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





《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爱莲说教案范文合集5篇爱莲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蕃、鲜等词语的意思,理解疏通文章的文义。 3、 从文中体会品尝出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积存词义,理解疏通文义。 2、 体会品尝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品尝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引导 、点拨加练习稳固 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机、本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幻灯片出示莲花图,师协作图片讲解,引导学生由图画说出与图相像的诗句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国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也可谓是情有独钟,今日我就来学习他写的闻名文章爱莲说。 二、观赏朗读。 激发朗读欲望,过度下一环节:同学们想不想也读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别人用观赏的眼光看着你?文中这几个字词的读音,看你能否读精确。 三、预习检测。练习朗读。 1、留意读准以下加点词的读音。 得意者甚蕃 不蔓不枝 濯清涟而不妖 亵玩 淤泥 隐逸 陶后鲜有闻 ( 指名稍差的同学读,订正读音。) 2 、提出朗读要求,练习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的根底上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感情充足,语速适中,停顿得当。 3 、指名朗读,其
3、他同学留意听读,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有待改良,读的是否正确,停顿是否适宜。读完后请同学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4 、齐读课文。 四、理解疏通文义。 1 、教师指导疏通文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疏通文章的文义。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教师,问旁边的同学,再不能解决的留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 自学指导:结合课下注解,用译讲的方法自学,疏通文义。译讲:读出句子。讲重点词义 。 翻译句子。(需要加、 改、调、省。)(详细讲解一下) 3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帮忙解疑答难。 4 、质疑,师生共同解疑。强调文章中的疑难点。 疑点:予:我。 中通外直:茎中空通外面直。鲜:少。 强调难点:(1)、予谓菊,花
4、之隐逸者也 者也 是推断句式 可以译为 是 (2)、菊之爱 按语法挨次应当是爱菊,之,在这里是宾语前提的标志。 5、通过练习,检测稳固对文义的理解。 读出句子,解释加点的词语,翻译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通读全文,读懂文义,加深对文义的理解。 五、理解课文内容,提炼文章主旨。 1、 文中写宠爱莲花,他宠爱莲花的什么特点?(用书中语句答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2、把莲花比作 君子 ,君子就是指品德修养高的人 在这里所写的莲花,仅仅是写莲,表达对莲的宠爱吗? 写莲花,是君子的写照,更是心志和人格的写照。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解决这个难点,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周敦颐的有关资料。教师读下面的资料。 周敦颐的资料:周敦颐,道州人,字茂叔,宋代哲学家。曾历任地方官吏。他为官清正廉洁。在南安军司理参军期间,有一个囚犯不该死罪,而另一官员王逵却想治他的死罪。王逵是一酷吏,众人都不敢与他争论,独周敦颐与他竭力争论。王逵不听,于是便罢官而去,说 :如此
6、做官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王逵方醒悟,囚犯才得以洗清罪名。为官期间深受地方百姓的拥护。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在多年的宦官生涯中,洗染成风 的恶势力中,竭力保持那一份人格的高尚和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宠爱莲花,曾带着他的部下在所住府院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雪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闻名的爱莲说。 晚年他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然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绽开争论,组长组织好每人都发言,谈自己的理解,小组代表总结小组见解,代表发言
7、。 小结:在莲的形象中寄寓着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令人敬重的操守和君子的坚贞气节。 小结: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这种写作手法叫 托物言志。 六、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 1、写他宠爱莲,文中还写到了 菊花 和 牡丹 ,把菊比作 隐逸者 ,把牡丹比作 富贵者 ,其用意就是为了衬托莲的 高洁 。(出示练习题,教师提示让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内容)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七、总结全文。 借赞美莲的美丽形象和名贵品质,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行,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肮脏世风的鄙弃之情。
8、 八、背诵全文。 九、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二。指名翻译3个句子。 之的用法:助词,的。代词,他,他的(她、它),他们,他们的 动词,去,到。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 用在句末,有协调音节的作用 宾语前提的标志。 学生依据句子和之的用法从中选择。 2 、默写填空。(指分别指四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其他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师巡回了解状况。最终订正。) (1)。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 ,亭亭净植, 。 (2)。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语句, 比方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名贵品质。 (3)公园花展,欣赏牡丹花的人总比欣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4)你知道古诗词中写莲
9、花的诗句有: 教学后记: 本节课由于细心设计了,课堂上对学生的答复教师赐予中肯的评价和鼓舞,感觉学生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师生之间沟通的和谐。 爱莲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铭”“说”这两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积存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志趣。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行和情操。 教学过程: 第1课时陋室铭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许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赞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致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仆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
10、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感知背景 1了解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屡次被贬。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进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即简陋的房子。“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谈论表达屋仆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存,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
11、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忙解答。 2听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并找出韵脚。 明确:名、灵、青、丁、经、形、亭。 3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解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1)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知名,出名)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4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三:品尝剖析,领悟意境 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冲突? 明确:不冲突。题目中的
12、“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的“何陋之有”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仆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陋室不“陋”详细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仆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仆人高洁傲岸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仆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从居室环境之雅、交往人物之雅、情趣之雅三个方面写陋室不“陋”。 3文章主旨至“无案牍之劳形”已突出,意思好像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莲说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