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原则精品文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设计原则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设计原则精品文稿.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设计原则第1页,本讲稿共61页“预事则立,不预则废”第2页,本讲稿共61页n实验设计的目的 1.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2.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3.节省时间、样本、经费开支,减少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高的效率。实验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第3页,本讲稿共61页 实验设计的任务:合理安排三要素1、受试因素(处理因素、施加因素、干扰因素)要抓住实验中的主要问题 要确定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必须标化 多因素的交互作用2、受试对象 病人、动物、组织、器官、细胞等3、受试效应 选择指标第4页,本讲稿共61页指标选择要注意:指标的关联性 指标的客观性 指标的灵敏性 指标的精确性 指标的特异
2、性第5页,本讲稿共61页实验设计原则 对照原则 随机原则 重复原则 均衡原则 盲法原则第6页,本讲稿共61页 一、对照原则(control)例:某医师为了研究某中药煎剂的利尿作用,随机抽取10名健康人进行研究,结果10名健康人服药2小时内较未服药前平均增加100ml/小时,因此认为该中药煎剂有利尿作用。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并说明理由;你认为应如何设计意义: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减少实验误差,避免产生错误的结论第7页,本讲稿共61页要求:均衡:即组间一致,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等的非处理因素同步: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整个研究进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空间和时间专设:为相应的实验组专门
3、设立对照。不得借用文献上记载或以往的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第8页,本讲稿共61页 对照的几种形式 1、空白对照 2、实验对照 3、安慰剂对照 4、标准对照 5、历史对照与正常值对照 6、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 对照的设计方案 设计对照要注意的问题第9页,本讲稿共61页1、空白对照n 空白对照:即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 实验组:TS1eS1 对照组:0S20S2 注:T为处理因素;S为非处理因素;e为实验效应如果S1=S2 实验后得到的S1和S2也必然相等。那么效应e必然是T作用的结果。第10页,本讲稿共61页例:使用新药A治疗高血压,结果实验组血压下降20mmHg,对照组血压下降5m
4、mHg,两组相差15mmHg。如果S1=S2,那么S1=5mmHg,S2=5mmHg。所以说实验组多下降15mmHg应当是实验药A的效应。T(?)+S1(5)=20 0+S2(5)=5 15第11页,本讲稿共61页2、实验对照 实验对照:指给对照组施加与实验组操作条件一 致的干扰因素。凡是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操作、溶媒、试剂等都应该设立实验对照 常用的实验对照有:实验操作对照:给对照组施加与实验组条件一致的操作称为操作对照,操作对照在于控制操作影响产生的误差。药物溶媒对照:以性状相同的溶媒作对照可防止误将溶媒的作用当作药物的作用,得出假阳性结果。第12页,本讲稿共61页3、安慰剂对照 1、安慰剂
5、与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是指外观等与受试药物相同且无药理活性的物质,在临床研究中用来替代受试药物。安慰剂应该在剂型、包装、颜色、大小、形状、气味等外观上完全与处理组受试药物一样,使病人不能分辨,否则导致安慰剂的失效和实验的失败。安慰剂效应:安慰剂产生与药物相似的药理作用。包括产生主观感觉和客观指征的变化第13页,本讲稿共61页2、安慰剂对照的设立n 给对照组受试者使用无药理活性的安慰剂称安慰剂对照。n 原则是在不损害病人健康的前提下使用。危重、病情发展迅速的病人,不得使用安慰剂。n 安慰剂对照与双盲法同时实施效果更好。第14页,本讲稿共61页n 对受精神因素影响较大的慢性疾病,应尽量采用安慰剂对
6、照;n 新药和老药新用治疗慢性病的临床试验最好设立安慰剂对照;n 轻度精神忧郁、癔病可以使用安慰剂作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n 诊断已确定不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可作安慰剂对照。第15页,本讲稿共61页4、标准对照n 标准对照又称有效对照,要注意选择疗效被公认或肯定的药物或疗法,而且与所试验的药物或疗法是属于同一类型的。n 不能用安慰剂对照时,可用标准对照。即用公认的标准疗法(或常规疗法)作对照。n 例如:试验人参皂甙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可用已知的有效药物普萘洛尔或长效硝酸酯类作对照。第16页,本讲稿共61页5、历史对照与正常值对照n 历史对照:是将研究者以往的研究结果或文献上他人的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
7、果作对比n 缺点:难以实现前后的一致性,违背实验设计的均衡性原则,一般不主张采用。n 采用正常值作对照也存在如何均衡的问题,应用时要注意指标应无波动性,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第17页,本讲稿共61页6、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n在毒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实验中通常要设立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组。(如:三致)n对评价方法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第18页,本讲稿共61页设计方案1、配对对照:节省样本,提高效率。主要是减少个体间的差异。同源配对:实验前后、同一个体左右器官 异体配对:同卵双胎、同窝动物2、组间对照(平行对照):适用于不能应用配对对照的情况。其缺点是组间差异较大,所需要的样本数要更多些3、交叉对照第1
8、9页,本讲稿共61页 交叉对照 不宜作空白对照设置。用同一批动物或人作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处理,适合比较短期作用的药物,且两药中间必须间隔足够的时间使作用消失。病情等条件必须基本不变,否则就失去可比性。第20页,本讲稿共61页n 某人研究杀虫剂污染粮食以后对动物健康的影响,设立三组。第一组:以污染的米作饲料 第二组:以污染的米糠作饲料 第三组:以非污染米作饲料 还应设立一组未污染的米糠组第21页,本讲稿共61页例如:对某药A进行临床试验,用B药作安慰剂对照,C药作已知有效药对照,可作拉丁方交叉排列:第一组病人:A药-B药-C药第二组病人:B药-C药-A药第三组病人:C药-A药-B药第22页,本讲稿
9、共61页二、随机原则(Randomization)概念: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样本中来随机分组:每个实验对象分配到不同处理组的机会相同。随机实验顺序:每个实验对象接受处理先后的机会相同第23页,本讲稿共61页n 目的:在于克服偏性,避免人为因素的主观影响和其他因素。n 方法:抽签法(简单随机、半随机、单纯随机抽样)随机数目表法、随机排列表:分两组、分三组计算器随机数法(略)第24页,本讲稿共61页随机数目表法n 分两组随机方法n 分三组或三组以上的随机法动物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随机数 33 35 72 67 47 77
10、34 55 45 70 8 18 27 38 90除3余数 0 2 0 1 1 2 1 1 0 1 2 0 0 2 0分 组 A C A B B C B B A B C A A C A第25页,本讲稿共61页随机数目表法初步结果 A组:1、3、9、12、13、15(6)B组:4、5、7、8、10(5)C组:2、6、11、14(4)最后结果 A组:1、3、9、13、15 B组:4、5、7、8、10 C组:2、6、11、14、12 第26页,本讲稿共61页三、重复原则(Replication)n 意义:实验的样本量要足够大经得起重复实验的考验。“一个不可重复的研究是没有科学性的”。n 设计样本数时
11、要考虑的因素 1、处理的效果 2、实验误差:3、资料性质:等级分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的样本量第27页,本讲稿共61页 4、显著性水平:样本量a0.01大于a随机区组设计配对设计拉丁方设计第28页,本讲稿共61页n样本大小的估计 1、一般情况下预定样本的大小(1)动物实验:大动物(犬、猫)5-15只 中等动物(兔、豚鼠)10-20只 小动物(大鼠、小鼠)15-30(2)临床:难治愈的病,疗效显著时:5-10例,急性病死亡率高的:30-50例,一般慢病:200-300-500例第29页,本讲稿共61页2、用计算法估计(1)了解基本数据(2)确定条件:确定P值确定把握度确定是单侧还是双侧3、计算样本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设计 原则 精品 文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