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高矮.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高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高矮.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高矮_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三、五单元 110的熟悉和加减法 课 型 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娴熟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挨次和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把握110数的挨次,会比拟它们的大小,娴熟地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 使学生比拟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教学重点 娴熟把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教学难点 1、序数。2、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教学预备
2、 小黑板或课件上有练习题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和第六两个单元,110的熟悉和加减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依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汇报:我们学了什么学问?这单元内容我们都要留意什么?二、根本训练,依据学生汇报内容出相应的根底练习,每练习一项都要说做题方法及留意事项。1、 看图写数。师:你有什么提示大家留意的吗?(阿拉伯数字不倒笔,占左半格,书写标准)2、重视比拟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拟;-数数比拟 三者之间的比拟(先两两比拟,再选出、多、小、少的) 出示以下式题比大小。怎样比拟不会出错? 程
3、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3、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留意说明方向、挨次。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重点练习从左(右)圈几个和第几个。(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2)从右往左数, 是第( )个。(3)从左往右数, 排第( ).4、相邻数:()6()。单数:1、3、5、7、9双数:2、4、6、8、105、 10以内数的组成。递增、递减、交换方法。“对口令、找朋友”嬉戏进展复习10以内的组成。6、10以内的加减法;(1)写出加减法的各局部名称。(2)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出示计算卡片练习。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6,尤其是(
4、)-3=3,学生简单填成0。 在里填上“+”或“-” 96=3 65=1 7、 用数学解决问题。(1)看图列式:一图一式、一图二式、一图四式。 (2)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复习:加强培育学生提问的意识和力量。1)妈妈买了3个苹果,有买了2个梨,苹果和梨一共有几个?2)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几个?3)8个小朋友玩跳绳,走了一个,还剩几个人?4)花丛里有7只蝴蝶,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5)池塘里10只青蛙,走了2只,还剩几只?三、通过这两单元的复习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其次课时一、1圈一圈,连一连。(共8分)2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共5分) 3涂一涂,填一填。(共10分) (
5、左) (右)把左边的3个 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 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 涂上黄色。绿 比红 ( ), 红 比黄 ( )。(填“多”或“少”)4请你填上适宜的数。(共12分)5( ) ( )3 ( )42( ) 3( ) ( )( )1( ) ( )( ) ( )( )5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并写数。(共16分)6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共6分)7请你先写数,再填空。(共10分)8比一比,看谁吃得多。(共12分) ( ) ( ) ( ) ( ) ( ) ( ) ( ) ( ) 10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买票
6、, 排在第( ), 排在第( )。11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共8分)四、想一想,做一做。(13分)1、写出 上的数: 2 3 5 4 3 1 2、 3、看图填数。 比 少 ; 比 多 。 4、从左边起涂颜色。涂 2 个: 涂第2个: 五、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爱的任何简洁的图形)(6分) 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六、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分 七、看图计算。 16分 八、依据要求在 里填上适宜的数。 10分 九、按规律填一填。 十、是几就圈几 十一、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5分 十二、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7、。第三课时测试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怜悯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状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详细状况,推断0的含义。 复习第三、五单元 110的熟悉和加减法 看图数数比大小序数、相邻数、单数、双数数的组成加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用数学教学后记教学设计课 题 第四单元 熟悉物体和图形 复习复习内容:熟悉物体和图形 课 型 精讲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识别这几种弄清外形的物体和图形。 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观看事物的力量,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与价
8、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重点 使学生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预备 媒体课件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教师分别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还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谜语,让学生来猜。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二、依据特点 进展分类1、让学生小组进展和做,把教师写的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分?理是什么?2、总结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特征。长方体: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 三、练习1数一数 ( )最多,(
9、)最少,( )和( )同样多。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2用小棒分别摆一摆。 我摆一个用了( )根小棒,摆一个 用了( )根小棒,摆一个 用了( )根小棒。3.数一数(1) 有 ( )个,有 ( )个,有 ( )个。(2) 有( )个 ( )个 ( )个 ( )个4数一数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5 从左起 ,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 ),球的右边是( )6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7请你试一试。 (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体8. 小明在家里拿来下面这些物品
10、,你能帮他分一分吗?请把序号填在适宜的括号中。 其次课时 一、复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二、活动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展)2、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3、长方形和正方形比拟: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长方形与正方形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一样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三、练习1填一填(1) 是( )体,它有( )个面。它的每个面都是( )形。(2)( )形有3条边,3个角。 (3)
11、 是( ),上下两个面都是( )。 (4) 是( )体,它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2 (1)有( )个 , ( )个有( )个 , ( )个(2) ( )最多,( )最少,( )和( )同样多。(3) 比 多( )个, 比 多( )个。 (4) 比 少 ( )个, 比 少( )个。 3 4数一数 有( )个 ( )个( )个 ( )个5、数一数 ,填一填。(1) 熟悉图形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长方体 长方形正方体 正方形圆柱体 圆 形球 体 三角形 教学设计课 题 第六单元复习1120各数的熟悉 课 型 复习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展稳固,以到达娴熟
12、的把握。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熟悉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十位、个位的熟悉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娴熟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 十位、个位的熟悉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娴熟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预备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复习稳固 一 导入:同学们,教师今日要带你们到数学乐园去玩,好不好?但是有个条件,必需要过以下几关,敢不敢迎接挑战?第一关:(数数,从020正数、倒数、双数、单数)其次关:对口令第三关:计算二、新受师:同学们顺当的闯过了这三关,我们来到了数学乐园,数学乐园里有这么多的果树,快
13、看看都有哪些果树?生答:苹果数、梨树、桃子树师:快点数一数每种果树各有多少棵?生:苹果树6棵、梨树9棵、桃树5棵师:依据这些信息谁能提个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棵果树?师:谁会列式计算生:6+9+5=20师:才智老爷爷看小朋友们这么聪慧,拿来了水果款待我们,看看有多少个水果? 主 体 设 计 生:16个 师:16是个几位数,各位是几,表示什么?十位的数是几?表示什么?生:16是个两位数,各位的数是6,表示6个一,十位的数是1,表示一个十。师:这个数是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的?生:6个一和一个十组成的.小朋友们这么聪慧,小动物们也都来和您们交朋友了。师:小狗的左边有6只小动物,小狗的右边有8只小动
14、物,这一排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生:15只师:怎样列式?生:6+8+1=15师:小动物们想出题考考你们,敢不敢迎接挑战?生:敢三、稳固练习1、按挨次填数2、填空3、看图列式计算4、看数画珠子数学嬉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读出下面各数24 46 54 18 80 98 132、写出下面各数三十六()四十五()八十九()五十八()六十四()九十()七十九()八十一()一百()3、填空(1)
15、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2)25里有( )个十和( )个一(3)( )个十和( )个一组成23(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4、在里填上“”、“”或“”5、学生举数字卡片答复:5()133()124()124()135()145()122()116()1410+9= 9+1= 2+5= 8+10=5+5= 3+4= 3+12= 6-3=4+6= 10-9= 2+7= 4+10=6+10= 6+1= 4+6= 6-6=5+12= 4+2= 3+5= 2+8=6+2= 10+3= 0+3= 6+1=3+6= 11+7= 9+0= 0+4=3+7= 12+4= 19-5= 5+4
16、=4+4= 10-7= 9-3= 8-6=7+2= 10+10= 17-3= 7-4=6-3= 4+3= 16-5= 9-2=6-4= 5+5= 9-4= 6-2=3+7+2= 5+5-4= 7+2+1= 10-1+0=8-5+10= 18-6-10= 10+4-2= 4+4-3=9-7+8= 4+6-2= 17-4+0= 9-3+10=四、小结:师: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去了。今日你们玩的快乐吗?把你今日其次课时综合复习第五、六单元一、 计算。(18分)二、填空。(44分)1、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2、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3、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17、数是( )。4、20里面有( )个十。5、比18大1的数是( )。6、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7、1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2162=( ),被减数是( ),减数是( ),差是( )。8、按规律填数。(6分) 1 8、9、( )、( )、12、( ) 2 10、( )、14、16、( )、( ) 3 ( )、( )、18、17、( )、15 4 ( )、13、15、( )、( ) 9、在10、3、6、2、16五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4分) ( )+( )=( ) ( )+( )=( ) ( )( )=( ) ( )( )=( ) 10、4 +
18、6( )+3( )2( ) 3 +5( )+2( )+8( ) 11、在 .里填上“、或=”。(4分) 10+4.13 1610.8 11+3.13 188.1 12、(8分) 写作:读作:13、写出时间。(4分) 升旗 踢球 吃午餐 上课 三、推断。(4分)1、数位表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 ( )2、写10到20各数时,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3、197=12,减数是19,被减数是7,差是12。( )4、10+8-2=18。 ( )四、实践操作。(10分)1、1把左边的10个圈起来,右边其次个涂色。(2分)2一共有( )正方形。(1分)2、看数画珠子,再填空。(
19、4分)3、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3分) 五、用数学。(24分,每题各4分)1、一个加数是11,另一个加数是2,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6,减数是4,差是多少? 教学设计课 题 第八单元复习熟悉钟表 课 型 复习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生活阅历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珍惜实践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能够精确地看出整时和半时。教学难点 能够快速、精确地看出整时和半时。教学预备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问题导入: 师:你们每人桌上都有一个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
20、你们熟悉时间吗?(指名学生答复) 结合学生的阅历,让学生拨出熟悉的时刻 让学生拨出自己熟悉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投影展现可以消失的三种状况: 拨出整时 拨出半时 拨出几时几分 熟悉整时1、 结合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三个,让熟悉的学生说出时刻,少数不熟悉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渐渐学着认。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标准学生语言,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进一步熟悉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认真想一想你们是怎样熟悉整时的? (总结整时的特征,让全体学生都熟悉整时)熟悉半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并比照熟悉整时的方法来争论如何熟悉半时,得出
21、熟悉半时的方法在比照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争论)出示三个时刻稳固熟悉钟面课件出示钟面时针分针及12个数字在闪动提问:小朋友们认真观看,你们发觉了什么?写时刻1、 熟悉点子表上的时刻出示两个整时一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预备。2、 写时刻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电子表的表示法是一样的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综合练习1、 找座位2、 小朋友的一天教师说时刻学生在钟表上拨并准时订正。 教学设计课 题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 型 新授备 课时 间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通过复习能够娴熟的把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高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