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识字教案锦集七篇.docx
《有关识字教案锦集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识字教案锦集七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识字教案锦集七篇识字教案教材分析: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并在“公园”的统辖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分类组合而成的“模块”。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种新笔画,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帖。2、通过诵读看图活动,介绍公园的景物与设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3、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识读词语,有
2、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2、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7个生字。教学设想:通过请小朋友们当设计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设计自己喜欢的公园,相机指导小朋友进行识读词语、说话训练;运用猜词游戏、送词语回家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词语;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的方式为词语排序,体验韵文识字的.乐趣;通过听范读、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运用体态语言演示等手段,巩固识字效果;最后让学生妆小导游介绍公园的景物与设施再现并丰富课文内容。写字教学穿插于识词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根据课文插图等做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水彩笔、绘画纸、橡皮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邀请设计,激发兴趣
3、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哪些觉得好玩的地方?根据回答相机板书:公园。2、教学“公园”一词。3、谈话:你喜欢公园吗?为什么?如果在学校建一座公园,你们认为怎么样?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当设计师,为学校设计一座公园好不好?二、图文结合,学词写字1、谈话:你们准备在小公园里设计些什么呢?(分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尽情表达)3、按照出示图片的顺序爱个学习词语,读准字音。在学习“红花”、“流水”时相机教学新笔画“撇折”、“提”、“横撇”,分析“红”、“花”、“水”的字形,用电脑演示笔顺,指导书写,学生完成习字册中这三个字的描红与临写。4、自由识读词语。三、寓学于玩,巩固识词1、多媒体映示词语。按
4、学习小组玩猜词游戏。(一个小朋友从词语卡片中任意抽一个词语给本组小朋友看,然后请其他小朋友来猜抽的是什么词语。可评出小组的猜词大王。)2、映示图片,送词语回家。(将词语卡片分发给有关小朋友,请他们先读相关卡片上的词语,注意补差工作的落实,再将卡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上。)第二课时一、词语排序,分类布景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为校内公园设计了许多美景,有自然风光的美,有各种造型设施的美,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大家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来布置一下?比如:这儿是景物,那儿是玩具,只要有道理,怎样布置都行。2、学生继续小组合作给词语分类,汇报分类结果。3、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分对了。(师读词语)这样
5、排放读起来不太顺口,请你们读一读,看看怎么样排放读起来才美。4、学生分组边读边讨论。5、交流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二、动画欣赏,学字写字1、谈话:小朋友们刚给小公园里设计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把糨组合起来,看看我们设计的公园是什么样儿的。2、欣赏本课的动画片。3、谈话:小朋友们设计的公园真美。电脑或生字卡片出示“火、山、木、马”四个字,指名读。你们能把它们美美地写出来吗?4、指导写字。电脑演示生字笔顺学生描红小组讨论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集体交流自我或相互评字。过渡:你们设计了这么美的公园,想不想请家长或好朋友来公园里坐一坐,玩一玩?他们实效来不清楚我们公园是什么样儿的,那怎么办?对,向他们
6、介绍我们自己设计的公园。要介绍公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你首先要记住公园里所有的景物与设施的名称,还要能用你的语言和动作把它们美美地表现出来,才能让家长或朋友喜欢,愿意来玩。三、指导朗读,背诵词串1、边欣赏动画片,边听韵文范读。3、学生试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图中的美景与设施。4、指名到前台试背、表演。5、播放轻音乐,集体边背诵边表演。四、更换补充,自编韵文1、小朋友,你知道公园里还有什么?2、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和我们韵文中的词语进行替换,如:将第三行更换为吊环、碰车、山洞把它们接在韵文下面,三个一组,这样你们也就能编书了。3、学生小组合作替换、继写韵文。4、集体交流小组的合作成果。五、手脑并用,
7、课外延伸1、根据课文中的图文与学生设计的景物进行课外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画一画、捏一捏、全一全的方法,把美景画下来,用橡皮泥把实物捏出来等,让学生放手组装。2、让学生当小导游,向同学、家人、朋友介绍美丽的公园。识字教案篇2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
8、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教具准备: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二、看图: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三、读偏旁:1、复习已学过的偏旁。(1)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
9、你们能认出来吗?(2)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3)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4)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5)老师小结。2、认读新偏旁“马”“土”。(1)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2)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3)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4)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四、学习同组字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2、这些生字怎么读呢?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这些生字,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4、检查字音:(1)出示生字
10、词(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3)指名读词,齐读。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6、做游戏,巩固识字。五、指导学字1、学习“奔”的偏旁。2、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3、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4、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六、指导写字1、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2、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4、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2读生字新词。3诵
11、读字谜歌。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1析记字形。(1)认读生字:行、千、庄。(2)教学新偏旁。(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2指导书写。(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三、课堂练习1加偏旁组词。也-()-()-()-()2扩词。奔()()()3选字填空。池驰(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2)骏马在草原上奔()。4游戏猜字谜识字教案篇3(一)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
12、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示意,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汉字的兴趣。3、学习“舟、竹、石、川、燕”生字。二、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
13、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展示6个象形字)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2、检查学习情况。3、指导讨论。“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三)教学生字1、指名读词语。2、全班读。3、字形教学。“舟、竹、石、川、燕”(1)出示这5个字的笔顺。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燕、竹”。燕:上面不是草字头,中间是北分开,加入一个口字
14、,下面是四点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竹:左右相似,注意右边稍稍比左边宽一些,强调最后一笔是竖钩。(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第二教时一、教学要求: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3、学习“笔、画、黑、什”。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词卡片。2、书空“舟、竹、泉”。3、用“川”组词。(二)学习儿歌出示儿歌。1、生自由读儿歌。2、检查儿歌里的生字。指名读,全班齐读。3、再读儿歌,要读准字音,数一数儿歌一共
15、有几句话。4、谁来读给大家听听?5、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你读懂什么?(三)理解儿歌意思1、学习第一句。(1)愿意读第一句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请小朋友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2)再读第一句,加深理解。2、学习第二、三句。(1)谁想读第二、三句?(2)第二句是什么句子?(3)“祖国”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说说你听到的关于祖国的句子?(6)我们的祖国多美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3、指导读好小儿歌。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很美丽。你能把这些美景读出来吗?(四)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2、教学新偏旁“竹字头、单人旁”。3、学生看笔顺图
16、,描红书中生字。强调“黑”的笔顺。4、用“画、黑、蓝”扩词。5、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二)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2引人新课:(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3)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二、识读字、词、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二)识读字、词。1自读生字。(示生字)要求:借助拼音把字
17、音读准。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要求:词儿连读。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4全班查读字、词。(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重点指导:川chuan什chen(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三)识读儿歌。l、自读儿歌。(示儿歌)要求:读准,读通顺。2指名读儿歌。3听录音读儿歌。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5齐读儿歌。三
18、、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3)生描红。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5自学笔顺图。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7书写所学生字。说明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在设计
19、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识字 教案 锦集七篇
限制150内