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操作实务解析hwsz.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操作实务解析hwsz.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操作实务解析hwsz.ppt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操作实务解析主讲人 吴得林北京德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与原税法相比的重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体系图 4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二、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五个统一”统一税法并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统一并规范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统一并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并规范税收征管要求 五大过渡性优惠政策(在第15部分细讲)三、纳税人和纳税义务的确定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纳税人的定义:我国划分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依据是“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标准”。即: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
2、业,为居民企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为非居民企业。三、纳税人和纳税义务的确定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纳税义务规定:居民企业负全面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只负有限纳税义务,这是行使我国税收管辖权、维护我国税收得益的需要,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根据我国税收管辖权的要求,对居民企业来源于我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税征税,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
3、所得税。四、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基本原则 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区别收付实现原则,但又不于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要求,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四、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基本原则 税法方程与会计方程的差异比较:应企业所得税额=应税收入总额-税前扣除额(成本、费用、税金)-免税收入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国家收益分配形式应分配利润=(会计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税金)*(1-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予分配部分(盈余公积及优先股利)股东利益分配形式五、确认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的原则 货币收入形
4、式 实施条例将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界定为取得的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货币收入可以定义为“零”成本收益,处置所得应全额应税)非货币收入形式 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界定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非货币收入,涉及“计税成本”概念,处置时应考虑计税成本因素)六、对于持续时间跨越纳税年度的收入的确认 采用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办法 实施条例对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跨越纳税年度的,应
5、当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 不采用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办法(除上述方式确认收入的业务外,其他业务收入不得采用分期确认收入原则确认当期收入)七、不征税收入的具体确认 一是作为不征税收入的财政拨款,原则上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对企业拨付的各种价格补贴、税收返还等财政性资金,这样有利于加强财政补贴收入和减免税的规范管理,同时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处理保持一致(会计处理上以“补贴收入”核算,权益处理上一般作为“免税基金”作为国家权益分配处理,股东不得予以分配);二是对于一些国家重点支持的政策性补贴以及税收返还等,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需要,有可能也给
6、予不征税收入的待遇,但这种待遇应由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来明确(实务操作中按照以下原则确认:只要有税务机关文件规定给予减免税政策,才可认定减免税)。八、税前扣除的一般框架、相关性及合理性 一般扣除规则、禁止扣除规则和特殊扣除规则,构成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税前扣除的一般框架举例1:乘座公共交通(凭票乘车)举例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正常、租借、特殊行业加速折旧)举例3:业务招待费扣除(正常、与业务无关、特殊接待任务)相关性和合理性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条件举例1:业务招待费性质(相关性)举例2:广告宣传费支出(合理性)按照企业所得税的国际惯例,一般对税前扣除进行总体上的肯定
7、性概括处理(一般扣除规则),辅之以特定的禁止扣除的规定(禁止扣除规则),同时又规定了允许税前扣除的特别规则(特殊扣除规则)。在具体运用上,一般扣除规则服从于禁止扣除规则,同时禁止扣除规则又让位于特殊扣除规则。例如,为获得长期利润而发生的资本性支出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相关的支出,原则上应允许扣除,但禁止扣除规则规定资本性资产不得“即时”扣除,同时又规定了资本性资产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允许在当年及以后年度分期扣除的特别规则“三项”扣除规则的相互关系“三项”扣除规则的相互关系(续)新企业所得税法明确对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的一般规则,同时明确不得税前扣除项目的禁止扣除规
8、则,又规定了允许扣除的特殊项目。这些一般扣除规则、禁止扣除规则和特殊扣除规则,构成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税前扣除的一般框架。九、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 对工资支出合理性的判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雇员实际提供了服务;二是报酬总额在数量上是合理的。实际操作中主要考虑雇员的职责、过去的报酬情况,以及雇员的业务量和复杂程度等相关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当地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一般扣除原则)非企业职工、超过合理性的薪金及非劳动报酬的个人收入分配等不得税前扣除(禁止扣除原则)对企业发放的各项奖金、业务提成及相关实物性报酬可以税前扣除(特殊扣除原则)个人
9、所得税之工资筹划思路 筹划方案图示十、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 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十一、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 考虑到业务招待费管理难度大,坚持从严控制的要求,实施条例规定,将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且扣除总额全年最高不得超过当年
10、销售(营业)收入的5。两方面的限制需要纳税人关注,那么在2008年企业的经营预算怎样才能够充分使用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又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呢?我们来算一算。假设企业2008年销售(营业)收入=X,2008年业务招待费=Y,则2008年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Y*60%X*5,只有在Y*60%=X*5的情况下,即Y=X*8.3业务招待费在销售(营业)收入的8.3的临界点时,企业才可能充分利用好上述政策。十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禁止扣除原则);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特殊扣除原则).主要考虑是:一是许多行业反映,业
11、务宣传费与广告费性质相似,应统一处理;二是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是企业正常经营必须的营销费用,应允许在税前扣除(一般扣除原则);三是广告费具有一次投入大、受益期长的特点;四是目前我国的广告市场不规范,有的甚至以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十三、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 允许公益性捐赠支出按一定比例在税前扣除,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促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十四、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首次引入间接抵免,税收征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所得税法 及其 实施 条例 操作实务 解析 hwsz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