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课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经济建设 四四条措施条措施 两两个阶段个阶段 一一个概念个概念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共同回忆一下吧共同回忆一下吧?三三项新要求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友好型社
2、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第 十十 课课知识小结知识小结“三步走三步走”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第一步:从从1981年至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温饱问题问题。第二步:第二步:从从1991年至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小康水平水平。第三步: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
3、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我国胜利我国胜利实现了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三步走三步走”战略战略的的第一、第二步目标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我国人民生活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1 1、总体小康总体小康的表现的表现(1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4、质量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明显提高。高。(2 2)宏观上:国家的)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大大增强。2 2、总体小康的特点、总体小康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低水平的低水平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全面的不全面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小康。小康。小康。低水平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人均水平均水平还比较低。还比较低。不全面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生存性消费
5、的满足,的满足,而而发展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还不健全,还不健全,环境环境质量质量还有待提高。还有待提高。不平不平衡衡衡衡,是指是指地区地区之间、之间、城乡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3、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的目标(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到到2020年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
6、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国家,成成为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良好的国家,的国家,成为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的国家,成为成为各方面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的国家,家,成为成
7、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的国家。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区区 别别标准标准低标准的小康,低标准的小康,人均人均GDP只有只有800多美元多美元(低水平)(低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超过过3000美元(更加殷实宽裕)美元(更加殷实宽裕)全面全面程度程度不全面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的小康更全面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全面发展
8、的小康发展发展程度程度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地区地区差距、差距、城乡城乡差距、差距、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收入群体存在差距存在差距发展比较均衡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原原则则联系联系都是小康社会都是小康社会,都是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总体小康是我国是我国目前目前已经达到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全面小康社会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不同。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
9、的基础和条件,全面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比较:1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基础上,实现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到20202020年比年比20102010年年翻一番翻一番。(三项新要求三项新要求)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总体实现。
10、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就业更加充分。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P873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考点二、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新要求2 2、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 (1 1)特点:)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11、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2 2)要求:)要求: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件的有条件的地方地方继续走在前列,继续走在前列,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奋起直追,加快发展。考点二、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新要求 【高考警示钟高考警示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考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考中的冷考点冷考点。了解。了解。对付选择题对付选择题(2008高考海南卷)高考海南卷)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12、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B、C、D、【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
13、步第三步目目标的重要步骤,标的重要步骤,正确;正确;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表述不正确,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 1、原因、原因(为什么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地位、地位: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必要性必要性):片面追求
14、经济快速增长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环境污染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一、深入贯彻落实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1 1 1 1、贯彻、贯彻、贯彻、贯彻落实科学落实科学落实科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观发展观发展观基本基本内涵内涵(是什么是什么)重要性重要性(为什么为什么)根本方法根本方法强大思想武器强大思想武器、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实现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的要求的要求经济经济建设、建设、政治政治建设
15、、建设、文化文化建设、建设、社会社会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第一要义第一要义核心立场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统筹兼顾要始终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高考江苏卷)高考江苏卷)30.2009年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
16、产业优化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A.B.C.D.【解析】【解析】经济规划,是属于经济手段,不是行政手经济规划,是属于经济手段,不是行政手段。段。不符合题意。江苏沿海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发不符合题意。江苏沿海促
17、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展,正确。正确。【真题演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相关图表。我国经济发展相关图表。(1)(1)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6 6分),并从分),并从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观的角度说明我国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的必要性必要性。(。(8 8分)分)图表组合类试题应注意图表组合类试题应注意:注意标题,标题即主题;注意标题,标题即主题;把握变动总体趋势,抓住题目主干意思;把握变动总体趋势,抓住题目主干意思;留心特留心特殊时段的变化情况;殊时段的变化情况;思考图表之间有无内在联系。思考图表之间有
18、无内在联系。表表1 1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呈现不断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呈现不断加剧趋势;加剧趋势;表表2 2表明表明“六五六五”至至“十二五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期间我国逐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十二五十二五”对环对环保产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保产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表表1 1和表和表2 2对照对照表明:我国在表明: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但至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但至20112011年环境污染加年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剧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6 6分)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
19、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发展规律,有利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本,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促进有利于促进生态建生态建设与其他建设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设与其他建设相协调,实现经
20、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8 8分)分)【变式演练】材料材料二二:2013年广东年广东GDP增长增长85,成为中国首个超成为中国首个超6万亿元的省份,全省各级财政收入万亿元的省份,全省各级财政收入169644亿元,列全国第一。粤东西北亿元,列全国第一。粤东西北12市长期处于市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人均欠发达状态,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处于粤位。处于粤东西北东西北“贫困圈贫困圈”包围之中的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重包围之
21、中的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重镇,尽管富庶,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已面临资镇,尽管富庶,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已面临资源、产业结构等源、产业结构等“天花板天花板”向题,发展后继乏力。向题,发展后继乏力。(2)(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在析广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怎样更好地中应怎样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发挥财政的作用?(8?(8分分)(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核心立场。财政支出要更加侧重民生,发挥。财政支出要更加侧重民生,发挥财政促进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
22、作用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分)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法。要加大财政对粤东西北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要加大财政对粤东西北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发挥方面的建设投入,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4分)分)(2)(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在析广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怎样更好地中
23、应怎样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发挥财政的作用?(8?(8分分)1 1、重要性、重要性(为什么为什么)以科学发展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主题,以加快转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主线,是关系我国发,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战略抉择。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二、二、如何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促进资源节
24、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展能力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决定性作用作用,实行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1)原因原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力的战略支撑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核心位置。置。(2 2)要求:)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发展新动力。1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5、(1 1)原因:)原因: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主攻方向(2 2)要求:)要求:要把推动发展的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立足点转到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上 来,使经济发展更多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依靠内需拉动,更多内需拉动,更多依靠依靠科技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科学 发展观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