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概述教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概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概述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概述教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概述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概述教案 一、单元复习意图 本单元以童话为中心支配教学,其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如情节设计、人物刻画、主题、语言等),二是练习学生说、写童话的实力,三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中蕴涵的人文思想的熏陶,纯净心灵。 二、单元选文意图 本单元四篇课文,既有当代作家的新童话,也有19世纪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的童话佳作;既有表现当代中国的主题,也有反映异国社会风貌的篇章。但它们都具有情节曲折跌宕、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童趣十足,而蕴涵的主题又健康主动,真正是“寓教于乐,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情感教化的好教材。 三、
2、单元教学重点 重点应放在把握课文蕴涵的人文思想上,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本单元四篇课文可读性强,确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开展小组探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课文讲解 9.骆驼寻宝记 这是一篇具有当今时代特点的新童话。课文通过骆驼历经艰险寻宝胜利的故事,歌颂了无私无畏的精神。 本文浅显易懂,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造福他人的艺术形象。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对骆驼性格特征的把握上。 本文写作的特点主要有两条:一是衬托手法的运用,以众多动物的无功而返衬托骆驼的百折不挠,以众多动物的心怀私念衬托骆驼的无私胸襟。二是语言运用的精
3、确、生动,描写特别符合动物自身特点。 10.地毯下的尘土 这是一篇富有生活情趣而又充溢奇异色调的童话,特别贴近儿童生活。本文情节简洁,主题明确,即歌颂了恳切、和善、勤劳。从写作上说,有两点值得留意:一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表现米妮勤劳,既正面写她怎样清扫屋子,又通过小矮人、星星的夸赞从侧面刻画人物;二是奇异的心理描写,如通过米妮与星星的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 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如何看待童话结尾处地毯下出现金币这个情节?不能简洁地把这看成是物质的回报。我们体会,作者意在告知人们:恳切、和善、勤劳必有回报,这回报可能是物质的,但更重要还是精神的。良好的品德是为人处世之本。中国古语讲:“但行
4、好事,莫问前程。与这篇童话有相合之处。 11.巨人和孩子 这是一篇在世界各国传诵了百余年的著名童话。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歌颂了爱心,歌颂了爱的力气,今日读来仍不失现实意义。 本文脉络清晰、主题显明,教学难度不大。重点可以放在对爱心的相识和理解上,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自己的体会。 本文大量运用了拟人手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拟人的妙处,进而仿照和借鉴,学会奇异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一个问题:童话中的“小男孩是谁,有何寓意?作者笔下的这个“小男孩是基督的化身,是爱的使者。这也表达了作者基督教的思想。当然,今日我们教学这篇童话,重在关注它蕴涵的博爱精神,而不在其中的宗教思想。 12.蟋蟀在时报广场
5、这是一篇充溢异国情调的现代童话,虽然写的是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故事,反映的却是当今美国社会确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本文的主题是主动健康的,歌颂了真挚的友谊,歌颂了人性美。我们收选这篇童话,意在让学生接触、了解多元文化,感受真情的奇妙,受到心灵的洗礼。 本课教学重点是对形象的代表性的理解,如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是城市流浪汉的缩影,蟋蟀切斯特是在城市得到进展的乡村歌手的象征,而马里奥一家则是城市下层的代表,等等。 本课的教学难点可能是:如何理解获得了巨大胜利的蟋蟀切斯特“并不感到快乐,他怀念家乡,并决心告辞都市、重返家乡。这篇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化大都市生活与田园生活的冲突,反映了现代化进程
6、中人们的困惑。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学生可能难于理解。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引而不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一些到城市打工的农夫虽经多年也难于融入主流社会,深化思索。 本文写作特点很突出,情节曲折动人,语言生动幽默。 五、关于课后思索与练习 1.领悟人文思想,如9课第一题、11课第一题。 2.训练写作技巧,如10课其次题关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11课其次题拟人手法的妙用。 3.语言训练,如9课其次题谈语言的精确、12课其次题体会语言风格。 4.各课都设置了拓展题,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思维实力。 六、关于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 1.口语交际是童话故事接龙。活动趣味性强,但
7、有确定难度。要让学生相识到合作精神在活动中的重要性。接龙,既要承上又要启下,既要新颖又要便于他人连接。 2.写作,“课标要求学生“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志向象,进行扩写、续写。为此,我们支配了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写作前要让学生了解续写这种写作形式的要点,即: 首先,从人物特点、情节进展、语言风格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把握原作; 其次,续写时要尽量与原作保持一样,包括人称、人物性格、语言风格要一样,情节进展要合乎规律; 再次,续写要有创意,情节结构要完好。 3.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文学采风。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吸取民间文学的养分;二是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丰富
8、写作素材。 本次活动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要明确采什么、向谁采、怎么采,要加强平安教化,确保平安。活动中,要强调对材料的鉴别、筛选和整理,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这次活动,培育学生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实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 其次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 留意区分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驾驭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重点: 1. 关键词语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
9、深刻含义。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1课 邓稼先 人物传记 P78注释 邓稼先“两弹一星;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词语积累:P84注释 1、 4、7;P85 注释1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奉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进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3.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一、重点字词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彷png徨hung 鲜xin为人知 选聘pn 挚zh友 点拨:留意“彷徨不要误读为“fng hung;“
10、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的意思,应读xi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i) 宰割 (chu) 筹划 鞠躬尽(cu) 瘁 3说明以下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特殊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袱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留神谨慎,奉献出全部力气。 二、重点句子学问单 他(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留神眼儿,一生宠爱“纯字所代表的品德。在我所相识的学问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夫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拨: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珍贵品德。 三、文学(文体)
11、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进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胜利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奉献。1999年,中共中心、国务院、中心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P89 注释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词语积累:P90 注释1-7;P91 注释4;P92 注释3 1.选材典型: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 1 2.P93 练习 二、三 3.修辞P90 第三段:比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拟望闻问切:把民族比作病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锲qi而不
12、舍sh 兀w兀穷年 潜qin心贯注 迥jing乎不同 群蚁排衙y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说明以下词语。 (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方有恒心,有毅力。(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4)绝然不同:很不一样。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
13、锲而不舍。 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称谓)臧克家。 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重点字词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门槛kn 重荷h 深邃su 磐pn石 下颏k 2说明以下词语。(1)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2) 踌躇:迟疑。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
14、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何为,原名何振业。 P94注释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命运交响曲 词语积累:P95 注释1;P96注释2;P97注释2 1.人物描写:神态、外貌、语言具体文段 2.记叙线索: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参观侧面描写:女佣观看外貌描写:生疏人 交谈语言描写:贝多芬 第14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一、重点字词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白皙x 钦qn佩 捋l胡须 脚踝hui 荒谬mi 义愤填膺yng 点拨:“捋是多音字。 2 2说明以下词语。 (1)忘乎
15、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高傲自满而遗忘了一切。 (2)义愤填膺:胸中充溢了正义的愤怒。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幻想,相同的文学主见和狂热的志向,共同的鉴赏实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2)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沉醉使谈话者激烈了起来 二、重点句子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情激烈,有时雄辩过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
16、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苦恼等。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P100 注释1;P101 注释 1、3;P102 注释1。 词语积累:P104 注释1 1.夹叙夹议P101 第3段: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2.按时间依次绽开记叙 第15课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卿q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 即更g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想读音。 2说明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17、(3)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说明。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需要有进展的战略目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 你如今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
18、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日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目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词语说明:P106 注释 4、 5、9;P107 注释1- 6、 9、 12、 13、15 句子翻译:P107 课后练习 二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
19、开卷有益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说明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谆谆教育、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4 第三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地毯下的尘土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二分析米妮的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 理解美德的内涵,体会故事的深意。 二、课时支配: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 读顺文,并圈出最感爱好的内容。 读懂义,指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复习 概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