满了水塘,请问什么时候这个水塘是半满的?第16页/共44页5.1.3.影响教学模式创新的智力因素 问题二:有一个僧侣登山去朝圣。他早晨7点出发,当天下午5点到达山顶。在他登山的途中,他走的速度并不是很一致。有快,有慢
17、,中间还停下来吃午餐。他晚上在庙里住了一夜后,第二天早晨7点开始下山,顺着原路返回,到达山脚的时间恰好也是下午5点。问在这条山路上,有没有一个地方是他在不同天的同一个时候经过的?第17页/共44页5.2.1 影响教学模式创新的人格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才大都具有如下人格特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坚定的信念 良好的现实知觉 以问题为中心 广泛的兴趣爱好 不满足于现状 不受传统习惯和环境的束缚 善于倾听他人意见 勇于承认错误,不怕暴露自己的无知 思维的独立性 勇于承担责任 不害怕挫折 持之以恒的定力和坚持精神第18页/共44页5.2.3 影响教学模式创新的意识因素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意
18、图等思想观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和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创新意识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心理品质,他不仅表现在其时时、处处、事事想到创新,而且能将创新的原理与技巧化作个人的习惯,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第19页/共44页6.“情境达标”式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目标”与“情境”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领域
19、最为薄弱的两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已经成了制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因此,有必要以此为突破口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以创设职业情境,实行达标教学为突出特征的,有关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教学活动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调控,教学评价如何进行的操作程序与策略体系。“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图式是:“分析职业情境制定教学目标创设职业情境实施达标教学进行达标评价。”其目的就是要为“目标”和“情境”这两个影响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变量重新赋值,并以此带动整个职
20、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第20页/共44页6-1-1.“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中的情境“情境一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首先体现在“情境”和“达标”四个字上。这里的“情境”是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情境,它表达的意思是: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要尽量在与学生未来将要工作的职业情境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让教学情境贴近学生未来将要工作的职业情境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现场感受和形成感性认识,并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学习职业知识,形成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创设职业情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多为学生提供接触真实职业生活的条件,实行现场教学。而在无法进行现场教学的情况下,应让学生多接触与其未来工作有关的
21、实物或模型教具,以形成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第21页/共44页6-1-2.“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中的达标 这里的“达标”有四层意思:一是科学的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目标应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制定的综合性的目标系统,在横向上它涉及到认知、情感和意志等许多领域,在纵向上它包括学校总体教学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等多个层次,且无论是哪一层次的教学目标,都要求以明确、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二是要实行达标教学。要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程序,要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作为衡量师生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准;
22、三是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明示各个阶段应该达到的目标,并充分调动学生达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目标管理;四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要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为衡量标准,突破教学评价中正态分布的固定模式,争取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第22页/共44页6-2-1.“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情境一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知识老化周期大大加快,这意味着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期间,不可能教给学生受用终生的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独立获取知
23、识的能力。因为只有使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知识补充和知识更新,否则便会被时代所淘汰。第23页/共44页6-2-2.“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二是学校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任何类型和形式的学校教育都有两项重基本的功能,即社会功能和发展功能。这里的发展功能,就是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克服以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目标单一的弊端,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借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情意等多个领域,并用不同水平的目标界定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应达到的学习水平。这样做一方
24、面可以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远期目标转化为近期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职业技术教育还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因为只有具备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24页/共44页6-2-3.“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三是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能力本位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其突出特点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注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里需要说
25、明的是,“能力本位”强调的能力,绝不仅仅是操作技能;“能力本位”教育,也不是不重视品德培养和人格发展的教育。只是它更加强调能力的基础地位和根本性作用。而这里的能力,又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既包括与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能力”,也包括人际交往与合作所需的“社会能力”,以及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的“方法能力”。第25页/共44页6-3.“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情境认知(SituatedCognition)是当代西方学习研究的热点,也是继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情境
26、认知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它的产生虽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知识社会学、杜威的实用主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学说和里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等,但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其代表人物G威尔逊和卡伦马德森迈尔斯(GWilsonKarenMadsenMyers)等在他们的论文理论与实践中的情境认知(SituatedCognitioninTheoreticalandPracticalContext)中指出,情境认知是不同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另一种学习理论,它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是完全依靠对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
27、考的认知,而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第26页/共44页6-3-1.心理学取向的情境知识理论 第一,将概念性知识看作一整套工具。因为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所处文化的信念体系。因此,概念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的。第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按照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科学研究活动改造学校教育,提供学生参与相关领域文化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有效地进入知识的真实应用领域,使学生有可能在真实的、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的解决。第三,通过仿真技术提高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与
28、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反,在学校文化中的成功者未必能够成为真实活动中的成功者。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研究基于“一切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真实的”假设,试图通过创设基于工作的、模仿从业者真实活动的学习环境,或借助信息技术设计逼真、仿真环境和虚拟实境来提高学习活动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以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第27页/共44页6-3-2.人类学取向的情境学习理论 与心理学取向的情境认知理论相关,但又略有差异的是人类学视角的情境学习与认知理论。源于人类学研究的情境理论不是把知识作为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并将研究学习的焦点移至实践共同体中学习
29、者社会参与的特征,从而将参与视作学习的关键成分。人类学的情境理论包括以下一些彼此联系的核心概念:合法的边缘参与(legitimateperipheralparticipation)、实践共同体(communityofpractice)和社会实践与社会世界(socialpracticeandsocialworld)。该理论认为,如果参与实践是学习的基本形式,那么,对隐含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世界应给予必要的关注。也就是说,学习应置于使学习获得意义的参与的轨道上,而这些轨道也必须将自身置于社会世界之中。提出社会世界是因为莱夫提出的实践理论是脱胎于心理学取向的活动理论的,该实践理论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还
30、需要进一步揭示活动与互动系统之间、活动系统与共同体、文化以及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社会世界的提出还为进一步掌握彼此联系的“人”、“活动”、“识知”,以及在通过社会实践而辩证建构起来的“社会世界”中所有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第28页/共44页6-4.“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由教学目标远离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教学情境远离学生未来将要工作的职业情境等因素造成的,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现实社会中的职业岗位,毕业即待业,就业不乐业。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以“目标”和“情境”为切入点,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形成一个科
31、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情境的机制和程序,以先进的理念、规范的操作和有效的方法,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业生的就业能力。“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由教学目标只重视应付考试、鉴定需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情境专制、单调、刻板等因素造成的,学生毕业后缺乏必要的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适应职业转换和职务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专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目标不仅远离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和急功近利倾向。其具体表现是许多学校的教学目标只有知识和技能维度,没有品德培养、情意锻炼和社会能力培养维度。而在教学情境方面,除物理情境远离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情境外,比较
32、普遍的问题是心理情境专制、单调、刻板,缺乏民主的氛围,缺乏积极的期待,缺乏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第29页/共44页6-5.“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从总体上说可用如下基本图式表示:“分析职业情境制定教学目标创设职业情境实施达标教学进行达标评价”。但是,上述操作程序表示的只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路径和主要步骤,至于更加详细的活动安排,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另外,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上述操作程序也会有所变化。例如,在进行学校总体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设计时,其操作程序应为:“分析职业情境确定培养目标进行岗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选
33、择教学内容分析职业情境确定教学进程”;在进行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时,其操作程序应为:“分解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分析职业情境划分教学单元分析职业情境确定教学进程”。第30页/共44页6-5-1.教学目标制定程序 了解所处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对各级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各职业领域的影响及学生毕业后将要进入的职业情境,了解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能够利用的现实的与模拟的实践教学资源,是制定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因此,以“情境”为起点的教学目标制定程序是:分析行业状况,预测人才需求,确定专业设置 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总体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学科教学目标 分析
34、职业情境,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知识的产生、使用情境,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第31页/共44页6-5-2.课程设计程序 基于现代知识观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将各种显性知识纳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课程体系。至于对学生知识迁移、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形成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缄默知识,则根本不在课程设计考虑之列。基于后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情境性和个体性的理解,“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不但重视缄默知识的作用,而且主张改革课程设计的传统思路和程序,以职业岗位分析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其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是: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岗位职业能力体系分析职
35、业能力形成所需经验分析各种经验发生的情境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建立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模块形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第32页/共44页6-5-3.教学组织程序 教学组织是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它既包括对教学物质条件的组织,如安排教学场所、准备教学材料;也包括对师生活动的组织,如师生交流的方式、教学活动的程序。但在以往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人们探讨的大都是教学组织的后一项内容师生活动的组织,而对教学物质条件的组织,却很少有人问津。“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教学物质条件的组织,特别是教学“情境”的选择,
36、是教学组织的前提和起点。以“情境”为起点的教学组织程序是:“选择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总体进程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具体教学活动编制教学实施程序”。第33页/共44页6-6.“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 教学模式的畅通运行,还需要有一定的操作要领作保证。为此,“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还紧紧围绕其操作程序的关键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要领。它们包括执行教学程序的基本操作规范,各教学步骤应该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重点问题和建议采取的操作措施,以及应用“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等。第34页/共44页6-6-1.教学目标制定要领 在“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
37、环节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这个环节应该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这个环节应该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要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和制定教学目标。其基本要求是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以及各层次教学目标的边界性和递进性,注意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通过“由上而下”的具体化,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目标从纵向上看要服从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它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没有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就要落空。当然,培养目标的实现还要依靠学校各种具体的教学活动,所以培养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分
38、解为具体的教学目标。第35页/共44页6-6-2.教学目标制定要领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和制定教学目标,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因为从横向上说,教学目标不但有知识和技能维度,而且有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多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多维性,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长期性,既要满足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任职需要,又要考虑满足其职业发展需要和转岗、再就业需要。教学目标的维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虽然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布卢姆的三分法,即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但在进行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划分方式,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与人才培养
39、有关的各个要素都要考虑周详、安排得当,否则培养出的人就可能畸形发展,成为次品、废品,甚至是危险品。第36页/共44页6-6-3.教学情境选择要领 在心理学中,“情境”被定义为“能够引起反应的一组刺激”,它指活动发生的背景或环境。情境可以有许多种划分方法,如自然情境与社会情境,真实情境与仿真情境,物理情境与心理情境等。本课题研究主要使用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的划分方法。1真实情境。即知识产生或实际运用的场所。在真实情境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学生作为工作群体的一员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顶岗工作或担任助手、学徒;另一种是学生作为旁观者在真实情境中参观、学习或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但不在群体中担
40、任任何角色。2仿真情境。即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的模拟的职业情境,如模拟法庭、模拟银行、模拟客房、飞行模拟器、模拟实验台、虚拟实验室、虚拟驾驶室等。仿真情境还可进一步分为场所与工作方式模拟情境、角色扮演情境,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创设的单向度体验性情境、交互式虚拟操作情境和网络情境等。3教室情境。即学校中与真实的职业活动相分离的授课场所。教室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可以分成许多类型。比如,按空间的大小可以分成大教室和小教室;按教学设施的不同可以分成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按教室中座位的排放方式可以分成秧田型教室、马蹄型教室、新月型教室和圆型教室,等等。第37页/共44页6-6-4
41、.教学情境的选择要领 心理情境是指由学校文化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所形成的心理气氛。根据心理情境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方式及效果的不同,可从如下几个向度思考心理情境的作用和进行教学情境的选择。1积极期待情境或消极期待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学习结果的预测和期待,会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学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质量和速度。一般而言,积极的期待会起正向作用,消极的期待会起负向作用。2宽松民主情境或严厉专制情境。校园文化、师生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心理气氛,也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宽松民主的情境会有助于职业能力形成,而严
42、厉专制的情境则相反。3竞争情境或合作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是倡导竟争,还是倡导合作;学习和工作任务是以竞争的方式完成,还是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不但会影响学生职业能力中社会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第38页/共44页6-6-5.教学情境选择要领 首先,应尽量使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职业情境保持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就尽量在真实情境中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形式进行。为此,学校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以便使各门课程的进度与职业情境的工作进程相吻合。对没有条件或不适合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学内容,可选择在仿真或教室情境中进行,但一定要注意知识与其产生
43、和实际运用的情境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注意教学的物理情境与心理情境的相互协调。随着教学情境的日益丰富,教学组织工作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是,许多教师在选择了真实情境或仿真情境后,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套,致使教学的心理情境与物理情境相互矛盾。因此,在教学情境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理论素养,使其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来看待教学工作,并自觉地完成新的时代和新的教学情境所要求的角色转换。最后,要注意各种教学情境的适用条件和优势与劣势,避免盲目求新求异。当前学校教学组织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学校不顾教学内容和学校条件一味地追求真实情境和仿真情境。其实,真实情
44、境和仿真情境也都有其适用条件,对一些不适合或不适用的内容,选择真实情境和仿真情境不但是浪费,而且还很可能实现不了预期的目标。第39页/共44页6-7.“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学评价往往存在以下两方面错误的认识和作法。一是颠倒了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将评价特别是主管部门的统一考试,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指挥棒,从而使教学评价左右着教学活动并取代了教学目标;二是将评价看作是一项检查、总结性的工作,是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教师、学生无关。“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不但研究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且强调教学目标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强调要用
45、“达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依据。在“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教学管理人员要对教学进行评价,教师、学生也要参与教学评价。第40页/共44页6-7-1.以“达标”为评价依据的意义 将“达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是教学评价领域的一个重大改革。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是学生各门课程的考试分数,而考试分数的评定,又大都遵循正态分布标准,即优秀和不及格的学生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在及格与良好之间。这种常模参照的测试与评分方式,由于不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的,所以无法向学生本人提供学习进步的情况,也无法判断学生
46、是否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否达到了学校培养目标规定的人才标准。以“达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实行的是标准参照测试,这种测试能用可靠的数据显示教学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使教师和学生都有所参照。第41页/共44页6-7-2.以“达标”为评价依据的意义 将“达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对社会和对学生负责。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评价教学质量的是考试分数。但由于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与教学目标有较大距离,充其量只是反应了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要求。因此,考试成绩是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学生;考试成绩中等的学生,也可能是用人单位非常满意的学生。而以“达标”作为评价教学质
47、量的依据,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控制作用。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教学活动中的偏差,使一切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进行,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度”。这样不但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毕业生,而且可以避免学生学习时间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浪费。第42页/共44页6-7-3.以“达标”为评价依据的意义 将“达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是以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为前提的。这里的科学合理,一方面是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H.Gardner)认为,人的智力体系是一个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肢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在内的多重结构。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在各种智力的发展程度上是不同的,有的人长于言语、有的人长于音乐、有的人长于人际交往,等等。因此,用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合理的,学校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建构一种可选择的教学目标,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第43页/共4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4页/共44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