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场__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发展--张伯明.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8场__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发展--张伯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场__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发展--张伯明.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发展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发展2010中国电网调度智能化发展峰会,北京,2010年12月11-12日2n n1 1、引言、引言n n2 2、历史回顾和未来发展思路、历史回顾和未来发展思路n n3 3、(二次系统)技术发展的突破、(二次系统)技术发展的突破n n4 4、未来电网调度控制技术、未来电网调度控制技术n n5 5、几个值得关注的技术问题、几个值得关注的技术问题n n6 6、应用案例、应用案例n n7 7、结论结论31 1、引言、引言n n全球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n n电力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n n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升n n一次、二次系统并不适应4国际建设智能电网
2、的动因国际建设智能电网的动因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动因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动因n n电网发展的需求:满足大规模能源远距离输送的需求 n n资源和环境压力:电网需要承载更多的大规模可再生和分布式能源发电 n n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n n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水平 n n建立基于用户互动的新型电网运行模式 n n电网需要支撑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5智能电网的特征智能电网的特征n n数字化n n互动性n n自愈n n可接入可再生能源发电n n资源优化配置n n精益化67需要考虑两方面问题需要考虑两方面问题n n物理电力系统 调度控制系统n n电力流 信息流n n需要两者共同发展才能实现n nS
3、mart Grid使得Grid有优美的表现,这主要通过Smart神经中枢系统来实现的,Smart Grid更多讨论的是神经中枢系统。8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变革需要满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变革需要满足的条件足的条件uu电网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新需求(需求驱动)uu技术发展为实现调度控制系统提供可能性(技术条件)uu适时提出相适应的调度控制系统构想(理论创新)uu解决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技术创新)92 2、历史回顾和未来发展思路、历史回顾和未来发展思路102.1 历史回顾n n上世纪60年代,电网调度控制依靠SCADAn nSCADA提供眼、耳,部分手脚功能n n没有实时网络分析功能n n虽然有基于计算机的眼
4、耳,但是缺少基于计算机的大脑n n经验型调度(1 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1l l1965196519651965年北美发生了大停电,当时调度控制手段不满年北美发生了大停电,当时调度控制手段不满年北美发生了大停电,当时调度控制手段不满年北美发生了大停电,当时调度控制手段不满足要求(足要求(足要求(足要求(需求驱动需求驱动需求驱动需求驱动)l l计算机远动技术成熟,登月计划(计算机远动技术成熟,登月计划(计算机远动技术成熟,登月计划(计算机远动技术成熟,登月计划(技术条件技术条件技术条件技术条件)l l19671967年年年年Dy-LiaccoDy-Liacco适时适时适时适时提出电网安全控制框架
5、(提出电网安全控制框架(提出电网安全控制框架(提出电网安全控制框架(理理理理论创新论创新论创新论创新)(2 2)变革的诱因)变革的诱因12n n1969年年Schweppe提出实时状态估计的理提出实时状态估计的理论和实现技术论和实现技术;n n70年代开发成功年代开发成功EMS应用软件,最早在应用软件,最早在美国美国AEP应用应用n n有实时网络分析功能有实时网络分析功能n n有了基于计算机的大脑,但需要依靠人有了基于计算机的大脑,但需要依靠人类手工操作来完成类手工操作来完成n n分析型调度分析型调度(3 3)EMSEMS的出现的出现13l1977年又一次发生北美大停电年又一次发生北美大停电l
6、人类调度员应对电网复杂事件时反应能力不人类调度员应对电网复杂事件时反应能力不够够(需求驱动)(需求驱动)l数字仿真技术迅速发展(数字仿真技术迅速发展(技术条件技术条件)l1978年,年,EPRI组织开发组织开发DTS(技术创新技术创新)(4 4)DTSDTS的出现的出现14uu19851988年完成年完成4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统(SCADA)引进工程;)引进工程;uu之后完成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自主之后完成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自主之后完成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自主之后完成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的EMS;EMS;u
7、u目前国内的目前国内的目前国内的目前国内的EMS/DTSEMS/DTS已经基本国产化。已经基本国产化。已经基本国产化。已经基本国产化。(5)我国的发展15uu经过近经过近经过近经过近2020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年的发展,目前国内EMS/DTSEMS/DTS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已达国际先进uu电网发展很快,而电网发展很快,而电网发展很快,而电网发展很快,而EMSEMS的进展相对较小,与的进展相对较小,与的进展相对较小,与的进展相对较小,与8080年代相比并无实质性变化年代相比并无实质性变化年代相比并无实质性变化年代
8、相比并无实质性变化uu传统传统传统传统EMSEMS已经能够满足电网运行调度的需要?已经能够满足电网运行调度的需要?已经能够满足电网运行调度的需要?已经能够满足电网运行调度的需要?时间EMS技术水平1970198019902000国际国内16停电前停电前停电后停电后l l20032003年发生了年发生了年发生了年发生了814814美加大停电,暴露出传统美加大停电,暴露出传统美加大停电,暴露出传统美加大停电,暴露出传统EMSEMS中的严重问题(中的严重问题(中的严重问题(中的严重问题(需求驱动需求驱动需求驱动需求驱动)2.2 进一步发展的诱因(1 1)814814美加大停电美加大停电17(2 2)
9、反思)反思n n什么是什么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n n电网规模扩大,电网规模扩大,“量变量变”引起引起“质变质变”;n n电网变化规律复杂(相互关联、制约);电网变化规律复杂(相互关联、制约);n n对全局电网的知晓(对全局电网的知晓(Awareness)困难;)困难;n n对全局电网的评估困难;对全局电网的评估困难;n n对全局电网的调度(控制)更困难对全局电网的调度(控制)更困难18uu电网运行在电网运行在电网运行在电网运行在(空间、时间、目标空间、时间、目标空间、时间、目标空间、时间、目标)三个方面表现出复三个方面表现出复三个方面表现出复三个方面表现出复杂性杂性杂性杂性uu因此,我们对
10、电网运行的调度控制也需要在三个因此,我们对电网运行的调度控制也需要在三个因此,我们对电网运行的调度控制也需要在三个因此,我们对电网运行的调度控制也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方面进行有效协调uu需要从联系的角度、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需要从联系的角度、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需要从联系的角度、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需要从联系的角度、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题。题。题。题。(3 3)进一步发展的构想)进一步发展的构想(4 4)其他需求的变化)其他需求的变化n n发电侧:资源和环境压力发电侧:资源和环境压力 -发电模式发电模式变化变化n n用电侧:资源的优化利用用
11、电侧:资源的优化利用-用户参与用户参与发生变化发生变化n n人类经济活动:电力市场人类经济活动:电力市场1920(5 5)技术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技术发展提供了可能性l l现代量测、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快速发展l l促使我们:l l研究未来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前沿构想(研究未来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前沿构想(理论理论创新创新)l l并解决实现这一构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解决实现这一构想的关键技术问题(技术技术创新创新)21n n空间区域空间区域:分散自治的局部电网控制,分解协调:分散自治的局部电网控制,分解协调的的全局电网模型全局电网模型;n n时间尺度时间尺度:规划、计划、调度、控制在:规划、计划、
12、调度、控制在时间尺度时间尺度上的协调优化;实现时间过程的协调;上的协调优化;实现时间过程的协调;n n目标功能目标功能:安全、经济、电能质量、环保等多目:安全、经济、电能质量、环保等多目标协调优化标协调优化n n虽然以上概念过去都有实施,但重视不够,需要虽然以上概念过去都有实施,但重视不够,需要在实际电网调度控制中具体落实。在实际电网调度控制中具体落实。(6 6)三维协调的解决方案)三维协调的解决方案223 3、(二次系统)技术发(二次系统)技术发展的突破展的突破23n n传感器技术 电子式互感器,物联网n n测量技术 同步测量(PMU)uuRTURTU测量有效值测量有效值 解决稳态问题,解决
13、预解决稳态问题,解决预防控制问题,解决静态紧急控制问题防控制问题,解决静态紧急控制问题uuPMUPMU测量瞬时值测量瞬时值 解决动态问题,解决动解决动态问题,解决动态紧急控制问题态紧急控制问题n n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全光纤网(包括变电站内部)已有可能n n计算机技术 超级计算机,微机集群,云计算244 4、未来电网调度控制技术、未来电网调度控制技术4.1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调度控制调度控制技术技术25(1)控制中心信息支撑技术控制中心信息支撑技术n n向分布式、一体化、标准开放的全面信向分布式、一体化、标准开放的全面信息支撑发展息支撑发展n n集中式的主备机模式逐渐向分布式的多集中式的主备机模
14、式逐渐向分布式的多机系统发展机系统发展n n软件平台将向基于统一数据源、基于中软件平台将向基于统一数据源、基于中间件和智能代理的功能分布式软件结构间件和智能代理的功能分布式软件结构发展发展n n实现面向服务的架构。实现面向服务的架构。26n n实现同源、完备、标准的分布式一体化数实现同源、完备、标准的分布式一体化数据和参数共享平台。据和参数共享平台。n n实现厂站和控制中心之间、同级控制中心实现厂站和控制中心之间、同级控制中心相互之间以及控制中心内部不同业务部门相互之间以及控制中心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分布式数据和参数共享。之间的分布式数据和参数共享。n nRTU将和将和PMU融合,融合,SC
15、ADA将和将和WAMS融合,为电网在线分析决策和控制提供不融合,为电网在线分析决策和控制提供不同时间尺度的广域测量数据。同时间尺度的广域测量数据。27n n在线状态监测技术向高灵敏度、高可靠在线状态监测技术向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智能价廉的方向发展性、智能价廉的方向发展n n智能的人机交互,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的人机交互,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更加友好的方式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更加友好的方式来实现多感官互动的人机交流,给调度员实现多感官互动的人机交流,给调度员提供提供“数据量少、信息量大数据量少、信息量大”的输出的输出28(2)电网安全防御类技术电网安全防御类技术n n从局部向全
16、局、从离线向在线、从基于从局部向全局、从离线向在线、从基于逻辑的向基于分析的、从基于断面的向逻辑的向基于分析的、从基于断面的向基于过程的、从单一防御向综合安全防基于过程的、从单一防御向综合安全防御发展御发展n n广泛使用广泛使用安全校核及辅助决策,进行网安全校核及辅助决策,进行网省协同安全校核,进行安全校核和辅助省协同安全校核,进行安全校核和辅助决策的滚动计算决策的滚动计算n n离线运行方式计算将缩短计算周期,实离线运行方式计算将缩短计算周期,实现在线计算,提高安全校核的精益程度。现在线计算,提高安全校核的精益程度。29n n“实时实时”、“跟踪跟踪”、“递归递归”地反映地反映不同事件之间的变
17、化,面向事件过程,不同事件之间的变化,面向事件过程,持续进行持续进行N-1N-1计算计算。n n需要进行继电保护定值和安全自动装置需要进行继电保护定值和安全自动装置定值的在线校核。模糊继电保护和安全定值的在线校核。模糊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之间的界限,实现广域保护和稳定控制之间的界限,实现广域保护和控制一体化。控制一体化。n n电网稳定控制将逐步向电网稳定控制将逐步向“在线计算、在在线计算、在线刷新策略表线刷新策略表”的模式过渡的模式过渡。30(3)电网运行优化类技术电网运行优化类技术n n向厂站和控制中心两级分布式分解协调向厂站和控制中心两级分布式分解协调的调度控制模式发展的调度控制模式发展
18、n n实现规划、计划、调度、控制的时实现规划、计划、调度、控制的时间尺间尺度的度的优化协调优化协调n n实现调度计划应用和网络实现调度计划应用和网络分析分析应用之间应用之间的协调的协调n n由调度员主动请求向计算机自动执行发由调度员主动请求向计算机自动执行发展,实现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互展,实现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互动化动化31n n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开发相适,开发相适应的调度应的调度控制技术,控制技术,该技术充分考虑调该技术充分考虑调度计划、滚动计划、实时调度、实时控度计划、滚动计划、实时调度、实时控制之间的协调,在各个环节消纳不确定制之间的协调,在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_ 智能 电网 调度 控制 技术发展 张伯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