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清廷选派载泽.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清廷选派载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清廷选派载泽.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五大臣出洋考察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清廷选派载泽宪政清廷选派载泽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清政权性质的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清政权性质的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清政权性质的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清政权性质的变化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 1 1、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西方列强的侵入;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西方列强的侵入;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清廷财政压力
2、的增加。清廷财政压力的增加。2 2、宪政、排满、革命、新学等思潮的相互激荡、宪政、排满、革命、新学等思潮的相互激荡 国内民众的民主风气的成长;新式学堂设立的影响国内民众的民主风气的成长;新式学堂设立的影响第1页/共21页(二)清末法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二)清末法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二)清末法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二)清末法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1 1、近代不平等条约对清末法制的间接影响、近代不平等条约对清末法制的间接影响 列强要求法律变革列强要求法律变革 国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要求国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要求 2 2、直接影响、直接影响 西方列强的承诺;西方列强的承诺;成立成立“修订法律馆修订法
3、律馆”和和“宪政编查馆宪政编查馆”第2页/共21页二、清末的预备立宪二、清末的预备立宪二、清末的预备立宪二、清末的预备立宪 (一)实行预备立宪政治背景:(一)实行预备立宪政治背景:(一)实行预备立宪政治背景:(一)实行预备立宪政治背景:1 1、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斗争迫使清政府无法再照旧统、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斗争迫使清政府无法再照旧统、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斗争迫使清政府无法再照旧统、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斗争迫使清政府无法再照旧统 治下去治下去治下去治下去 2 2、日益强烈的立宪舆论,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敷衍立宪、日益强烈的立宪舆论,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敷衍立宪、日益强烈的立宪舆论,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敷衍立宪、
4、日益强烈的立宪舆论,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敷衍立宪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3 3、日益加深的帝国主义侵略,需要清政府披上、日益加深的帝国主义侵略,需要清政府披上、日益加深的帝国主义侵略,需要清政府披上、日益加深的帝国主义侵略,需要清政府披上 宪政的外衣宪政的外衣宪政的外衣宪政的外衣第3页/共21页(二)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二)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二)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二)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1 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51905年清廷选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年清廷选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年清廷选派载泽等
5、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年清廷选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1906年回年回年回年回国上奏实行宪政的三大利:国上奏实行宪政的三大利:国上奏实行宪政的三大利:国上奏实行宪政的三大利:“一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一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一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一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轻,三曰内乱可弭轻,三曰内乱可弭轻,三曰内乱可弭”。促使清政府仿行宪政。促使清政府仿行宪政。促使清政府仿行宪政。促使清政府仿行宪政 2 2、颁布、颁布、颁布、颁布“仿行宪政仿行宪政仿行宪政仿行宪政”的上谕及实质的上谕及实质的上谕及实质的上谕及实质 19061906年年年年9 9月月月月1 1日,发布日,发布日
6、,发布日,发布“仿行宪政仿行宪政仿行宪政仿行宪政”上谕,强调仿宪的原上谕,强调仿宪的原上谕,强调仿宪的原上谕,强调仿宪的原则是则是则是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实质:实质:实质:实质: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政政政政治骗局治骗局治骗局治骗局 第4页/共21页3 3、官制改革、官制改革、官制改革、官制改革 和单行行政法规和单行行政法规和单行行政法规和单行行政法规 (1 1)官制改革)官制改革)
7、官制改革)官制改革 清末的官制改革始于清末的官制改革始于清末的官制改革始于清末的官制改革始于19011901年年年年 中央:中央:中央:中央:1901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19061906年,改革原六部为十一部年,改革原六部为十一部年,改革原六部为十一部年,改革原六部为十一部 与此同时与此同时与此同时与此同时 地方官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地方官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地方官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地方官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2 2)警察法律的颁布)警察法律的颁布)警察法律的颁布)警察法律的颁布 结社集会律结社集会律结社集会律结社集会律
8、 违警律违警律违警律违警律 (3 3)户口管理法规及)户口管理法规及)户口管理法规及)户口管理法规及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管理通则 第5页/共21页4 4、制定宪法性文件、制定宪法性文件、制定宪法性文件、制定宪法性文件 (1 1)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 颁布:颁布:颁布:颁布:19081908年年年年8 8月月月月宪政编查馆宪政编查馆宪政编查馆宪政编查馆,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 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内容:
9、包括正文内容:包括正文内容:包括正文内容:包括正文“君上大权君上大权君上大权君上大权”条和附录条和附录条和附录条和附录“臣民权义务臣民权义务臣民权义务臣民权义务”条两部分,共条;条两部分,共条;条两部分,共条;条两部分,共条;内容实质:在于维护君上大权,它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内容实质:在于维护君上大权,它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内容实质:在于维护君上大权,它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内容实质:在于维护君上大权,它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 皇帝的地位和权力加以确认而已。皇帝的地位和权力加以确认而已。皇帝的地位和权力加以确认而已。皇帝的地位和权力加以确认而已。历史意义:历史上首部宪法;内容带有封建性;结构比较历
10、史意义:历史上首部宪法;内容带有封建性;结构比较历史意义:历史上首部宪法;内容带有封建性;结构比较历史意义:历史上首部宪法;内容带有封建性;结构比较 完整完整完整完整 第6页/共21页(2 2)十九信条十九信条十九信条十九信条 颁布:颁布:19111911年年1111月月3 3日,清廷为了阻止革命,正式公日,清廷为了阻止革命,正式公 布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十九信条十九信条 内容:内容:仿英国宪法,采取虚位元首和责任内阁制;仿英国宪法,采取虚位元首和责任内阁制;限制君权,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限制君权,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性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性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第7页
11、/共21页 5 5、制定、制定、制定、制定谘议局章程谘议局章程谘议局章程谘议局章程和和和和资政院院章资政院院章资政院院章资政院院章 (1 1)谘议局章程谘议局章程谘议局章程谘议局章程和谘议局和谘议局和谘议局和谘议局 颁布:颁布:颁布:颁布:19081908年年年年7 7月月月月2222日,共日,共日,共日,共1212章,章,章,章,6262条条条条 谘议局的设立:谘议局的设立:谘议局的设立:谘议局的设立:19091909年,各省相继成立谘议局年,各省相继成立谘议局年,各省相继成立谘议局年,各省相继成立谘议局 (除新疆外)(除新疆外)(除新疆外)(除新疆外)性质:是一个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性质:是
12、一个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性质:是一个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性质:是一个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 (2 2)资政院章程资政院章程资政院章程资政院章程和资政院和资政院和资政院和资政院 颁布:颁布:颁布:颁布:19091909年年年年8 8月月月月2323日,共十章六十五条日,共十章六十五条日,共十章六十五条日,共十章六十五条 资政院的设立:资政院的设立:资政院的设立:资政院的设立:19101910年年年年9 9月月月月2323日设立;日设立;日设立;日设立;性质:资政院不是正式的议院,是清政府进行统治的谘性质:资政院不是正式的议院,是清政府进行统治的谘性质:资政院不是正式的议院,是清政府进行统治的谘性质:资政
13、院不是正式的议院,是清政府进行统治的谘 询机构询机构询机构询机构第8页/共21页 三、清王朝的其它立法三、清王朝的其它立法三、清王朝的其它立法三、清王朝的其它立法 (一)立法指导思想(一)立法指导思想(一)立法指导思想(一)立法指导思想 1 1、“折衷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世界最新之折衷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世界最新之折衷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世界最新之折衷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世界最新之 学说,务期中外通行学说,务期中外通行学说,务期中外通行学说,务期中外通行”2 2、“不戾乎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教民情不戾乎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教民情不戾乎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教民情不戾乎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
14、教民情”清末修律的目的及实质清末修律的目的及实质清末修律的目的及实质清末修律的目的及实质 1 1、以资产阶级法律形式掩盖君主专制统治、以资产阶级法律形式掩盖君主专制统治、以资产阶级法律形式掩盖君主专制统治、以资产阶级法律形式掩盖君主专制统治 2 2、配合预备立宪缓和矛盾抵制革命、配合预备立宪缓和矛盾抵制革命、配合预备立宪缓和矛盾抵制革命、配合预备立宪缓和矛盾抵制革命 3 3、清末立法的实质、清末立法的实质、清末立法的实质、清末立法的实质 第9页/共21页 (二)立法概况(二)立法概况(二)立法概况(二)立法概况 1902 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负责修订现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负责修
15、订现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负责修订现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负责修订现 行法律,由沈家本、伍廷芳负责修订法律:行法律,由沈家本、伍廷芳负责修订法律:行法律,由沈家本、伍廷芳负责修订法律:行法律,由沈家本、伍廷芳负责修订法律:1 1、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与与与与大清新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新刑律 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沈家本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宣统元年沈家本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宣统元年沈家本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宣统元年沈家本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宣统元年1212月月月月 完成,二年完成,二年完成,二年完成,二年4 4月月月月1
16、717日颁行。是一部过渡性的法典日颁行。是一部过渡性的法典日颁行。是一部过渡性的法典日颁行。是一部过渡性的法典 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主要表现:(1 1)、改律名为)、改律名为)、改律名为)、改律名为刑律刑律刑律刑律 (2 2)、取消)、取消)、取消)、取消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大清律例中吏、户、礼、兵、刑、工中吏、户、礼、兵、刑、工中吏、户、礼、兵、刑、工中吏、户、礼、兵、刑、工 律目。律目。律目。律目。(3 3)、改革刑罚,废除残酷刑)、改革刑罚,废除残酷刑)、改革刑罚,废除残酷刑)、改革刑罚,废除残酷刑 (4 4)、废除过时法条,增加新罪名)、废除过时法条,增加新罪名)、废除过
17、时法条,增加新罪名)、废除过时法条,增加新罪名第10页/共21页 大清新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新刑律:制定:在沈家本的主持下,由日本法学博士岗制定:在沈家本的主持下,由日本法学博士岗制定:在沈家本的主持下,由日本法学博士岗制定:在沈家本的主持下,由日本法学博士岗 田朝太郎起草,年完成,年田朝太郎起草,年完成,年田朝太郎起草,年完成,年田朝太郎起草,年完成,年 月日颁布月日颁布月日颁布月日颁布。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改变旧律体例,体例上分总则和分则两改变旧律体例,体例上分总则和分则两改变旧律体例,体例上分总则和分则两改变旧律体例,体例上分总则和分则两 部分部分部分部分 、改革刑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末 预备 立宪 主要 活动 大臣 出洋 考察 宪政 清廷 选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