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妇产科护理第一章 妇产科护理学基础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妇产科护理第一章 妇产科护理学基础知识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妇产科护理第一章妇产科护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妇产科护理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三节骨盆学习目标 1.掌握内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骨盆的组成、卵巢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2.熟悉骨盆的分界及类型、骨盆底的结构、月经周期性调节的原理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3.了解女性生殖器官主要的血管、淋巴及神经。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外生殖器、内生殖器,以及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经等。骨盆的大小、形状与产科分娩密切相关。一、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是女性生殖器官外露的部分,是位于两股内侧和耻骨联合至会阴之间的组织。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图
2、1-1)。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图 1-1 女性外生殖器1.阴阜阴阜是位于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分布,为女性的第二性征之一。2.大阴唇大阴唇为靠近两股内侧的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大阴唇外侧面为皮肤,皮层内含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开始有阴毛生长;内侧面皮肤湿润似黏膜。大阴唇皮下含大量脂肪组织和丰富的血管、淋巴、神经,局部损伤后易形成血肿。知识链接阴阜部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皮脂腺发生的囊肿变化,常发生于头皮部或颜面部,亦可发生于外生殖器的阴阜部。在外生殖器附近的阴阜部有1-2个黄豆至豌豆大小囊性结节,比较深在,中等
3、硬度,微有弹性,囊肿表面可因囊肿的外凸绷紧而呈褐色或深褐色,有时囊肿顶端可见开大的皮脂腺开口,亦可在皮脂腺开口处有黑头粉刺样角质栓塞,用力挤压可挤出白色或黄白色皮脂。囊肿可多年存在而自觉症状不明显,若有继发感染囊肿可化脓、破溃,如未经治疗,囊肿则易于钙化,有的囊壁破裂则可发生异物反应。知识链接大阴唇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AF)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男、女性均可发病。现有报道大多认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6.6,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男性为70岁后。CAF多发生于生殖区。外阴发育正常,阴毛分布正常。右侧大阴唇中上方触及一肿物,实性,质韧,无触痛,局部
4、无潮红,活动度可,表面光滑,边界清晰。阴道:通畅,未见异常分泌物,黏膜光滑,无充血、水肿;子宫颈光滑,正常大小,无接触性出血;子宫体后位,质中,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包块,无触痛。3.小阴唇小阴唇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表面湿润、无阴毛、神经末梢丰富,极为敏感。两侧小阴唇前端相互融合包绕阴蒂;后端与大阴唇后端在正中线汇合形成阴唇系带,经产妇的阴唇系带可因分娩损伤而消失。4.阴蒂阴蒂是位于小阴唇顶端、类似于男性阴茎海绵体的组织,有勃起性,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极为敏感。知识链接小阴唇血供小阴唇血供是小阴唇整形术的解剖学基础。研究发现,小阴唇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及大量的弹力纤维,在
5、女性性唤起的过程中小阴唇组织的血流量和血容量均增加;小阴唇的血供模式主要分为主干型和平行型,与小阴唇的形态相关。主干型血供模式常见于局部明显突出的小阴唇,血管走行呈放射状分布到小阴唇的边缘。因此,对局部组织突出的小阴唇行缩小手术时有可能因破坏了主干血管而引起皮瓣远端发生坏死。平行型血供模式多见于形态均匀的小阴唇,其血管走行与小阴唇的边缘平行;小阴唇基底部靠近阴道口的血管呈蜿蜒屈曲状,与在性生活时小阴唇充血扩张的功能相适应;小阴唇中神经纤维较丰富,其中央区域多为粗大的、有髓鞘的神经干,被认为是小阴唇在性活动中性唤起的解剖学基础。知识链接阴蒂疼痛由于阴蒂缺乏分泌物,加上又有包皮覆盖,往往会造成疼痛
6、。女性达到性高潮后阴蒂头会变得十分敏感,再施加强刺激无疑会引起疼痛。上述两种情形,完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造成病理性阴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是感染,如生殖器疱疹波及阴蒂附近;淋菌性、霉菌性、滴虫性外阴阴道炎波及整个外阴时;尖锐湿疣、前庭大腺囊肿等也常常会在性交或抚摸时出现阴蒂疼痛,最终又常伴有霉菌、滴虫等其他继发感染;股癣、疥疮、寄生虫卵、化纤内裤、局部过度清洗、化妆品等化学刺激均可引起阴蒂疼痛。5.阴道前庭阴道前庭区域内有以下结构:1)尿道口尿道口位于阴道前庭前部、阴蒂下方,略呈圆形。尿道口后壁的两侧为一对尿道旁腺的开口,为细菌易潜伏处。尿道旁腺的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2)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
7、位于阴道前庭的后部、尿道后方。阴道口覆盖一层较薄的黏膜,称为处女膜。处女膜中央有一小孔,其形状、大小及厚薄因人而异,为经血及阴道分泌物排出的通道。处女膜多于初次性交时破裂,阴道分娩后进一步破损形成处女膜痕。3)前庭大腺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黄豆大小,左右各一,腺管细长(1 2 cm),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其分泌的黏液起润滑阴道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体表不能触及前庭大腺。若腺管腔闭塞且开口处发生感染,则可形成前庭大腺脓肿或囊肿,并可在体表触及。知识链接前庭大腺囊肿病名。系因前庭大腺管阻塞,分泌液不能排出而潴留所致。常见于前庭大腺炎症后,会阴侧切时损伤腺管,分娩和
8、外伤所造成的阴道、会阴外侧部裂伤而形成的严重瘢痕或先天性腺管狭窄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囊性包块,位于大阴唇部下方,向大阴唇外侧方向突出。多为单侧,大小不等,生长缓慢。囊肿小者可无症状,囊肿较大者可感到外阴坠胀及性交不适。检查发现囊性肿块占据整个大阴唇中下1/3,皮色不变,无触痛。囊肿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治疗:较小的囊肿可定期观察;较大及反复急性发作的囊肿,应作囊肿造口术。二、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腔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图 1-2),后两者称为子宫附件。1.阴道1)功能阴道是性交器官、月经排出和胎儿娩出的管道。2)位置阴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通道,上端包绕子宫颈
9、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前面与膀胱、尿道相邻,后面与直肠贴近。3)解剖结构阴道前壁长 7 9 cm,后壁长 10 12 cm。阴道上端与宫颈阴道部形成前、后、左、右穹隆。其中,阴道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的直肠子宫陷凹贴近,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图 1-3)。4)组织结构阴道壁自内向外由黏膜层、肌层和纤维层构成。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黏膜内无腺体,受性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阴道壁有许多横纹皱襞及弹力纤维,有较大伸展性。阴道壁富有静脉丛,局部损伤后易发生出血或形成血肿。图 1-2 女性内生殖器矢状切面 图 1-3 阴道后穹隆穿刺术2.子宫1)功能子宫是产
10、生月经的器官、孕育胚胎和胎儿的场所,在分娩时提供主要力量,迫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2)位置子宫位于真骨盆中央,保持前倾前屈位。子宫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子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子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3)解剖结构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成人非孕子宫重 50 70 g,长 7 8 cm,宽 4 5 cm,厚 2 3 cm,宫腔容积约为 5 mL。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子宫体,其上端隆突的部分称为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与输卵管相通的子宫角部;子宫下部呈圆柱形,称子宫颈。子宫体与子宫颈间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非孕期长约 1 cm。子宫峡部上端在解剖学上最狭窄
11、,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在此处由子宫内膜转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图 1-4)。子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子宫颈管呈梭形。未产妇的子宫颈外口为圆形,经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状或“一”字形。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因年龄和卵巢功能而异,青春期前为 1 2,育龄期为 2 1,绝经后为 1 1。4)组织结构子宫体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1)黏膜层(子宫内膜):表面 2/3 为功能层,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余下靠近肌层的 1/3 内膜为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但功能层由此层生发增生。(2)肌层:最厚,由平滑肌束和弹力纤维构成,肌纤维的排列交错分 3 层,呈
12、外纵、内环、中间纵横交叉排列,其间有血管贯穿,子宫收缩时血管被压迫,能有抑制止产后子宫出血。(3)浆膜层:为覆盖子宫底部及体部前后壁的腹膜,与肌层紧贴。在子宫峡部,腹膜向前反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颈后方,至阴道后穹隆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又称道格拉斯腔(Douglas pouch)。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黏膜内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对防止病原菌感染有重要作用。宫颈阴道部(宫颈下端伸入阴道内的部分)表面覆盖着复层鳞状上皮,宫颈管的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为宫
13、颈癌的好发部位。5)子宫韧带子宫韧带共有 4 对,具有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作用(图 1-5)。图 1-5 子宫韧带(1)子宫阔韧带:为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两侧起向外延伸达骨盆侧壁,呈翼形。其上缘游离,内侧 2/3 包裹输卵管,外侧 1/3 在输卵管伞端的下方延伸达两侧骨盆壁,形成骨盆漏斗韧带(卵巢悬韧带),卵巢的动、静脉由此通过。卵巢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为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子宫阔韧带有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的作用。(2)子宫圆韧带:起自两侧子宫角的前面,长 12 14 cm,向前下方伸展达两侧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止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
14、用。(3)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下部,子宫颈的两侧,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是固定子宫颈位置的重要韧带。(4)子宫骶韧带:起自子宫颈后侧(相当于宫颈组织学内口水平),左右各一,呈倒“八字胡”状向两侧绕过直肠达第2、第3骶椎前面的筋膜上,将子宫颈向后上方牵引,间接维持子宫的前倾位。知识链接子宫炎盆腔的生殖器官的炎症之一,妇女比较常见,而且它的炎症会局限在一个部位,而也可以几个部位的同时的发病。而且在临床会以后一种的情况为多见的,而对于急性的炎症的还会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弥漫性的腹膜炎以及败血症和导致感染性的休克等一些严重的后果的。知识链接宫颈糜烂子宫颈分内口和外口。内口上皮是一种纤细且会
15、分泌黏液的红色柱状细胞,外口由粉红色的鳞状上皮覆盖并衬垫着阴道。纤柔的柱状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当发生长期慢性炎症时,子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就会被柱状上皮所覆盖。柱状上皮非常薄,如果见到下面的毛细血管及红色间质,呈现出红色区,并与周围的鳞状上皮有明显的界限,这就是宫颈糜烂。知识链接宫寒宫寒,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宫寒是中医理论下的病名,不能与西医的具体病名来套,但是西医临床常见的一些妇科急慢性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等)可以用宫寒辨证治疗,在临床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2
16、宫寒的症状:1.发胖、2.月经异常、3.下腹寒冷有时作痛,经期有时错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较差,平时 腰酸腿软,小便较多,月经量少,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脉沉。3.输卵管输卵管位于两侧子宫角部,为一对弯曲而细长的管道,全长 8 14 cm。输卵管内侧与子宫角相连;外端游离,开口于腹腔,呈伞形,与卵巢相距较近。根据形态,输卵管由内向外可分为 4 部分,即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图 1-6)。输卵管壁由外向内分为 3 层,即浆膜层、肌层和黏膜层。黏膜层细胞中有纤毛细胞,纤毛可以摆动。输卵管的主要功能:伞部具有拾卵作用;壶腹部与峡部交接处为精卵相遇的场所;肌层的蠕动和纤毛的摆动可输送受精卵。图 1
17、-6 输卵管各部及其横断面知识链接输卵管性不孕症(一)简介:输卵管性不孕症是指因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支原体感染或先天解剖异常等因素引起输卵管阻塞、粘连或积水导致的不孕症,其中近端阻塞约占10%25%。(二)治疗: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有无占位病变、内膜状况及输卵管开口情况,并对宫腔病变进行治疗。随着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已被证实是相对简易、安全、经济且较为有效的方法,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卵巢卵巢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位于子宫两侧输卵管的后下方,内侧有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外侧有骨盆漏斗韧带与骨盆壁相连。成
18、年女性的卵巢重 5 6 g,大小为 4 cm3 cm1 cm,呈灰白色。青春期前,卵巢不排卵,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卵巢表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为生发上皮。卵巢实质由外向内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图 1-7):外层为皮质,其中有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卵巢的中心为髓质,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疏松结缔组织。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即具有生殖和内分泌的功能。图 1-7 卵巢的结构5.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女性生殖器官与骨盆腔其他器官不仅在位置上互相邻接,且血管、淋巴及神经也相互联系。因此,某一器官发生病变
19、时易累及其邻近器官,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上也互有影响。1)尿道尿道位于耻骨联合后方、阴道前方,开口于阴道前庭,长 4 5 cm,直径约为 0.6 cm。女性的尿道短而直,又邻近阴道及肛门,故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2)膀胱膀胱为一囊性空腔器官,位于耻骨联合之后、子宫之前,下方与尿道相接。膀胱充盈时可凸向骨盆腔,影响子宫和阴道的位置,故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应排空膀胱。3)输尿管输尿管为一对肌性圆索状管道,各长约 30 cm,从肾盂开始沿腰大肌前面下行,在宫颈外侧约2 cm 处与子宫动脉交叉(子宫动脉横跨过输尿管,可形象地记为“桥下流水”)后继续向下、向前、向内进入膀胱底。妇科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输尿
20、管。4)直肠直肠位于骶骨的前方、盆腔后部、子宫和阴道的后方,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全长 15 20 cm。直肠上段有腹膜覆盖,至直肠中段处折向前上方,覆盖子宫颈及子宫后壁形成直肠子宫陷凹。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直肠、肛管。5)阑尾正常阑尾位于右髂窝内,与右侧附件相邻,长 7 9 cm。女性患阑尾炎时有可能累及输卵管和卵巢;而妊娠期阑尾的位置可随子宫增大而向上、向外、向内移位,故可影响阑尾炎的诊断及炎症的局限。知识链接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等治疗。在一般情况下手术操作较容易,但有时也很困难,如异位阑尾。因此,绝不能认为阑尾切除术是小手术。必须
21、予以重视,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根据个体的生理特点,女性的一生一般分为 6 个阶段,但各阶段并无明确的界限。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可因遗传、营养、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而有差异。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女性各阶段的生理特点1.新生儿期出生后 4 周内称为新生儿期。因在子宫内受母体性激素的影响,女性胎儿在出生后数日生殖器官和乳房均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可出现乳房略隆起或有少量乳汁分泌,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假月经),这些生理现象会于短期内自然消失。2.儿童期出生后 4 周至 12 岁左右称为儿童期。此期个体的主要生理特点为体格生长。8 岁前为儿童早期,个体的体格生长发育较快,生
22、殖器为幼稚型;约从 10 岁起,卵巢的少量卵泡开始发育(但不排卵)并分泌性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性生殖器官和乳房开始发育,女性第二性征出现。3.青春期从 月 经 初 潮 至 生 殖 器 官 逐 渐 发 育 成 熟 的 时 期 称 为 青 春 期。世 界 卫 生 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规定,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为 10 19 岁。这一时期个体的生理特点为:身体生长发育迅速;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进一步发育并出现月经,但因性周期调节器官发育不成熟,此时月经多不规律。4.性成熟期性成熟期又称生育期,一般自 18 岁开始,历时 30 年左右。此期个体的主要生理
23、特点为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月经来潮。性成熟期为妇女生殖功能最旺盛的时期。5.围绝经期围绝经期是指 40 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至绝经后 1 年内的一段过渡期,历时短则 1 2 年,长者可达 10 余年。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 1 年内。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个体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6.老年期老年期是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一般 60 岁以后,女性的机体逐渐老化,卵巢内分泌功能衰竭,步入老年期。此期个体的卵巢功能完全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等。图 1-8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二、月经周期的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图
24、 1-8)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调节与控制女性发育、维持正常月经和性功能。1.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功能1)卵巢的周期性变化(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自青春期开始,在下丘脑、垂体前叶产生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内的原始卵泡开始发育并产生雌激素。妇女一生中一般有 400 500 个卵泡发育成熟,每一个月经周期中一般只有 1 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自行退化、闭锁。(2)排卵:指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14 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3)黄体形成和退化:排卵后残存的卵泡壁发育形成黄体,一般在排卵后 7 8 天黄体发育达高峰,黄体可
25、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若排出的卵子受精,则黄体继续发育成为妊娠黄体;若排出的卵子未受精,则黄体在排卵后 9 10 天开始退化(黄体的平均寿命约为 14 天)。黄体退化后,机体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月经来潮,卵巢内下一批卵泡开始发育,新的周期开始。2)卵巢的功能卵巢可合成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三者均为甾体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功能如表 1-1 所示。雄激素为合成雌激素的前体,可维持女性正常的生育功能及第二性征,促进阴毛及腋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在青春期后致骨骺闭合;促进红细胞生成;对抗雌激素的作用。表 1-1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功能2.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卵巢的周
26、期性变化,子宫内膜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其周期性变化分为 3 期(以月经周期 28 天为例)。1)增生期增生期为月经周期的第 5 14 天,相当于卵巢周期的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细胞增生变厚,腺体增多、变长、变弯曲,血管增生、延长,呈螺旋形。2)分泌期分泌期为月经周期的第 15 28 天,相当于卵巢周期的黄体期。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增厚,腺体增大并分泌糖原,小动脉进一步变长、迂曲,呈螺旋状,血液供应充足,间质疏松并富有营养,变得更适合囊胚的植入和发育,为囊胚着床做准备。3)月经期月经期为月经周期的第 1 4 天。此期黄体退化萎
27、缩,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下降,引起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痉挛,导致子宫内膜血流量减少,组织变性、坏死,血管断裂出血形成内膜底部血肿,促使内膜组织脱离,与血液混合排出,形成月经血。3.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1)子宫颈的周期性变化子宫颈内膜腺细胞的分泌受雌激素、孕激素的影响,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月经过后(相当于卵泡期),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不断升高,子宫颈黏液分泌量不断增加,至排卵期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可达 10 cm 以上,宫颈外口变圆,有利于精子通行。若此时行宫颈黏液涂片检查,干燥后镜下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于月经周期的第 6 7 天即可出现,到排卵期最典型。排卵后(相当于黄体期),受孕激素
28、水平的影响,宫颈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质地变黏稠且混浊,拉丝易断,涂片检查见排列成行的椭圆体。2)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阴道上皮是复层鳞状上皮。在月经周期中,随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阴道黏膜也发生周期性改变,以阴道上段黏膜的改变较为明显。排卵前,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阴道上皮底层细胞增生,逐渐演变为中层细胞与表层细胞,使阴道上皮增厚,表层细胞角化,以排卵期最明显;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阴道黏膜上皮大量脱落,脱落细胞多为中层细胞或角化前细胞。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在雌激素、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下,输卵管发生周期性变化,以保证卵子受精和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行,但其周期性变化不如子宫内膜明显。月经周
29、期中脊髓、卵巢、阴道涂片、子宫内膜及基础体温的周期性变化如图 1-9 所示。4.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常月经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从青春期开始,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经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促使垂体产生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FSH 作用于卵巢,使卵泡发育,卵泡细胞发育并合成雌激素。卵泡发育成熟时雌激素浓度最高,为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第一次高峰。雌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增生期变化,同时对下丘脑产生正、负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分泌大量黄体生成素(l
30、uteinizing hormone,LH)(正反馈过程),抑制垂体分泌 FSH(负反馈过程)。在大量 LH 的作用下,成熟卵泡排卵。排卵后,在 LH 和少量 FSH 的作用下,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变为分泌期。在排卵后 7 8 天黄体成熟时,雌激素浓度出现第二次高峰,孕激素浓度也达高峰。雌激素、孕激素分泌达高峰,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使 FSH 和 LH 分泌减少,黄体萎缩,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孕激素支持,发生坏死、脱落、出血,同时,雌激素、孕激素减少也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GnRH 的分泌又开始增多,进入下一个新的周期
31、。如此反复循环,使月经能如期来潮。图 1-9月经周期中脊髓、卵巢、阴道涂片、子宫内膜及基础体温的周期性变化三、月经1.月经的相关概念及特点月经是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出血的现象,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1)月经初潮月经初潮为第 1 次月经来潮,多在 13 15 岁出现,其早晚受遗传、营养、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月经周期相邻两次月经来潮第 1 天间隔的时间为月经周期,一般为 21 35 天(平均为 28 天),一般可提前和延后 3 天,只要恒定和规律,就属于正常。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各有自己的规律性。3)月经期和经量月经持续的时间为月经期,一般为 2 8 天,平
32、均为 4 6 天。一次月经出血量为经量,一般为 20 60 mL,超过 80 mL 为月经量过多。4)月经血的特点月经血呈暗红色,黏稠而不凝固,呈碱性。除血液成分外,月经血中还有子宫内膜碎屑、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脱落的内膜碎片中含有纤溶酶,可将纤维蛋白溶解,故经血不凝,只有在出血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血凝块。2.月经期临床表现月经属于生理现象,多数女性无特殊的不适。但由于盆腔充血及子宫血流量增多,部分女性可有下腹部及腰骶部酸胀、下坠感,个别女性有消化系统症状或轻度神经系统症状等,但一般不严重,不影响其工作和学习。3.月经期健康教育月经期盆腔淤血,宫颈口松弛,自身防御功能降低,故应采取卫
33、生保健措施。(1)正确认识月经是一种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时不必过度紧张、焦虑,保持情绪稳定。(2)月经期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护垫、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3)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勿食生冷、辛辣的食物,补充含铁、蛋白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肝脏、肉类。(4)禁止游泳、坐浴、阴道冲洗、性生活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减少感染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5)月经期可正常工作,但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女性骨盆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骨性通道,其大小、形状直接决定了分娩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其结构、各平面的特点及径线。第三节骨 盆 一、骨盆的组成1.骨盆的骨骼骨盆由
34、1 块骶骨、1 块尾骨及左右 2 块髋骨组成(图 1-10)。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 5 6 块骶椎合成,尾骨由 4 5 块尾椎合成。女性骨盆第 1 骶椎向前突出,形成骶骨岬;坐骨棘位于真骨盆的中部,肛查及阴道检查均可触到;耻骨两降支的前部构成耻骨弓,其角度大于 90。图 1-10 正常女性骨盆2.骨盆的关节及韧带骨盆的关节有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骨盆有两对重要的韧带,一对是骶骨、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另一对是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妊娠期受激素的影响,骨盆韧带变得松弛,各关节的活动度稍有增加,有利于胎儿娩出。二、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两侧
35、髂耻缘、骶骨岬上缘的连线为界,骨盆分为大骨盆(与分娩无直接关系,又称假骨盆)和小骨盆(胎儿娩出的通道,又称真骨盆)。小骨盆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骨产道。三、骨盆的平面临床一般将真骨盆分为以下 3 个假想平面:1.骨盆入口平面骨盆入口平面即真、假骨盆的分界面。骨盆的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骶骨岬,两侧为髂耻缘,呈横椭圆形。2.中骨盆平面骨盆的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骶骨下段(相当于第 4、第 5 骶椎之间),两侧为坐骨棘,呈纵椭圆形。3.骨盆出口平面骨盆出口平面即骨盆腔的下口,由两个有共同底边,但处于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平面的顶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后三角平面的顶点为骶尾关
36、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共同底边为坐骨结节间径。四、骨盆轴及骨盆倾斜度1.骨盆轴骨盆轴是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心点的连线(图 1-11)。其特点为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胎儿沿此轴线娩出,故骨盆轴又称产轴。2.骨盆倾斜度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为骨盆倾斜度,一般为 60(图 1-12)。若骨盆倾斜度大于或等于 70,则可影响胎头衔接。图 1-11 骨盆轴 图 1-12 骨盆倾斜度五、骨盆底骨盆底由 3 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但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骨盆底的主要作用是承托盆腔器官,使之保持在正常位置上。1.外层骨盆底外层位于外生殖器、会阴部皮肤及皮下组织
37、的下面,由浅层筋膜与肌肉构成,包括会阴浅筋膜、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此层肌肉的肌腱汇合形成会阴中心腱。2.中层骨盆底中层又称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构成,位于骨盆出口前三角形平面上,有尿道与阴道穿过。3.内层骨盆底内层又称盆膈,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为骨盆底里面最坚韧的一层,有尿道、阴道及直肠穿过。骨盆底内层具有承托盆腔内脏器的功能。六、会阴会阴包括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狭义的会阴又称会阴体,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会阴体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形,厚 3 4 cm,包括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及会阴中心腱。会阴的伸展性很大,于妊娠期变软,有利于分娩,分娩时应注意保护会阴,以免发生裂伤。课后思考题1.名词解释:月经周期、围绝经期、前庭大腺、会阴、排卵。2.试述子宫各韧带的作用。3.描述内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功能。4.试述骨盆的分界和类型。5.阐述卵巢、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各经历哪些阶段。6.比较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功能。7.简述月经期健康教育。谢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