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十一章教学课件.pptx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十一章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十一章教学课件.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CF正版可修改PPT(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十一章教学课件设备维护管理第一节 设备管理概述第二节 设备维修管理第三节 基本设备维护决策第十一章第四节 设备的可靠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3.理解并掌握设备维修理论;4.理解计划预防修理制和全面生产维修制;5.理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工作,以及设备修理的方式;6.理解基本设备维护决策;7.理解和掌握设备可靠性的衡量方法。第一节 设备管理概述一、一、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
2、织措施,对设备生命周期内的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设备生命周期是指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二、二、设备管理的内容设备管理的内容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管理和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管理。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选型、购置、安装、调试到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的管理。对企业自制设备而言,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管理还应包括设备研究、设计、制造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管理是指从设备的初始投资、维护费、修理费、折旧费、更新改造资金
3、等的筹措到支出,实行设备的经济管理。三、三、设备管理的任务设备管理的任务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以企业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具体应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设备,保证设备的各项总体能力均能满足生产与服务的发展需要;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设备,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使设备的性能、精度、可靠性时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实现设备综合效率的最优化,使设备的维护、
4、检修费用达到最低,实现设备生命周期费用的经济化;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有计划地挖掘现有设备的技术潜力,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水平,促进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四、四、设备管理的意义设备管理的意义设备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生产的主体由人力逐渐向设备转移的今天,管理好设备,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水平。提高管理水平,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是企业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五、五、设备管理的特点设备管理的特点设备管理除了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以下
5、几个特点:01030402 技术性。设备管理包含了机械、电子、液压、光学、计算机等许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企业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合理地设计、制造、选购设备。综合性。设备管理是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三者的综合,涉及物资准备、设计制造、计划调度、劳动组织、质量控制、经济核算等许多方面的业务,汇集了企业多项专业管理的内容。全员性。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应用行为科学来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设备管理的综合性更加迫切需要全员参与。随机性。许多设备故障具有随机性,使得设备维修及其管理也具有随机性。第二节 设备维修管理一、一、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看,
6、设备维修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设备事后修理时期01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的设备管理基本上属于设备事后修理时期。这一时期设备管理的显著特点是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才进行修理,并且修理工作基本限于修复原来的功能。在这种设备管理模式下,往往因事先不能预测设备故障何时发生,无法制订设备修理计划和进行设备修理前的准备,使得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过长,从而影响生产(服务)计划的顺利执行,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事后修理是比较原始的设备维修制度。目前,除在小型、不重要设备中采用外,事后修理基本已被其他设备维修制度所代替。一、一、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看,设备维修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发
7、展时期:设备预防维修时期02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为了减少设备修理对生产计划的影响,减少停工修理时间和由此引起的损失,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探索设备的定期预防维修。定期预防维修强调设备管理以预防为主,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组织措施,注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并依据设备磨损规律和检查结果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进行有计划的修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设备预防维修时期的主要代表是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和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一、一、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看,设备维修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设备综合管理时期03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维修
8、预防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和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提出了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的新思想、新观念,并于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了设备综合管理理论设备综合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又称设备综合管理学,由英国首创,是一门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使其寿命周期费用最低为目的的综合性管理科学。与以往的设备管理相比,其具有系统性强、综合性强、群众性强的特点。一、一、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综合管理时期03设备综合工程学的主要内容如下:(3)研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2)把与设备有关的工程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结合起
9、来进行综合性管理。(4)把设备的一生即整个生命周期作为管理和研究的对象。(5)强调设备的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反馈。(1)把设备的最经济生命周期费用作为其研究目的。一、一、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维修管理新时代04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设备维修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基于状态维修和智能维修等新模式。基于状态维修是一种建立在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的或近乎实时的评估的基础上,在设备存在维修需要迹象时实施的预测性维修。基于状态维修的技术能力在于确定装备的状态,在得到装备的状态指标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工作才能对维修进行规划并对故障进行预测。
10、二、二、设备维修理论设备维修理论设备维修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建立在摩擦学基础之上,研究机械磨损规律的设备修理周期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磨损时间的延续和按一定规律磨损量的增加,机器零件表层会被破坏和机器零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会发生改变,甚至机器的动作会失调,工作精度会下降直至丧失工作能力。第二种观点是建立在故障物理学基础之上,研究故障规律和设备可靠性的故障分析与状态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设备发生故障除了由于磨损之外,还有外界工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振动等,以及内部工作条件如内应力、变形、疲劳及老化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二、二、设备维修理论设备维修理论1.设备磨损(1)设备磨损
11、的形式。1 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主要指设备的实体磨损。有形磨损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使用磨损和自然磨损。设备在使用运转过程中,因摩擦、振动、应力作用、化学反应的影响而使设备实体发生的磨损称为使用磨损。无形磨损不表现为实体的变化,而是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无形磨损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因设备制造环节工艺技术的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二是由于社会技术进步,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效的新型设备不断问世并被投入使用。2二、二、设备维修理论设备维修理论1.设备磨损(2)设备磨损的规律。设备管理工作也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首先必须掌握设备发生故障的规律,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各种设备都是由零件组合而成的。机
12、器零件的磨损规律如图11-1所示。图11-1 机器零件的磨损规律二、二、设备维修理论设备维修理论2.设备故障(1)设备故障的分类。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不同,设备故障一般分为两类。一类设备故障是因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不断磨损而使设备零部件性能逐渐劣化而形成的故障,又称老化性故障或劣化故障。这类故障往往有规律可循,而且发生的速度比较慢,往往表现为局部功能的丧失。企业对这类设备故障可以在研究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使用和维护来减少。另一类设备故障是因偶然性、意外性的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而形成的故障,又称事故性故障或突发故障。这类故障是非正常的,较难预料的,无规律可循。一旦发生,设备便丧失使用功能,需要停
13、机修理。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减少或避免这类故障的发生。二、二、设备维修理论设备维修理论2.设备故障(2)设备老化性故障规律。用期间是按照一条曲线分布的。因这条曲线的形状像浴盆,所以称其为浴盆曲线,如图11-2所示。图中的(t)代表故障率。图11-2 浴盆曲线 三、三、设备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体制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此,企业必须做好设备维修工作,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根据设备出现故障的基本规律,人们提出了几种设备维修体制。下面简要介绍两种常见的设备维修体制。1计划预防修理制计划预防修理制(1)计划预修制的内容日常维护定期清洗换油定期检查计划修理 三、三、设备维修体
14、制设备维修体制 1计划预防修理制计划预防修理制(2)实现计划修理的方法标准修理法1标准修理法的优点是便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缩短修理时间,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容易脱离实际,造成设备的过度修理,修理费用较高。定期修理法2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修理日期和修理内容的规定既有科学依据,又允许根据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做适当的调整,因而有利于做好修理的准备工作,缩短修理停歇时间,又能合理地利用零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修理质量,降低修理费用。检查后修理法3这种方法事先只规定设备的检查计划,而每次修理的时间和内容则由检查结果及以前的修理资料来决定。采用检查后修理法可以充分利用零件的使用期限,修理费用
15、较低。三、三、设备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修制全面生产维修制(1)TPM的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从最高管理者到第一线职工全员参加。强调动机管理,通过重复开展小组的自主活动来推进生产维修,达到损失为零。以建立生产系统的最高效率(综合效率化)的企业素质为目标。通过生产现场和实物建立起以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为对象,使灾害为零、废品为零、故障为零,防止所有损失于未然的组织结构。从生产部门开始,遍及开发、经营、管理等所有部门。三、三、设备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修制全面生产维修制(2)TPM的特点全面生产维修制与其他维修制度相比,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全”在此处有三个含义,即全效率
16、、全系统和全员参加。全效率追求设备的经济性。全员参加设备管理不仅涉及设备管理和维修部门,还涉及计划、使用等所有部门。全系统包括设备设计制造阶段的维修预防,设备投入使用后的预防维修与改善维修,也就是对设备的一生进行全过程管理。(1)(2)(3)三、三、设备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修制全面生产维修制(3)TPM的主要内容 日常点检定人,即设立兼职和专职的点检员;定点,即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内容;定量,即设备劣化趋势的量化标准;定周期,即确定不同设备和不同设备故障点的点检周期;定标准,即确定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判断标准;定点检计划表(作业卡),即确定点检员的作业路线;定记
17、录,即格式化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定点检业务流程,即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02点检的特点 三、三、设备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修制全面生产维修制(3)TPM的主要内容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由维修人员按计划定期对重点设备进行检查,如测定设备劣化的程度、判断设备性能状况、调整设备等。计划修理。计划修理是指根据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的结果或相关记录资料编制修理计划,并按计划定期进行的修理。计划修理属于恢复性修理。改善性修理。改善性修理是指对设备的某些结构进行改进的修理。改善性修理多用于经常发生故障的设备。故障修理。故障修理是指当设备突然发生故障
18、或由于设备原因造成废品时对设备进行的修理。这是TPM的一个重要环节,会直接影响停机时间。三、三、设备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修制全面生产维修制(3)TPM的主要内容 修理记录分析修理记录分析是指管理人员把各项修理作业的发生时间、现象、原因和修理所需工时、停机时间等全部记录下来,做出分析表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故障次数多、间隔时间短、修理工作量大、对生产影响大的主要设备和部件,并将其作为设备管理的重点对象。开展5S活动 5S活动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开展5S活动是要建立全体员工良好的工作作风。修理记录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设备修理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开展5S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员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生产 运作 管理 第十一 教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