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Part Seven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研究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研究汉英对比应该有三个层次:语音及语法表层上的对比 语言表达法的对比 语言心理上的对比Two methods by Jespersen concerning study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Any linguistic phenomenon may be regarded either from the out
2、ward form(O)or from the inner meaning(I)”.(Jespersen1924:8)i:O Iii.I O 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上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这在哲学的背景上就是汉民族的思维习惯重悟性(comprehension),而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重理性(rationality)。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1.1 汉语的悟性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佛教都重视悟性。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述而)是强调“
3、悟性”教育的最好例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对中国人重“悟性”、“言外之意”、“含蓄”等思想方法都有很大影响。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中国民间的歇后语便是汉语悟性的体现: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纱窗擦屁股,-露(漏)了一手。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饺子皮太薄难免要露馅。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骑驴看唱本走着瞧。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1.2 英语的理性 与汉语不同,英语(以及欧洲其他语言)的哲学背景是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严密的形式逻辑,
4、以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表现在语言上是强调形态的外露及形式形态的外露及形式上的完整。上的完整。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From the temple,deep in its tender bamboos,Comes the low sound of an evening bell,While the hat of a pilgrim carries the sunset,Farther and farther down the green mountain.独上江楼思
5、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Im lost in meditations As I go up a tower alone by the river.Water is like the sky;Moonlight is like water.Where is the person who was once Watching the moon with me here?It seems that the scenery Is somehow the same as last year.2.2.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 主
6、体意识(subject consciousness)和客体意识(object consciousness)的对立,这是东西方哲学乃至人生观的一个重大区别。悟性的特点是参与意识,理性的特点是距离意识,而且主客体分明。儒:儒:其基本人生态度是入世,参与人们社会活动;道:道:其基本人生态度是出世,出世后并没有遁入真空,而是参与了自然界;佛:佛:出世进入的是彼岸世界,参与的是生命的轮回。2.2.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 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凡事凡物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表现上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有理性的分析而执着于主客分离和区别,
7、所以一方面或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或以事物这个客体作主语,视需要而定。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1)动作句)动作句 在英语中人和物都可以作动作句的主语,而汉语在这个位置上只放指人的词,如果遇到英语中以物作主语的动作句常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转换。英语汉语:如:His new book hits off the American temperament with amazing insight.他在新作中对美国人性格的描写可谓洞察秋毫。(不大说:他的新作)The remembrance of these will add zest
8、to his life.他想起这些,便会增加对生活的乐趣。(不大说:对这些事情的回忆会)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Astonishment,apprehension,and even horror oppressed her.她感到心情抑郁,甚至惊恐不安。(不大说:惊恐压住了她)His bonhomie often brought him many friends.他为人和善,因而朋友很多。(不大说:他的和蔼经常给他带来很多朋友)The Second World War brought him rapid battle prom
9、otion.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奇功,晋升很快。(不大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在战场上迅速得到提升)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相应的,某些以指人词开头的句子,在转换成英语时候可以遵照英语的习惯改用指物词开头。例如:汉语英语:如:近年来热情的读者纷纷致函各地方报纸,对北京的城近年来热情的读者纷纷致函各地方报纸,对北京的城市建设提出了各种建议。市建设提出了各种建议。.In recent years local newspapers have been sprinkled with passionate letters advisi
10、ng various suggestions o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Beijing.(c.f.the passionate readers wrote to local newspapers to advise)他开车时心不在焉,几乎闯祸。他开车时心不在焉,几乎闯祸。His absence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 nearly caused an accident.(c.f.He was absent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
11、识在语言上的表现:(2)非人称句)非人称句 英语的非人称句是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在汉语中往往难以接受,事实上也不存在,翻译成汉语时候必须转换成以人开头或隐含以人开头的句子。如:It appears that Mr.Jackson has got religion on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ism.杰克逊先生在环保问题上似乎终于醒悟过来了。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It is physically impossible for a well-educated,intellectual,or br
12、ave man to make money the chief object of his thoughts;as physically impossible as it is for him to make his dinner the principal object of them.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知识或有胆识的人实在不可能把金钱作为他孜孜以求的主要目标,正如他不可能把吃饭当做最主要的目标一样。It was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m.当时他们的处境很困难。(不大说:对于他们,那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
13、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some exercise every day.我们每天必须做一些运动。(不大说:对于我们来说每天做一些运动是必要。)It appears that you are right.看来你是对的。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3)被动句)被动句 几乎每一本讲英汉翻译的著作都要涉及被动句的问题,认为英语爱用被动句,汉语不爱用被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显著区别之一。如果再作深一步探讨,就可以发现这些句子后面也体现了两种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英语被动句
14、必须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是因为前者反映了客体意识而后者必须应之以主体意识。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例如:Everything possible was done to conceal our movements from the enemy and to mislead them.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一切可能的措施,以便对敌人隐瞒我们的活动情况,并迷惑他们。(不大说:每一种可能的措施都采取了)Table tennis is played all over China.中国到处打乒乓球。(不说:在中国乒乓球到处被打)汉语和英语的主体
15、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Word was passed round maniples that all were to make for that hill.各个小队都接到通知说,大家都要以那座山丘为攻击目标。(不说:通知已经被各个小队传开)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另外,汉语中有所谓的“意念上的被动句”,实质上是以物名词开头的句子。这类名词在现行汉语语法体系中看作主语,但在汉族人的心理或语感上总觉得不像,认为其中可能隐含了真正的“人”主人,这也是主体意识在起作用。汉语和英语的
16、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例如:年货()准备好了吗?论文()最后定稿了吗?橘子苹果()买了一大堆。衣服()洗好了,()放进衣柜里了。葡萄酒()去买一瓶来,晚上()好喝。上面这些汉语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候,都要翻译成被动式结构。上面这些汉语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候,都要翻译成被动式结构。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4)下面的一类句子也体现了汉语的主体意识下面的一类句子也体现了汉语的主体意识我到那家理发店去做一下头发。I am going to have my hair dressed
17、 in that barber-shop.我去修一下自行车。I am going to have my bike repaired.我要去做一套新衣服。I will have someone to make a new dress for me.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5 5)在中国人心目中,处所也是主体)在中国人心目中,处所也是主体 我国古代不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人和周围的环境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我有一个妹妹”和“我家有一个妹妹”是等价的。汉语中,时间词和处所词地位不相等:处所词属于主体,时间词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汉英 语言 心理 对比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