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集锦6篇.docx
《精选语文教案集锦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语文教案集锦6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语文教案集锦6篇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2、了解对比手法3、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二、示标三、新授: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2、课文中几次写到闰土?3、对于少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讨论:少年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少年闰土的动作语态是怎样的?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少年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少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对于中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
2、神情)讨论:闰土的外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闰土的动作语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闰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闰土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中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5、什么原因使闰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讨论:对于二十多年前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肖像)对于今天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语言、肖像、动作)7、杨二嫂的变化的说明了什么?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8、“我”这一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样变化的?9、作品对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这就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
3、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这就是鲁迅描写闰土、杨二嫂形象变化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社会意义。10、作品对闰土、杨二嫂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三、作文片断训练:肖像描写四、板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景物描写2、了解对比手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2、作品通过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二、示标三、新授: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哪几次?“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我”回
4、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一般地说,冬天的景象如何?“深冬”呢?“天气又阴晦了”的“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写冷风发出呜呜的响声?“苍黄”的“苍”照应了前文的哪一个词?“深冬”“阴晦”“呜呜”“苍黄”各是写什么?这些背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哪两个词是说明“萧索”的?它们各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产生“悲凉”的心情?作者要反映的仅仅是“几个”荒村吗?3、神异的图画:(讨论)故乡近三十年前后有什么差异?“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深冬”、“阴晦”、“冷风”、“苍黄”、“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天空”“圆月”“沙地”“西瓜”
5、,“深蓝”“金黄”“碧绿”,从所写景物和色彩看,这幅图画给人什么感觉?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我”儿时的故乡只是一个一般的村庄,儿时的闰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美呢?4、朦胧中的想象作者写了“萧索的荒村”、“神异的图画”,为什么结尾还要写“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神异的图画”的重复?难道二十多年前的“故乡”就是美好的天堂?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实,有一个光明的世界,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希望”。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体会结句的
6、含义)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奋斗,希望一定能够实现。5、齐读三处有关景物描写的部分。6、作品对景物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四、作文片断训练:景物描写教学目标: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2、对比手法突出中心3、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过程:一、主题: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
7、望。二、写作特点: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2、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3、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闰土:政治上受迫害、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形象杨二嫂:既被侮辱、被损害,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的形象“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4、语言准确
8、、生动,富有个性化。三、课堂练习(一)填空:1、故乡体裁是,选自,作者是,原名,是中国伟大的家、家、家。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和两个人物,运用的手法突出了他们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只有上下齐心,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方能成功。用故乡一文中的话来形容就是。(二)阅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我也说不出话”2、选文分别从、等三方面对“他”作了描写。3、“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在“他”心目中两人之间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生活经验丰富了B精神变麻木了C出于礼节的需要D社会地位悬殊增大了4、“厚障壁”比喻()A外貌的巨大差异。B经济状
9、况的巨大差异。C久别重逢的陌生感。D人与人之间的隔膜。5、“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6、“我也说不出话”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感情是()A无可奈何B难堪、恼怒C震惊、悲哀D兴奋、欢喜三、阅读“我问问他的景况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1、“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中的“刻”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刻”字扣“全然不动”和“石像”,描绘了闰土麻木的表情。B“刻”字揭示了闰土内心的苦闷。C“刻”字是闰土饱经生活磨难的写照。D“刻”字表现出闰土自愧不如的呆滞。2、闰土的性格特点是()A辛苦麻木B呆滞麻木C勤劳呆板D怯懦无情3、填空:从选文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以下语句相呼应的词语。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总是吃
10、不够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4、以上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阅读故乡最后三段:1、第一段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各不相同分别是:;。2、第一段中“我们”是指,“他们”是指,“别人”是指。3、第一段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的意思是:。5、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6、第一段中最后一句中的两个“生活”的词性分别是词、词。7、第二段中“手制的偶像”的含义是()A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B比喻让下一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C比喻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美好未来。D比喻聊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8、“朦胧”中再现月下瓜地有什么作用?9、“这正如地上的路,也便成了路。”深刻含义是()A地上的路,
11、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就没有路B希望的有无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C地上的路是一代代人走出来的,后人要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D路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10、文中“我想:”这段话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A对未来道路迷茫的怅惘。B对见到光明前途的喜悦。C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D对美好前景的热切向往。11、“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语文教案篇2综合课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3感受自己生活
12、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情感: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操作:.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识字、写字。感受美好的生活。歌曲快乐的节日、生字卡片。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课件)老师讲述:在快乐的节日欢快优美的歌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蹦蹦跳跳地来到花园里、草地上,他们尽情地歌唱、欢跳,小鸟在他们面前飞翔,小溪从他们面前流过,他们兴高采烈、朝气蓬勃。他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呀?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呢?想知道吗?咱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
13、意本课出现的14个生字,要读准字音。同桌交流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请小老师根据出示的生字卡片教读生字,老师给予辅导。老师出示词语,全班一齐读一读,发现容易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祝贺,祖国,勇敢,丰满,理想,度过,希望,羽毛)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分四人小组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偏旁归类识字:祝、祖都是示字旁;分解部件识字:贺加十贝,国口十五,羽习十习;形近字比较识字:席-度;积累词语识字:希望,勇敢。生字扩词练习。如:吹风、吹牛、吹捧;祝愿、祝福、庆祝;贺电、贺信、恭贺。三、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写字前心中有数。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14、中,有2个独体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注意提示:吹字的口旁要写得高而小。地字右边的也,横折钩要往右上斜,但是不能写得太长;竖要写得高一些;竖钩要拖长,出钩前,先回锋。乐字一共5画,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坚折,横撇不出头。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检查、指导。师生共同评价、修改。同桌相互欣赏对方的字,给对方提出建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轮流读生字。二、分节朗读课文,感受快乐自由朗读课文。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并在读中求解。分小节朗读,选择你认为快乐的地方再读一读。同桌互读互听互评。在伴奏的音乐声中,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
15、体会小朋友们的欢乐和幸福。小组比赛朗读。三、欣赏歌曲,展开想像播放歌曲,学生歌唱。同学们,什么节日最快乐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快乐的心情吗?听曲子,愉快地朗读课文。四、背诵课文请同学们随着课件的画面和歌声,试着自己背一背这篇课文。方法一:提示关键词语。第一节小鸟、风儿、我们;第二节:花儿、小溪、他们;第三节:感谢、我们、像、等、就;第四节:唱啊-跳啊方法二:唱快乐的节日歌曲,根据曲子背诵歌词。能背诵的同学自愿站起来背诵。在音乐声中,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学生自由地边唱边跳。五、小结在我们这个充满甜蜜、幸福和希望的新时代,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节日。板书设计:25、快乐的节日小鸟风儿我们花儿小
16、溪它们语文教案篇3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二、解题:1、齐读课题。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3、教师小结归类: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2、学生自学。3、小组汇报。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1、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的词语。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
17、就是死在外国。文坛:文艺界。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玷污:弄脏。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秉性:性格。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无所谓:说不上。眷恋:深切地留恋。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
18、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2分)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22课,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2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二、新授:1师:同学们,你们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间的往事。(1分)(学生听,进入情境。)2请大家默读文章所写的五件事,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外公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语文教案 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