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共6页).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2、教师角色: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由于教育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 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3、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4、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
2、效能预期。5、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6、动机与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依据学习动机的定义,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7、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 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的形 成的影响,其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响。8、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疑难
3、引起的,需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个一情境予以顺利排除的过程。它通常具有四个基本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 己存在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对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 的意识,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10、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学生 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 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成熟度的 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
4、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12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3教师胜任力: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
5、体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14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的发展的途径。15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分)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1分)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
6、,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1分) 16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或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18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
7、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动态的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已形成起来的关系。二、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任务: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以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2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答:“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他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所以,广义的教师角色是指从普遍的、泛化的角度来说明教师是什么,狭义说则
8、是从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来解释教师是什么。由于教育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可以将它划分为:(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2)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3)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4)榜样、模范公民角色;(5)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从以上对教角色及行为的分类描述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多种作用和功能。但是总的说来,教师的角色功能都是为了完成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3简述学习的作用。答:学习是人类生
9、存发展的基本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学习史。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获取知识,即通过一定形式合一定时间的学习活动,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学到手,把前人积累的经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使人从“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成为有知识的人。(2)发展智能,人们通过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人的智力合能力。(3)提高素质,学习在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着什么重要的作用。4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答: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
10、面:(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5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答: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学习动机引起和推动的,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以下功能:首先,激活功能,即唤起和引发学生学习行为。其次,指向功能,指学生在学习动机作用下,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引导向某一特定目标。最后,强化功能,是指人的活动动机受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学习
11、成绩,对自己后继的学习进行调整。6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答:问题解决的影响的因素:(1)情绪与动机。积极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2)对问题情境的知觉。问题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3)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他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4)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的解决问题。(5)原型启发。其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很大作用。7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答: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大类:(1)认知因素智商。高智商很有创造力,反之。领域知识。创造力一般
12、都要有一定的领域知识作为背景。策略性知识。(2)人格因素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以上都是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8 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1)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创造动机。(3)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4)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法:类比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转换思维法:直觉思维法:9简述凯尔曼的关于品德形成理论。答:他认为,个体的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的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转化的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社会规范
13、的依从。(2)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3)第三阶段是社会阶段的内化。10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答: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组成部分组成。(1)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于道德行为规范中的是非、善恶、好坏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2)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3)道德意志,是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
14、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4)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对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1试述自我意识发展。 答: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经过20多年的时间。它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自我中心期。(2)社会自我发展期。(3)心理自我发展期。12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1)提高认识水平;(2)丰富感情世界;(3)发展意志能力;(4)促进道德形成 1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信息交流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协调整合功能;自我认识功能;心理保健功能。14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答:人际交往的
15、影响因素包括:(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7)个性品质。15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16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1)大学生交往自卑;(2)大学生交往孤独;(3)大学生交往嫉妒;(4)大学生交往恐惧17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答: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18简述大学生心理
16、健康教育的内容(1)环境适应;(2)学习活动;(3)人际交往;(4)恋爱与性;(5)求职就业三、论述题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论述应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8分)(1)总趋势(2分)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一致的;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是基本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学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发展较低、自我体验最为强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2)自我认识(2分)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17、。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具有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和稳定性。(3)自我体验(2分)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性。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4)自我调控(2分)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7分)(1)全面认识自我(3分)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2分)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
18、卑感。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树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心。(3)努力完善自我(2分)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的自我。2、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1)创造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发现”。现代汉语词典对创造的解释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力就是一种创造的能力,也有学者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其具有以下几种属性:创造能力是由个人产品决定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心理过程;创造能力是由测验和评价结果决定的;创造能力与人格特质有关,决定于某种人格特征与动机特性。其含义有:指“想出别人想不出的观念”的能力即独创力,并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 心理学 试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