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论cxmg.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论cxmg.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论cxmg.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财政收入概论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和分类一、财政收入 是指政府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 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 收入。由于财政收入是通过国家预算进行的,在我国,广 义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狭义财政收 入:只指预算收入1(一)财政收入的意义 1、保证国家职能的充分实现;2、充当宏观经济总量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3、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后进行再分配等。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不仅表现为取 得一定的货币资金,它还在整个财政分配关系中起着一 种承前启后的作用。2二、财政收入的形式 取得财政收入的具体方式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和其它收
2、入。1、税收 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它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90%),最可靠收入 形式。工商税收、关税等 税收的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2、国有资产收益 指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部门通过上交国有企业应交 给财政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和权益转让等形式取 得的财政收入。不同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具体收益形式主要取决于 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3、公债收入 公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公债的特性:有偿发行,必须还本付息;发行灵活,发行规模和 时间可灵活确定;依据信用原则,政府必须按事
3、先约定 好的条件还本付息、按期归还。认购自愿,不必被迫购 买。44、其它收入 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家资源管理 收入、公产收入、捐赠收入等。公共收费 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 务,以有偿交换来取得收入的形式称为公共收费。其特征是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以取得政府所赋予的权 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公共收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事业收入。如交通部门收取的养路费、环保部门收取的排污 费、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委托代培费等。二是规费收入,包括公安、民政、卫生、司法、工商、专利等部 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的手续费、工本费、诉讼费、化验费、商标注册费、登记费、市场管
4、理费、专利费等。5也可分为: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 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 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 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它 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 组成部分。6收费与税收的区别(1)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而费具有直接偿还性;(2)征收主体不同: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而费的收 取主体有的是政府部门,有的是事业单位;(3)收入的稳定性不同:税收具有稳定性,收费则具有灵活性;(4)收入的使用不同:税收收入由国家预算统一安排,主要
5、用于固定资产 投资、物资储备、文教、行政、国防等支出,而费一般 有着专门的用途,专款专用。789101 112表1:2007年税收总收入和主要税种收入表(单位:亿元)税种 收入 比2006年增收增长率(%)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占税收总增收额的比重(%)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税收总收入 45612.99 11487.11 33.7 88.9国内增值税(扣出口退税)9844.42 1927.42 24.3 21.6 16.8 19.2国内消费税(扣出口退税)2197.59 321.24 17.1 4.8 2.8 4.3营业税 6581.99 1453.28 28.3 14.4 12.7 12.8企
6、业所得税 8769.47 2408.33 37.9 19.2 21 17.1个人所得税 3185.54 731.83 29.8 7.0 6.4 6.2关税 1432.54 290.76 25.5 3.1 2.5 2.8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6152.21 1189.57 24.0 13.5 10.4 12资源税 261.14 54.03 26.1 0.6 0.5 0.5契税 1208.65 340.98 39.3 2.6 3.0 2.4证券交易印花税 2005.31 1825.85 1017.4 4.4 15.9 3.9车辆购置税 876.87 189.41 27.6 1.9 1.6 1.7
7、城镇土地使用税 385.57 208.76 118.1 0.8 1.8 0.8土地增值税 402.84 171.52 74.1 0.9 1.5 0.8耕地占用税 184.94 13.82 8.1 0.4 0.1 0.4房产税 575.51 60.33 11.7 1.3 0.5 1.1上述税种收入合计 44064.59 11187.31 34 97 97 8613表2:2007年非税收入总额及分类收入表(单位:亿元)种类 收入 比2006年增收额增长率(%)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总收入 5691.04 1056.72 22.8 11.1专项收入 1239.50 162.00 15.0 2.4其中:排
8、污费收入 179.28 34.29 23.6 水资源费收入 55.51 6.15 12.5 教育费附加收入 556.66 109.81 24.6 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 89.88 32.00 55.3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 235.28-16.32-6.5 国家留成油销售后收入 38.35 4.55 13.5行政事业费收入 1892.26 273.21 16.9 3.7罚没收入 839.61 104.36 14.2 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726.00 272.04 59.5 1.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355.91 208.68 141.7 0.7其他收入 637.76 36.
9、42 6.1 1.214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三、财政收入的分类(一)按照财政收入来源分类(一)按照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1 1、按、按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分 国有经济收入 集体经济收入 个体经济收入 私营经济收入 中外合营经济收入 外商独资经济收入等152、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分 工业部门收入 农业部门收入 建筑业部门收入 交通运输业部门收入 商业和服务业收入等16(三)按照财政收入征收的政府级别分类 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我国国家政权机构分成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五级,而原则上有一级政权就应有一级财政,因此,我国就有五级财政。17(四)按收入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分类 预算收入 预算外
10、收入 预算内收入 是指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实行规 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预算外收入 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 而形成的专项资金,其特征是在使用上由各收费部门安排 使用,自收自支。制度外收入 就是预算外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18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 利益关系 三、区别对待,合理负担 四、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19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主要包括两方面:1、必须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2、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和数额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 发展。这一原则是由经济与财政之
11、间的关系所决定的。经济与财政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首先,经济决 定财政。其次,财政影响经济。20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加快和效益的提高,使 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社会收入总额也越来越多。而对收入的分配,尤其是增量的分配,必须按物质利益规 律办事,贯彻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物质利益 的原则。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在物质根本利益上 是一致的,但是三者各自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国民 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三者在国民收入 中所占份额存在着此增彼减的反相关关系)。21三、区别对待,合理负担 是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在
12、财政工作中的体现,它使 财政调节收入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所谓区别对待,是指对不同经济成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而言的。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在组织财政 收入的过程中,对不同经济成份,不同行业企业、不同 地区的收入,在负担上有所不同。22 所谓合理负担,是对同一性质、不同数量的收入而言。所谓合理负担,是对同一性质、不同数量的收入而言。在区别对待的基础上,对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进行调节,使 在区别对待的基础上,对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进行调节,使 其负担能够较为合理。其负担能够较为合理。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调节企业间的级差收入,使企业间收入较公平。一是调节企业间的级差收入,使
13、企业间收入较公平。二是就负担能力强弱进一步调节。二是就负担能力强弱进一步调节。23四、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自力更生是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的一贯原 则,坚持自力更生,这是由国际环境和我国国情决定 的。自力更生地筹集资金,不等于提倡闭关锁国,拒 绝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援力量。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是加速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24一、财政收入规模 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财政收入来源的总量。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可以采用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类 指标加以反映。绝对额:财政收入总额,相对额: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的比 重来表示。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
14、社会经济生活 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25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收 入不断增长,该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如 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国家,19世纪末财政收入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为10%左右,而到20世纪末,则上 升到30%-50%。从横向比较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 达国家财政收入水平一般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 中国家。26(二)生产技术水平(二)生产技术水平 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称之为技术 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称之为技术 进步。其影响表现:进步。其影响表现:技术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财政收入 概论 cxmg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